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420章 军属搬家

第1420章 军属搬家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





三月份的江南已经春暖花开了,同时的北地,譬如老刘家这里,还是冰天雪地的景象,得到四月末才能转暖。但刘明一家人是北直隶人,是完全可以适应这种气候的,当初也就是看重了北地优厚的分地待遇,这才主动申请移居这里的。尽管一年有五个月的冬季,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自家获得了相当于本土地主的土地面积,这边家家户户皆是如此。在没有拖拉机或者大牲畜的情况下,哪怕用两个壮劳力,都不一定能照顾得了八百亩这么大的地。就算种不完,刘家的地也不会被其他人惦记上,因为是军属,是被当地官府保护的对象。大明开朝的时候,军户啥待遇,现在军属的待遇比当时只高不低。不管任何人,有着任何身份,侵占军属的财产,一旦被核实,那就得被严惩了。大明王师的将士们都知道,昊菁皇帝是不会让后院起火的,只有这样,将士们才能在前线专心作战。刘家的土地,大头种土豆和玉米,这两样属于稳产作物,哪怕出现干旱,也不至于让一家人饿肚子。一小片种菜,算是自家的菜园子。由于灌溉得当,每年刘明家都可以收获上千石粮食,自家留一少半就够吃了,其余都会想方设法卖出去换钱。暂时卖不出去就纯存起来,玉米的优势就是在于可以长期储存,而且边角废料还能用来喂牲口。“爹,跟您商量个事呗!”“说吧!”“王师凯旋而归,陛下犒赏我们这样的有功之臣,除了奖金之外,还可以获得优先换地的待遇!”“换地?”“嗯!”“咋个换法?”“就是用咱们现有的土地换取位于原来波兰的土地,一亩换一亩,八百亩换八百亩。”“那这又有何区别?”“区别大了,爹,您看墙上的地图,咱家可以换到这里!”刘柱在墙上的世界地图上,点指自己所说的位置,一家人的目光也被吸引过去了。“原来是那啊!”“爹,您知道?”“你爹我最远就是到了这,上哪知道去?”“……那边的气候比咱这里好一些,起码一年少一个月的冬天,夏季也有两个月,冬季也不像咱家这么冷,说起来,比陛下新定的都城还要往南呢!”全军早就知道昊菁皇帝定都明斯克的事情了,这样也便于鼓励大家回去说服家里人好进行换地。“皇爷又要迁都了?不是已经定了新都么?就在咱家东边那地方么?”刘明这时候开始疑惑了,这不等于出了两个新都了嘛。“鄂木斯克的新都还在建设,不会变。但陛下考虑到当地气候寒冷,既然已经灭了神圣罗马帝国,那莫不如将新都定在明斯克,那地方不冷也不热,咱家要是去了波兰,距离明斯克一点也不远!”刘柱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好让一家人明白。“好是好,可是……”“爹,您有啥顾虑?”“当真能一亩换一亩么?”刘明以前是嫌弃北地太冷,可在当地扎根之后,又不愿意轻易放弃到手的一切了。“这是我们部队发的通告,每人一份,上面写明了相关规定。要不是我在前线立功,换地这事还得排队呢!现在咱家能换到波兰去,以后咱大明还能获得更靠西的法国和西班牙的地盘,不过那要等二三十年,还不如尽快换到波兰去,这样就不会每年都要忍受五个月的冬天了。”是要不是柴火和粮食都很充足,北地的冬季是很难熬的。幸亏家家户户都有几百亩地,收完庄稼就可以猫冬了。不甘心过猪一样生活的年轻人,要么去矿上工作,要么就跟刘柱一样参军了。“爹,您信不着你儿子,还信不着陛下和朝廷么?我的顶头上司张煌言张总司令,可是陛下的门徒呢!这种好事,当然要先便宜自己人喽!”看到父亲没有反应,刘柱又搬出了自己的靠山,虽然他仅仅是大山脚下的一根小草。“这事啊,我看还得跟村里几个军属合计合计!”搬家可是天大的事情,刘明觉得不能轻易决定,必须小心再小心才行。本村一供出了十个兵,由于文化程度不高,都不是军官。但作为军属,这些人的父母总是凑在一起,不停地念叨自己的儿子。有个大事小情,都会互相知会一声,举家搬迁这种事,尤其要集思广益。“照我说啊!皇爷给咱好处,咱就要收着。我家虎腿上有伤,冬季太冷扛不住,我不管你们是咋想的,反之我家是要搬走!”成彪的儿子成虎是负伤回来的,不过已经在回来之前养好了,但落下了腿脚不利索的毛病,但部队给安排工作,并不需要担心复员后的事情。