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横陈 > 第349章 都走了

第349章 都走了

推荐阅读: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求订阅】
    江州。
    南城门外那场大火,还没有完全熄灭,祝修远就迎来了一个“心痛”时刻。
    他的师父,老乞丐,已经决定今日午后就离开江州。
    战后事宜,自有董诚及李林洲等着手处理,人手充足,不用祝修远担心。
    并且,南城门外那场大火,刚刚点燃后不久,鄱阳王就已率兵追杀而至。
    不足万人之数……
    鄱阳王的江州大营,折损严重,去时五万兵,回来时竟不足万人……
    再者,围剿反贼邵州王,并不仅仅只有鄱阳王这五万兵马,还有其他地方调集的兵马,总数达到了二十余万!
    可见那边的战况,何其激烈。
    但即便如此,邵州王竟还能剩下万余残兵……邵州王所部之悍勇,可见一斑。
    不过邵州王及其万余残兵,已经葬身火海,鄱阳王等自然无需再动干戈。
    征战归来的江州兵卒,自然回归江州大营,开始修整驻防。
    而鄱阳王也担起了江州的防务之事。
    现在的江州城,内有董诚,外有鄱阳王,战后事宜井然有序。
    基本上没有祝修远什么事。
    他回到董府,回到府中庖厨,为老乞丐烹制在董府的最后一餐。
    当然,仍旧是他动嘴,董漱玉动手,两人合力烹饪,丫鬟春雪与丫鬟冬梅打下手。
    “修远,你看起来……似乎很是心痛?洪帮主他遨游四海,率性而为,在我们这里,已小住了三月,迟早会离开的。修远你莫要心痛才好……”
    董漱玉一边素手调羹,一边与祝修远搭话。
    “心痛?没有啊,我没有心痛,我怎么会心痛呢,我这是……伤感,对,伤感!”
    祝修远急忙否认,将一张苦瓜脸收起,努力装出伤感的样子,并叹气连连。
    “姑爷,你就别装了,‘心痛’两个字都刻在你脸上,小姐何等聪明,怎会看不出……”
    丫鬟春雪和丫鬟冬梅真是胆大了,都敢调侃祝修远了,在那嬉笑。
    祝修远老脸一红,不由瞄向董漱玉,果见她眼中闪过一道慧光,早已看穿一切。
    “什么事都瞒不过你啊!”祝修远苦笑摇头。
    听了这话,丫鬟春雪和冬梅,交换了下眼神,随后低下头,默默做着手上的工作。
    “师父他老人家,在府中暂住三个月,帮了我许多大忙……”
    祝修远不再刻意躲躲藏藏。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也想和人聊聊老乞丐。
    既然董漱玉挑起话头,祝修远就顺势而为。
    “三个月前,在那闹市中,数十位黑衣刺客,同时持剑向我刺来。若不是师父他老人家,及时出手,将那柄剑打飞,不然我早已是一堆枯骨!”
    祝修远仿佛陷入了回忆,脸上心痛之色复现,不再刻意。
    董漱玉不由放慢烹调的动作,一心二用,侧耳倾听。
    其实引祝修远说这些,是她刻意为之,将心里的话说出来,恐怕会好些。
    “此为其一。其二,就是漱玉你……被鲁山贼寇抓走那一次……”
    祝修远没有细说,因为那次经历,无论对董漱玉,还是对他来说,都不是美好的回忆,不说也罢。
    “其三,有关那薛家反贼。若不是刘长老与关长老,查探到薛家藏匿兵甲,我们也不会如此迅速,将薛家连根拔起!”
    “其四,则是有关梁国使者。师父他老人家,也是梁国乾王,及梁国安乐公主的师父,算起来,我与他们‘同门’。”
    “正是有了这一层关系,才有后面,以瘟疫药方换得三成贡品之功。”
    “其五,事关此次江州守城之战。哎,师父他老人家,还有刘长老、关长老,他们出力甚大。”
    “不说其他,就说今日,歼灭邵州王及其万余残兵之战,若没有师父他老人家,独身入阵,将邵州王残兵,驱赶至指定区域,何谈最后的大胜!”
