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829章 南中风波起

第829章 南中风波起

推荐阅读: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明文,你可终于和大人谈完事情了?”
    冯永正在感慨刘汉子的英勇无畏时,身后突然有人问了一句。
    冯永连忙转过身去,但见一个长脸汉子正站在他身后,面有喜悦之色。
    不是诸葛乔是谁?
    诸葛乔的右手,还牵着一个小孩,正瞪大了眼看着冯永。
    正是黄月英的亲生儿子诸葛瞻,小名阿迟,取迟来之意。
    “兄长?!你怎么会在这里?”
    冯永看到诸葛乔,很是意外,同时也很是惊喜。
    这世上愿意亲近他的人很多,但不掺杂太多目的,诸葛乔算是少数几个中的一个。
    只是冯永回到汉中后,却是没有机会见到诸葛乔。
    因为他这两年根本没有汉中。
    “这才几年不见,明文你现在已经是名震天下了呢!”
    看着眼前这个身材高大的冯君侯,诸葛乔不禁感慨地说了一句。
    冯永哈哈一笑,连连摆手:“再怎么名震天下,我还不得叫你一声兄长?”
    “可是我这位当兄长的,却仍是碌碌无为,在你面前,实是羞愧。”
    诸葛乔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地说道:
    “当年我就不应该托大,要是学着那李文轩,厚着脸皮喊你兄长,今日也不至于这么尴尬。”
    冯永想起与诸葛乔第一次见面时,他把自己当真看成了自家兄弟,心里就是一暧:“那时就算你要装小,我也不敢应啊!”
    两人说笑毕,诸葛乔低下头,对着诸葛瞻介绍冯永:
    “来,阿迟,这位是冯君侯,以后你也可以叫他冯家阿兄。”
    “见过冯君侯,见过冯家阿兄。”
    小正太诸葛瞻,对着冯永躬身行礼,然后这才有些疑惑地对着诸葛乔问道:
    “阿母前些日子说冯君侯是冯家姊夫呢,怎么现在又变成冯家阿兄了?”
    童言无忌让冯永笑开了怀。
    “原来明文已经见过阿弟了?”
    “我刚到汉中的时候,自然就要过来拜见夫人。”冯永点头道,“还给阿迟讲了故事呢。”
    “还有曲儿,冯家姊夫和冯家阿兄唱的曲比阿母的还好听。”
    诸葛瞻连忙补充道,同时目带希冀地看着冯永。
    这位冯家姊夫,故事讲得好听,曲也唱得好听,当真是阿迟喜欢与他在一起。
    “原来如此。”
    诸葛乔点头,然后对着诸葛瞻说道,“阿迟,我要与冯家阿兄说些事情,你先一个人去找阿母好不好?”
    诸葛瞻虽是有些舍不得,但还是点头。
    诸葛乔这才叫了下人过来,领着他走了。
    “倒是挺聪慧可爱的。”
    冯永说了一句。
    “大人也是这么说。阿迟比起我来,天分不知高出多少,阿母平日亦颇是宠他。”
    “倒是大人,常说阿迟自小聪慧,不可宠溺太过。否则有早成之嫌,恐不为重器耳。”
    诸葛乔解释道。
    冯永倒是不意外诸葛老妖会说出这番话来:“丞相一向如此。”
    毕竟有诸葛乔自己的例子在前头呢。
    前些年,汉中既是前线,又是荒凉之地,特别是恰逢先帝驾崩,蜀地动荡,诸葛乔却是被派到汉中。
    陇右之战前,若不是冯永动用了自己手头上的医疗资源,诸葛乔只怕就要像张裔那样,因为劳累过度,最后导致染病而亡。
    陇右之战后,马谡被流放,李恢准备病退,诸葛老妖开始着手把蜀地整合成完全体。
    诸葛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离开了已经开始成为大汉第二个中心的汉中,被派去了南中。
    反正吧,诸葛老妖的儿子不好当。
    能不能享福不一定,但吃苦肯定有份。
    “兄长怎么会突然回到汉中,莫不成是丞相想通了,不忍心再让你去南中那里喂蚊子?”
    冯永问道。
    诸葛乔听到他这么一说,脸上就是有些哭笑不得:
    “明文,这等话,你还是少说两句,要是被大人听到了,只怕又要惹得大人不高兴。”
    刚才他还想给我加祝福呢。
    冯永不以为意,心里暗暗地说道,反正他没我跑得快。
    “兄长你还没说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提起这个,诸葛乔脸上又是喜又是忧:
    “我离开南中时,那边全是你阵亡于萧关之下的消息,你知道的,你的名头,咳……”
    说起鬼王的名头,有些人可能无所谓。
    但诸葛乔是个老实人,所谓啖人肉,饮人血,夜御三千女的鬼王传说,他如何好意思当着冯鬼王的面说出口?
    “可是南中夷人不稳?”
    冯永听他提起南中,再看到他这神态,心里已知其意,主动替他提了出来。
    “原来明文你已知晓?”
