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现代言情 > 远乡是吾乡 > 第8章 半斤面条一两菜油

第8章 半斤面条一两菜油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过了腊八节,尧山村汉戏班子正式开锣架场,吸引了周围6乡28村的人前来观看。戏班子每天下午两点钟敲锣架场,唱3场,前两场是日场,第3场是晚场,一如既往由村水电站供电。
    建水电站是村里的天字一号工程,尧山村男女老少都上过工地,不仅伤过人,还死过人。原本要让所有农户日日、时时都用上电,一件利村利民的大事,但沂溪河发第二回大水,引水渠和蓄水坝就被砂石堰平,组织劳动力挖了整3日整3夜,才过10天半个月,又发了一场大水,引水渠与蓄水坝再一次被堰平。村民们傻眼了,正常年份,沂溪河得发十几、二十场大水,每一回都去挖整3日整3夜,还不得把大家累成牲畜?所以,村里没再大张旗鼓组织去挖引水渠和蓄水坝。蜿蜒的引水渠和偌大的蓄水坝蓄满了晶莹的白沙和五彩斑斓的卵石,大兴土木引过来的溪水成了时断时续的涓涓细流。尧山村民指望水电站给家家户户送来光明的美好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了,但给村支部、村学校、宗堂、打米厂等几家关系到村计民生的有限单位供电还是能勉强办到。宗堂是村里的重要单位,唱戏是村里天大的事,保证唱戏的供电需要是村电站责无旁贷的首要任务。
    每日上午,看戏的人沿着蜿蜒的山道而来,入夜,举着火把沿着蜿蜒的山道而去,场面蔚为壮观。
    尧山村恢复唱戏是在1974年,今年达到了巅峰,无论是演出曲目、场次、质量,还是看戏的人次,都创下了记录。最难得是引起了县文化局的重视,一名副局长领着一男一女两名工作人员前来尧山观摩取经,准备在全县推广,以弘扬传统文化,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尧山村犹如过节,人们劳累了一年,到了腊月,什么事情都不做,集中精力看戏。家家户户都在偌大的宗堂摆上了自己的交椅、春凳,保证男女老少都能入座。德高望重的名门理所当然占据了中间靠前的好位置,一般的家庭必须得自己抢占有利位置,并且一抢定终生,整个腊月都能盘踞于此。抢位子是孩子的事情,16岁以下都可以去抢位子。可以“抢”,但不能动手“打”,“打”犯规,任何一个大人都可以主持公道。今年特地在宗堂上等的位置留了几个座位,开始是县文化局的几名同志坐着,他们回去后是邻村的几名村干部坐着。下尧村的村干部一连坐了两天,家里的婆婆姥姥轮流来坐,粮初支书制定了新规矩:外村干部只能坐看一场……再看只能站在后面。连演几天后,看戏的人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人只能站在宗堂大门,或者扒窗户。粮初支书拍打着总教头萧永春的肩膀讲:“照这样下去,宗堂得改建为礼堂,至少扩大一倍以上……”
    萧永春赶紧趁热打铁:“说好的每人每天半斤面条、一两菜油的补贴能兑现了吧,去年只兑现了一半,大家是有意见的……”
    粮初支书正色道:“怎么能闹情绪呢……村里组织起唱戏可不容易,要维护秩序,要保障水电站正常发电,并且还是给了大家半斤面条、半两菜油的补贴啊……”
    萧永春见惯了粮初支书的搪塞,变得大义凛然:“总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唱戏啊!哪怕是旧社会,也得让演员们呷饱肚子……我是班头……”
    粮初支书挥着手:“行了,你去问你二哥,大队有不有钱,他是大队会计……”
    “我晓得不搞集体了,大队没有么子收入,但也不能老是亏欠我们的辛苦钱啊,容易吧,唱一出戏,得背台词,得排练,还得画那该死的妆……来来来,我让给你,你来当教头……”萧永春硬要将胡琴塞到萧粮初的手里。
    “永春啊,我是看着你长大的,监生爹将你抱在手里……”粮初支书的语气和缓了很多:“我萧粮初是么子样的人,能让大家饿着肚子唱戏……”
    “我晓得,大队就是不愿意将面条和菜油发到大家手里……说是说半斤面条、一两菜油的标准,如果集体开伙,一半都要不了……”萧永春将话挑明了。
    如果集体开伙,村里自然可以省钱,但谁不指望将物资拿回去补贴家用呢?面条可不是普通的东西,镇上要凭粮票才能买到,是只有过年过节或者老人过生日偶尔吃一顿的金贵物资。原来搞集体,参加演出的人,无论演员、乐手,还有道具、杂役都能按天记工分,现在倒好,连一天半斤面条一两菜油也兑现不了……不仅是他,几乎所有的人都忘记了搞集体时一顿饥一顿饱,现在虽然不宽裕,但红薯米饭管够,小菜管呷,劳动力宽裕的人家(不算那些有一个人拿工资的半边户),已经全年吃上了白米饭……
    萧永春家里虽然少了一个能干的堂客,但崽民安跟着翁妈呷(跟着翁妈呷实际上就是跟着二哥一家呷),自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倒不觉得那半斤面条、一两菜油有多么金贵,奈何他是总教头,背后站着大小十几口在戏班混吃喝的角色,他得为他们谋利益!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今年粮初支书一开始就答应兑现戏班子的报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粮初支书怎么也不该失信于民啊!
