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998章 维新与守旧

第998章 维新与守旧

推荐阅读:我的母老虎大唐腾飞之路遮天记丹武双绝国潮1980九星神龙诀养鬼为祸修罗剑神九域剑帝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将军,石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
“将军,我回来了。”
关将军没有抬头:“嗯,怎么样了?”
“嘿,将军你还真别说,那些豪族坞寨,骨头真硬,死活就是不愿意纳粮。”
石苞脸上带着幸灾乐祸,同时又有报复的快感,“所以末将就让人当着他们的面,把寨子外面的粮食全割了。”
此时正值入秋,粮食已经成熟,不愿意纳粮,那就拿外头地里的庄稼抵上就是。
关姬闻言,发出一声轻笑,合上宗卷,抬起头来,继续问道:
“还有吗?”
“有,要不说河东丰饶呢!这田地太多,所以末将直接公开发话了,这地里的粮食,谁割了就是谁的,那些屯田客,疯了一样抢着去……”
关将军点了点头,赞许道:“嗯,做得不错。”
“末将是真没想到,那些屯田客看起来唯唯诺诺,懦弱不已,居然还当真敢收了那些豪族的粮食。”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关姬叹了一口气,“他们看起来是懦弱,但心里早就对豪族愤恨不已。”
“谁不想过好日子?几十年,一辈子,身上的徭役和赋税让人喘不过气来,换了你,你愿意吗?”
为什么凉州军可以死战不退?
就是因为阿郎让他们知道,他们是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打败魏贼的次数越多,俘虏的魏军就越多,他们就越能知道,魏贼治下,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想要保护自己的好日子,避免子孙后代落到屯田客类似的地步,就必须平灭魏贼。
“如今大军前来,正好给了河东百姓一个机会,同时也给了他们勇气。”
“当然,他们也有可能会觉得,事后可以把责任全部推到我们身上,反正现在到处是兵乱。”
被驱赶南下的胡人,乱民,乱兵,为了裹腹,会在乎地里的粮食是谁的?
你们缩在坞寨里不出来,那可就不要怪别人把地里的粮食收走了。
关姬说着,又笑了一下:
“但不管原因是什么,只要有了个开头,那就够了,后面就会有人越来越大胆。”
“若是听到有乱军或者乱民攻打坞寨,那我们此番作为,就算是成功。”
石苞有些迟疑地问道:
“这么一来,河东只怕要大乱……”
“乱啊,没有大乱,哪来的大治?”
关将军轻描淡写地说道,“放心好了,丞相与君侯自有办法收拾。”
若说蜀地世家不过二流,那么凉州那些与羌胡杂居的豪强,最多只能算是三流。
而最顶级的世家,自然就在中原。
河东、河内、河南(即洛阳一带)三河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世家林立的地方。
同时也是世家势力最强大的地区之一。
朝廷如果不对这些地区来一次强力清扫,就想要真正控制这些地方,那根本就是妄想。
如何清扫?
暴力就是最好的清扫方法。
王师到来,你们闭寨不出可以理解,毕竟局势混乱嘛。
但如果连资助王师一些粮草都不愿意,可不就是想要当魏贼的忠臣孝子?
关将军不知从哪里拿出一个小本本,翻到某一页,念道:
“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汉虽为旧邦,但乃天下民心所向,而魏贼虽篡逆立国,治下却是豪右横行,民多受苦。”
“故大汉平灭魏贼,即便算不上是改朝换代,却与改朝换代无异,可谓维新之举。”
石苞愣愣地看着关将军手里的小本本,下意识地问道:“维新?”
“没错,就是维新,大汉维新,魏贼腐旧,可谓新旧生死之争。”
“此非是宴请宾客,更非治理经典,不可客气谦让,更不可温良恭俭,其举也暴,其动也烈,见血必矣!”
关将军瞟了张苞一眼,把小本本重新藏起来:
“乱是必然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快平灭魏贼,禁暴静乱,才能还天下一个真正的安宁,明白了么?”
这可是冯家压箱底的家学呢!
天下独一份,就算是皇帝想要,也得先问问冯家大妇的意见。
石苞能听到这么一段,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
平乱的过程,伤及无辜肯定是有的,但身处乱世,又有几个人不无辜?
