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鬼怪灵异 > 长安旧事 > 第一百零九章

第一百零九章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星河战役2之卡朋纪封神之清平游记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老子是全村的希望绝世战神超级宗门养成系统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人族禁地御鬼者传奇

    陆澄和李汝宁都没有想到,这一场雪,飘飘扬扬下了数日,天色晦暗,气温骤降,神都之中倒有不少人因为这突如其来的雨雪而冻死街头。武则天听说了此事命有司开仓赈灾,倒是后话了。
    这日寒风萧瑟,街上行人匆匆,在暗沉的天色下,多了些不为外人所道的诡秘。陆澄独自一人往皇城而去,她清早刚到州廨,便被一个不良告之御史中丞宋璟宋中丞在皇城左掖门等她。
    陆澄一头雾水,思来想去也不觉得自己认识甚至见过这位宋中丞,李汝宁还没到,陈广有些忧心,问她要不要他陪同前往,陆澄虽然觉得此事事有蹊跷,但宋璟在朝中也颇有令名,她摸不准是为公为私,带着陈广反而不便,只吩咐说等李汝宁来了告诉她自己出门了。
    过了天津桥,沿着城墙向东走一阵,就到了左掖门,隔得老远陆澄就看到那边人影幢幢,一时以为出了什么事情,脑中还转过现在去叫陈广他们来是不是也不迟的问题。走到近前一看,却见虽然左掖门围了不少人,但却不像是看热闹,因为大家都抻长了脖子往墙上看,还有不少人正在奋笔疾书。已经是冬日,人说话呼吸都有白气,倒显得左掖门周围烟雾缭绕,恍若仙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仙境人有些多。
    陆澄没见过宋璟,但却也大概猜到宋璟约莫是个中年郎君,而且她一路走来发现墙上贴的是宫里发布的邸报,内容无外乎近来的官员任命,朝政大事,这是近几年忽然兴起的一种发布政令的方式。早些年,起码在陆澄祖父陆元方的时代还并不盛行,邸报本是为了方便偏远地区的州县即使获得朝廷动向的一种布告,虽然本身是为了外地官员,对于京官而言,从此获取政治动向也十分方便好用。邸报发行时间不定,宫中有专人负责书写整理相关内容,而后分别张贴于皇城左右掖门,连贴三天方便人传抄,陆澄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这掖门门口的盛况,但陆景初常常在有邸报张贴的日子派家中识字的仆役去抄写一份,故而也有所耳闻。
    眼前这些人也是各家各州抄写邸报的吏员或者仆从,陆澄只是大概看了一眼,便继续寻找宋璟。宋璟也很好找,因为在左掖门的一派热闹景象中,若是有人并未忙着抄写,说来也十分显眼。陆澄很快就发现了一位留着浓厚黑须的中年郎君站在人群旁边,身后跟着一个年轻些的不知是仆人还是家人的郎君。两个人一言不发地看着周围热火朝天传抄邸报的人群,显得格外格格不入。
    陆澄走上前去,发现这位宋璟宋中丞浓眉大眼,虽然留着浓密的胡须,但可以想见年轻时应当也是一位俊俏的少年郎。她上前拱手道:“想必阁下便是宋璟宋中丞了,在下陆澄,洛州司法参军事,见过宋中丞。”
    宋璟虚扶了陆澄一把,朗声笑道:“都说陆参军年少有为,老夫颇有些不信,不过今日见到,果然是少年佳郎,颇有你耶耶当年的风范。想当初陆大乃是宰执之子,我与他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他脸上流露出些许追忆之色,但却又及时止住不提。
    陆澄听此人言语中与陆景初似乎很熟悉,想来自己跟父亲真是不怎么交流,之前在长安时沈介福提及父亲自己就全然不知,如今这位御史中丞言语间又跟陆景初很熟悉的样子,她不由暗自纳罕:自家大人究竟有多广的交友圈子,年轻时又经历了什么?
    不过这些话她都没说,因为宋璟也从回忆中转了回来开始要说正事了:“想必陆参军也很奇怪老夫为何叫你来,又为何选在此处。你我并无私交,今日的会面也与你耶耶无关,更没有什么旁的缘故,你自年初以来接连破获几起大案,不如就猜一猜老夫的用意?”
