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849章 无心插柳

第849章 无心插柳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

    来这个时代这么多年,冯永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时代的一切。
    生活在丞相领导下的大汉,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官僚,不用心是不行的。
    比如说去当个越巂太守,你不但要知道越巂的现状,还要知道越巂的历史,甚至它的由来。
    当个护羌校尉,你就要赶快去收集凉州胡人的情况,乃至凉州历史上,历代胡人的演变过程。
    想要当好凉州刺史,那你至少要从前汉孝武皇帝打通河西走廊,彻底凿通西域那时起去了解它的历史。
    身为护羌校尉和凉州刺史,冯永都快要把自己手头那两本精印《史记》和《汉书》,关于凉州和西域的部分翻烂了。
    提起凉州与西域,有三个人是绕不过去的。
    一个是孝武皇帝,这是必须的。
    一个是霍骠姚,这也是必须的。
    还有一个,那就是张骞,这更是必须的。
    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为后世所熟知。
    在后世,陆上丝绸之路谁都知道,海上丝绸之路部分人也知道。
    但还有一条丝绸之路,那就比较少人提起。
    这条路就是西南丝绸之路。
    从《史记》和《汉书》的记载中,冯永可以推断出,这条西南丝绸之路,甚至比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还要古老。
    因为《汉书》记载得很清楚,张骞亲口所言:
    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安得此?
    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
    也就是说,在前汉打通丝绸之路以前,蜀地的东西就已经被人贩卖到身毒。
    为了能彻底打通西南丝绸之路,孝武皇帝派张骞前往犍为郡,主持西南夷事。
    这才有了后面的夜郎自大,以及大汉把版图进一步扩张到大西南。
    但是,这里有个但是。
    即便是张骞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探险家,最终也没有能找到一条从西南直通身毒的道路。
    在大汉最富扩张性的孝武皇帝时期,这件事情都没能完成,后面的事情自然就不用说了。
    大汉能把永昌郡(即现在的云南西部和缅甸的北部)纳入管理,就已经是这个时代的极限。
    后世的历朝历代,基本都没能超过这个极限。
    强汉是真的牛逼,而不是吹牛逼。
    所以根据冯永判断,蜀地的东西到达身毒之前,中间应该转了很多趟手。
    当然,也有可能是两三趟,甚至一两趟。
    这个取决于蜀地那帮要钱不要命的家伙,为了钱,究竟能不要命到哪种程度。
    只是随着后汉中后期的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内部腐败,百余年来,从西北到西南,胡夷叛乱不断。
    这条西南丝绸之路很有可能就是在那种情况下断了。
    别的不说,光是西南蜀地这边,原有的官道不知有多少因为夷人叛乱而被中断,乃至毁坏。
    冯永当越巂太守时,重新疏通的那条从越巂直通锦城的平坦大道,就是因为夷乱而被迫中断了百来年。
    若不是鬼王光环对夷人有降智威压作用,他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条大路能直通锦城。
    所以除了主干尚存的五尺道,对于秦国在数百年前就开始修建的南中其他栈道和山道,冯永早就已经就不抱任何希望。
    因为整整断了百余年啊,再好的工程质量,也挡不住百余年时光的摧残。
    更何况还是在南中这种鬼地方。
    就算你还能找到痕迹,你上哪找识路的人去?
    哪知现在关姬居然告诉自己,花鬘有能力往南边做买卖!
    冯鬼王如何能不兴奋?
    他忍不住地深情地轻声呼唤一声:“细君……”
    “嗯?”
    关姬躲在冯永怀里,传出来的声音里带着鼻音,同时还有几分慵懒,如同一只温顺无比的小猫咪。
    “那个,花娘子和你的关系,看起来还是很不错啊,你看能不能……”
    话还没说完,温顺的小猫咪就立刻就成了炸毛的母豹,幸好冯鬼王早有准备,一个翻滚,躲过了致命一击。
    “无耻!”
    黑夜里看不清关大将军的神色,但可以听出这两个字绝对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只是冯鬼王如何肯承认自己无耻:
    “细君你这个话就过了,我不过是想问问她究竟能到南边的哪里,怎么就无耻了?”
    关大将军又不如冯鬼王脸皮厚,如何好意思提起自己被那个家伙卖了的陈年往事?
    但借口也是有一个现成的:
    “你好歹是堂堂君侯,兴汉会下边的产业,别人几代人都未必能赚到,如今还要去图人家一个小娘子的家业,羞也不羞?”
    冯鬼王“啧”了一声,义正辞严的说道:
    “细君,你我共枕多年,难道还不知我?我岂是那等小人?她那点家业,若是没有我,焉能成事?我又岂会看在眼里?”
