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八月十五,中秋。
    按照《唐六典》,八月十五放假三天,而在十五的当天,又通常会有各种宴席。宫中如此,民间也不例外。
    已经过了最热的时候,街市上已经有了过节的气氛,多云的天气,温度并不高,甚至还有一点点冷。陆澄早一日就已经跟陈广等人说好今天中午出来吃饭,陈广景昇赵长庆三个更是第一年在外地过中秋,所以相约先逛逛集市,而后到时间与陆澄和李汝宁汇合。
    陆家这一天也十分忙碌充实,女眷们几乎是一大早就开始忙活傍晚的宴席,故而陆澄说要出门的时候,还让小贺氏好一通埋怨,倒是大嫂二嫂劝住小贺氏道:“咱们水奴现在大小也是个官了,这种时候有应酬也在所难免,况且她笨手笨脚的也帮不上什么忙,何不由她?”
    小贺氏有些无奈又妥协地就势将手臂搭在了儿媳的伸出的手臂之上,叹息道:“就因为她小,所以你们这几个做嫂嫂的就这么惯着她!以后要是嫁了人这些事要谁做哦。”
    大嫂陆崔氏跟着笑了笑,说道:“您看水奴哪里肯放下她的案子?从长安到神都,小九的名头可是越来越响亮,圣人都看得到她的天分呢。”陆崔氏年少时喜欢经史,也曾做过出将入相的梦,然而到了年岁还是嫁了人,心中多少有些遗憾,此时倒是不自觉地带上些羡慕的语气。
    二嫂陆萧氏两个月前刚生下一子,此刻调养了一个多月也来帮着婆婆嫂子操持,此时偷眼看了一眼小贺氏,打圆场道:“小九还小,现在也不急,丈人面上不说,心里不也很为我们水奴高兴来的?”
    小贺氏摇头道:“敢情这个家里啊,就我操心水奴之后怎么办,你们一个个倒是一点都不担忧!”她半开着玩笑,语气也随意了很多,说到陆景初,她忽然想到这几天感觉陆景初有些心事重重的,不知是因为朝堂上的事还是什么,似乎有一阵子了,有时间还是要问问才好。她的心思被丈夫的事一打岔,再加上两个媳妇一左一右哄得开心,也便忘了追究陆澄出去的事。
    却说那边陆澄提早出门,也确实是有其他事要办的。中秋团圆,几个属下都远离长安故土,她这个做长官的,自然要准备些礼物,与此同时,这也是她与李汝宁的第一个中秋节,此时节虽然不时兴送什么礼物,但她心里还是将此事放在心上,认认真真准备了些东西。
    先去市集取了些已经订好的东西,这便动身去相王府,她放假前跟李汝宁约了时辰提前见面,再一块去约好的董家酒楼。
    从南市到相王府所在的积善坊要从建春门大街一路向西,到了与定鼎门大街交汇后再向北,就在天津桥边上,距离皇城极近。相王的几个儿子成年分府后,也住在这附近,故而积善坊所居住的基本都是王公贵族。而董家酒楼在天津桥南,从相王府过去也很方便。
    时辰尚早,要走过五个坊区才到定鼎门大街,因为过节人多,所以她走得十分缓慢。路上来来往往的,不是从南市出来就是准备去南市的男女老少,个个看着喜气洋洋的,陆澄看了也觉得心情很好。她正走着,忽然听到身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接着就是远远传来的阵阵惊呼,陆澄回身一看,见几骑从建春门的方向疾驰而来,为首的衣着花哨,头上的幞头旁簪了一朵花,看着十分风流的模样。
    陆澄皱了皱眉,在闹市纵马处罚很重,她眼见此人衣着打扮并不像是公务在身,这样不管不顾地疾驰实在是很危险,上一次她看到这样的张扬还是张去疑,隔得远看不清此人长相,不过既然敢如此恣意,或许是什么权贵人物。就在她迟疑的当口,那人马速极快,已经又向前窜了几十丈,路上行人很多,纷纷避让,还是免不了东倒西歪的狼狈。本来同样向着西面的还有一辆牛车,道路上本就有些拥挤,那人却毫不在乎地非要从人群和牛车之间的狭小缝隙中挤身而过,十分惊险。
    陆澄眼见着那个拉车的车夫有些控制不住受惊的牛,再也无法坐视不理,将右手拇指食指放入口中吹了一连串的呼啸,这声音来得高亢尖锐,甚是响亮。
    那人□□的马听到这声呼啸,竟然前蹄猛地向上一提,那人完全没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好在马镫踩得结实,缰绳拽得牢靠,他只是身子往后重重一仰,并没有摔下马背。那匹马扬起前蹄后就停了下来,前后蹄子轻轻地踏着地,鼻子里呼出阵阵粗气,或许它是首领,它一停,后面跟着的几匹马也就相继停了下来。
    陆澄这才看清此人面孔,只见他年岁极轻,肤色略有些黝黑,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桀骜不驯的意味。此时马忽然停住他似乎觉得很没面子,一扬手中的马鞭就要向马身上抽去。陆澄见状正要开口,忽然听到另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叫道:“住手!”