    陆澄一听此话登时有些傻眼,自己平日断案都是有大量的现场细节作为辅证,宋璟上来就让自己猜,却又从何猜起呢。陆澄四下看了看,见周围等着或正在抄邸报的人仍旧络绎不绝,宋璟虽然约在了此处,却并没有跟其他人一样抄邸报,又或者说,如果他也是为了邸报而来,大可不必亲自前来,那么或许目的就是让陆澄看到邸报的事。如果是为了邸报的事,那是否玄机在邸报内容之上?
    陆澄告了一声罪,想要去看看邸报,宋璟面容不改,一言不发。陆澄凑到城墙边上,这抄邸报的人挤人人挨人,她一时半会还真的挤不过去,倒是冷眼看到旁边有一个穷酸士子,衣衫单薄,似乎刚刚抄好一份邸报,正要离开。
    不多时陆澄就拿着一份邸报回到了宋璟身边,来不及看宋璟的反应,她展开邸报开始看里面的内容,纸卷不长,而且用的纸张质地也很粗糙,墨水粘在上面有些毛躁感,外面天气寒冷,墨汁容易冻上,这上面倒有不少墨迹涂抹的印记,只是勉强可看罢了。邸报以条论述,无非就是某某被调任,又或者某某坐赃。先前宋璟说自己此来并非是为了陆景初或是什么旁的,那么或许信息就隐藏在自己或者与宋璟有关的事情上。
    陆澄看东西快,一目十行地看了大半,终于让她看到一条跟宋璟有关的信息,上面写着“许州杨元嗣告昌宗占卜,有不臣之心,圣人命凤阁侍郎韦承庆及司刑卿崔神庆,御史中丞宋璟共鞫之”一行字。陆澄很快想到前阵子查案时长虚子所说的二张的事,心想找她来不会是为了此事吧?先将这一条记下又往下看,后面多是些无关紧要的政令一类,再没有什么可疑之处,但又想到邸报张贴在此处,目的就是为了传抄发往全国,而二张有圣人庇护,无论是之前的贪赃还是什么卖官鬻爵的事,圣人一向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并不示于天下。如今这道政令一出,是否意味着二张之事,圣人的态度有变?
    她来不及多想,因为宋璟还在等着自己给个解释,于是又行礼道:“宋中丞约澄见面不在官署不在私宅,偏偏在皇城门外,掖门之侧,想必是为了让澄看一看这张贴于此的邸报。而邸报之中大多是官员任命调职以及近来的政令,先前宋中丞说不为我家大人或者其他,那么想必事情出在澄与宋中丞身上。近来国是平和,朝中并无大事,只有一条,关于昌宗占卜,圣人命宋中丞调查此事的任命。昌宗占卜一事,与澄之前的案子也颇有些渊源,想来便是此事了。而此令一出,与张氏兄弟而言却并非好事,澄斗胆猜测,这便是宋中丞叫澄来此的理由所在?”
    宋璟哈哈一笑,回身看向身侧的年轻郎君道:“昇儿,为父怎么说?后生可畏,真是后生可畏。”原来那身后的年轻郎君正是宋璟的长子宋昇,此时宋昇听见父亲所言,微微一笑点头称是,一片儒雅作风。
    宋璟看向陆澄道:“此处人多,我们去御史台详说。”
    陆澄当然并无异议,倒是宋昇也跟在父亲身后,陆澄不知宋昇官职,但见他也要跟着他们一起去御史台,心中称奇,但面上不显,倒是宋璟递过龟符给门卫带着陆澄进入皇城后解释道:“宋昇眼下并无官职,如今充作御史台的吏员,平日帮老夫整理些文书,也算长进。”
    陆澄也没什么别的好说,只有点头称是,宋璟又道:“陆参军以前可来过御史台?”还不等陆澄回答,他自己就先摇了摇头,笑道:“陆参军若非公事,最好永远不要来御史台就是了。”他说着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这个陆澄倒是知道,贞观年间,御史台设立了台狱,也可以处理些特殊案件,宋璟这么说,倒也是好意,只是陆澄也不知该如何接话,所以只有支吾应声,全无刚才推论宋璟来意的伶牙俐齿。
    只听宋璟又道:“此处虽叫御史台,但却也有左右之分,左御史台负责在京监察,右御史台负责地方监察,但近些年左御史台也可监察地方,倒与右御史台没什么太大分别了。”
    陆澄本想问问那既然右御史台也可以监察地方,那为何还分左右?但她也明白这些背景不过是宋璟作为长辈给她这个小辈说说而已,她只有将这一点疑问咽回肚中,继续跟着宋璟走。
