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91章 沉吟认取佳人意

第91章 沉吟认取佳人意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一】《玉惜春.误却春光》孟称舜.元曲
误却春光底事忙,
相思一夜九回肠;
沉吟认取佳人意,
为雨为云未可量。
文秀和文娇约定今晚在熙春堂下幽会。可这一天,文秀真感觉是度日如年,他热切盼望着能快点黑天。
一会儿他从窗中探出头来望望天,一会儿又奔出门去看看日。只见那太阳好像是用鳔胶粘在了天上一般,半晌都挪不了一寸,急得他直冲天上打拱作揖。
文秀想:人常说“人有善愿,天必从之。”可我欲成就这百年之好,这老天就是不黑,想是天也故意与我作对。
文秀就这样魂不守舍地煎熬到了红日西坠,刚把明天准备参加婚礼的好衣衫穿戴整齐,准备幽会。忽然狂风大作,乌云滚滚是扑天盖地而来。霎时,大雨滂沱,似天河决口一般。
文秀是又急又恨,对着满园的苦雨直跺脚:“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1]。文秀啊文秀,你好命苦啊!”
可是,再急也没有办法。
那雨一会儿急,一会儿缓,可就是不停,好像是成心跟他较劲似的。万般无奈的高文秀,只能是独对孤灯听雨声了。
于是,他将满腹的怅恨泻于笔端,援笔飞书一首《玉惜春》,抒其泱泱之怀:
“晓窗寂寂惊相遇,欲把芳心深意诉;
低眉敛翠不胜春,娇转樱唇红半吐。
匆匆已约欢娱处,可恨无情雨不住!
枕孤衾冷不成眠,挑尽残灯天未曙。”
【二】《两处相思一种愁》佚名
窗前听雨恨离忧,
两处相思一种愁;
春梦已去无多日,
却把天涯作尽头。
天亮后,文秀一点儿情绪也没有。但照例到舅母处请安。
恰巧,文娇也在房中。二人对视一下,速又将目光移开了。与舅母闲话了一阵子,文秀便告辞出来了,并且故意放慢脚步,假装欣赏堂前那窗扇的木雕,等着文娇出来相见。
不多时,身后有小步弓鞋声响起,回头看时,正是心上人儿。文秀忙从袖中取出夜里所写的词章,双手递与文娇。
文娇昨夜也是心急如焚,初次相约天公就不作美,想那三哥一定是坐立不安,这一夜不知他是如何熬过的。真是一样相思,两人烦心。
刚才在母亲房里遇到文秀,当着母亲的面不便言语,见他匆匆别了母亲出去,知他定在外面等候,忙托故告辞出来,见文秀朝熙春堂走去,左右瞧瞧见四下无人,便慢慢跟了过去。
此时,她接过词笺看罢,款款收到袖中,抿嘴笑道:“好事多磨,三哥不必往心里去,既然小妹以心相许,迟早总会有机会的。”文娇安慰了文秀两句,便匆匆离开了。
文秀自忖:“这‘机会儿’是何时啊?想是没日子了。”抬头望着文娇远去的背影,心中好生不快,可也无奈,只能是耐着性子等待了……
正在惆怅,老管家王忠来喊文秀:“表少爷,老爷已在大厅等着你了。”
“等我?”
“不是今天,您俩要去参加婚宴吗?”
“噢,噢,”文秀这才想起韩沃今天结婚的事儿。
【三】《国风.召南.鹊巢》诗经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孙知之和文秀来到了韩府,大老远就听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孙知之道:“可能是大花轿到了。”
“是吗,那我们快过去看看新娘子。”文秀扶着孙知之急忙来到门前。
只见:八名抬轿夫刚放稳了大花轿[2],就有四名轿工把花轿的轿门卸了下来。此时一名五六岁的盛妆小女孩,俗称“出轿小娘”的过来,迎接新娘子出轿。
小女孩用手微拉新娘梅绯儿衣袖三下,新娘子梅绯儿才可以迈出轿门。
绯儿头盖红盖头,出轿门先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步红毡,由喜娘相扶进了大门。
看热闹的人们簇拥而入。
梅绯儿来到了喜堂,站在了喜堂的右侧位置。
这时,新郎韩沃闻轿才能进门。
要掐算好时间,看到新娘绯儿后,要立即假装要躲到别处去,再由捧花烛小男孩请回,才能站在喜堂的左侧。
喜堂布置与南方差不多,拜堂仪式则稍有不同。
喜堂中有主香公公,多由新郎祖父或祖伯叔们担任。
婚礼仪式正式开始。
赞礼者喊:“行庙见礼,奏乐!”
