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844章 蒙在鼓里

第844章 蒙在鼓里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


        朕是爱惜自己的声誉的!
这是万般确定之事!
那逆子则不然!
十岁孩童无须担心声誉如何!
饱学之士被黄口小孩说的无言以对,颜面何存啊?
饱学之士大放厥词,说服黄口小孩,亦算是胜之不武了!
据说那逆子当众抨击过陈必谦、李觉斯、杨士聪、张四知、谢升、商周祚、林欲楫……
在唇枪舌战这方面,真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骁勇非常!
想必东林在殿上的钱谦益、侯恂、张玮、钱士升这四位饱学之士一起上,都不一定是那逆子的对手!
真应该找个机会,将这四位东林大家,一起送到那逆子手里去,让其好好“享受”一番那逆子的口舌之利!
“陛下,如此行事,岂不是自欺欺人?焉能说服百万南都及扬州之商贾与百姓啊?”
钱士升没想到对皇帝施压,居然能产生这种效果。
他可是不想去北都,跟太子斗法,据说太子根本就是胡搅蛮缠,不讲道理。
说不过再被发配边关,自己这下半辈子的仕途生涯就全完了。
于是赶忙用商贾与百姓作为护身符和挡箭牌,争取可以反败为胜。
“总宪此言差矣,商贾偷逃税款证据确凿,百姓受人蒙骗,乃是被误导所致。若是南都商贾皆像北都商贾遵纪守法,照章纳税,百姓如北都百姓忠君爱国,拥护陛下,焉能生此祸乱?”
钱士升转移火力,但黄得功并不打算放过这厮。
适才刚咬自己一口,转身就想跑?想得美!
“黄得功!你莫要污蔑商贾与百姓!”
钱士升当然要为金主说话,不然就没银子可花了。
“非是污蔑!在下可是有真凭实据的!”
黄得功知道真是口舌争辩,多半说不过对方,必须掌握证据才行,幸好之前早就搜罗了一堆口供。
“必是屈打成招所得,断不可信!”
钱士升才不会中招,即便那些证据都是真的,他也要一口咬定是假的,是黄得功遣人捏造出来的。
“总宪如此武断下定论,照此类推,总宪岂不是勾结商贾,偷逃税款?”
黄得功知道东林的所作所为,但还没拿到相关的证据,只是口供,算不得数。
“你分明是在血口喷人!刻意污蔑大明官员!本官定要与你争辩到底,还本官清白之身!”
被一个莽夫栽赃陷害,这得有多丢人?
在大殿里还有多位同僚,可以帮衬自己,钱士升也就无所畏惧了。
“污蔑?哼哼!敢问总宪昨晚吃的甚子美食啊?”
黄得功笑呵呵地抖出了杀手锏,用这问题询问文官,十个得有七八个被噎住。
“……你……本官吃的甚子,与你何干?”
钱士升本能地感觉到了危险,稍作停顿,便不屑一顾。
“哈哈哈哈!总宪是不敢说吧?说出来就露出破绽了!”
军中有这点好处,喝酒吃肉根本不算事。
但对于文官来说,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尤其是被太子爷发挥之后,问晚饭吃了甚子,可是大忌!
黄得功就打算用这个杀手锏来对付钱士升,看你到底敢不敢如实交代!
“你……”
钱士升真是骑虎难下,说谎还得现编内容,还得担心节外生枝。
“不敢说便承认!”
黄得功就站在这厮对面,洋洋得意。能在廷议上将东林之人噎个半死,决计可以拿出去吹嘘一番了。
“钱爱卿,朕对此亦很好奇,为何爱卿支支吾吾,不敢照实说啊?莫非爱卿昨晚吃的也是黄豆?”
当“黄豆公二世”?
那乐子可就大了!
没看从开始到现在,整个“北官集团”都无一人发话么?
似乎今日就等着看东林和复社的笑话呢!
“……”
钱士升明白,一旦自己说吃了黄豆,那就等同于出事了。
“看来爱卿昨日所食之晚饭,当真另有玄机啊!”
有了爱将的助阵,崇祯总算是可以稳稳压住东林与复社一头了。
适才被这些混帐轮番发难,眼下就让你先交代一下自身问题吧!
解释清楚,那就相安无事。
否则,就等着被收拾吧!
“臣以为晚饭乃是小事,无须如此注意!”
想来想去,钱士升还是打算避重就轻,都躲过就算可以了。
“臣附议,陛下切勿被黄得功误导,当下还是要商讨支援北廷银两之事要紧!”
侯恂也适时地找了个话题,变相为钱士升开脱。
“侯爱卿如是说,是否知晓实情呢?难不成昨日晚饭,蕴藏何等机密呢?”