    御史台虽然是皇城中诸多官署中的一个,但却莫名显得有些冷清,外观看也是沉沉的色调,门前积雪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前后不见人影,让人有些内心发憷。宋璟走过正门,忽然又开口解释道:“人家常说我们这里乌鸦遍地,其实那是汉时的老黄历了,御史台如今既无柏树,也没有干涸的井眼,倒也不知这传闻究竟从何而来,哈哈哈。”汉时御史台周围数百户人家井水干涸,台中种了很多柏树,上面总有无数乌鸦栖身于上,于是御史台又多了个称呼名唤“乌台”。
    陆澄偷眼看了下御史台内周围的景致,心道:虽然没有汉时那么夸张,但也不遑多让了。然而她依旧不能说出来,于是跟着点头称是。好在三人很快就到了宋璟的办公地,这样的介绍倒也不用持续很久,这不由让陆澄松了一口气。
    两人分主次就座后,宋璟这才开口道:“老夫与你父有旧,听闻你字明澈,若是不嫌,老夫便叫你明澈好了。”
    陆澄听闻此言,却不敢叫人家世伯,只拱手说道:“宋中丞是澄的长辈,自当如此。”
    宋璟也没有要展开论交情的意思,面容一肃道:“其实你刚才说的内容大致不错,但最后却有些偏差。”他顿了顿,又道:“近来神都之内屡有飞书,你可听闻此事?”
    陆澄点头道:“洛州廨也收到过一两次,听说多是往官署投递,但却又不知投递人是谁。”
    宋璟点头道:“也多亏了这些飞书,再结合昌宗占卜一事,圣人才不至于装作没看见。”言外之意就是之前圣人都当做没看见了?陆澄在心底默默补上了这一句。
    宋璟没注意陆澄心中所想,道:“圣人虽然说找老夫与韦侍郎,崔司刑一同办理此案,实情却并非如此。”见陆澄面露疑色,他长叹一声道:“这三位主审官,除却老夫以外,都早早依附了张氏兄弟,真正想要定他们罪的,怕是只有老夫一人。”
    陆澄愣了愣,心道若是如此,那么圣人应该依旧存了回护二张的心思,那么既然如此,又为何鞫讯之事会出现在邸报之上?她还来不及将心中疑惑讲出来,便听宋璟下一句话更是石破天惊:
    “正如明澈你所怀疑的,这份邸报中的这条政令,圣人其实并不知晓。”
    陆澄不由有些吃惊地张了张嘴巴。
    ※※※※※※※※※※※※※※※※※※※※
    今日元旦,大家快乐。
    陆澄如同在跟一个不熟长辈寒暄,写到自己觉得很好笑是怎么回事。
    本章出现人物宋璟,与之前出现过的姚崇同为开元年间很重要的宰相班底,可以说与李隆基一同开创开元盛世的功臣,然而此人六个儿子,除了长子宋昇(据称是死在宋璟之前),其他五个儿子都或贪赃枉法或攀附奸臣,下场都不怎么好,新旧唐书里对此都是一副惋惜的语气。
    邸报:有说法说邸报最早出现在汉代,但因为并无实物作佐证也不见于文献,所以真实性存疑,现存最早的邸报出自敦煌,但是已经是晚唐时期,有证据表明玄宗开元年间已经有邸报的雏形,但因为文献资料太少,所以也只是猜测,此处做合理加工想象,如果真是开元时期盛行,那么与开元时期相隔不远的长安年间应该也有小规模的流行才是。
    御史台:此时正式的名字应该叫做肃政台,中宗时候才改名御史台,但因为御史台的名字更为常见,所以此处依旧以御史台称呼。当然,御史台出名还有宋代知名词人散文家苏轼苏东坡的乌台诗案。
    崔神庆:其实此人是司刑卿,也就是真正的大理寺卿,司刑卿即是武则天时改的名字,此处模糊处理,就当做是两个负责刑案的机构,对不住崔司刑了。喜欢长安旧事请大家收藏:(663d.com)长安旧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469/144536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469/1445367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