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君子遐福 > 第611章 都不是什么好人啊

第611章 都不是什么好人啊

推荐阅读:冷淡的佐藤同学只对我撒娇古井观传奇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鉴宝狂少邪王嗜宠:鬼医狂妃悍卒斩天大唐腾飞之路这个游戏不一般他比我懂宝可梦


        “肃国公,这账对不上了!”
赵纪抱着一沓书卷跨过门槛冲着伍桐疾步走来,少有的,伍桐在这个黑脸汉子脸上看到一丝慌乱。
“账对不上很正常,赵知州难不成还以为阮凌辅会给咱们留下一个完整的蜀州府吗?”
伍桐双手拿起一本奏折,放在自己面前,“说吧,差多少,我向朝廷要。”
“这个,能这么要吗?”赵纪愣了愣,“差的有点多,而且现在阮凌辅可是朝堂的次辅,那些钱都是他调走的,这折子定然会留中不发。”
“我知道。”伍桐点了点头,“所以我给了他们第二个选项。”
“什么选项?”赵纪面如黑炭,腹有沟壑,可还是猜不透伍桐的想法,所以他干脆不猜了,有什么不懂得直接就问,能告诉他的伍桐一定会告诉他,不该他知道的他也不追问也不恼。
伍桐很喜欢他的这种性格,冲着赵纪笑了笑,伍桐把自己刚刚写的递给赵纪,赵纪接过折子开始翻看。
伍桐看着被赵知州放在桌上的账册,端起已经放凉的茶水小抿一口,一边随意的翻动着账册,不在意的问道,“阮凌辅带走了蜀州府多少白银?”
赵纪抬起头,看了伍桐一眼,“二十万两白银...还都是现银!”
“噗——”小抿一口的茶全喷了出去,好在他反应迅速,没有喷到账本上,“多少?”
“二十万两白银。”赵纪看着伍桐拟的折子,平静的说道。
这家伙的养气功夫真不错啊。
“二十万两白银,一斤是十六两,二十万除以十六,好家伙,一万多斤的银子他都给老子拿走了?”不过让伍桐更好奇的是另一点,“蜀州府衙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现银?”
“一部分是蜀州的税银,剩下的是蜀州府衙府库的银子,用来明年修缮各地路桥的银子。”赵纪缓声说道,然后指着折子说道,“肃国公这道折子写的是否太过简单?”
简单?我一直用白话写奏折的。
伍桐撇了撇嘴,“这个钱我们不能认,阮凌辅仗着钦差的身份把蜀州弄的天翻地覆,以前我没资格管,现在老子是蜀州的老大,这事不能算了,写个折子要钱。”
“把阮凌辅拿银子这事写进去,二十万两...”伍桐摸了摸下巴,“二十万两也不算多啊,这样,赵五爷,你折子上写三十万两,这个钱是蜀州的税款还有蜀州各县衙门的财政,全让阮凌辅带走了,这段要写的声情并茂啊,蜀州现在没有一点银子了,梓潼赵氏秉着家国天下的思想,捐了五..不,十万两银子,掏空了家本。”
赵纪想了想,颇为憨厚的说道,“赵家是蜀州豪族,在氏族谱上被称为五姓七望,十万两银子不至于掏空一个世家的家本。”
“那多少合适?”伍桐想了想,觉得十万确实有点少,“那依赵五爷之见,多少合适?”
“最少三十万!”赵纪沉声说道。
“三十万...那再加上刚才阮凌辅带走的三十万,这就是六十万了。”伍桐摸着下巴,一不做二不休,“五爷,折子上直接写一百万两白银吧,凑个整。”
这下给赵五爷整不会了。
他们曾经也想过这么弄朝廷拨款,可他们蜀州一派向来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从来没要过这么多的拨款啊,十万八万的都是朝廷大发善心。
“一百万两,要不要这么多?”赵五爷没经历过这种阵仗,但他好歹不是傻子,用一般常识来想,这也是不可能的吧。
伍桐想了想说道,“做事要有理,只要在理中,一些合理诉求他们就没办法拒绝,赵五爷能明白吗?”
赵五爷摇摇头,“还请肃亲王指教。”
“请问五爷,阮凌辅带走了蜀州府衙三十万两,确有其事吧?”
“其实是二十万两。”赵纪点头纠正道。
“真假参半才有信服力。”伍桐正色说道,“三十万两白银是蜀州府衙的税银和蜀州府衙用来修路修桥的专项资金对吧?”
赵纪又点头,对于伍桐所说的三十万他现在决定无视了。
“地区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个钱不能拖沓,所以做为蜀州最高领导人,身为肃国公的我,以蜀州府的名义向蜀州氏族梓潼赵氏借贷白银三十万两,体现官民一家亲,官民鱼水情,本官为梓潼赵氏所感,特为梓潼赵氏修建功德牌坊,上书为国为民四个大字!”
伍桐点了点桌子,继续说道,“这笔钱是向梓潼赵氏借的,蜀州府虽然缺钱,但是不能贪图民脂民膏,希望朝廷能拨款三十五万两白银,连本带息还与梓潼赵氏。”
我们家也没借蜀州府三十万两啊,可赵纪也不是傻子,现在他自然明白伍桐的意思,他沉吟片刻,“肃国公方才说真假参半才有信服力,那梓潼赵氏也不能如此白得名声,老夫会给大哥去一封信,让赵家出十万两白银捐赠蜀州府。”
伍桐笑了笑,赵家五爷很是上道啊。
“可话说回来,张口就要一百万两,会不会有些狮子大开口了?”赵纪的但又不无道理,朝廷上的衮衮诸公尸位素餐的人是多了一点,可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阮凌辅的政斗成功将自己调回了京城,这次回京他必然会在朝堂中有一席之地,这老家伙不会看不出他们的意思。