银子的事情好后再议,咱们君臣就先商讨一下晚饭的事情。
崇祯对钱士升昨天吃了甚子非常感兴趣,既然不愿意说,那这里面肯定有事!
“陛下,明君当须用人不疑,总宪素来忠君爱国,天地可证!”
眼见侯恂没救出来钱士升,自己却要跟着陷进去了,张玮便出列应对。
“既然钱爱卿不肯说实话,便由张爱卿来说吧,如何呀?”
你不是害怕说晚饭的事么?
朕就揪住此事不放!
看尔等如何作答!
崇祯现在就对这一件事感兴趣!
其实厂卫已经报告给崇祯,昨晚东林与复社聚在一起,具体说了甚子,就不得而知了。
之前东林搞出那么大的事情,崇祯不可能轻易取消对钱谦益等人的监视。
若不是南都城内由勇卫营镇守,那群几近造反的曝珉恐怕都要攻入皇城了。
“……或许仅为寻常菜肴!”
张玮迫于无奈,只能找个理由应付皇帝。
“是这样么?钱爱卿?”
“正是!正是!”
“那就说说寻常菜肴都是些甚子吧?”
“……”
钱士升顿时又无法应对了,因为实际上那可是一桌子的上好酒菜,哪里是寻常菜肴啊?
“寻常菜肴该不会又有问题吧?钱爱卿?”
晚饭就等同于钱士升的脖子,崇祯现在掐得死死的,而且不会轻易松手。
“这……回陛下,臣脑子愚钝,忘记了!”
这个理由还算是说得过去,不过钱士升已经被吓出了满头大汗。
“那在哪吃的晚饭,该不会忘记吧?”
崇祯笑吟吟地看着这位不住擦汗的右都御史,这分明就是在刻意敷衍自己。
“……在……在……当是在……臣顿感……头晕目眩……”
钱士升别无他法,只能先假装晕倒,再想办法了。
他倒是考虑过说是在自家吃的,可接下来又得继续编造内容。
万一说漏了,对不上号,那可就全完了。
“嘶……哎呀!问吃晚饭,都能将堂堂右都御史吓晕过去,我大明真是屡出蹊跷之事啊!既然钱爱卿如此,那就不说你了。侯爱卿,你说说昨晚吃了甚子啊?该不会也被吓晕吧?”
崇祯已经看出钱士升这是装晕,但也没说破,只是变相挖苦了一番,然后再找一个目标下手。
“……臣……臣……臣愚钝至极,委实忘了!”
这下轮到侯恂开始冒汗了,他总算是体会到钱士升的难处了。
“哦?真有意思!那在哪吃的呢?”
崇祯就想看看到底东林和复社里,有几个人能扛到底。
“在……臣亦记不得了!”
侯恂这时候只能装傻充愣了,同时记恨钱士升没事找事。
“这才过了几个时辰,连自己昨日在何处吃饭都记不得了?爱卿真是头脑昏聩,连晚饭都记不得,莫要做侍郎了,还是告老还乡吧!”
这些奸佞真是太可恨了,联手坑害皇帝,今天就要让其自食恶果!
崇祯可以罢侯恂一次官,自然可以罢第二次。
“陛下焉能因为臣子记不得晚饭而罢官?岂非明君所为,若是传扬出去,必定损害陛下声誉,遂还望陛下三思,万不可意气用事!”
钱士升算是栽了,侯恂再步其后尘,东林不就损兵折将了?
张玮觉得不能眼睁睁看着侯恂也完了,必须伸出援手。
“莫非张爱卿记得昨晚吃了甚子菜肴?那就说说吧!朕洗耳恭听!”
现在谁敢跟自己对着干,崇祯就问对方吃了甚子!
一问一个准!
决计不会扑空!
“陛下!臣已然说过,陛下万不可本末倒置……”
张玮根本就不打算说实情,不然东林这帮人都得折进去。
“朕问你昨晚吃了甚子!你倒是说啊!”
崇祯双目如炯,猛地一拍龙椅的扶手,厉声询问道。
“……”
这下张玮不吭声了,说了就出事了。
“爱卿打算抗拒到底?好!好!好!朕亦请爱卿告老还乡,永不续用!”
正琢磨如何收拾东林,这伙人就主动送上门来,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就因为一顿饭,一人装晕倒,两人被罢官!
安插在六部与都察院的三个人算是全完了,东林损失巨大!
钱谦益知道这三位同僚不肯说实话,就是怕殃及自己,心里很是难受。
可在此时,决计不能与锋芒毕露的皇帝进行对抗,不然必败无疑。
虽说七个人吃了十六道菜,根本算不上多。
然而太子每餐方才用四道菜,还是两荤两素。
相比之下,他们这一桌子以荤菜为主的佳肴恐怕就……
真被牵连出来,首辅的位置都难以保全了,此时弃车保帅还是算是明智之举!