    “哎,今天师父就走了,以后啊,我就失去了一位绝顶高手!……”
    祝修远将心里的话说出,果然好受不少。
    再经董漱玉一番安慰,又好了不少。
    尽管,祝修远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但该做的菜肴,仍旧按部就班,一一做好。
    董府后厅。
    桌上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几乎都是那《搜珍密谱》上的新菜式。
    也是老乞丐特别爱吃的,祝修远全部做了出来。
    “师父,这是《搜珍密谱》小册,徒儿亲笔手书,您请收好。”
    祝修远双手递上一本小册。
    这是请老乞丐出手的“报酬”。
    “好,好!”
    老乞丐也不客气,哈哈笑着,接过那本小册,珍而重之贴身放好。
    看他那宝贝的程度,无异于获得了一本“武林秘籍”。
    “来来来,都坐,这满桌的美味,香气扑鼻呀,哈哈,大家快吃,动筷子……”
    老乞丐举筷,哈哈笑着,大快朵颐。
    想他老乞丐,半生游历,走南闯北,什么样的事没有经历过?
    这点小小离别愁绪,在他老人家眼里,根本算不得什么。
    祝修远等却一时无法释怀,毕竟也相处了好几个月,如今分别在即,心里总不是滋味儿。
    特别是祝修远,那个心痛啊,一位超级高手,即将要离他而去了!
    “师父,您就别走了吧,要不您干脆……将整个丐帮都搬来江州得了……”
    董淑贞挨着老乞丐坐,不停给他夹菜,眼光闪烁,似乎随时就能哭出来。
    “你们这里的确是好啊,好吃好喝,新菜不断。老乞丐走南闯北,这三个月吃到的新美味,竟比大半生吃到的都多……”
    “哈哈,放心吧,以后若得了空,老乞丐定会回来。只是到那时候,你们莫要嫌弃老乞丐邋遢就好。”
    祝修远笑道:“不会,不会,徒儿怎会嫌弃师父您老人家邋遢呢,师父尽管来,将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吃罢最后一餐,离别的时间又近了。
    言大山,还有刘文彩也赶了来,分别磕头行礼。
    这几个月以来,言大山获益不浅,身手已经达到一个极高的境界。
    无论出于什么缘由,这个头他都得磕。
    而刘文彩,纯粹是来混热闹的,哪有热闹他就往哪凑。
    他虽然跟着祝修远一起,称呼老乞丐为“师父”,不过他一招半式都没有学过。
    终于,时间到了。
    江州城外十里。
    老乞丐、刘长老、关长老,三人三匹马,两手空空,竟连包袱都没有一个。
    “祝小子,小贞儿,还有那个谁,老乞丐走了……”
    老乞丐挥手打了个招呼,调转马头,一夹马腹,那马吃痛,遂迈开蹄子狂奔而去。
    “后会有期……”
    刘长老、关长老跟随在后,并向后挥了挥手,“后会有期”四个字越来越远。
    “师父,保重……”祝修远大叫。
    “师父,一路顺风!”言大山也在大叫,尽管老乞丐从始至终,都懒得去记他的名字,称之为“那个谁”,或“傻大个”。
    “师父……师父……”董淑贞伸手大叫,叫着叫着就哭了起来:“师父……嘤嘤嘤……”
    祝修远拉着董淑贞,安慰了好久,她才止住哭泣。
    老乞丐的离开,对祝修远来说,是心痛,“损失”了一位超级高手。
    但对董淑贞来说,无异于天塌了一半……
    回去的路上,马车里,董淑贞一言不发,只依靠着祝修远,兴致不高。
    ……
    然而,离别还在继续。
    傍晚。
    浔阳渡口。
    一条巨大的官船,早已停靠在岸。
    船下,一群太监宫女整齐排列,保持躬身低头的姿势,一动不动。
    左右也有金吾卫,金盔金甲,警惕的扫视着四周。
    “太子殿下,时辰不早了,请您赶紧上船吧!”
    一位太监点头哈腰,站在太子身侧,焦急催促。
    不过太子却没有理会这太监。
    他拱了拱手,面对祝修远、刘文彩,还有董诚等衙门官吏,及江州诸名士等,说:“孤此次来江州,经历了太多,也学到了太多……不虚此行啊!”
    祝修远等还礼拜谢。
    太子又说:“此次燕军犯边,祝司马和董刺史都立下了大功。”
    “以微弱之兵,固守城池十日,拖住燕国四皇子赵普的五万大军。”
    “为后方的鄱阳王皇叔等,剿灭那邵州王叛贼,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接下来,更是以冲天的火阵,彻底覆灭邵州王及其残兵!可谓居功至伟啊!”
