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75章 郁郁青山江水平

第175章 郁郁青山江水平

推荐阅读: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历史上,曾多次对西湖的景色进行过评选,每次评选都极大地提高了西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如,元代评选产生的“钱塘十景[1]”就流传到了现在。
钱塘[杭州]西湖,不仅是一个自然湖,也是一个人文湖。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
故有:春来“花满苏堤柳满烟”,夏有“红衣绿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万顷秋”,冬则“白堤一痕青花墨”的赞誉。真可谓,名自景始,景以名传,名中有诗,诗中有画。
昨天,苏小雅带着大家从“柳浪闻莺”开始,坐上画舫去了湖中心先看了荷花;中午上了苏堤左转去了“花港观鱼”,并在“卢允升别墅”吃了午饭;黄昏来到了雷峰塔,欣赏了“雷峰夕照”和净慈禅寺的“南屏晚钟”……在袅袅的钟声里体味了岁月静好。
月亮升起的时候,他们又坐上画舫去了小瀛洲,观赏了“三潭映月”。
【一】《醉中天.花木相思树》刘时中.元曲
花木相思树,禽鸟折枝图。
水底双双比目鱼,岸上鸳鸯户,
一步步金厢翠铺。
世间好处,休没寻思,
典卖了西湖。
今天一大早,苏小雅带领着大家又来到苏堤,浏览那“苏堤春晓”。
春季拂晓是欣赏“苏堤春晓”的最佳时间,此时薄雾蒙蒙,垂柳初绿、桃花盛开,尽显西湖旖旎的柔美气质。
现在是暮夏,虽没有桃花盛开,但也凌霄怒放。
看那花花树树交枝接叶,像是互诉着情愫;鸟儿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幅折枝画图;湖里的游鱼成双结对,在水下快乐地追逐。
岸上的人家门当户对,男男女女都是亲密相处。一步步镶金铺翠,到处见琳琅满目。真是人间的天堂乐土啊!
他们经过了“曲院风荷”,瞄了一眼“双峰插云”,便来到了“云水光中”的水榭。
在此,可远眺外湖漾漾水色,近赏里湖连天荷叶,令人思绪悠远深长……
苏小雅知道:此处是白娘子与许仙相识的地方。因此,断桥也成为拥有爱情象征意义的、最富盛名的桥。在此处若能拉近与张锦的关系,那该多好!
于是,小雅灵机一动,说道:“如此良辰美景,我们做诗如何?”
纪绪知道周大公子的文采不行,他最忌诗词,便道:“小孩子的游戏,我们大人不参与,你们小孩子玩吧!”
小雅把头一歪,问道:“谁是大人,谁是小孩?”
纪绪笑了笑,说:“我和周公子是你的长辈,当然是大人了。”
“那,张公子呢?”苏小雅给纪绪使着眼色。
“噢~”纪绪立马意会,“张公子年少,和你一样,是小孩子。”
小雅异常兴奋,说道:“那,我俩小孩儿作诗,让大人们评判吧!”她也不管人家张锦同不同意,便让程欣拿出了纸笔等文具。
程欣把纸笔墨放在石桌上,拿着砚台去到水边,取了一点儿水,回到了水榭,研磨起来。
张锦提起笔,伸着头想调和墨汁。由于石桌太矮,他身子的上半截几乎是横在桌子当心。
苏小雅见张锦的半边脸上溅了几点墨汁,于是掏出手绢,想给他擦拭。她拿着罗绢,裹着右手的中指和食指,正在脸上擦着,忽然“哎哟”了一声,手拿了罗绢,坐了下来。
张锦放下笔,站直了身子问道:“苏小姐何以惊讶失声?”
苏小雅惊道:“张公子的耳垂上,为何有耳洞呀?!”
张锦笑道:“苏小姐问的这个…原因很是简单……我是白子,白家的男子都是穿耳的……”
【二】《柳梢青.西湖》赵汝愚.词
这样的解释,对于玩过无数女人的周大公子来说,岂能信服?何况,周大早就对张锦的身份存疑,便也过来凑热闹道:“白子男人为何要打耳洞?”
张锦道:“为了围猎呀。”
“这与打猎有何关系?”
“猎物听到耳环的响动,就会跑动。”
周大公子笑了,“净胡说,听到耳环一响,老虎就给吓跑了?”
张锦感到周大像是在审犯人,便不悦地道:“谁说是吓唬老虎和狮子的……”
“那是唬谁呀?”