    陆澄向声音出看去,原来是刚才的牛车里发出声来,一位老者从牛车上由仆人搀扶下了车,虽然经历了刚才一番惊险,但此人气定神闲,令人望而生畏。那马背上的郎君向下看了老者一眼,拱了拱手道:“敢问老丈是何人?”
    那老者毫不客气地开口道:“在胡地待久了,连我周的礼仪规矩都不记得了吗?”
    那郎君面露迟疑,脸上惊疑不定,身后一个侍从正想向前说些什么但被他止住了,而后翻身下马,走到老者面前拱手行礼道:“小子无知,敢问老丈是何人?”
    老者挺直腰杆喝道:“难道不应该是你这少年先向长者通报名姓?”
    武延秀心里咬牙切齿,但面上分毫不显,他知道此人一张口就点出自己的身份,绝非等闲之辈,明知道自己是什么人还要这样不是羞辱他又是什么?但他明白神都之内,只要太子还没有做皇帝,只要圣人还在,永远轮不到他摆架子,于是他深吸一口气,低声道:“仆乃先魏王讳承嗣次子,恒国公延秀,敢问老丈是何人?”
    那老者并不作答,反问道:“你既然有勋爵在身,自然知道闹市纵马的处罚了?”
    武延秀本来早上出城打猎,猎到了一头上好的紫貂,准备趁新鲜给宫中的安乐郡主送去,根本没想这么多,眼下被这老者一问,脸上顿时有些不好看,拱手道:“仆有要事入宫,可能速度上没太注意,事后定会赔偿一应损失,纵马之说,倒也不必如此吧。”
    老者微微眯起眼睛道:“老夫看你一身窄袖胡服,多半是打猎归来,正好老夫也有要事入宫,你我不如一同去圣人面前说个明白?”
    武延秀哪里想到要牵扯圣人,登时又想猜测这老者是谁又不敢太过放肆,于是头低了低,声音也恭敬了很多:“圣人国事繁忙,这等小事倒不必要她老人家操心了,今日之事,老丈可有思量?仆愿赔偿一应损失,并跟县廨郎官们说明情况,您看这样可好?”
    老者忽然看向陆澄的方向,语气温和地说道:“你来。”
    陆澄有些没想到老者会忽然叫自己,还是乖乖上前行了一礼。老者转头看向武延秀道:“若非此人及时叫停你的马,之后会惹出什么乱子来可不好说,依老夫来看,你应当感谢此人才是。”老者说话有着一丝笃定和威信在,使得人不由自主地就想要遵从。
    武延秀只觉得有些窝囊,再看到周围人的窃窃私语,更是一刻也不想待下去,他根本无心去看陆澄是什么人,只是拱了拱手,带着点心不甘情不愿的语气开口道:“谢过这位郎君了。”
    三人正在此处说话,几个兵卒手持长矛气喘吁吁地在后面大叫道:“兀那骑马的,且站着不要动!”
    为首的络腮胡子跑到近前仍然在吭哧吭哧地喘着粗气,他扶了扶头上的头盔,手把着腰说道:“闹,闹市纵马,笞五十,你不知道,道吗?”早有侍从与那络腮胡子轻声交谈,似乎在说交罚金的事。
    武延秀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只觉得今日背字当头,也无意再继续把事情搞得更大了,于是向着陆澄和老者拱了拱手,直接拉着自己的马灰溜溜地离开了。
    他的侍从有跟着他一块的,还有处理后续事宜的,街面上又恢复了平静,陆澄见此间事了,于是也想告辞离开,于是拱手道:“今日还要多谢老丈直言,在此谢过。”
    那老者此时和蔼了很多,微笑着看向陆澄道:“哪里,若不是你及时止住那马,可能老夫也无法安然无恙地站在此处与你说话了。老夫姓张,名柬之,说来与那武氏子还颇有几分缘分,不知小友名姓?”
