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铜驼烟雨 > 第34章 祸起都城—夺宫

第34章 祸起都城—夺宫

推荐阅读:修罗武神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我的公公叫康熙混沌天帝诀天道天骄我真的是反派啊裂天空骑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霸天武魂寒门宰相

    同样的夜,同样的风雪。
    京都洛阳城中,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寂静与甜蜜。
    此时此刻,这座帝王之城再次燃起战火,并将已是摇摇欲坠的王朝,推向了万丈深渊的最边缘。
    铜驼大街的承露巷中,近千名手持刀枪的军卒正混战在一起。刀光血影间,攻守的双方都在以命相搏,不肯退后半步。
    巷子中,长沙王府的大门紧闭,大门后以及院墙下,数百名军卒与身穿褐色衣衫的墨家子弟,正神色凛然,严阵以待。
    不仅是他们,就连王府中的下人仆役也都手持可抗敌之物,分布在府中的各个角落。
    大家都在等待着,等待那最后一刻的来临。
    七日之前,远在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向天下诸王传布檄文,声讨齐王司马冏,打出了清君侧,振朝纲的口号。
    一日前,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各领大军,分别从关中与邺城,进发至司州境内的阴盘。
    近五万余人的前军业已抵达新安,距离都城洛阳仅为百余里。
    对于这一义举,长沙王司马乂是知晓的,自己也早就答应作为内应,共举大事。
    然而,令司马乂没有想到,就在今日傍晚时分,整座洛阳城中都在传闻长沙王府叛乱,作为司马颙的内应,想要剿杀司马冏一事。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司马乂以及整个长沙王府,都陷入了极大的被动,也处于准备不足的境况当中。
    一番思虑下,司马乂明白了一些事情,也想通了那些难以预料的尔虞我诈。
    栖阁中,一脸冰寒的司马乂站起身,望着房间内的众人,口中缓声地说道:“本王才是他们的诱饵,一颗皇族的人头才是他们最好的托辞。”
    内史李澈沉默地点着头,继而抬头说道:“主上,既然事已如此,咱们不能固守在府中。董艾就在外边攻府,如果咱们就这样守下去,终是会被攻破的。”
    “哼…”
    司马乂冷哼了一声,微眯了一下双眼后即刻睁开,口中冷笑道:“本王又岂能会坐以待毙,让他们的诡计得逞?真是天大的笑话。”
    略一思忖后,司马乂转头对李澈吩咐道:“李内史,你留下,与墨家的黎天行一同守住王府。”
    李澈闻言,急声地问道:“主上,您想要如何做?”
    司马乂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我要去夺下皇宫,让天子与我一同剿杀司马冏。没有城外的那些人,我司马乂同样能做到清君侧。”
    李澈听闻大骇,赶忙问道:“主上,府中人手不足,您去皇宫,岂不是太过凶险吗?再说,一旦天子不允,那该如何是好?”
    司马乂踱了一步,转身道:“黄甫商在宫内,宫中禁军归他辖制,他会助我。”
    望着李澈,司马乂继续道:“另外,我若入进皇宫,司马冏必会命董艾回撤增援。届时,你这边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说到这,司马乂将口中的话语顿了顿,继而目露寒光地说道:“皇兄若是不答应,哼…天下兴亡在此一举,他若不答应,也就不用再做我大晋天子了。”
    说完,司马乂猛地抽出腰间的佩刀,转头对一名身穿将服的男子吩咐道:“宋洪,你带近卫随本王一同前往。”
    片刻后,长沙王府后院的大门赫然开启,一辆砍断了帷幔的马车冲了出来。
    随着马车的冲出,近百匹战马也陆续地穿过大门,跟随着马车,一同向皇城的东门急驰而去。
    皇宫西墙外,大司马府的暖阁中,齐王司马冏正焦急地踱着步。
    或许是铜炉中的碳火,烧得过旺的原因,他的脸上已然有了汗液。
    大军压境。
    近三十万的大军紧逼洛阳城,而司马冏所能调配的兵力不过十万。
    三倍之差的兵力不得不让他焦急,也不得不让他有些乱了方寸。
    司马冏,晋文帝司马昭之孙,齐献王司马攸之次子,武帝司马炎之侄,承袭其父之爵位,享齐王之荣。
    平赵王司马伦篡位之乱,迎惠帝复位有功。
    为此,司马冏逐步地取得了掌控朝堂的大权,也逐步成为了洛阳城中,真正发号施令的人。
    司马冏之所以能有今日的权力,除了承袭乃父司马攸的余荫外,还与他那洞察大势的敏锐力不无关系。
    权势永远是错综复杂的,权势也永远是盘根错节的。
    在这纷乱的权利斗争中,司马冏平衡了司州境内的门阀势力,又与都城之外的诸王,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如此之下,齐王就如天平秤上的那根指针,在左右平衡的情况下,恰好站在了正中,成为了朝廷掌权之人。
