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鬼怪灵异 > 长安旧事 >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二章

推荐阅读: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天域丹尊星辰之主万神主宰混沌天帝诀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寒门崛起九龙归一诀寒门宰相

    血腥气。
    陆澄一直都有些奇怪,为什血液的味道里会带着一丝浓重的铁锈的气味,还没有迈进去,她就已经隐隐约约地闻到了。
    这里是兵部职方司的一处存放案卷文书的地方,陆澄看向一旁的矮胖郎君,此人脸上煞白,还不住流汗,一副吓坏了的模样,她于是开口问道:“里面除了你还有别人进去过么?”
    那矮胖郎君拿袖子擦了擦汗,抖着嗓子回答道:“没有,没有了,我今早看到,看到以后,就禀告了裴怀远裴郎中,他命我在此等候州县长官。”他脸上的汗水仍旧一缕一缕地流下来,好像怎么也擦不干。
    陆澄回身问陈广道:“怎么,我们的仵作还没到吗?”见陈广摇头,她也没空深究为何仵作如此怠慢,向前迈了两步,又想起什么似的,回身吩咐道:“七娘你就在外面等候吧,陈广你跟我进去。”她心中想着闻着这血腥气,里面估计一片狼藉,突然想到之前这种事之前,赵长庆都会递给她姜片一类定神,而今赵长庆留在长安没有过来,也不知一会来的仵作是什么人。
    她深吸了一口气,正要闭气进去,忽然觉得衣袖被拉住,她不由憋的气一泄,回头望去,谁知竟是个熟面孔笑了笑问道:“陆参军忘了姜片了。”
    陆澄有些不敢相信地上下打量了赵长庆一眼,问道:“你怎么会在这里?你不是留在长安县廨的吗?”
    赵长庆理了理身上的衣服,恭敬地行礼道:“洛州廨仵作赵长庆见过陆参军,路上耽搁了些,还请陆参军见谅。”
    陆澄去看陈广景昇,见他们两个笑而不语,甚至一旁的李汝宁都是一副早已知晓的表情,一时有些哭笑不得,问道:“怎么回事?你们都知道?只我一个蒙在鼓里?”她看向赵长庆道:“不是说仵作很难调动?况且你耶耶还在长安?”
    赵长庆本来不苟言笑,此时也是双眼有神,闪闪发光:“我们大家不在一处,怎么成就陆参军玉面小狄公的威名啊?”他说着眨了眨眼。
    陆澄心里有问题想问,但很明显现在并不是个好时机,于是开口道:“此事我们吃饭的时候你可要说个明白,眼下还是正事要紧。”
    一说到正事,几人都正色了起来,陆澄接过姜片,本要将它放入口中,想到什么,又握在手中。她来到门前,感觉李汝宁还跟在身后,不由回身看去,只见她拿着姜片在她眼前晃了晃,嘴角一抿,弯起一个弧度,倔强又坚定。陆澄拿她没办法,回过头一把推开了门。
    里面果然血腥气更重,又或许是因为夏天,且已经有一段时间的缘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腐臭的味道,陆澄忍了忍喉咙里翻涌上来的恶心之感,又仔细地闻了闻,觉得并无其他气味,这才看向周围的环境。
    这里是职方司的库房,职方司隶属兵部,负责地图,城隍,镇戍,烽候等图纸信息的存放调度,故而一排一排的架子上堆放的,都是各地的资料。一进门右侧摆着一张巨大的屏风,上面绘着大唐疆域图,是高宗皇帝于龙朔三年绘制的,后来几经变更,这张疆域图有些过时,所以就被挪到了库房,即便如此,上面的信息大多准确,所以有时兵部也会用此处的地图研讨战事。虽然已经是武周年间,题头依旧是大唐,也无人计较。室内有些昏暗,但感觉还比较干燥,地上有些细沙,估计是为了防潮防火,不过上面脚步宛然,杂乱无章,看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她顺着血腥气往里走,隔过一个书架就看到地上胡乱地堆着些卷轴,有些已经散开,七扭八歪,或许是被人毫不怜惜地扔在地上,也或许是从书架上掉下来,已经无从知晓。她很快就看到了死者:书架挡住了他的下半身,上半身呈仰卧姿,口唇微张,胸口正中插着一把匕首,左手微微有些蜷起在身侧,右手自然放在身体右侧。身下已经形成了略微干涸的血泊,和地上的细沙混合在一起,使得血泊带上了些粗糙的质感。
    此人乃是职方司的员外郎郭熙,昨夜正是此人当值,今早小吏来的时候发现了他的尸体然后报官,此人是官员且身在兵部,所以按例由洛州廨派人来了解情况。
    赵长庆上前摸了摸郭熙脖子上的脉搏,转头向陆澄摇了摇头,确认了此人已经死亡。陆澄闻多了血腥气竟觉得也有些习惯了,索性将姜片往腰带中随意一别,又开始观察周围的情况。
    首先要看郭熙仰倒的位置,以他胸口正中中了匕首的姿势来看,应该是看到了凶手的正脸,而后猝不及防之际被凶手一刀致命。陆澄向着郭熙死前应该站的位置向两排书架过道的地面上看去,只见地上的细沙似乎被略微清扫过,已经看不出什么痕迹,她心里觉得有些可惜,绕过尸体,去看这一排书架都是什么书,她第一次来,也不知是怎样的分类,只看到书架一侧挂着一个木质小牌子,上面写着“戊科”两个小字。
    她从书架上随意拿过一卷卷轴,展开一看,是些地形图,她还没来得及细看,便感觉有一道目光正在注视着自己,她向着那方向一看,只见一长须老者面露不悦地站在门口看着她和她手上的卷轴。
    陆澄一看他身上官服,便猜到应当是职方司的裴郎中,见他神情不悦,一想说不定手上这卷涉及什么军事机密,确实不美,于是将卷轴放了回去。她此时并不很方便去裴怀远面前行礼寒暄,于是略带歉意地远远拱手行了一礼。抬起头见裴怀远也回了一礼,接着看也不看,踱着步子出去了。
    陆澄看向李汝宁,两人脸上都是有些无可奈何。陆澄见此人连李汝宁的面子都不买,不知是性子过于方正还是只是单纯看不惯她们的行事作风,这些都可以容后再议,她又将注意力集中回案发现场。
    此处只有大门一个出入口,窗子都是封死的,虽然有光线透进来,但是并没有被破坏过的痕迹,上面有些灰尘,可见是许久没有人动过了,也就是说凶手行凶之后,可能略微处理了下现场,而后从正门从容离开,如果是这样一个流程,那意味着凶手心思缜密,全无常人杀人后的惊慌失措的反应,但此人又是如何避开守卫等人离开的呢?