    祝修远和董诚等忙谦虚,声称不敢居功云云。
    太子却摆了摆手,笑道:“孤身处江州,所有事都看得明明白白,做不得假。待孤回朝,定当禀明父皇,为忠勇之士请功!”
    祝修远等又拜谢。
    这时,那太监又催促道:“太子殿下,请快些上船吧,奴婢临行前,陛下和贵妃娘娘特意交代,要太子殿下即刻启程……”
    太子再次将太监无视。
    不过他也对祝修远等说:“时辰不早了,恐父皇和母妃着急,孤这就回京了,各位保重!”
    “祝太子殿下一路顺风,早日回京!”
    董诚喊出这句话的时候,心情非常激动。
    因为很早以前,太子刚来不久,他就想说这句话了。
    这颗“不定时炸弹”,终于要走了!
    “司马大人,我们京城见!”
    太子笑着留下一句话,转身上船。
    还未见他出现在甲板上,那船已然杨帆启航,顺流而下,往健康城的方向驶去。
    而祝修远则呆了呆。
    “我们京城相见”?
    太子的意思是说,祝修远即将升任京官了吧。
    毕竟立下这么大的功劳……
    “呵呵!”
    祝修远倒是不以为意,升任京官又如何,现在他心里还有些心痛呢,实在高兴与憧憬不起来。
    因为老乞丐走了……
    言大山他们的身手,不能继续提高了。
    他更是少了几个绝顶的“保镖”。
    心痛啊!
    “祝兄,你看这江面,波光粼粼,惠风和畅,我们不妨泛舟其上,饮酒作乐一番?”
    刘文彩忽然提议。
    祝修远顺着刘文彩的指引,往那长江江面一看。
    只见在这傍晚的夜色中,浔阳楼的倒影,映在江面上,五色灯光,随波碎成一片,如金波流淌。
    再者,江面微风拂面,吹着祝修远的脸面,简直就像“洗了把热水脸”般。
    顿觉神清气爽,仿佛心里的心痛……不对,应该是“愁绪”,都随风减缩了几分似的。
    “好!”
    祝修远答应下来,此时此刻,他真的想要好好放松一下。
    守城十日,神经紧绷,如今尘埃已定,他想“放纵”一回。
    “那贤婿你们就好好游一游吧,本官还有些事要处理,就先回去了。”
    董诚率衙门众官先一步回城。
    送走董诚,那刘文彩已着人找来游船一艘。
    只见此船楼高三层,张灯结彩,漂浮江面,如一座巨山横卧,很是壮观与漂亮。
    “好一艘游船!”祝修远不由赞叹。
    “祝兄请,我已着人备上了美酒佳肴,今日我们一定要一醉方休!”
    刘文彩在前领路,当先登上这艘游船。
    祝修远慢步跟上,边走边看。
    为太子送行的江州名士及读书人等,也受邀上船。
    众人上船,站于船舷处,眺望江面夜景。
    浔阳楼,临江而建,是最漂亮的一处景点。
    这江面上,除了这条游船外,还有好几艘巡逻船,隶属江州大营。
    如今燕军刚撤,若说燕军卷土重来,也不无可能。
    所以刚刚回来的鄱阳王,立即就在江面布防,谨防江北燕军来犯。
    “哈哈,我们安全了,可以畅饮,走走走,不醉不休……”
    游船甲板上,早已备下好几桌酒菜,祝修远等一一入座。
    觥筹交错,推杯换盏。
    饮至半酣,刘文彩“老毛病”发作,举杯提议吟诗。
    因这船上之人,几乎都是所谓的江州名士及读书人,平日就以刘文彩为首,蒙刘文彩三天一小宴,五日一大席,他们免费吃喝无数。
    所以刘文彩一提吟诗,众人纷纷起哄,把酒诵读,兴致越来越高。
    对于吟诗,或者诗会这种活动,祝修远历来是不喜的。
    但这次不一样。
    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守城十日,神经紧绷。殊不知,能坐下来参加一场诗会,其实是何等的幸福!
    总比整天提心吊胆的好。喜欢横陈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横陈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0/10181/70195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0/10181/701956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