    然而,这一平衡,终于在皇太子的人选上被打破,司马冏这根指针,也便开始发生了倾斜。
    若论皇亲关系的远近。当今天子与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有着兄弟之亲。
    这其中,司马颖的实力最强,也是储君的最佳人选。
    对于司马颖成为储君,司马冏本是无异议的。
    他知道,无论是谁坐在了那个宝座上,都不能可能忽视自己在司州的力量。
    也就是说,齐王一族的势力,并不会因天子的更替而改变。
    然而,司马冏所掌控的势力,也仅仅是司州门阀中的一股。其他的权势家族,并不希望一个强权之人,成为未来的天子。
    所以,在一番权力的较量下,司马冏最终走向了妥协。
    他赞同了司州门阀的主张,选择了天子司马衷的侄儿,清河王司马覃成为了新的皇位继承人,与成都王司马颖彻底分裂,成为了敌视之人。
    无论是在历史还是现代,真正凭实力取得权势的人,没有一个是庸才。
    他们都有所长之处,也都有过人之能,完全靠阿谀奉承上位的人,少之又少。
    然而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之所以会被后世所诟病。
    一部分,是载史之人的客观记录。
    另一部分,则是因为这些权利之人,在权势的斗争中选择了错误的方向,成为了失败者,也就成为了上位者笔下的无道之人。
    这种错误的选择,或许是预判的失误,又或许有着极其不情愿的无可奈何。
    但无论是哪一种,其结果都是无法弥补的,所付出的代价也将是巨大的。
    今日的早朝,司马冏看到了群臣的淡漠,也看出了天子的无奈。
    他知道,在这场权利的再平衡中,自己已然成为了弃子。
    这么多年,司马冏一直浸淫在权势斗争中,第一次感到了无助,这种无助让他失去了最后的睿智,
    他决定要杀了长沙王,杀了那个让自己一直有所忌惮的司马乂。
    然而,就在此刻,司马冏突然地清醒过来。
    洛阳城外那三十万大军,想要的只是清君侧,让自己交出权利,离开这王权的中心所在,这并非是绝境。
    但是,真是自己所下达的命令,将彻底把齐王一脉推向了死地。
    砍了天子弟弟的人头,屠杀皇室的血脉。
    这个罪名,与权倾朝野的罪名是不一样的。
    因为那是骨肉相残,灭绝人伦的罪孽。
    这种罪孽不会被原谅,是要付出极大代价,而这种代价不是自己一个人所能承担。
    整个齐王一脉的势力,很有可能就会因此而分崩离析,烟消云散。
    如此之下,司马冏也想通了一件事,为什么城中会出现传闻?而且传的众人皆知?
    这是一个圈套,一个彻彻底底的圈套。
    此刻,皇城上东门,两扇厚重的大门紧紧地闭合。
    城楼上,火把齐明,数千支箭矢正对着门下,随时准备击发而出。
    “长沙王,宫锁已下,未得诏命,不得靠近皇城,请速速退去。”
    一名禁军武将望着城门外的司马乂,口中厉声地喊着。
    同时,他又转头对一名副将道:“祖主薄,速去禀告大司马,长沙王已至上东城,请大司马速带……”
    然而,名为祖逖的主簿不等武将的话说完,猛地抽出腰间的佩刀,一刀劈在了武将的脖子上。
    随后,祖逖高声喊道:“奉皇甫参军命,长沙王有要事奏禀天子,即刻开启城门。”
    一声令下,厚重的大门缓缓开启,断了帷幔的马车毫不犹豫地冲过城门,领着百余骑战马奔向了北宫的东明门。
    东明门前,高墙之下的夹道。
    一匹战马正立在夹道的中央,一名手持长戟的武将骑在马背上,望着远远而来的司马乂。
    待到马车临近,武将翻身下马,将手中的长戟立于地面,单膝跪地,口中高声道:“属将司马王瑚在此等候长沙王。”
    司马王瑚。
    皇城禁军中五千铁骑的领军之人,原本从属于老梁王司马肜,后因梁王势散,投靠了齐王司马冏。
    然而,虽是得了司马冏的照拂,司马王瑚却暗里与长沙王司马乂交好,成为了长沙王府在宫中的内应。
    “天子在何处?何人在守卫天子?”长沙王司马乂急声地问道。
    司马王瑚赶忙回道:“天子正在北宫的崇德殿,由参军皇甫商领禁军护卫。”
    司马乂将手中的佩刀收回,口中问道:“司马王瑚,你能调动的部属有多少?”
    “回禀长沙王,五千,五千铁骑皆可听命长沙王。”司马王瑚回答的干脆,毫无半分假意。
    “好,本王命你即刻关闭所有宫门,不得放一人出入。便是有天子令,也不得开启宫门,听明白了吗?”司马乂的话语说的果决,无一丝犹豫。
    “末将遵命。”
    司马王瑚说罢,不作任何的拖延,翻身上马,向自己属军的所在处奔去。喜欢铜驼烟雨请大家收藏:(663d.com)铜驼烟雨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3/13382/135017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3/13382/1350178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