“朕欲将此三人悉数罢官,永不续用,诸位爱卿有何异议?”
“……”
不论是北官集团还是南官集团,都没人给这仨憨货说好话,连复社的张采与张肯堂都缄默不言了。
那两大集团等于全程都在看热闹,根本就无意掺和其中,任东林与复社再仇视也无济于事。
“既然无人异议,大伴,便如此下旨吧!”
“是!”
谁敢为其说好话,那就是同伙无疑了,崇祯正愁被罢官的人数还不够多呢!
来到南都,崇祯每天都费尽心思,想着如何对付东林,没想到事情居然如此轻松。
尽管还有钱谦益和瞿式耜在任,但少了三个祸害,光凭此二人也就不足为惧了。
威逼钱谦益,利诱瞿式耜,分化此二人,往后再尽量避免东林士子入职便妥当了。
至于那些被东林等团伙指使的御史,崇祯借鉴了某逆子的经验,那就是三品以下禁止参加廷议。
只要上不了殿,御史想要捣乱就没多大机会了。光凭几份奏疏,写出花来也翻不了天,大不了自己留中不发罢了。
东林被大幅度地削弱,复社又少了张溥这个混帐,往后朝会便可消停许多了。
张溥?
哼哼!
见了那逆子,莫说拿到凭证,就算他能返回南都,都算他有过人本事了。
那逆子连朕的便宜都敢占,连自己的姥爷都敢收拾,还会放过区区张溥?
恨不得将每个位置上都安插自己的手下,真是……
朕也要如此这般才行,省得往后再出现类似之事。
对了,这下又出了三个缺,算上张溥就是四个了。
一个二十万两,四个就是八十万两!
啧啧!
这卖官的生意还真是好!
汉灵帝不是也这么干么?
只要那逆子能与皇太鸡分庭抗礼,大明便不会灭亡,朕自然就不是昏君了!
若能中兴大明,朕必然功劳最大!
说不定可以弄个“明兴帝”的庙号!
那逆子决计不能亏待朕,朕可是赐予其半壁江山的!
据说在西方,还有皇帝遣人为自己修建了用石头堆积而成的巨大塔坟!
待大明中兴之后,朝廷不缺银两了,自己是不是也修一座?
塔坟!
比山还高!
貌似很是壮观!
等等……
朕正直春秋鼎盛之年,离驾崩还远得很!
真要是壮年就驾崩了,岂不是便宜那逆子了?
不行!
朕要长命百岁才行!
让那逆子年过花甲依然是太子!
哼~!
如此计划甚好!
“陛下!陛下?”
“……嗯?”
“户部尚书询问百万两差额该当如何?”
崇祯神游天外之际,户部尚书郑三俊生怕皇帝就此退朝,赶紧请示崇祯,这差额该怎么办。
万一这位爷一高兴,宣布南都放假十天,等各衙门在恢复上差,等于这下半个月又过去了……
“各地商税当须竭力征收!”
有郑芝龙在,海税是不可能收上来的。
农户既然交了粮食,那就不能再出现珉变之事了。
刨去此二项,也就剩下商贾可以榨出点油水了。
不榨也不行了,拖到明年的话,北廷那边还得推迟用兵。
照那逆子的计划,明年开春北廷还会雇佣大量倭军出征辽东,进而消耗东虏的军事实力。
长此往复,光是倭军便可毙伤不下十万东虏,可大为减缓辽西之压力。
待王师整饬完毕,再行北伐,获胜几率便可飙升了。
虽然这么干依然有损朝廷颜面,可是上次雇佣倭军已然旗开得胜。
抨击此策之人变得寥寥无几,可见只要能够取胜,便是正道,用谁上阵并不重要。
“陛下,眼下朝廷与商贾不睦,关系愈发紧张……”
郑三俊有点傻眼,户部毕竟不是勇卫营,商贾仇视朝廷,不愿意缴税,户部也不能过去明抢啊?
“不睦?那……咳咳……太子向朕提及,浙江每岁茶课,至多不及千两,至少方才百两!照爱卿之说辞,浙江一隅众多茶商,素来与朝廷不睦吧?”
以为光是南直隶的商贾如此这般?
整个南方的商贾皆为如此!
浙江全部茶商缴纳的银子总计还不足千两,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商税偏少的原因就是商贾在刻意偷逃税款!
朕之前还被蒙在鼓里,现在,有人依然想把朕蒙在鼓里!
    喜欢明末黑太子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明末黑太子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1/11594/196149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1/11594/1961498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