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567章 一败涂地

第567章 一败涂地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


        劳萨毕竟是经过战火洗礼的将领,具备很强的洞察力与应变能力,他知道平地上好挖坑,但狗蛮子再卑鄙无耻,总不能把坑挖到山上去吧?
于是便下令所部沿着土坑往山上冲,争取可以绕过去。
只不过劳萨下令的方向是往案子山那边,而非二龙山这边。
这么做的话,所部进可以与贝子爷的人马汇合,退可以先行撤离战场。
从旅顺突围到绕道驰援,劳萨在短时间内所作的两个重大决定都是非常正确的。
但在紧要关头,运气却站在了对面……
倭军则吉日出征是很有玄学道理的,海上没有遇到台风,登陆之后打得也是顺风顺水。
比起屡次征倭折戟滩头的檬古大军,可是不知道要幸运了几万倍!
劳萨率部调头西进,正好碰见综合战斗力最强的倭军第一军。
论数百人的战斗力,第一军不见得比得过其他大名麾下的人马。
但论整体实力,隶属于德川大将军麾下的第一军无疑是出征的五个军里的翘楚。
因为都听命于阿部重次一人指挥,为此德川大将军还特意赐予了这位老中一面扇子作为兵符。
上面写有德川大将军亲笔提的五个字——卿言即军令!
这就是意味着德川大将军委托阿部重次全权指挥他的人马,若有人敢违抗命令,阿部重次便可先斩后奏。
第一军的定员不多不少,正好一万人,其中包括五百马战武士,三千五百武士,一千长枪足轻,三千铁炮足轻,以及两千仆役。
除了自行携带的五十门小型佛郎机之外,阿部重次还分配给其二十门虎蹲炮,这样一来,其近战火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强。
包括所有仆役在内,有四千人现驻扎在旅顺口以西,余下六千都被阿部重次调来参加对清军援兵的围攻战斗。
倭军各部都缺乏战马,使得第一军里的五百马战武士有过半的坐骑还在运输的路上,先得转运至济州岛,然后再运抵战场。
支援二龙山战场只能以步兵为主,确切的说,过来的全都是步兵,只不过按身份分为武士和足轻而已。
这支部队由阿部重次亲自指挥,不同于其他军里的纷繁旗帜,統一打着印有德川家纹三叶葵的黑色指物,配合全员披挂的黑甲,尤其威风。
由于德川大将军较为富裕,军费常年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上,使得所部的装备自然也是非常之好。
从武士们大铠到足轻披挂的“阵笠”(斗笠)、“胴”(音洞音,胸甲)和“草摺”(保护腰部和大腿的战裙)都是铁做的。
少有大名能够保证如此规模的披甲率,不少人只能确保麾下武士的装备,给次要的足轻装备木甲或者竹甲而已。
从一个方面来说,部队的披甲率就是大名实力的体现,用竹甲和木甲,那就是滥竽充数,也就比不穿好一些罢了。
第一军在接敌之际正位于土坑中部偏南的一侧,完全来不及后撤,更没时间现挖横排土坑用以迟滞清军骑兵大队的突击。
好在部队训练有素,又是在平原上,视野很好,见到清军来袭,能迅速做好结阵御敌的准备。
倭军没有携带大量的战车,只有少量拼装好的战车上搭载了佛郎机和虎蹲炮而已。
结阵也很简单,外层是长枪足轻和持盾足轻,而后是铁炮足轻,可以用和弓进行曲射的武士位于最内层。
持盾足轻就是铁炮足轻,铁炮暂时交给同伴,他们往前一站,也不用打,蹲在盾牌后面就全是完成本职工作了。
“五喋~!”