    陆澄吃了一惊,张柬之张孟将,狄公在时就向圣人推荐过此人,颇有令名,之前听说只是荆州长史,因为接连推荐,已经升任司刑少卿,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颇有威信,没想到会在大街上遇到。当下又拱手道:“不敢,见过张少卿。晚生陆澄,现任洛州司法参军事。”
    张柬之上下打量了陆澄一眼,语气中有一丝意外:“原来是你,早听说陆寺卿家中的小狄公的名头,没想到竟然在此处遇到,也是天意。”
    陆澄不知张柬之跟陆景初的关系如何,听起来又像是熟稔又像是客套,不过她从前在家中没见过此人,想来陆景初与他也不很相熟,所以也没多想,拱手道:“让张少卿见笑了。”
    张柬之似乎开口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没说,伸出手拍了拍陆澄的肩膀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老夫确实赶着入宫,今日就不与陆小友多说了,改日若是方便,欢迎你来老夫那里坐坐。”
    陆澄一看天色,也担忧李汝宁已经在等着了,当下点头道:“张少卿放心,晚辈一定登门拜访。”
    张柬之也没多说,上车直接走了,陆澄站在原地还有点回不过神来,心里只想着,以前只是听说神都显贵遍地,却没想到一小事竟然也能碰到这般人物。她正想着,忽然听到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笑道:“你还叫人家张少卿,是人家大人有大量没有跟你计较。”
    李汝宁今天并没有穿平时常穿的道袍,而是一件石榴裙配上鹅黄色的帔子,梳着双刀半翻髻,眉心点着一朵梅花的花钿,显得整个人都清新靓丽,气度非凡。
    陆澄一时有些愣住,看着李汝宁半天没说话。倒是李汝宁身后的惠娘轻轻咳了一声才回过神来,又惊又喜地说道:“你怎么来了?”
    李汝宁被陆澄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浮起两片红云,轻声道:“刚出相王府听见此处有些喧闹,不知你是不是被这耽搁了,就来看看。”
    陆澄向四处一看,这才发现此处正是建春门大街和定鼎门大街的交汇所在,若是李汝宁从积善坊相王府的门出来,确实距离此处不远。她看向李汝宁笑道:“没什么,刚有人在大街上跑马,已经没事了。你今日,真是光彩照人。”
    初唐贵族女子出行一般都要头戴幕篱,从头到脚遮的严严实实才算不失礼仪,到了此时风气大改,女主临朝,很多规矩也没那么在意,但是如李汝宁这般毕竟还是少见。其实李汝宁今日如此打扮倒也是存了私心的,毕竟平日跟陆澄等人一道,还是穿道袍多些,好容易赶上中秋佳节,她也终于能趁着天气还没降温穿一回女装,自然也存了一丝给陆澄看的心思。
    此时被陆澄一语道破,脸上一烫,低头笑道:“其实这还不够正式,等吃过了饭回去还要换一套才能去宫中赴宴。”
    陆澄想要去拉李汝宁的手,又见大街上人来人往的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傻笑道:“是真的,挺好看的,没想到你穿裙装这么好看。”
    李汝宁听见心上人赞美,心里也喜滋滋的,轻轻说道:“不知九郎穿上裙装又是如何?”
    陆澄摇了摇头,张开手臂给李汝宁看自己的圆领袍,笑道:“这袍子不是也挺好的,还是你穿好看。”她忽然想起一事,从手上拿的东西里摸出一个长条的木盒笑道:“之前说了要给陈广他们送些礼物,这是送给你的。”
    李汝宁接过木盒打开一看,发现是一根白玉簪子垫在一块丝帛之上,玉簪通体清透,上面刻着浅浅的云纹,在丝绸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温润。她耳尖泛红,将盒子轻轻合上,紧紧握在手中。
    陆澄以为她不喜欢,慌忙解释道:“我想你说不定平时可以戴戴,若是你不喜欢,我再想个别的送你。”
    李汝宁听了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将小盒慎重放好,看向陆澄郑重开口道:“我很喜欢。”
    ※※※※※※※※※※※※※※※※※※※※
    陆澄:我是不自知地送了一份定情信物吗?
    当年武则天准备派武延秀去和亲,张柬之说我们怎么能给我们的王求娶异族女子,武则天很不高兴,就把他给贬了,这也就是张柬之说他与武延秀有些渊源的由来。
    《唐律疏议》卷26“无故于城内街巷走车马”条规定:“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以故杀伤人者,减斗杀伤一等。”此处走的即是跑的意思
    资料来源:扬眉剑舞《从幂离到雪胸——武后一生的流行史》喜欢长安旧事请大家收藏:(663d.com)长安旧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469/144536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469/1445366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