    诸葛乔微微吃了一惊。
    “兄长啊,兴汉会在南中开了那么多的甘蔗种植园,我又岂能不注意南中的动静?”
    冯永摇头笑道。
    这位兄长,品性方面没得说,甚至当得起君子之称,但机变方面,却是欠缺。
    就如世人评价的那般:才不及兄(诸葛恪),而性业过之。
    任一郡佐官,倒是没得说,但要想再上一步,只怕就有些为难他了。
    这大概也是丞相要磨练他的原因。
    不磨不成器啊!
    趁着现在大汉还是丞相当家,多磨几年,说不得就能有些长进。
    不过天赋就在那里,大一些的成就,想来是不可能了。
    “是吾愚昧!”
    诸葛乔终于是反应过来了。
    “我虽知南中有些夷人想要闹事,但消息终究是不如庲降都督府那般全面。兄长是都督府的长史,可否为我说说?”
    虽说一开始冯永还是以种甘蔗的名头蛊惑兴汉会里的人去开发南中。
    但事实上,这些年来,比起越巂郡,南中其他几郡的开发进度,委实是有些慢。
    毕竟开发越巂的孙水河谷,可比开发其他南中各郡容易多了。
    只要搞定了越巂郡与汉嘉郡交界地带的夷人,越巂郡就有一条平坦大道直通锦城。
    再加上陇右之战,兴汉会又是出了大力。
    这两个大项目下来,就已经是让兴汉会砸进去能调动的大部分钱粮,所以对南中那边,就有点使不上劲。
    南中虽有五尺道,但终究数百年前的古道,对于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那就有点跟不上了。
    这也是为什么越巂的开发要后发先至的原因。
    因为没有足够的滇驹,就五尺道那种路况,用人力能运多少东西?
    也只有越巂的牧场马场成规模了,才能提供足够的畜力运输,同时在此之前,还可以先把五尺道先修补出来。
    以上种种原因,兴汉会的南中甘蔗种植园,基本也就是分布朱提、牂柯、建宁这三个郡。
    它们都是五尺道可以直达的地方,同时也是比较靠北的地方。
    这几郡,如今可以说已经是被大汉牢牢掌握在手里,政令下达地方,毫无障碍。
    更不用说早就已经成为兴汉会基本盘之一的越巂郡。
    至于原牂柯郡南部分出去的兴古郡,越巂南边的云南郡,还有最南边的永昌郡,大多时候还是按原历史的老规矩。
    大汉控制各大部族的头目和地方豪族,通过这些头目和豪族来间接控制地方。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冯君侯就是再能耐,也没办法驱除丛林里的高温疫瘴,蚊蝇毒虫,猛兽凶禽等等各种障碍。
    至于修路……后世的基建狂魔都是得等有实力了才有底气搞。
    冯君侯在这个时代那就更没办法了。
    所以对最南边的三郡,只能慢慢来,一点一点来。
    冯永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总是能驱使那些已经走投无路的蜀地世家,让他们恢复先辈的勇气,去披荆斩棘,以拓家园。
    “张伯恭(张翼)太心急了些,自他来南中后,一改李都督以往的宽容之态,对夷人执法严厉,故一直就有夷人不满。”
    “只是南征还没过去多少年,大人余恩,咳,还有明文你的余威犹在,故倒也勉强能压下去。”
    “没曾想这萧关的消息一传过来,也不知是谁先传的流言,只说鬼王已遭天遣,故当年鬼王所见证的石碑亦当推倒……”
    所谓石碑,也就是大汉丞相与南中各部族头人在味县盟誓时所立石碑,由装神弄鬼的鬼王亲自见证。
    当时冯鬼王还放了不少烟花,搞得夷人以为是天降异象,于是纷纷跪舔。
    所以这些年来,南中夷人很是配合大汉对南中的开发。
    但大汉丞相当年利用孟获和火阿济将军等南中有声望的夷人头领,炒热了鬼王概念。
    最后再用鬼王名头收割韭菜——也就是鬼王见证盟誓,加强盟誓的权威性。
    现在就有人有样学样,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鬼王会遭天谴,就是作恶太多,所以当年的盟誓不算数!
    冯永用屁股都能想得出,这帮鸟人喊出推倒石碑之后,又会叫嚣着什么口号。
    不就是想要作乱么?
    不就是想要反么?
    他甚至还可以猜出这其中都会有谁参与。
    会有蜀地失势的世家,也会有南中那些不甘失去地方土皇帝地位的豪族和部族渠帅。
    当然,更会有人存了和早年孟获一样的念头:刘备能当得蜀中皇帝,我当不得南中皇帝?