当地气候不利于成虎的身体,所以成彪才同意搬家的事情,哪怕气候暖和一点,对自己儿子也是有利无害的。“俺家也搬走,俺家情况跟彪哥家差不多,俺家跟彪哥家一起搬到新地方,互相也有个照应!”徐良的儿子徐大好的伤比成虎还严重,少个半截小臂,上面补了五百银币,但肯定抵不过徐大好失去的那只手。受轻伤的人还好说,但是受重伤的人是肯定不想留在寒冷的北地的,越往南,对自己的身体就越有好处。在签署换地协议之后,昊菁皇帝与欧皇商定,大明先行交付辽东半岛以东的诸多海岛,法国则允许大明先行进驻地中海的马洛卡岛等诸岛。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将这些气候较好的岛屿作为王师伤兵的疗养地,成彪与徐大好都是在当地养好的伤。所有食宿都可以全额报销,伤兵们不用花一个银币,嘴馋的家伙倒是可以自掏腰包,只不过海鲜是发物,得伤好之后再大快朵颐。有这两家带头,剩下得军属,包括刘明自然也动了搬家的念头。不过大家还是在一个问题上取得了供识,那就是春耕不能因此被耽误了。就算报上去了,谁知道上面通知自己搬家是啥时候,万一是明年呢?该干的事情还是要继续干,必须做好两手准备,否则这一年不是被搬家给耽误了么?但这些老头的担心是多余的,名单提交之后,不到一个月,搬家的通知就下来了。这让大伙有种手忙脚乱的感觉,尤其是必须在一周内做好准备,届时汽车与火车的班次都会那排好。所有人等都会先到镇里集合,然后一起前往火车站,通过铁路去往目的地。每家被限定最多携带四头牲畜以及十只家禽,携带少量口粮即可,到地方之后由当地衙门进行发放日常用粮。现有粮食经过统计,会发放粮食存折,在新定居点,凭此存折定量取粮。拖拉机留在当地,猫狗不在限制之列,但也可享受这趟免费的旅程。军属有一个天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先行挑地。只要在可选土地的范围之内,能够随心所欲地挑选心意的地皮。在他们之后,便是同期移珉北地,表现良好的非军属了。即便是百姓,也会被分成三六九等,越听朝廷的话,所获得的好处就越多。至于他们离开之后,留下的宅院和土地,就会留给从本土搬过来的接盘侠了……某皇帝是不可能让那些不愿意移珉的家伙,直接搬到欧洲最好的地方去坐享其成的。先将他们按在北地摩擦一阵子,等不臣之心被磨得差不多了,再考虑以后的事情。再说也不是让他们去北地完全开荒,基本上都是捡现成的。新地盘不能耽误春耕,否则直接影响秋天的收成。昊菁皇帝命令由户部、工部与张煌言联手负责此事,两个部门负责组织与运输,张煌言则负责派人安排定居点的事情。由军方来接待军属安家落户,这样不但对口,且更加高效,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官吏揩油的可能。此时北线铁路干线升级到四条线路的运力优势就完全体现出来了,每月运输数百万人以及他们的牲畜和家禽一起搬家都可以轻松完成。每家还可以根据自家的人口数量与结构,领取五十到一百枚不等的银币,作为安家费。抵达落脚点的军属们明显感觉到当地的气候比北地要暖和不少,看来搬家确实有好处。当地下乡的房子基本上都得以保留,而且军方已经派人检查和消毒过了,军属们完全可以拎包入住。相反,主要城市,尤其是华沙等地,还跟废墟差不多,大批量入住有很大的困难,倒是具备一定的考古价值……德意志地区比原波兰更往南,但当地的土着一时半会还搬不干净,后者的安全环境更好,更合适军属们安家落户。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波兰中南部地区算是大明在欧洲范围内,气候与地形最好的地方了,甚至比日德兰半岛还要好。那边三面环海,气候比较潮湿,并不适合内陆百姓定居,波兰的天气与本土北方相似,适应起来是很容易的。根据负责此事六六闪读 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1/11594/246054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1/11594/2460547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