    “我怎么会不想让大家赚这么一点点辛苦钱呢……”粮初支书是有苦难言啊!接待文化局和镇上、区上的领导挪用了给五保户的物资,他还不晓得去哪里找回来呐!文化局长去年就答应给的钱不晓得明年能不能兑现……原来的底气现在彻底地泄了气……
    新安从更衣间里走出来,戴了假发头饰,贴了花钿,描唇画眉,俨然是一个二八妙龄的绝色女子,看见二爸跟支书在扯报酬的事情,忍不住插嘴:“实在不行的话……”
    “绝对不能,谁都不允许打祖山的主意……”粮初支书一口将新安的话堵了回去。
    祖山封山20年,数百亩杉木已经成才,是村上唯一拿得出手的资产。
    “不……是……的……啊……啊……”新安捏着兰花指唱了起来:“大人,我打的不是祖山的主意……”唱换成了念:“而是……他们……的……主意……啊……啊……”念完“他们的”,又开始唱……纤纤玉指弹向幕布后闹哄哄的人群,羞答答地举起水袖掩脸……
    “谁……的主意……”粮初支书不由自主跟着唱了一个音,皱着眉头瞅着新安。
    他猛然想起来,大队会计萧永和,也就是新安的爸今天一大早到他屋里跟他提起,看戏的人太多,不如收点入场费,比如说每个大人收五分钱或者半斤米,绿豆、黄豆也行;有几个村想请汉戏班子去村里唱戏,愿意支付费用,也是一种好的方式。经营得好,尧山村不仅不要往戏班子补贴费用,还能借此赚点小钱……毕竟行头是村里的,戏服也好,道具也好,乐器也好,都有损耗……
    “这个……我一个人定不了,得开会,只怕还要报请公社批准……”粮初支书还是习惯叫乡政府为公社……公社是革命词汇,乡政府是什么,让人联想起国民党和土豪劣绅把控下的伪政权。
    “哼,还要报公社批准,粮支书,你学大寨时的气魄呢……”三爸萧永春冷笑了一声讲。
    “架场了,架场了……三爸,你还在这里扯淡,都等着你开锣……”花脸的群安从前台蹦下来。
    “永春,话不是这么说的,那时是那时,这时是这时……”粮初支书的脸红了红。
    “三爸,我们干我们的!从下一场开始,收钱!粮支书做不了主,我们自己做主……”新安扯着萧永春的衣袖上了前台。
    粮初支书一个人站在原地,颇有几分尴尬,想了一会儿,拿定了主意,既然他们不经过批准打算收钱,就让他们收,万一有错也是他们的错,他粮初支书犯不着充牛粪。
    他萧粮初看不惯的事情多了去了,分田到户,允许经商做买卖,村里据说还有堂客为了几升米一斤油陪人睏觉的……哪一个他萧粮初看得惯,并且戏班子演戏收钱,是自古以来的惯例……那……萧二娥装疯卖傻大搞封建迷信不也是自古以来的惯例……
    萧粮初额头上冒出一层汗珠:“萧粮初啊萧粮初,你的党性哩,阶级立场哩……这支书怎么越当越憋屈啊!”
    他真心希望一切回到从前,每天敲钟出工,种了粮食归公……虽然饿,但大家都饿呀!除了几个半边户不饿……“四人帮”垮台后,大伙儿的高兴劲儿还没有过去,就迎来了粮初支书至今没有彻底想通的分田单干……他几次要辞掉支书的职务当一个普通的社员,公社的领导换了好几茬,但没有一个同意他辞职,好像几个公社书记串谋好了一般……既然换不了角色,那他萧粮初就只好换脑筋,从不愿意分田单干到积极推行分田单干,他换脑筋的速度不能说不快……
    萧粮初叹了一口气,怎么就不能在戏班子收取费用这一件事上换脑筋呢……初一都做了,十五也做得!
    舞台上锣鼓喧天,满宗堂的人立马安静了,接着,二胡拉起了激昂澎湃的旋律,恢宏而悲呛……
    在乐器制造的悲壮气氛中,项王扬着马鞭,来到了中军帐前……
    “好!好!好!”台下传来老戏迷的一阵阵吆喝。
    黑脸项王慷慨悲歌,声动环宇: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姬虞姬奈若何。
    项王泣泪,左右亲兵皆掩面缀泣,不敢抬头仰视霸王。
    项王撩开军帐,迈步行入帐中。虞姬正在帐内徘徊,手中宝剑“当啷”落地,顾视项王,款款向前。舞动水袖,“叠”音缠绵,哀声婉转,歌: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胡琴竭尽所能拉出时断时续的长调,好像女子幽咽悲戚。
    项王想到自己从江东起兵,纵横天下,分封诸王,颐指气使,天纵豪情,今日误入圈套,困于垓下,数战汉兵终究不能突围,已经陷入绝境,天命如此,使小人得志也!一见到虞姬闪烁的泪花,便又鼓起了斗志,哪怕自己化作齑粉,也要拼死引开汉兵,保得美人平安……
    虞姬瞧破项王欲为她而赴死之心,拿定主意,自刎以免拖累项王……于是趁项王不备,从项王腰间抽出宝剑……
    项王万没有料到虞姬自此时此刻自刎,待到相救,剑锋已经划开虞姬雪白的肌肤,一线鲜血喷溅而起……
    群安与新安演得十分投入,得心用手,所有的细节,唱、念、做、打,都拿捏得那么的精妙入微,浑然天成,趋于完美……
    看戏的观众几乎都眼含热泪,陷入一种巨大的莫名悲伤之中……喜欢远乡是吾乡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远乡是吾乡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4/14255/95742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4/14255/957429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