“啪啪啪啪啪……”
暂时无法在一线部署火炮,第一军便先行用铁炮阻击清军骑兵的强势推进。
随军北上的铁炮足轻有两千人,其中五百人变成了持盾足轻,余下的部分正好可以被编为三个部分,实施三段击战术。
位于正面的铁炮足轻有五百人,每次可以有一百六十人左右进行齐射,在百步的距离,命中率也只能维持在射翻十来个敌人的水准上。
眼见无法成功迟滞清军骑兵,阿部重次放下望远镜,便下令从两翼各调集三百铁炮足轻,用来加强正面防御能力。
在正面部署了总计一千一百铁炮足轻,见到清军骑兵大队人马已经逼近了本阵,阿部重次便下令后调来的铁炮足轻放弃三段及,改为集火齐射。
在不到五十步的距离,加上后排一千武士们用和弓进行曲射,使得倭军的阻击火力突然变得异常凶猛起来。
弹雨与箭雨瞬间合二为一,迎面扑来,将冲杀过来的清军骑兵顿时打得人仰马翻,死伤了超过百人之多。
带着二百多八旗兵率先冲阵的牛录章京辉兰身中两箭一弹,没有立刻断气,但身子坠马之后,脖颈部位触地折断,便当场毙命。
“轰……”
装填完毕的虎蹲炮开始竞相开火,又毙伤了不下数十名骑兵,也让梅勒章京劳萨率部发动的冲锋,在一个回合之后,便变成了强弩之末。
再冲一次,大家都得死在这里,牛录章京萨穆唐急忙策马过来,他可不想就这么惨死在狗蛮子的炮口下。
“速速北撤~!”
见到尸横遍野的八旗兵,劳萨痛心不已,但也明白自己仅剩的一百来人根本无法与对方数千步卒抗衡了,只得下令向北撤退,或者说是逃窜。
八旗兵只得在近在咫尺的距离从倭军阵前绕行而过,这样就把后背留给了对方,在撤退时,又被从马上射落不下五六十人。
劳萨所部在进攻时也在不断的放箭,射速非常之高,被射死射伤的倭军起码有两三百人之多,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倭军处于防御态势,兵力又是劳萨所部的十倍之多,火力又不逊于清军,而且敢于忍耐目标移动到近距离才发动集火攻击。
这给清军造成的杀伤是难以承受的,哪怕只有一次,也能给予其重创,乃至歼灭大半主力,此次交锋便是如此结果。
梅勒章京劳萨所率的四百余八旗兵,多半都是这么被打死的,还有部分是被前面的尸体给绊倒的,一旦被打得落马,再翻身上马的可能便微乎其微了。
八旗兵与倭军战损比仅仅是一比一的话,那毫无疑问,清军是赔大了。
用一个八旗兵换一个武士,清军都完全承受不起这种程度的损失。
与蛮明各部交锋多年,劳萨从没遇见过如此有忍耐力的对手。
开始只是用鸟铳小规模施射,一直憋到不足五十步,才进行大规模齐射。
狗蛮子甚子时候变得如此坚韧了?
若是狗蛮子各部都是这样的话,那八旗兵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要想冲开对方的长枪阵,八旗兵就必须实施密集冲锋,散兵队形是无法冲阵的。
但这样就给了狗蛮子齐射创造了好机会,清军队形越密集,鸟铳的命中率也就越高。
万幸的是,火绳枪射速慢,不然就这几百个骑兵都得被留在原地,变成苍蝇的盘中餐。
明军不同的是,倭军上下都不认为清军有多么可怕。
他们认为只要能杀死的敌人,都不能算是可怕。
真正可怕的敌人都活在神话传说里!
十万清军加起来八岐大蛇可怕么?
显然没有!
既然敌人并不可怕,那还有什么让自身感到还怕的呢?
在大名们看来,清军是一堆白银!
在武士们看来,清军是一堆装备!
在足轻们看来,清军是……
抱歉,足轻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有的把清军看成牛肉、有的看成海鱼、有的看成是饭团!
清军来的越多,足轻们脑子里的牛肉、海鱼、饭团的数量也就越多!
底层人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实际,一切都从肚子出发!
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还谈什么其他的???
有这种想法的不光是外样、谱代,连亲藩乃至德川大将军所部都是这么认为的。
所幸在场没有其他部队的作战人员,战果都归第一军所有。
经过清点,总供击毙了三百八十七人!
没有俘虏,也不需要俘虏!