“吓唬那些胆小的鼷鹿!”
“吓它干嘛?”
“鼷鹿善于隐蔽,不好捕捉;但它生性敏捷机警,一听到响动,就像兔子一样逃跑。只要它跑起来,猎人就好捕捉了……”
周大讥笑道:“哈哈,你用刀枪撞击,声音不是更大嘛?!”
张锦本就对周大反感,说道:“鼷鹿比有些人聪明,听到刀枪之声,便会趴着一动不动,而以躲避人们的枪杀;只有听到细微之音,知道人少,才会逃窜……”
“我们扬州也有白子,怎么男人不穿耳洞?”
“你们扬州有深山老林吗?你们扬州男人也狩猎吗?”
看到张锦真的被惹怒了,纪绪赶紧出来解围:“周兄啊,我的九弟说的很对呀,我们蜀地的彝人男子也是穿耳洞的,而且还带着个大大的耳环……”纪绪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耳环的大小,“小雅,你不是要写诗吗?怎么不动笔呀!”
此时的苏小雅更想弄明白张锦的身份,千万不要喜欢了一大顿,到头来却是个女的!
小雅听到张锦的解释也算合理,自己那颗紧张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便笑道:“我周叔是跟你开玩笑呢,你不要上心……来,咱俩合作写一首诗吧……”
张锦对苏小雅更是反感:在大庭广众之下,拿着个破手绢来给我擦来擦去,难道你不知道“男女授受不亲”嘛……
苏小雅又催促说:“怎么样啊?”
张锦道:“你写吧,我给你续上便是!”
苏小雅朝张锦莞尔一笑,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两行诗句:
水月光中,烟霞影里,涌出楼台。
空外笙箫,云间笑语,人在蓬莱。
张锦拿过苏小雅手里的笔,在这首词的后面追加了两句:
天香暗逐风回,十里、荷花盛开。
买个扁舟,山南游遍,山北归来。
他俩合作的这首“咏西湖”的词句,把“云水光中”水榭的光景,描述得是淋漓尽致……
忽然,一声嘹亮的歌声,打断了大家对诗词的赞美,纷纷抬头向歌声寻去。
只见,从湖里飘来一只小船。
船头上站着一个七八岁的姑娘,她一身白娘子的打扮;船尾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一边摇着撸,一边与小姑娘和唱;船的中间,还坐着一位中年妇女在为其司琴。
【三】《渡情》贡敏.词 左宏元.曲 左宏元/张慧清.歌
[男声]“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西湖美景三月天哪,春雨如酒柳如烟哪。”
[女声]“有缘千里来相会。”
[男声] “无缘对面手难牵。”
[女声] “十年修得同船渡。”
[男声] “百年修得共枕眠。”
[女声] “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
[男声] “白首同心在眼前。”
[女声] “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
[男声] “白首同心在眼前。”
[女声] “啦啦啦啦啦。”
[男声]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听到如此优美的歌曲,女孩们便一齐簇拥到堤边,扶着堤栏向往着——“白首同心在眼前。”
杜十娘问:“小姑娘,你唱的是什么调子,这么好听?”
小姑娘说:“我唱的是‘白娘子’。”
杜十娘又道:“那你接着唱吧!”
“你们想听吗?”
“是呀!”