伍桐摇摇头,张口缓缓说道,“托上任巡抚代天巡守的福,蜀州大大小小的官员足有数十名死在先斩后奏的天子剑下,蜀州府治下乡县官员匮乏,各地缺少官员治理,百姓不能沐浴皇恩,适逢先皇宾天,上天悲痛,雨雪交加,蜀州收成不得,加之蜀州地处三国交界,各地常有匪徒入蜀,无法辨别,正值官吏稀缺,百姓愚鲁,上山落草者无数。”
“蜀州要剿匪,可百姓毕竟是蜀州百姓,只是欠了钱粮不得已落草为寇,朝廷当怀仁善之心,开仓放粮架设粥棚,帮助百姓渡过寒冬,感念朝廷。”
伍桐想了想,“剿匪,开仓都需要钱粮,本官已经向梓潼赵氏借粮三万石,杯水车薪,望朝廷尽快运送钱粮至此救灾。”
大义凛然的话说了一大堆,伍桐觉得赵纪应该知道自己是什么意思了,摆了摆手,“这剿匪救灾的钱啊就要四十万,一共一百零五万两白银,再加最少十万石粮食。”
赵五爷目瞪口呆,这套操作他还真没见过,只不过,赵纪眉头一皱,看着伍桐沉声问道,“咱们上折子要钱粮,要是要了,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可会同意?肃国公,阮凌辅可是回京城了,他代天巡守之前就是次辅,这次回京,少说也是六部尚书,有他阻拦,这钱不好要啊。”
伍桐嗤笑一声,“朝廷什么鸟样我也知道,我们就是漫天要价,不怕他不答应,就怕他答应。”
赵纪皱眉沉思,肃国公为了要钱要粮,将蜀州说的如此困难,可不想让朝廷答应是何意?
蜀州自治?
赵纪想了想,觉得伍桐想要的东西就是这个了,可这和现在不也是一样,蜀州的人不可能外放他地,外乡官员进蜀州也是要和赵家打招呼的,蜀州可以说一直是自治,就算是阮凌辅拿着天子剑砍了不少县令的脑袋,老皇帝也插了几个钉子进来,可那也是几个人而已,蜀州仍然不是他姓柴的说了算的。
“朝廷不答应我们的条件拨款拨粮之后要怎么办?”赵纪虚心求教,眼前这个年轻人看着浓眉大眼的,心是真的黑,自己读的圣贤书,走的是康庄大道,在这方面还真不如这个黑心的小子。
伍桐冷笑一声,“折子上写明白了,要么钱和粮一样不少的送到蜀州,要么蜀州未来的税款我会一直截留,直到能扣抵消这笔钱粮,蜀州才会向京城上缴税银。”
赵纪点了点头,明白了,蜀州自治!
伍桐看样子就是想要这个了,这个要求不算过分,毕竟蜀州一直都是这幅模样,赵纪老农一般憨厚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忽然问道,“阮凌辅也在京城,他之前也是在蜀州的,蜀州乱不乱,他的话,陛下也会听信,这样对峙,我们的话立不住脚。”
“不用立住脚。”伍桐大手一挥,“他阮凌辅拿了我们蜀州府衙的钱,这是事实吧?”
“是事实。”赵纪肯定的回答,这一点许多人都能作证,就是阮凌辅回京的车队也有人能够看出来,二十万两白银可不是他随便藏藏就能藏得起来的。
“蜀州要发展,你梓潼赵家借了我蜀州府衙十万两白银和五万石粮食没错吧?”
“是十万两白银和三万石粮食。”赵纪纠正道,旋即摆摆手,“五万石我们也能掏的起,噢,对,这事得大张旗鼓,让蜀州百姓都知道。”
不愧是蜀州的地头蛇啊,这种事办起来真门清,伍桐心里嘀咕一句,“蜀州匪灾严重...”
“这个得操作一下。”赵纪非常上道,伍桐说了这么多,除了要实现蜀州自治这个目的之前,就是要搞臭阮凌辅的名声了,现在办法是有了,就差一些细节,怎么把事情办的真实就看这两人想出什么招数了,“前阵子老皇帝借了阮凌辅的手往蜀州插了不少钉子,咱们一不做二不休,调些蜀州军扮成匪徒...”
赵纪目露凶色,右手并掌如刀狠狠的切了下去。
“啧。”伍桐撇了撇嘴,表示不屑,“那可都是咱们蜀州的百姓啊,官整死就行了,百姓的话...”
伍桐低着头想了想,“蜀州府出钱粮雇他们修路吧,男的修路,妇人做饭,适龄儿童入学塾,平日也不让他们回家,这样不就能营造出村落无人的景象了吗。”
“还能让百姓念咱们好。”赵纪点了点头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好,折子就麻烦赵五爷费心了。”伍桐冲着赵纪拱了拱手,“顺便把蜀州这几件事通过行商宣传出去,蜀商也是蜀人啊,要心疼乡里。”
伍桐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赵纪站起身也是面色沉重,冲着伍桐拱了拱手。
“肃国公放心,下官腆为蜀州知州,一定心系百姓,下官也是蜀人啊。”
上道的赵五爷和心黑的伍安于,两个人同时为蜀州如今的多事之秋叹了口气,这下让另一个人担忧了。
董钰看了这俩人悲痛的表情,心下一咯楞,小心翼翼的问道,“可是蜀州出了什么事?”
“老夫的学院还能不能建起来了?”
    喜欢君子遐福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君子遐福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1/11954/200762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1/11954/2007626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