    若说换了他人,关姬自然是不相信。
    但冯鬼王是谁?
    这么多年,从来只有他带着别人发家,还没有见过他靠着别人发财。
    冯鬼王在这个事情上,那可是有口皆碑的。
    “那你还要知道人家的南边路线做什么?前两年会里的马队,不是已经能到永昌那边了吗?”
    在越巂牧场没有量产滇驹之前,永昌和云南二郡,靠着王伉和吕凯(即南中反叛时坚守永昌,拒不降叛军的永昌府丞与五官掾功曹)这两个大汉忠臣在地方上的关系。
    这才能勉强维持大汉名义上的统治。
    直到越巂量产滇驹,大汉往南中的运输能力和投放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再加上南中的不断开发,这才算是与云南和永昌建立起正常的联系。
    这种正常联系,是指能往来通讯,同时还能投放小股兵力,至于想要再多的,那就没有了。
    除非是像南征那样,以朝廷之力,不计伤亡和损耗,强行推进,才有可能让大军进入。
    “想问她点事,若是可能,让她帮个忙。”
    冯鬼王一边说着,一边试探着再次爬到关姬身边。
    “帮什么忙?”
    关姬奇道。
    以目前兴汉会在大汉境内的势力,花鬘求着兴汉会帮忙还差不多。
    “帮我找点种子。”
    “嗯?什么种子?”
    “听说林邑那边盛产稻谷,与大汉南方所种稻谷有所不同,所以我想让她帮我从那边寻些林邑的谷种回来。”
    所谓林邑,其实就是占城,也就是后世东南半岛的东南部。
    那里本是前汉所置日南郡的象林县。
    到了后汉汉顺帝时期,象林县功曹之子率数千人作乱,杀死县令,脱离大汉,成立林邑国。
    彼时的后汉正值国力衰落时期,根本无力征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象林县独立出去,至今已有近百年。
    占城稻,这个赫赫有名的明星农作物,就是产于占城而得名。
    冯永不知道占城稻这个时候出来了没有,但有枣没枣打两杆,总是没错的。
    小冰河时代的两个最显著特征,一个是气温的不断降低,一个就是等降水线的南移。
    所谓等降水线南移,说白了就是每年降水量的减少,导致极易出现大旱。
    自黄巾之乱以来,河北、中原、关中等地,几乎每隔两三年就有一次大旱就是证明。
    就连南方,也会因为出现降水不足而导致水田变旱田,水稻无法种植。
    占城稻,除了产量高,长生期短,它还可以长在旱田里,是用来减少小冰河危害的良好农作物之一。
    听到冯永是想要找种子,关大将军犹豫地说了一声:“这样啊……”
    不是她不想帮忙,而是当年在越巂郡所发生的事情,让她心里有某种阴影。
    她想了一下,突然又说道:
    “妾曾闻,当年吴国吕岱平定交州后,曾多次派人去南边,扶南、林邑、堂明等南边小国纷纷遣使朝贡。”
    “阿郎若是真想要林邑稻种,通过吴国岂不是更方便?”
    此时的中南半岛,并不是人们想像中那种原始部落聚集之地。
    派出使者前往吴国朝贡的那些小国,弱不弱先不说。
    仅仅是懂得朝贡这一项,就足以说明它们至少已经进入君臣时代。
    “此事绝不能通过吴国!”
    冯永断然道。
    现在好不容易骗得吴国在荆州南边种满了甘蔗。
    陆逊就算是能看出这其中的蹊跷,难道他还能拦着吴国的世家大族,以及独立拥有部曲的军头们主动放弃红糖的丰厚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占城稻没出来还好说,真要出来了,通过吴国求种子,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不过冯永与关姬在一张榻上睡了这么多年,自然也知道她心里在顾忌什么。
    先不说关姬与花鬘的孽缘,就是事关花鬘家业秘密这个方面,不管是换了哪个外人过来,那也是犯忌讳的事。
    “阿郎若是当真想要知道,那妾就试着问一问。”
    关姬终究还是疼自家阿郎的,听到他这般说,刚应了下来,突然又想起了什么:
    “妾真是糊涂了,这个事情,阿郎应该去问阿梅才是!”
    冯永一愣:“怎么扯到阿梅身上去了?”
    关姬正要回答,突然外头隐隐传来了哭声。
    “是双双和阿虫在哭呢!”
    关姬猛地坐起来,开始摸索着下榻点灯,语气焦虑地说道:
    “这几天天热,双双和阿虫一直睡不好。”
    她一边说着,一边把灯亮了以后,又有些自责地说道:
    “妾本还想着,等头发干了以后,就过去哄孩子睡,没成想被阿郎撩起火来,却是一下子就忘了。”
    说着,她捡起散落在榻上角落的衣服,匆匆披上,再转过身来,亲了冯永一口:
    “妾今晚可能就在孩子那里睡了,阿郎不用等妾。花鬘的事情,阿郎听我的,去找阿梅准没错!”