“那你得给钱。”
“好,给你银子。”
一看拉到了主顾,小姑娘高兴地表演着唱了起来……
【四】《青城山下白素贞》贡敏.词 左宏元.曲 鞠婧祎.歌
[女声]“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啊,啊,勤修苦练来得道,脱胎换骨变成人。
啊,啊,一心向道无杂念,皈依三宝弃红尘。啊,啊,望求菩萨来点化,渡我素贞出凡尘。”
[和声]“嗨呀嗨嗨哟,嗨呀嗨嗨哟。”
[女声]“渡我素贞出凡尘。”
[和声]“嗨呀嗨嗨哟,嗨呀嗨嗨哟。”
[女声]“渡一渡我素贞出凡尘。”
听完了歌曲,周大公子的小厮付给了小姑娘几枚铜钱。中年男子便划船走开了。
————————————
注释
[1]西湖十景
1.苏堤春晓
位于西湖的西部水域, 西距湖西岸约500米, 范围约9.66公顷。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 ,北宋文人苏轼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湖泥堆筑了一条南北走向的长堤。堤上建有六桥,自南向北依次命名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后人为纪念苏轼,将此堤命名为“苏堤”。
苏堤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因此,在苏堤上具备最为完整的视域范围,是观赏全湖景观的最佳地带。在压堤桥南御碑亭处驻足,如图画般展开的湖山胜景尽收眼底。苏堤自北宋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相间种植桃树和垂柳的植物景观特色。
2.曲院风荷
位于西湖北岸的苏堤北端西侧22米处,范围约0.06公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在视觉上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特色。
曲院,原为南宋(1127-1279)设在洪春桥的酿造官酒的作坊,取金沙涧之水以酿官酒。因该处多荷花,每当夏日荷花盛开、香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溢,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意境。
3.平湖秋月
位于孤山东南角的滨湖地带、白堤西端南侧,是自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当空之际观赏湖光月色为主题。
“平湖秋月”景观,完整保留了清代皇家(17-18世纪)钦定西湖十景时 “一院一楼一碑一亭”的院落布局。
4.断桥残雪
位于在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一带, 范围约2.61公顷。尤以冬天观赏西湖雪景为胜。当西湖雪后初晴时,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 呈“雪残桥断”之景。
位于白堤东端的断桥上视域开阔,是完整观赏西湖南、北水域景观的最佳地点。因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的主人公白娘子与许仙相识于此,断桥成为拥有爱情象征意义的、最富盛名的桥。因白堤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间株桃柳的植被特色,春日里桃红柳绿,游人如织。
5.花港观鱼
在苏堤映波桥西北197米处,介于小南湖与西里湖间,范围约0.25公顷。以赏花、观鱼为景观主题,体验自然的勃勃生机。春日里,落英缤纷,呈现出“花著鱼身鱼嘬花”的胜景。
“花港观鱼”位于南宋时(12-13世纪)官员卢允升的别墅内,因所在位置水域名花港,别墅内凿池养鱼,故名“花港观鱼”。该景观单元现存御碑、御碑亭、鱼池及假山等遗址。
6.柳浪闻莺
在西湖东岸钱王祠门前水池北侧约50米的濒湖一带,范围约0.54公顷,以观赏滨湖的柳林景观为主题。
“柳浪闻莺”所处的位置原为南宋时(12-13世纪)的御花园——“聚景园”,因园中多柳树,风摆成浪、莺啼婉转,故得题名“柳浪闻莺”。如今,“柳浪闻莺”依然保留了传统的柳林特色,漫步其间,且行且听,柳丝拂面,莺鸟鸣啼,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7.三潭印月
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岛及岛南局部水域,范围约7.67公顷,是杭州西湖最具标志性的景观。该景观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岛为核心观赏要素,以月夜里在岛上观赏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引发禅境思考和感悟为欣赏主题。
小瀛洲岛在明万历间(16世纪)浚湖堆土而成,呈“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田”字形格局,是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全岛以亭台楼阁配以传统花木构成色彩绚丽的景致,与岛内外水光云天相映,象征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蓬莱仙岛。
8.双峰插云
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两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桥畔的观景点构成,以观赏西湖周边群山云雾缭绕的景观为主题。
西湖南北高峰在唐宋时各有塔一座,在春、秋晴朗之日远望两峰,可见遥相对峙的双塔巍然耸立,气势非凡。每当云雾弥漫,塔尖于云中时隐时显,恍若云天佛国。
9.雷峰夕照
位于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带,范围约13.19公顷,以黄昏时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观为观赏特点。
该景观的最重要建筑要素为雷峰塔,始建于吴越国时期(977年),民国(1924年)塔毁后以遗址形式保存,曾与保俶塔形成西湖南北两岸的对景,佐证了佛教文化的兴盛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
雷峰塔因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的《白蛇传》而成为爱情坚贞的象征,赋予了西湖景观丰富的历史内涵。2002年,为使遗址不再被风雨剥蚀,按原塔形式建造了覆罩于遗址之上的保护性塔,兼顾恢复了古塔本身及与保俶塔的对景景观。
10.南屏晚钟
位于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带,范围约3.91公顷,以南屏山麓净慈寺钟声响彻湖上的审美意境为特点。
该景观属佛教文化古迹,以听觉欣赏为特征。南屏山麓自五代(10世纪)以来就有“东南佛国”的佛教胜地。始建于公元954年的净慈寺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西湖南北的两大佛教道场之一。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的岩石、洞穴,随之形成悠扬共振齐鸣的钟声。今已成为杭城除夕夜迎新辞旧的撞钟活动场所。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192520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1925206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