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98章 奈何明月照沟渠

第98章 奈何明月照沟渠

推荐阅读:汉世祖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人间苦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我的母老虎霸天武魂凌天剑帝青葫剑仙军工科技我的公公叫康熙


        【一】《国风.郑风.女曰鸡鸣》诗经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闹完了新房,已经很晚了。
纪绪、刘基、柳遇春和碧玉准备回商会,他们说笑着向韩府大门走去。
忽然,一声鸡叫响彻了夜空。
纪绪和刘基相视一笑,纪绪问:“现在三更了嘛?”
刘基道:“可不三更了。”
柳遇春说:“你们呀,都是些不怀好意的家伙,非得闹得如此晚嘛,你们让韩公子的洞房花烛怎么过?”
刘基问:“怎么过,抓紧时间过呗!”
纪绪说:“这些事,韩公子不能怪我俩。”
柳遇春说:“不怪你们俩怪谁?”
纪绪道:“这可都是都是小嫂子的主意啊~”
刘基笑了笑,“反正是,前有车后有辙!”
碧玉知道今天晚上又惹祸了,便“嘿嘿”了两声,问道:“这是鸡叫吗?”
柳遇春搂着她的小腰肢说道:“怎么不是?你听……”
碧玉朝柳遇春扮了个鬼脸,唱起了《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刚到了大门口,大方就跑过来拉走了纪绪,说:“我姨娘找你。”
纪绪问:“哪个姨娘?”
大方说:“你去了,不就知道了。”她回头又对柳遇春他们说,“你们先回去吧,我们今晚不走了,有好多事情要商量呢。”
刘基拍了拍自己的衣服说:“谁要是让她给缠上,可就玩完啰~我们走吧!”说着他们上了马车回商会去了。
【二】《醒世恒言》冯梦龙.词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
落花有意随流水,
流水无情恋落花。
大方拉着纪绪来到了书房。
书房的茶桌上摆着各式的点心,杜秋一个人坐在桌子右侧,看见纪绪进来,便朝他微微一笑。
纪绪赶紧上前施礼,道:“夫人在上,小生有礼了。”
杜秋微笑着说:“纪公子,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
纪绪心想:从哪儿论是一家人?从柳好好那里?以前杜秋可是叫自己姐夫的。
这时大方说话了:“以后叫‘姨娘’。”看纪绪没反应,推了他一把,“你听见了没有?”
纪绪只好点点头。
杜秋又是微微一笑,说:“小郡主,别闹了,你先出去吧!我和纪公子有事要谈。”
“你们可要好好谈~”大方朝纪绪做了个鬼脸,走出了客厅。
杜秋指了指右侧的座位说:“纪公子,坐。”
纪绪道:“小生站着,便可。”
杜秋笑着说:“不要客气,坐下喝茶。”
纪绪只好遵从,坐了下来。
杜秋开门见山地说:“纪公子,我今天找你来,想必你也知道为了何事。”
纪绪故作不知地问:“请夫人明示。”
杜秋说:“今天丞相一到婚礼现场,百官还没来得及拜见他,就让小郡主给拉走了……”看着纪绪有些狐疑,便道,“就拉到这个房间,说,非要嫁给你!除了你,她谁也不嫁!”
纪绪低下了头,问:“丞相的意思是……?”
杜秋说:“丞相没意见,他对自己这个小女是百依百顺,她若是要天上的月亮,丞相决不会去摘星星。”
纪绪哀叹道:“夫人,你也知道,我在家已有婚配了。”
“这我当然知道,我把你的情况跟丞相说了。所以,丞相才让我来跟你好好谈一谈。”
“我不会放弃柳好好的,因为没有她,就没有我纪绪的今天!”
“这我明白……可是你不娶小郡主,你的今天又会失去……而且,还会比从前更惨……”
“就算失去一切,我也不做那忘恩负义的人。”
“那你,还想不想为你的父母报仇了?”
纪绪抬起头看着她,心想:我家的事,她是如何得知的?
“今天,小郡主把你家的遭遇都给丞相说了。并为你争取到了乌蒙山地区的总管[1],现在叫‘永宁路’,也划归你们蜀地管辖了。丞相说了,今年春节一过你就可以走马上任。这个‘永宁路’可是个上路府,总管可是正三品,你还未入仕,便连升了五级,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纪绪又上来了倔脾气,说:“我不稀罕。”
杜秋耐心地说:“你可不要犯混,一个堂堂的探花郎,竟与一个营妓勾搭在一起,你是不要官了,还是不要头了?”忽然想起自己也曾是一个营妓,便又改口道:“娶个艺伎做个妾也是可以的。小郡主也说了,允许你娶柳好好做妾。”
“可是她不会愿意的。她那人,你还不了解?她怎能居人之下?”
听到这,杜秋反倒笑了起来,叹了口气说:“是啊!怎么世上最难弄的两个女人都让你给遇上了!”
纪绪低头不语。
“无论如何,你要有所取舍。”杜秋又商议道。
“我娶好好。”
“按理说,柳好好于我有恩,我应该偏向于她。可是,对你而言,柳好好对你的前途已没有多大帮助了,反而会影响你的仕途。但是,小郡主不同啊!她为了给你父母报仇,让王爷给你派兵。这事儿,丞相都答应了。说,四川省的三万兵马,你可以随时调用。这可是历朝历代一个州府官员从来没有过的权利。从这一点上看,丞相对你也是相当器重的。”
