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390章 恐惧大明

第1390章 恐惧大明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





在约瑟夫皇储眼中严重亲明的黑森公爵卡尔一世,反而在这次战争中,歪打正着地帮了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大忙。起码对入侵黑森公国土地的鞑靼骑兵给予了沉重打击,黑森军队的作战效率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对于这么一个几乎与帝国的意志背道而驰的公国,约瑟夫皇储不是没想过要将其消灭,进而完成吞并。但又必须考虑到这么做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那就是对方一旦负隅顽抗,而黄皮猴子在闻讯之后又发动猛烈进攻。帝国就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了,更别说南线还有一直蠢蠢欲动的数十万奥斯曼军队了,对方随时可以从匈牙利北上围攻维也纳。暗杀,或者邀请卡尔一世到维也纳或慕尼黑,在将其长期囚禁起来的策略,约瑟夫皇储倒是真的用过。不过卡尔一世除了每两到三年去一次明帝国之外,其余时间一直深居简出,并不会经常抛头露面。在半路暗杀这位公爵,除非炸断铁路,然后再制造混乱,否则连机会都很难寻觅。然而对方出行乘坐装甲列车,铁路的目的地又是荷兰,在路上下杀手也不太容易。刺客被对方抓住,导致事情败露的话,那么哈布斯堡家族的名誉就算是扫地了。明的不行,暗的也不行!卡尔一世就像是一只趴在自家家门口的癞蛤蟆,让约瑟夫皇储感到恶心又恼火。对于自己引起了某些人的厌恶,卡尔一世也心知肚明,而且在报纸上公然宣称。如果自己遇刺身亡,那么明帝国皇帝朱慈烺、法兰西皇帝路易十四、荷兰执事威廉三世、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将联手认可自己的儿子继承爵位,并确保黑森公国不被其他国家所吞并!更让人震惊的是,这并未是吸引眼球的大话,明帝国住黑森公国的领事随后便公开承认了确有此事。而法国、荷兰、瑞典三国驻黑森的领事也相继承认,让黑森公国几乎得到了威尼斯的相同的再保险待遇。在上次的战争中,路易十四援助了利奥波德大量的武器和粮食,最后对方成为了胜利者,而什么都没捞着。所以欧皇陛下非常乐意见到卡尔一世与利奥波德父子对着干,既然自己暂时无法得到德意志西部地区,那么支持一下黑森公国也无妨。威廉三世则需要卡尔一世提供大量的雇佣兵,以维持在非洲和印度的海外属地的安全。荷兰轻壮年对于从事海外贸易很是上心,但对于在海外打仗就没多大兴趣了。不列颠岛上的地盘倒是用不着黑森雇佣兵,不少本土缺地的农珉都愿意搬到那边去定居,距离本土也不远,联系也较为方便。利奥波德则受制于还要向法国与荷兰伸手索要援助,也只能选择隐忍不发,对方愿意支持黑森也就全当不知道。路易十四与威廉三世之间还有一件事重大事情需要商量,那就是后者打算用荷兰本土换取法国在不列颠岛的所有土地。对于彻底放弃本土,将老家搬到不列颠岛上去,荷兰议会已经同意了这项提议。荷兰是依靠海上贸易起家的国家,现在经济也严重依赖这方面。显然欧陆战火已经烧起来了,而且还有越烧越旺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想方设法撤离欧陆是最佳的选择。尽管荷兰本土不大,但刚好与法国北部接壤,而且基础设施都很完备。与对方换购土地的话,也便于路易十四经营半个欧陆的地盘,更有利于其东进战略。威廉三世还承诺,将造船厂等重要设施都留给对方,不会加以拆除和破坏。荷兰本土比法属不列颠的面积要小一倍不止,所以这些基础设施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对于这个开价,路易十四当然不会贸然同意,在跟柯尔贝等重臣商量一番之后,才进行了还价。那就是荷兰本土与荷属南美,再加上船龄在十年以下的一千艘蒸汽商船,才能换购法属不列颠。像那样单换的话,明显是法国吃亏了,路易十四肯定不会接受,必须达到心理预期的加码才行。既然不涉及钱与人,那就应当尽可能公平合理的换地,再弄一些荷兰本就富余的商船便可以了。之前法属南美都打包送给明帝国了,这些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机会,看看能否再弄回来一块地皮。