    说完最后一句,她也不多做解释,就趿着拖鞋风风火火地赶地去看孩子,独留自家阿郎守空榻。
    冯永四仰八叉地躺在榻上,唉声叹气:“果真是处于家庭地位的最底层啊……”
    走了也好,正好一个人能安静考虑一下方才所说的事情。
    花鬘这个事,怎么细君会让自己去找阿梅呢?
    冯永刚嘀咕了一下,突然就想起一事,猛拍大腿:
    “嗐呀!我怎么把这个事给忘了?真是骑驴找驴,灯下黑!”
    他一边说着,一边坐起来,开始找衣服穿上。
    记得在锦城那边时,花鬘与阿梅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花蛮女还借着阿梅的关系,天天来冯庄蹭吃蹭喝。
    后面越巂牧场一事,闹得动静不小。
    花鬘为了保险,一开始还拉着阿梅入股,然后这才有胆子去找冯鬼王,表示也想跟跟风,搞个私人马场什么的。
    那时正是拉拢和分化蜀中世家的关键时期,一些大族为了长期利益,不得不出吃下冯鬼王喂到嘴边的屎,出钱出粮资助两个蛮女开马场。
    本是两个小女子的小摊子,被冯鬼王一番运作下来,最后居然成了上市公司。
    此时冯永越是想,思路就越是清晰,同时心里就越是怀疑:
    “这花鬘的马队,不会有蜀中世家的人参与其中吧?”
    蜀地早在数百年前就能把东西卖到身毒,身为蜀地的土著,那些世家若说没有门路把货卖到南边,那简直是太不合理。
    说不得,花鬘那个小蛮女,根本是被那些老奸巨猾的世家给利用了。
    那些世家借助她的人脉,又给马队披上鬼王侍妾阿梅的名头,南中谁还敢拦着?
    当然,也有可能是那些入股马场的大族认为花鬘背后是有冯鬼王支持……
    种种信息的不对等,所以搞成现在这等模样。
    冯永想到这里,当场就翻身下榻,兴冲冲地出了主院,往旁边阿梅的小院快步走去。
    阿梅这丫头也真是的,平日里闷不作声的,竟是让人疏忽了她与南中那边的关系。
    只怕她现在都不知道,有人借了她的名头在南中搞事。
    这些世家果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啊!
    只要有一点机会,就能紧紧抓住不放。
    一路想着,拐弯进入阿梅的小院,却见主屋的灯还是亮着。
    摆了摆手,阻止了值勤的女卫通知阿梅的举动,冯永推门进去,只见阿梅正趴在桌上,拿着笔不知在写什么。
    “忙什么呢?还不睡?”
    阿梅听到开门声,刚抬起头来,却发现正在进来的冯永,当下又惊又喜地站起来:
    “男君怎么会在这等时辰过来?”
    “睡不着,就过来看看你。”
    冯永转身关上门后,急不可耐地过来直接抱起阿梅,扔到榻上。
    “男君……”
    “莫要言语,君侯我今晚高兴!”
    若是自己的猜想成真,那么大汉控制南中的进度,只怕又能加快进度了。
    不怕世家玩花样,就怕他们趴在原地装死!
    往南?
    往南好哇!
    “花鬘那边,和你一直有联系吧?”
    “嗯……”
    “知道她的马队具体情况吗?”
    “妾……嗯,妾不知……只知道她,她早先……”
    “如何?”
    “每三个月都派人送一笔钱过来,妾嫌麻烦,就,就让她直接送到锦城的庄子里去了……哦……”
    果然如此。
    阿梅的分红截留在锦城庄子那里,而锦城的庄子,现在是管家赵叔在打理。
    赵叔处理不了的事情,又都是派人请示冯家主母。
    至于冯君侯,那是做大事的人,府内这点小事,哪里轮得到他处理?
    冯府最不缺的,就是钱,钱都是小事。
    再加上贵人多忘事,这几年一直和魏贼厮杀,后方一直稳定,所以他对锦城那边基本是管得少了。
    缺什么,只管开口要就是。
    现在听到阿梅这么一说,冯永就明白过来了,原来花鬘的马队,阿梅也是股东。
    阿梅是股东,那和自己是股东有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冯鬼王更是兴奋,大叫道:“种子!”喜欢蜀汉之庄稼汉请大家收藏:(663d.com)蜀汉之庄稼汉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5/25063/146317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5/25063/146317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