纪绪心想,我得赶快离开这里。不然,自己很快就让她给说动心了,便急忙站了起来说:“夫人,你不要再说了,我非好好不娶。”说完就往门外走。
————————————
注释
[1]元朝行政区划
中书省是元朝的最高行政部门,负责总理全国政务。行中书省、腹里、路、府、州、县则属于行政区划,其中行中书省、腹里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只不过是将都城周边地区称作腹里,而将其他地区称作行中书省,至于路、府、州、县则是行中书省和腹里之下的四级地方行政区划。
(1)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忽必烈以前,蒙古实行的还是蒙古式的统治,各级行政机构大多也以蒙语为主。直到忽必烈于中统元年(1260年)即位后,才开始沿用中原官制,对管理机构进行全面汉化。
在这种汉化的趋势下,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的中书省便成立了,主要负责总理全国政务。中书省的官员设置,则沿用了金国尚书省的制度,以中书令为最高长官,一般由皇太子兼任,如果还没有册立皇太子,则予以空缺。
中书省的实际长官则是左右丞相(元朝尚右,右在左上)各一人,负责中书省的日常政务。设平章政事四人,作为丞相的副手;另设左右丞各一人、参知政事两人,为执政官,这些被统称为宰执。此外,设参议中书省事4人,分别执掌左司、右司文牍,且有参与议定军国重事的权力。左司、右司则分别设郎中、员外郎、都事等官员。
中书省直接统领六部,乃是全国政务运转的中枢。
(2)行中书省、腹里:一级行政区
元朝在逐渐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开始在各地区相继成立中书省、腹里,作为直接由中央朝廷管辖的一级行政区。
1、腹里,由中书省直辖。根据《元史.地理志》所载,“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也就是指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和以西的地区,即今天的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和内蒙的一部分。腹里其实有心腹之地的意思,因为这些地区都在京师周边,故而极为重要,这便类似于之后明清时期的直隶地区。
2、行中书省,由朝廷管辖。行中书省意为各地的中书省(也曾称行尚书省),乃是朝廷为维护其统治,在各地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简称“行省”或“省”,是除腹里之外的一级行政区。各行省一般设平章政事两人(从一品),为最高行政长官,但也曾短暂设置丞相之位。元朝先后在全国设立岭北行省、辽阳行省、陕西行省、河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云南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征东行省等十一个行省,不过征东行省(高丽国)与其他行省不同,拥有更高自治权,故而又通常认为只有十个行省。
腹里和行中书省的区别在于,腹里由中书省直辖,而行中书省则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3)路、府、州、县:四级行政区划
在元朝之前,历朝历代普遍采取二级或三级行政区划来实行对全国的统治,例如西汉的“郡-县”二级制和东汉的“州-郡-县”三级制,又如隋唐时期的“州-县”二级制和“道-州-县”三级制,以及宋朝的“路-州-县”三级制。但到了元朝,除了一级行政区之外,在其下还设置了四级行政区划,从而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四级制,层级管理更为明晰。
其中,腹里和行省下辖路,路则领府、州,府、州则辖县。其中诸路设总管府,最高长官称总管。散府则设知府或府尹,诸州则设州尹(上州)和知州(中州、下州),县则设县令。
例如腹里下辖大都路、上都路、兴和路、永平路等路,而大都路又下辖霸州、通州、蓟州、顺州、檀州等州,而通州又下辖潞县、三河县。
又如四川行省下辖成都路、嘉定路、广元路、顺庆路等九路、五府,其中广元路又下辖保宁府和剑州、龙州、巴州、沔州,保宁府则下辖阆中、南部、苍溪、西水、奉国、新井、新政七县。
需要注意的是,元朝的府分为直隶府和属府,直隶府直属于行省管辖,属府才属于各路管辖。
此外,元朝的路、府、州、县分别分为上、中、下三等,分别决定了其最高长官的品级,例如虽然同为知州,但中州的知州乃是正五品、下州的知州则只有从五品。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281467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2814679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