    陆澄暂时将疑虑放在一旁,正要将赵长庆检查过的匕首拿起来看看,便听李汝宁在一旁轻声说道:“此案应当发生在夜间。”
    陆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角落里打翻了一盏油灯,一些灯油撒了出来,和沙子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斑斑印记。陆澄走过去拈了拈地上的灯油,略微凝固,还有些软软的,或许正是凶手或者死者手上所持,“起码应该在夕阳西下以后,也就是说多半是关闭坊门以后的事。”她看向李汝宁,见她冲自己点了点头,那种熟悉的不用过多表述,懂的人自然懂的感觉又回来了,她想到此节心里不由一暖,微微笑了笑。
    这几日是盛夏时节,故而天黑的比平时晚一些,坊门关闭的时间也有所调整,关闭坊门的时候已经天色昏暗,此处仓库本来白天就比别处暗,更需要油灯。故而如果油灯打翻在此处,最有可能的就是打翻在昨晚。
    陆澄又沿着过道走了走,来回看了看地面,确定没有什么疏漏以后,这才慢慢往门口走,她刚才进门的时候看到门口一张书案,多半是值班人员所在的位置,所以她打算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有用的物品信息在其中,顺便到光亮一点的地方看看那柄凶器。
    这间库房也不知建成了多少个年头,有些书架上的卷轴和书袋不用细看都能看到已经积攒了一层薄灰,显然是很久没有翻阅过了,一排排的书架,保存着大周边陲以及全国十道山势城池的全部资料,陆澄看对面望也望不到头的排排书架,一时忽然生出了自己的国家地大物博的感慨来。
    正门对着的就是一张书案和两边的矮小一些的书架,多半放的是便于管理的一些记录之类。李汝宁弯着腰正在检查书案旁的书架,她知道李汝宁没动桌上的东西就是等着她来看,于是上前两步,低头看去,这书案上的物品,也是着实少得可怜。
    偌大一张书案上,正中摊开一卷书,右边放着笔墨漆盒等物,左侧放着两卷卷轴,除此之外,别无他物。陆澄注意到桌案一角有个圆形的印记,她用手轻轻一抹,发现是一层薄薄的灰尘。将刚才散落在地上的油灯捡起来放到上面,分毫不差,这确定了油灯多半是死者手持到书架之处,而后散落在地上的。
    陆澄偏过头看正中的那本书,发现是一本《文子》,而今虽然崇尚佛教,但道教依旧兴盛,郭熙喜欢道家书籍并不令人意外。陆澄拿过一旁卷好的卷轴,展开一看,其中一卷是一份借阅登记,大概是有时候兵部或者皇帝临时调阅资料所以在此记录,表明何年何月何日借出,又是何时归还,本来卷轴放在何处等等。笔迹有深有浅,或许是不同人值班的时候记录的,但格式统一,应当是必要的流程。
    另一卷则是更私人些,一般是获得皇帝批准可以调阅资料的国公王爵一类,同样表明借了什么,什么时候归还等信息,甚至还有有位国公不甚弄丢了封套,原样做了一个不同颜色的的记载。
    陆澄暗自心想在此值班的人夜半三更周围都是又高又大的书架,外面寂静无声,只有一盏孤灯,想想也是有些孤寂可怖,确实除了看书以外也没什么别的消遣了。她正准备问问李汝宁那边可有什么发现,忽然听到门外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大大咧咧地传来:“便是此处吗?”
    李汝宁听到这声音转身去看陆澄,却发现陆澄也在看她。两个人的眼睛里都是清清楚楚的疑惑:他怎么会来这里?
    ※※※※※※※※※※※※※※※※※※※※
    文子:春秋时期的一位善于计算的经济学家,本名计然,字文子,其书《文子》后来在唐玄宗时被尊为《通玄真经》,是道家的经典书籍之一。
    古代存放书籍的仓库地上铺细沙主要是为了防潮防火也为了防盗,一举多得。喜欢长安旧事请大家收藏:(663d.com)长安旧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469/144536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469/1445364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