换作明军那边,已经堪称是一场说的出口的大胜了。
但对征虏将军阿部重次来说,倭军此番出动五万大军,不会只满足于这点战果的。
他要一次消灭驰援过来的全部清军,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德川大将军对自己的信任。
这并非是奢望,因为倭军登陆之后,动作很快,清军的主力根本不可能迅速从沈阳南下。
能够尽快赶来的必然是旅顺以北的各地清军,这就给倭军创造出以多打少的天赐良机。
哪怕倭军都是步兵参战,用十倍以上的兵力,也能重创乃至聚歼来援的清军。
参加围攻硕托所部的包括第四军的一万人、第五军的七千人、第三军的七千人、第一军的六千人。
总计高达三万人左右,全部都是作战人员,并没有包括各军在原地候命的仆役,投入的兵力已经超过了来援清军人数的十倍。
第四军与第五军先后从二龙山上冲下,负责正面阻击,第三军和第一军从西侧的案子山而来,担任切断清军退路的任务。
听到南边传来的喊杀声,硕托用千里镜观察到了事发地的情况,必然是从旅顺突围出来的八旗兵。
事不宜迟,便趁着南侧蛮明兵力相对薄弱,决定从此处突围,与来援汇合。
至于眼前这些还在奋战的巴牙喇,能带走多少就算多少吧。
若是再优柔寡断的话,恐怕时间一长,众人都得被留下了。
也无需贝子爷襙心他心爱的巴牙喇了,因为不少巴牙喇都被倭军投掷的火油陶罐烧成了十成熟的烤肉了,上面还插了不少的钎子(箭矢),就差撒盐了……
其实这也仅仅是硕托的期望而已,因为纵贯二龙山与案子山之间平原走廊的土坑的阻隔,劳萨所部在土坑东侧,硕托部则在土坑西侧,并不容易汇合。
唯一庆幸的是,第三军虽为各个谱代大名的人马,但也属于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派系,无法协同指挥。
加之战场本来就是混战的情况,面对打算垂死挣扎的硕托部所采取的反向突击,一时间也变得手足无措起来,防线频频吃紧,各处包围圈接连告急。
硕托集结了眼下所能听命的五六百八旗兵,全部都从南侧发动猛攻。
他们要面对不下三四千足轻,这么做无疑是要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的。
但硕托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余地了,他还不想成为大清国第一位被狗蛮子擒杀的贝子爷。
所部被狗蛮子歼灭,他也认了,只要自己能够逃出升天,便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要是连他都被留在这鬼地方了,那就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军覆没了,连主帅都折进去了。
八旗兵也知道自己身处险境,说是绝境也不过分。
再不挣扎一下的话,所有人都要被狗蛮子给一锅端了。
“杀!”
约一百八旗兵殿后,近五百斗志不减的八旗兵从正面向对面的长枪足轻发动强攻。
最先冲杀的八旗兵被长枪逐个刺死,没有直接死掉的也挨了数发铳弹。
但八旗兵仍然在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来给身后的贝子爷开路。
若是贝子爷没出来,他们却活了,全家都要按军法从事。
故而哪怕是十死无生的任务,八旗兵也莫敢不从。
很多时候,狗蛮子就面临如此窘境。
如今,八旗兵也体会到了这种滋味。
八旗兵固然凶狠,但倭军也不是好惹的主。
足轻单兵战斗力孱弱,但武士可不弱,完全可以跟八旗兵进行单打独斗。
要不是倭军严重缺乏战马,坐拥五倍以上的兵力优势,有哪怕五百马战武士支援的话,眼前的清军骑兵全都已经断气了……
八旗兵越战越惊骇,他们还是头一次遭遇如此数量的蛮明精兵,几乎每个扑上来,敢于近战的狗蛮子的战力都与自己相当。
刚杀退一批,便又重来上一批,完全不给自己喘息的机会。
纵然八旗兵皆骁勇善战,精力可以长时间高度集中,在如此强度的拼杀下,加之天气炎热,体力正在急速下降。
若是不能迅速突围的话,不等战至天黑,仅存的这点八旗兵就都要被对方生生给砍死在二龙山脚下了。
倭军由于兵力占据绝对优势,采用的就是车轮战。
几乎参战的武士都有出战的机会,轻伤的可以继续作战,重伤的都会被拖到后方去救治。
除了即刻战殁的人外,很少有因为伤势而被清军骑兵射杀的武士。
在贴身近战时,八旗兵想要张弓搭箭的时间也没有。
持和弓的武士会选择优先射杀张弓的敌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同伴的安全。
而且八旗兵只能在马上开弓,一旦落地,就只能抽刀迎战,再张弓就是犯傻了。
只要被武士们包围,八旗兵连抽刀的机会都不会有……
    喜欢明末黑太子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明末黑太子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1/11594/196144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1/11594/196144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