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做薄荷膏

推荐阅读: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四合院之赤脚医生我用阵法补天地大明烟火悍卒斩天不一样的日本战国青葫剑仙从八百开始崛起修罗武神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空间里的作物只要不摘取就能一直保持熟透状态,也不会掉果子,周期甚至不按普通作物的周期来。
    苏玉春又去看了看薄荷田
    她的薄荷田将近开花,由于薄荷开花前薄荷油含量是最高的,开花后薄荷油含量会急剧降,苏玉春一直控制着薄荷田延迟开花。
    她的意念能够单独对某一种植物发挥作用,这也是苏玉春多年实验得出来的经验。
    空间里的薄荷和外面的一样,一年也能收割两次,第一次在六月下旬和七月上旬,第二次最佳时间在十月份。
    苏玉春打算这几天就把这些‘洋菜’陆陆续续转种到外头的土地上。
    他抓着一把薄荷出了空间,摘了一片递到章容先嘴里,自个也嚼了一片。
    老首都的夏季长,而且从春到夏令人察觉不到过度,今年的秋来得也晚上,8月下旬了都感受不到凉意。
    前半个月因为太阳毒辣晒化了一家铺子挡阳的锡幌而上了报纸,总之热得一进门就能和闷热撞个满怀。
    特别是这几天来了几场短促的雨,不见降温,天气倒是从干热变成了湿热。
    尽管已经领过杀蚊药,但蚊子还是多,苏玉春摘薄荷叶就是为了做薄荷膏,给特别招蚊子的兄妹擦。
    晌午的时候,章容先捧着洗脸用的搪瓷盆去德胜门外冰窖取冰回来冻菱角。
    家里是有冰箱的,但他嫌冻出来的冰块不够多,也不比冰窖的冰。
    两兄妹也贪图凉快,放下书包后非要跟着去,一人抓着一把蒲扇小跑出门。
    苏玉春拿着水枪给屋子降温扫尘土。
    以前老首都没有消防队,水枪都是拿来灭火用。
    铜制的水枪头泡进水里,一栋套筒就能喷水,和按压水井有异曲同工之妙。
    薄荷昨晚已经去梗取叶,特意生了火炉晾干,剪碎后加入橄榄油隔水炖。
    国内当然也没有橄榄油的概念,大部分老百姓还不知道有这玩意,现在手里的橄榄油还是她把橄榄果捣碎,反复过滤,水油分离后得到的初级压榨橄榄油。
    十几颗橄榄果不到二十毫升,费了不少功夫才自制到一小瓶。
    过滤出来的薄荷油加入白蜂蜡隔水融化,装进洗干净的友谊膏里,凝固成型后就成了最简易版的薄荷膏。
    光是做几盒薄荷膏,流程就花费了将近一整天。
    熊彩桦一大早就来办公室谈厂间工人高温费发放,嗅了嗅,确定空气里淡淡的清香味出自于苏玉春身上。
    苏玉春也给涛涛准备了一盒薄荷膏。
    熊彩桦挖了一小块放到鼻下嗅,抹开后眉开眼笑说:“比清凉油好闻。”
    现在消暑用的都是小玻璃瓶装,里头绿色液体的风油精还有红色铁盒的清凉油。
    熊彩桦觉得,打从和姚青松离婚后,虽然和苏玉春不再有亲戚关系,可两人的关系也不见生疏。
    “今年厂子车间的高温费依旧是5毛一天,成吗?”
    80年初的时候,各大国营厂子一线车间每个月都有四块多左右的高温菜票,后来逐渐取消改为高温费。
    苏玉春车间虽非国营,但也给工人也发放高温费,一天5毛,肉丸灌汤包是七毛八一斤,两天就能吃一顿好的。
    李光明拿着报纸进屋就打了个大喷嚏,边捂着鼻子边递过报纸。
    今儿的报纸有一则消息和他们息息相关,一间叫‘康都实业’的公司在报纸上发文,称旗下的蔬菜基地有望成为亚运会特供。
    老首都当下有四家最大的菜市场,分别是经过公私合营的东单菜市场东单菜市场。
    曾经列为全国十大菜场之一的西单菜市场、朝内菜市场以及一直开到后世的崇文门菜市场。
    还有就是个像苏玉春一样后来居伤,新开辟出菜市场的新人。
    苏玉春早些年有承包蔬菜公司的经验,康都实业的菜市场和崇文门菜市场有些关系。
    崇文门菜市场可不一般,早些年只供领商品粮的居民,外省的劳模以及外国人才购物,还是机关和外宾,公家指定采购点。
    开会时,康都实业的负责人恰好就坐在她前面,是个年龄相仿,土生土长的首都人,长相虽模糊,但却不赖。
    李光明问:“都没上门考察,康都实业就敢放假消息。”
    苏玉春不以为意:“老百姓也想尝一尝特供蔬菜的滋味,这几天康都实业的菜市场人气会很旺。”
    李光明:“那咱们也在报纸上发?”
    熊彩桦摇头:“咱们北坝村没有地理优势,太远,人家犯不着特意到咱们这来买菜,而且就算咱们发了,同样是蔬菜特供,市民也可以选就在市中心的菜市场,何必花钱东施效颦。”
    李光明:“东施效颦啥意思?”
    他文化低,搞不懂,偏偏熊彩桦只笑不说。
    苏玉春道:“东施效颦有个典故,西施美,走路婀娜多姿引人怜,有个叫东施的女人学她,学成了四不像而被人取笑。”
    虽然现在北坝村通往外界已经修了一条宽敞的马路,也有公交车线路,但老首都并不缺菜市场。
    刘语安喜气洋洋的走进办公室,笑意吟吟的:“都在呢!”
    付国华第二封家书来了,信里说现在正师从一位大豆育种专家,他在国内研究了多年大豆,个人脾气又犟,有时候碰见更方便高效的育种方法或者理论,非要和外国专家争得脸红耳赤。
    他在信里说了,当时想的是大不了就被辞退回国内,正好想媳妇想得紧,可没想到他越犟,反而得到了外国专家的重视。
    外国人愿意听别人不一样的意见,人家照着他说的去做,成了,就信他!
    信里还说了,现在他跟着专家一块育种,手里还有一篇论文,等完成了论文就考国内的研究生。
    最后一句最让刘语安心情飞扬,翘上的嘴角合不拢。
    外甥女高兴,苏玉春就高兴,顺道问了安置的工作。
    谈起工作,刘语安收敛了笑容,她和公公一个是村长,一个是书记,一条心的帮苏玉春办理安置工作。
    大部分村民愿意搬进洋楼,目前就遇到一家钉子户。
    要是不愿意搬也就算了,那家男人每逢签合同就变卦,来来去去都走了四趟了。
    苏玉春沉吟:“看看去”喜欢空间种田:农女发家富贵路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空间种田:农女发家富贵路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1825/53403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1825/534038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