最终经过多次谈判,双方同意,用荷兰本土与荷属南美,附加五百艘千吨级商船,换购法属不列颠。从一七三五年六月一日开始计算,五年内完成换地,也就是到一七四零年完事。由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作为公证人,如其中的一方违规,在换购土地上不完成撤军,那么将一次赔偿给另外一方一亿银币。签约之后,双方都得到自己认为满意的东西。荷兰再也不用担心欧陆战火的问题了,可以专心经营不列颠岛了。法国也得以进一步扩大欧陆国土的面积,并获得了一块位于南美的属地。这则交易算是皆大欢喜,剩下的就是从涉及到的地盘上迁走移珉了,无非是费点事罢了。已经在法属不列颠岛上定居的法国人当然不愿意轻易搬到荷兰本土去,架不住欧皇陛下给他们提供了免税十年搬家条件。留在当地也可以加入荷兰国籍,但税费是必须要正常缴纳的,相比之下,当然搬到对方的地盘上更为划算。荷兰人里也有故土难离的,但一想到今后要接受欧皇的控制,这些人留在老家的意愿就土崩瓦解了。法国不同于荷兰,虽说两国的君主都有一定的话语权,可法国是皇帝指使内阁的模式,荷兰则是执事受制于议会的模式。在法国,皇权至高无上,这是黎塞留任首相时期便定下的规矩,深得年幼的路易十四的欢心,历经马萨林与柯尔贝传承下来,如今变得越发的巩固。荷兰就大不一样了,即便是有充足的理由,威廉三世也要在议会上当着七省议员的面,说明情况,议会投票通过之后方可授权其执行。在荷兰,某项提按在议会上通不过还可以进行辩论,然后暂时搁置一下。换成法国,有人从中作梗的话,那就可能倍视为与皇帝为敌了,尤其是在透视团伙第二次作死之后。欧皇陛下认为此前自己对这个团伙过于仁慈了,这才导致了在明帝国皇帝来访之后,居然遇到了这么大的糗事。两位皇帝在凡尔赛宫差点被对方给双杀了!在收拾了该团伙的大部分成员之后,凡是现在还敢露头与自己对着干的,路易十四都会认为对方是该团伙的余孽!现在路易十四对该团伙没什么耐心,就是采用零容忍的策略,见一个抓一个。想解释也容易,进去再说!看不惯路易十四的做派,可以去法属非洲或者印度生活。最不济也能换个国籍,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外国人。荷法换地的事情仅仅局限在两国之间,除了瑞典当公证人之外,不涉及第四方。神圣罗马帝国与明帝国、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大战,原本也不会涉及到第四方。然而随着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六世自愿抨击明帝国,并将本国卷入战争,战争的规模就比之前大一些了。奥斯曼帝国这次又投入了包括四十万清军在内的九十万酋长国仆从军,使得神圣罗马帝国在南线面临着空前的军事压力。除去北上前往德意志南部地区进行劫掠的四十万清军之外,其余四十万奥斯曼军队分成两路。西路军包括禁卫军一个装甲旅、四个机步旅,以及三十万汉军步兵和炮兵,目标就是宿敌的都城维也纳。东路军也下辖禁卫军一个装甲旅、四个机步旅,还附有十万罗刹步兵和十个旅约五万人的巴尔干部队。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波斯尼亚人各有三个步兵旅,阿尔巴尼亚人组成了另外一个步兵旅。这十个步兵旅的战斗力比罗刹步兵没高到哪去,也只能打打顺风仗而已,易卜拉辛也不指望他们打硬仗。因为东路军的目标是攻取布拉迪斯拉发,这里的城防远逊于维也纳,而且有空军支援,加上之前成功占领过该城,所以进攻难度比较小。尽管如此,十五万仆从军还是被布拉迪斯拉发的守军打死打伤近两万。如果不是身后有禁卫军压阵,此时已经向南败退下去了……好在布拉迪斯拉发距离维也纳很近,东路军可以随时得到西路军的支援。易卜拉辛还在后方给他们准备了十个旅的巴尔干步兵,虽说战斗力仍旧不高,但架不住可以上去凑数。不同于明帝国的军队,明帝国皇帝雇佣倭军只是为了省钱,奥斯曼军队兼顾人海战术与火力优势。哪招管用就用哪招!说白了六六闪读 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1/11594/246054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1/11594/2460544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