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都市生活 > 都市之全能大少 > 第九百五十四章 大夏龙雀

第九百五十四章 大夏龙雀

推荐阅读:剑道丹尊名侦探世界的武者四合院之赤脚医生不灭武尊悍卒斩天惊天剑帝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史上最强炼气期全球妖变国民法医

    “少爷如果遇到一个持有‘大夏龙雀’的人,请务必小心,保持最高的戒备。”
    这是白卫两百七十七离开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也是白山河让他交代给白亦凡的最后一句叮嘱。
    至于原因,白山河当时没有告诉他,白卫两百七十七自然也就不知道了。
    目送白卫两百七十七离开,白亦凡从沙发上站起身来,踱步走向了书房。
    按下了那台笔记本电脑的启动键,白亦凡习惯性拿起桌上的咖啡杯,就要走向那台咖啡机。
    不过才走了两步,他就反应过来,经不住苦笑了一声,自言自语道:“差点忘了现在已经是半夜了,习惯的力量,还真是很强大啊。”
    放下咖啡杯,拉开椅子坐下。
    白亦凡见电脑屏幕已经跳转到了登录画面,便抬手在键盘上输入了密码。
    一阵熟悉的音乐声,从笔记本的扬声器里传出。
    “让我小心持有‘大夏龙雀’的人,还要保持最高的戒备——”他操作着鼠标,直接点开了浏览器,然后在地址栏上输入了白家那个官网的https加密网址,“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大夏龙雀’,指的应该是九州国十大名刀之一的‘大夏龙雀刀’——这把刀,现在不是应该保存在行宫博物院里?难不成,行宫博物院又被人盗了一次?还是说,行宫博物院里保存的那把,其实只是一个仿造得可以以假乱真的赝品?”
    在热武器出现,并且渐渐开始取代冷兵器成为世界战争的主角之前,即便九州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发明了火药,但在九州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战争,还是冷兵器的天下。
    在冷兵器文明的历史里,刀剑这两种冷兵器,在九州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可以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说,刀和剑的历史,完全是九州国五千文明的伴生物。
    至今,在九州国的国术界,刀术和剑术,仍旧是最主流的两大国术传承,其中出现的宗师名家,数量也要远远胜过修习其他兵器的武道宗师。
    比如白亦凡顶包成为“白大少”所在的白家,家传国术的最精华部分,就是剑术。
    白亦凡本人虽然精通不少其他类型的国术,而且有着“最强卡皇系统”的辅助,理论上他甚至可以精通所有已知的国术类型和不同类型国术中的每一个派别。
    但是他目前最强的武力发挥,却仍是在剑术上。
    他那柄藏于腰间,就连机场安检都不能检查出来的佩剑,在娱乐城时,甚至在五百米以内的距离里,正面将两颗射向他的轻狙子弹给斩成了两半。
    而被东洲国国术界奉为“精神象征”的“明心流”,其所传承的国术类型,也是剑术。
    在东洲国的国术界,剑道从诞生起,就一直是“第一流派”,其他诸如空手道、相扑、柔道等等,统统要排在剑道之后。
    而东洲国的剑道,所所使用的“剑”,却并不是九州国传统意义上的“剑”,而是自唐朝传入东洲国的一种制式刀具,“唐刀”。
    以这种形似剑的刀来驾驭剑术,这是东洲国剑道区别于九州国剑术的一个最显著特征。
    刀剑不仅仅是在中洲各个国家的冷兵器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便是在历史同样悠久的西洲,也曾经称霸了整个冷兵器时代。
    教廷的两大武力机构之一,武力裁决所,其麾下的战士,在中世纪时标配的兵器,就是那种具有典型西洲风格的“大剑”。
    曾经称霸了整个西洲北方的十字军,所修习的,就是利用“大剑”来斩杀敌人的剑术。
    这种沉重且厚实的“大剑”,其实也是“刀”和“剑”的一种融合。
    而在冷兵器称霸了几乎五千年的九州国,国术的发展和完善,要远远胜过早早就步入到热武器时代的西洲。
    在九州国,有着各种类型各种流派的国术。
    而刀术和剑术,在九州国的国术界也是分的最清楚明了的。
    刀就是刀,剑就是剑,两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自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极致。
    九州国有十大名剑,也有十大名刀。
    “十”这个数字,在九州国的古代,就代表着人们追求的“天人合一”、“周身无漏”、“尽善尽美”的那种“大圆满”的状态。
    所以,但凡是能名列“十大名剑”和“十大名刀”榜上的刀剑,无一不是所谓的“神兵利器”,其锋锐和铸造工艺,甚至连现代化机械工艺打造出来的刀剑,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白卫两百七十七在离开前最后提到的“大夏龙雀”,正是九州国十大名刀之一的“大夏龙雀刀”。
    这把刀,根据考古学家和冷兵器学家的考证研究,推断为九州国十六国时代,夏国皇帝赫连勃勃所铸。
    整把刀,制作极巧,下为大环,以缠龙为之,其首鸟形。
    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曾经在他的著作《水经注河水三》中记载过这把名刀:“并造五兵,器锐精利,乃咸百炼为龙雀大环,号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
    在唐朝房玄龄等人合著的“二十四史”里的《晋书赫连勃勃载记》里也提到了这柄名刀:“又造百炼钢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世珍之。”
    后这把“大夏龙雀”辗转几个朝代,最终落在清顺治皇帝的手上,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曾经写过一首名为《恭纪圣驾幸南部海域子遇雪大猎》的诗,其中就有“君王羽猎近长安,龙雀刀环七宝鞍”这句诗。
    白亦凡之所以对“大夏龙雀”很有些印象,就是在行宫博物院那面“荆棘花青铜镜”被人偷龙转凤掉宝的案子里,曾经看过一眼被保存在行宫博物院内的这把名刀。
    按理说,以行宫博物院的专业等级,里面多少的鉴定专家和考古学家,没有道理会把“大夏龙雀刀”的赝品错误判断成正品。
    但同时,白亦凡也非常了解他那个便宜老爹白山河的行事作风。
    既然他特意要白卫两百七十七带上这样一句叮嘱,那就表示,他可以断定那个持有“大夏龙雀”的人,手上的那把刀,才是真正的“大夏龙雀刀”。
    换言之,要么在“荆棘花青铜镜”盗窃案后,行宫博物院又发生了一起失窃案;要么,现在依旧保存在行宫博物院里的那柄“大夏龙雀刀”,十有八九,不会是位列十大名刀里的那柄正品。
    “这就有意思了——”白亦凡用自己的身份权限看完白家官网上的各条消息后,又重新打开了一个页面,输入了搜索引擎的网址,然后在弹出来的搜索框里键入了“行宫博物院”、“大夏龙雀刀”这两个关键词,“那位周院长的专业水平,我是亲眼见识过的。而且行宫博物院里的专家,可以说是九州国鉴定和考古领域里最顶尖的那一批大师,想要瞒过他们所有人的眼睛,还要骗过碳十四同位素检测仪的检测,差不多就等于是要用当年赫连勃勃打造‘大夏龙雀’所用的那些原材料,以他的打造手法,再重新打造出一柄一模一样的‘大夏龙雀’来才行了——”
    今天大章一更,楼下装修实在是太吵了,严重影响思路和状态,明天还是老老实实继续图书馆吧QAQ喜欢都市之全能大少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都市之全能大少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0/867/6075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0/867/60752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