无有对错,只分立场。
关大将军就算再怎么对政治不敏感,但作为冯刺史的枕边人,这么多年来,耳濡目染,许多事情心里还是有数的。
更别说这些年来,自家阿郎的身份,在大汉越发地举足轻重起来,还有身边的某位张姓小娘子,一直在蠢蠢欲动。
这就逼得身为正室大妇的她,需要不断学习更多的东西。
轻徭薄税,听起来很美好。
但苍头黔首的美好时代,并不代表着就是世家豪族想要的时代。
因为对苍头黔首轻徭薄税,就意味着朝廷为了补上缺口,需要从别的地方多收赋税。
轻徭薄税,同样也意味着朝廷对地方仍然有控制力,所以才能收上来足够的赋税。
而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越强,对世家豪族的限制就越大。
秦之乡里制度,本就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汉承秦制,前汉前期倒还好一些。
但随着世家豪族势力不断膨胀,到了后汉,地方虽有乡里之名,实则原有作用早已丧失,甚至沦落成为豪族控制地方的工具。
如今越巂和凉州的一些郡县,把军中识字老卒直接下放到乡里,再配合丞相所施行的严法。
实际上就是为了要恢复秦与前汉的乡里制度,从根源上消弱豪族对地方的影响。
关将军敢向河东父老承诺什税一,自然是知道别人所不知道的内幕:
大汉现在已经做好了改革税法的准备。
经过多年的战乱,现在大汉登记在籍的人口全部加起来,连两汉人口顶峰时期的一个大郡都比不过。
指望能收上来多少算赋?
为了扩大税源,大汉这些年不断推进清查户籍,丈量土地,重新分配田亩等。
同时一种叫“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新式税法,已经在凉州局部地区施行。
同时各地新兴的茶园,甘蔗园,蔗糖坊,工坊,皮革坊,牧场……
不但足以弥补取消算赋的损失,甚至还有极大的剩余。
最重要的是,它们所生产出来的东西,每年不知给朝廷增加多少财源。
要不然这些年来,大汉哪来的钱粮给大汉军中更换武器盔甲?
凉州的“摊丁入亩”税法,不但大受百姓拥护,而且新贵和新兴豪强也同样可以接受。
虽然放弃了对苍头黔首人身的严密控制,但换来的,却是让他们手头的新兴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潜力。
因为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最需要的,恰恰是数不清的劳力。
光靠贩卖异族劳力,是根本顶不起这么多劳力需求的。
偏偏算赋,又规定了必须要把苍头黔首绑死在田地上。
用冯刺史的话来说,就是这种旧式生产关系已经无法适应大汉现在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甚至还会产生某种阻碍作用。
关将军当然是不懂这些的,但她也有自己的理解:
大汉现在需要扶持那些开各类工坊种植园的新贵,打击那些自诩耕读传家的守旧世家。
如果需要的话,关将军相信,大汉丞相和阿郎不介意对他们再来一波李家宗房式的肢解。
以前世家豪族可以垄断人才,可以影响朝廷的赋税。
现在呢?
大汉不但有新贵的支持,还有印刷术造纸术,甚至凉州的考课取士,已经取得了成功。
大好局势下,朝廷根本没有任何理由会对中原的世家豪族作出让步。
攻下关中,天子还于旧都后,也不用大赦天下。
只要正式宣布施行新税法,天下苦于重税久矣的士吏百姓,恐怕就真要“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无有他焉”。
此事影响之大,不亚高祖皇帝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甚至会动摇魏吴两国的民心:
什税一和十税五六,不计算赋和累计算赋,耕者有其田和世家豪族侵占田地,再加上汉家天子治下百姓“足衣食”,换你你选哪个?
谁会放着好日子不过,专门去过苦日子?
什么叫大势?
这就叫大势。
再轻巧的阴谋算计,在堂堂大势面前,也不过是螳臂当车。
所以对河东即将到来的乱象,关将军不但不担心,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期待:
河东的那些世家豪族,最好骨头硬一点,给魏贼当忠臣久一点,以后收拾起来,可不就更容易一点?
到时候你们就会明白,什么叫时代已经变了。
“末将愚钝,不太明白将军所言。”
石苞有些惶恐道。
不知怎么的,他感觉心头在怦怦地跳,似乎有一种力量在要冲破出来,但偏偏又找不到方向。
只是关将军已经不愿意再泄露冯家家学了:
“不明白也没什么,下去慢慢想明白就行了。对了,那些不愿意配合的人家,都记下了么?”
