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侯仁矩的抉择

推荐阅读:生存作业外乡人的旅途穿越之直上青云篮坛狂锋之天才在左苍与咲良老子是全村的希望超级宗门养成系统人族禁地绝世战神大苍守夜人

    打个比方,历史上有没有随心所欲的人呢?
    有,比如禽兽王朝北齐的禽兽皇帝们,他们就是行事无所顾忌。
    大臣说杀就杀,臣属家的女人说枪入宫就抢入宫。
    还有自己的妃子,说杀就杀,或烹煮分而食之,或用骨头制作成琵琶等……
    若杜昭这样干,就算他拥有“底牌”也无济于事。
    凡事都需遵循一个“框架”。
    杜昭的“框架”与古人不大相同,相对更文明一些……
    ……
    言归正传。
    杜昭他们制定的这套计划,十分庞杂,包含了许多内容。
    比如,照顾将士的情绪、避免有人借此起哄等,都需要做大量而细致的工作,这些就不一一道明了。
    整顿计划一旦确定之后,周庭和李安便立即下去做准备。
    不过,在此之前,此事还需征得杜建徽的首肯。
    杜昭还没有狂到自作主张的地步,就目前来说,杜建徽在整个中吴军中的威望,还是非常高的。
    若能得到杜建徽的首肯,那么牙军整顿之事,便成功了一半。
    周庭和李安各自领命离开牙堂后,杜昭独自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起身离开牙堂,去寻杜建徽,说服他支持整顿牙军的计划。
    “大帅现在在哪里?”牙堂门口,杜昭对一个牙兵问道。
    “大帅正在‘将军台’下棋。”牙兵答道。
    杜昭点了点头,快步往将军台赶去。
    将军台,是杜建徽居住的小院,从牙堂穿过内门,进入牙宅后,再行得数步就能到。
    半刻钟后。
    经通传,杜昭步入将军台。
    他在一个建在莲藕池旁边的亭子中,见到了杜建徽。
    杜建徽正与牙府中的一个老管家一起下棋,两人神情都十分专注。
    一片落叶簌簌而下,正巧落在他们的棋盘中,挡住了棋子。
    杜建徽将树叶捡走,动作淡定,脸色都没有变一下,一直盯着棋盘。显然他早已沉浸在其中。
    “孙儿拜见阿翁。”杜昭走进凉亭,作揖行礼。
    “三郎啊,可是有什么棘手之事?”杜建徽专注于棋局,并未看向杜昭。
    “的确有一件事,孙儿想征求阿翁的同意。”
    “说吧。”
    当下,杜昭便将整顿牙军的计划一一道明……
    随着时间的流逝,杜建徽的视线,早已从棋局上移开,转而目光灼灼的盯着杜昭。
    他一边听一边沉思。
    棋局已经久久未曾动过了。
    不一时,杜昭将计划讲完。
    “嗯……”杜建徽颔首,沉吟一番,最后点头道:“你们的计划非常详尽,且又有周道长在旁辅助,老夫认为没有问题。三郎啊,放心大胆的去做吧!”
    “多谢阿翁!”
    杜昭压抑着兴奋离开将军台。
    还未回到牙堂,他便派人告知周庭和李安,说杜建徽已经同意他们整顿牙军之事。
    周庭和李安得了消息,心里松了口气,因为最大的一个阻碍已经消失了,他们可以放手按计划行事。
    ……
    与此同时。
    后周。
    泗州【江苏盱眙】。
    泗州刺史侯仁矩的书房中。
    杜昭升任“中吴军节度留后”之事,其实算不得什么大事,区区吴越王国的一个小节度留后而已。
    相对于后周皇帝郭威的驾崩,以及辽国与北汉大军异动的消息来说,杜昭之事,实在小如芝麻粒,不堪一提。
    也没人关注。
    但泗州刺史侯仁矩,却在杜昭升任“中吴军节度留后”的第二日,就收到了这份消息。这是一张小纸条,从一个蜡丸中取出的。
    侯仁矩,是侯益之子。
    十余日前,杜昭从蜀国返回吴越,路过南平江陵城,曾在一座酒楼中偶遇已经致仕的侯益。
    侯益曾向杜昭推荐自己的儿子,也就是侯仁矩。
    杜昭已满口答应下来。
    事后,侯益找来侯仁矩,当面告知此事。侯仁矩认为父亲大人有些武断,他只见了杜昭一面而已,如何就认定杜昭值得追随呢?
    于是两父子商议,侯仁矩先按兵不动,任旧返回泗州做刺史。同时暗中关注杜昭回到苏州之后的举动,收集消息。
    现在,第一个消息传来了。
    也就是杜昭升任“中吴军节度留后”一事。
    书房中,一盏昏黄的油灯摇曳。
    侯仁矩手拿记录消息的纸条,反复查看了无数次,他眉头紧锁,心里拿捏不定,不知该不该有所行动。
    “诶!”良久之后,在这昏暗与安静的书房中,传来侯仁矩的叹气声,随后,又听他嘀咕道:“我究竟该当如何抉择呢?”
    ……
    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三天之后。
    苏州。
    有惊无险,杜昭的牙军整顿计划,最终获得了成功!
    牙军,也就是忠勇军,全军上下多达两万人。但经过周庭的“初筛”,与杜昭的“细筛”过后,只挑出四千多位符合条件的牙兵。
    周庭负责的“初筛”,既筛选出年轻力壮的少年牙兵,与经验丰富正值壮年的中年牙兵,全军两万人中,只筛出八千人左右!
    由此可见,老弱混杂、冗员的问题有多么严重。
    因为历史的原因,不管是各国的禁军,还是藩镇的藩镇兵,普遍都有老弱混杂、冗员的问题。
    自唐末以来,各地军制就非常混乱,朝廷和藩镇招募士兵的同时,也要负责士兵的家属,这叫“家属随军”。
    而且家属们还住在军营里。比如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就是在军营中长大的。有这种童年的人不在少数。
    这是积弊之一!
    但现在还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时机。
    周庭筛出八千人后,杜昭又来了一轮“细筛”,既筛出对他没有恶意的牙兵,杜昭动用“底牌”来做此事,亲力亲为,格外认真。
    因为这批牙军,将是他今后拔除内奸的武力保障!
    更是他以后肃清天下的根本!
    容不得半点马虎。
    于是,杜昭这么一筛,竟又筛掉了四千人。
    只剩下四千余可用之兵!
    人数有点少。
    后来周庭启动招募计划,凑齐了五千人,杜昭这才满意。
    将这五千人调到忠勇左厢后,周庭便以他从蜀国带来的两百个将士为骨干,分散到这五千人中,当天就开始了对他们的操练!喜欢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请大家收藏:(663d.com)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5/15719/105012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5/15719/1050127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