    “当初丞相南征,乃是半讨半抚,甚至是以讨求抚,要不然也不会有以家眷劝降高定的做法。”
    既然是以抚为主,自然就会留下一些当杀而不杀的人。
    “只是总会有些人,心存侥幸,认为大汉是不敢杀他们。”
    冯永冷笑一声,“这治理之道,本就是有张有弛。李都督本出身南中,待之以宽;张都督执法严厉,就是要让那些南蛮知大汉法令。”
    “我恰好被曹贼算计于萧关之下,不过是给了他们一个借口罢了,就算没有这回事,他们迟早也会反。”
    朝廷的打算,或者说诸葛老妖的打算,张小四早就给自己讲得清清楚楚。
    不把那些心怀鬼胎的人揪出来,诸葛老妖怎么进行整合蜀中完全体计划?
    现在冯永完全有理由怀疑,阿斗和张星彩跑到汉中,未必不是诸葛老妖给锦城某些人安排的一个诱饵。
    到时只要南中一反,说不得就有人觉得锦城也有机会……
    当然,这只是冯永自己的想法。
    至于锦城那边的某些人有没有这个胆量,那就不知道了。
    诸葛乔哪里知道这里头有这般复杂的勾心斗角?
    他只听到冯永这个话,就已经觉得有些心惊:
    “听明文之意,莫不成是早就料到南中有人会反?”
    冯永哪里会承认?
    这等阴暗谋划,有损丞相的光辉形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
    只见他摇头笑道:“兄长,如今说这个亦是无用,你还是继续说说南中那边的情况。”
    诸葛乔是诚实君子没错,但诚实又不是傻子,他一看冯永这神情,就知道自己少说也猜对了六七分。
    当下便继续说道:
    “其实南中那边,亦是有人上书都督府,力陈夷人极有可能会反,再加上需要知道你的确切消息,故我这才着急赶回汉中。”
    冯永一听,倒是有些意外:“谁?”
    “马谡。”
    “原来竟是他。”冯永恍然,“若是他的话,能有这份眼光,倒是没有什么意外。”
    毕竟曾经是诸葛老妖看重的弟子。
    马谡被流放的地方,正是大汉没有真正完全控制下来的三郡之一,云南郡。
    云南郡北有越巂郡,东有建宁郡,比起永昌、兴古二郡,正是大汉下一个最有可能的控制目标。
    马谡主动提出流放到那里去,就可以看出他确实有一定的眼光。
    “南中那边,何处会反,马谡说了么?”
    “兴古与云南二郡。”
    这个就更不意外了。
    还是那句话,越巂是兴汉会的地盘,朱提郡当年孟获反时都没反,现在就更不可能反。
    牂柯郡有马忠在,建宁郡则是庲降都督府的治所。
    就算是永昌郡,那也和朱提郡一样,孟获反的时候都能执守绝域,一心向汉。
    剩下的,也就云南和兴古二郡。
    “若是我猜得没错,只怕兄长此次回来,亦是他的主意吧?”
    诸葛乔脸色一僵,有些吱唔道:“他倒是提了一嘴,但主要还是我想要回来……”
    当年冯君侯下手极重,把马谡揍了个生活不能自理,是真·生活不能自理的那种。
    因为马谡被揍过之后,就病倒在榻上,最后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几乎就要让家里人奔丧了。
    再加上这个事情,双方事后都是闭嘴不提,别人自然就更不敢当面去问当事人。
    故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这冯君侯与马谡的恩怨是大了去。
    诸葛乔自然也不知道这其中的曲折,所以他没敢当着冯永的面承认这个。
    倒是冯永,一提起马谡,就不禁想起当年的街亭之事,犹是历历在目。
    偏偏这时日却是过去了三年。
    时光如梭,果真如此。
    “马谡啊,他在南中那边还好吧?”
    冯君侯满是感慨地问了一句。
    诸葛乔却是误会了冯永的意思,他只道自己多嘴提起马谡,让冯永想起旧日恩怨,又欲泡制一番马谡。
    到时可真是自己害苦他人。
    “明文啊,听兄长我一句劝,这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马谡这几年在南中也算是吃尽了苦头。”
    “其实他还是有几分才能的。这几年来,他在云南郡那边,带头领着夷人上山下水,亲自教夷人如何耕种。”
    “就连吕太守(即吕凯)都公开称赞其才器过人,说其在云南颇得当地夷人信赖。”
    “此次又是他提前给都督府通信,让都督府提防有人作乱。”
    “以你现在的身份,没必要为了他,坏了自己的风评……”
    诸葛乔正苦心口婆劝说冯君侯,哪知冯君侯却是越听越奇怪:
    “兄长,你这是何话?我何时说要与马谡为难?我与他之间,又没有什么旧恨。再说了,他去云南能得吕太守所用,还是我举荐的呢。”
    听到冯永这个话,诸葛乔登时就是傻了眼:
    “你居然与马谡还有私交?”
    “马谡是丞相的弟子,我怎么也算是丞相的半个弟子,我们之间有私交那不是很正常吗?”
    冯君侯理直气壮地说道。
    “不是私恨?”
    “兄长,你这个话过了啊!我与马幼常乃是君子之交……”喜欢蜀汉之庄稼汉请大家收藏:(663d.com)蜀汉之庄稼汉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5/25063/146316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5/25063/1463169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