“记下了记下了。”
虽然很好奇将军手里的小本本究竟写了什么,但石苞看到关将军不欲多说,自然也不敢再问。
他同样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本。
“末将早就都记到本子上了。”
关将军点点头:“如此甚好,以后自会有人跟他们算这笔帐。你下去吧,把收集上来的粮草清点完毕,我们立刻出发,去安邑。”
安邑是河东的郡治,同时也是魏国设立在河东最大的屯田之所。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明明是应当没有守军的安邑城,此时竟是城门紧闭,拒绝大汉王师入城。
看起来安邑的典农中郎将要比闻喜县的农都尉要硬气得多。
见此,石苞不禁跃跃欲试:
“将军,要不让末将带着人攻城吧?河东的贼军,不是早就在冠爵津谷被我们打败了么?”
“如今守城的,最多不过是些许乡勇,若是攻之,未必不能下。”
关将军放下手里的望远镜,摇了摇头:
“不用。他要守城,就让他守着就是,我们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里,反正遍地粮草,又不须入城收集。”
人进了城,地里的粮食,难道也能自己长了脚跑入城内?
河东大部皆是旷野平地,正是适合骑军驰骋的地形,只要不缺粮草,就无须担心会被断了后路。
所以没有根本必要把兵力浪费在攻城上。
说着,她看向石苞:“知道该怎么做?”
石苞擦拳磨掌:“将军放心,末将明白!”
就算是大户都躲到城里去了,但屯田客也能跑到城里么?
只要屯田客在城外,石苞相信,他就能很快筹集上来粮草。
“去吧。”
“诺!”
而关将军则是领着大军,就在安邑城下安营扎寨。
是夜,亲卫入帐禀报:
“将军,韩教头回来了。”
正在翻看小本本的关将军,闻言连忙起身道:“快请!”
很快,风尘仆仆的韩龙进入帐内:“拜见将军。”
“韩先生不必如此。”
一向让人不敢靠近的关将军,此时竟是少有失态之色,上前两步,眼中闪着少见的希翼之色,“那个事情……韩先生打听得如何?”
韩龙看到关将军这般神态,不禁叹了一口气,这才面有羞愧道:
“老夫无能。”
关将军一怔。
半晌,眼中的亮光闪了闪,悄无声息地熄灭了下去。
她的眼眸,垂了下去,脸上恢复了清冷与平静。
努力地调整了一下气息,似在自语,又似在询问,有些涩声道:
“没有打听到吗?”
“老夫确实是寻到了将军所说的那个地方,只是当老夫前去的时候,那里早已空无一人。”
“这样啊……”关将军的语气里有着微不可闻的叹息,神情终于掩饰不住地流露出失落。
韩龙见此,连忙又安慰道:
“不过据老夫看来,那村落虽已空无一人,但有好几家,看起来似乎是不久前才搬走的。”
关将军一听,顿时重新抬起眼眸:“嗯?韩先生的意思是?”
“若是老夫猜得没错,那村里的人家,极有可能是为了避开战乱,这才搬走的。战乱之后,说不定他们会重新回来。”
关将军抿了抿嘴,最后终是吐出一口气:
“我知道了,不管如何,此事还是要多谢先生。”
韩龙摆了摆手:
“不过往来跑一趟而已,比起前番之事,不知轻松多少。”
想起从阴山开始,杀轲比能,擒泄归泥,做内应,散流言,一路不知做出多少大事。
没想到竟是在这个事情上栽了跟头,给此行抹了黑点……
想到这里,韩龙又忍不住地说道:
“将军且放心,并州游侠,已结成武林盟,这河东之地的游侠儿,老夫早晚也要教会他们如何行侠仗义。”
“到时候只要有了门路,想来打听将军老家一事,就会更容易些。”
“韩先生有心了。”
待韩龙出去后,关将军转身看向帐壁上的地图,喃喃道:
“已经入秋了,得想办法早点结束关中这一战才行啊……”
“来人!”
“将军!”
“明日一早,立刻派出探马,尽快查询到君侯到底到哪了。”
“诺。”
关将军的手指头,轻轻地敲在蒲坂津三字上,而目光,却是落在龙门渡的位置。
“也不知道刘浑,到达蒲坂津了没有……”
翌日,关将军让石苞带着义从军和匈奴部族,继续在安邑收集粮草,自己则是没有过多停留,领着精锐骑兵,向蒲坂津驰去。
    喜欢蜀汉之庄稼汉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蜀汉之庄稼汉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5/25063/201092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5/25063/2010924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