奏乐者奏响音乐时,主祝者诣香到案前等待。
赞礼者赞唱道:“跪,皆跪!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主香者和新郎、新娘皆遵赞礼声来做动作。
赞礼者接着赞唱:“升,平身,复位!跪,皆脆!”接唱,“升,拜!升,拜!升,拜!”又唱,“跪,皆脆,读祝章!”
由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跪在右侧拜佛凳上读“祝章”[事先念熟,不可读错]。
小男孩读毕“祝章”后,赞礼者又唱:“升,拜!升,拜!升,拜!”
整个过程总称为“三跪,九叩首,六升拜”。
最后赞礼者唱:“礼毕,退班,送入洞房!”
繁缛的拜堂仪式结束后,由两个小男孩捧龙凤花烛导行,韩沃执彩球绸带引新娘子绯儿进入洞房。
新郎和新娘脚须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为5只,也有10只麻袋,走过一只,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意谓“传宗接代”、“五代见面”。
入洞房后,按男左女右坐在床沿,称“坐床”,由一名福寿双全妇人[3]用秤杆微叩一下新娘头部,而后挑去“盖头篷”,意示“称心如意”,谓“请方巾”。
新郎韩沃稍坐即出,新娘梅绯儿便开始换妆,客人请吃“换妆汤果”。
梅绯儿换好妆后,由韩沃领着出来行“拜见礼” [4]。
————————————
注释
[1]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这是一句谚语,意思是比喻时运来时加倍称心,时运去时分外倒霉。
滕王阁: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婴任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时建的一座阁;传说唐诗人王勃乘顺风船飞驰到洪州,参加了洪州牧阎伯屿在滕王阁举行的盛宴,即席写成《滕王阁序》,因而名扬天下。
荐福碑:宋代穷书生张镐流落饶州(今江西波阳)荐福寺,寺僧想拓印颜真卿碑帖一千份给他卖作路费,不料当晚碑石被雷击毁。
出处:《警世通言》一七:“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德称两处投人不着。”明.罗懋登《西洋记》五三:“自古道:‘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金钟撒碎声。”’
[2]元代婚礼流程
(1)坐花轿
今天是韩沃的大婚。
五更时,韩沃家以全副猪羊或五牲福礼及果品,在厅堂供祭“天地君亲师”,俗称“享先”。
婚礼的前一天,韩沃家向贳器店[指出租婚丧喜庆用品的铺店]租得八人抬的大红花轿和婚礼器物。[坐花轿尚含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之意,女子一生只能坐一次花轿。故夫妻吵嘴,妻子常带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是八抬大轿轿抬进门的,又不是走上门的,以此来炫耀自己高贵。]
大花轿要出门的时候,韩沃家要以净茶、四色糕点供奉“轿神”。然后,大红灯笼开路,并一边走,一边放铳、放炮仗,沿途是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那个时代,新郎是不到岳父家迎亲的,而是以喜娘[送娘]为使者,持名贴前往女方家迎亲。
(2)开面
新娘子在上轿前,女家喜娘用五色棉纱线,为新娘子绞去脸上汗毛,俗称“开面”,也叫“开脸”。[含有现在的美容之意]
花轿临门后,女家放炮仗迎轿。旋即虚掩大门“拦轿门”,待塞入红包后方才开门。
花轿停放必须是轿门朝外,袁震家有人燃着红烛、持着镜子,向轿内照一下,谓之驱逐匿藏轿内的冤鬼,称为“搜轿”。
袁震家中午须摆正席酒,俗称“开面酒”,也叫“起嫁酒”。
(3)哭上轿
新娘子梅绯儿上轿前,须经韩沃家的喜娘三次催妆,绯儿还得假装不愿出嫁的样子,懒于梳妆[当然也有封建婚姻确实不愿出嫁者]。而后,绯儿还应该坐在自己的娘腿上,娘再为女儿喂上轿饭,寓意不要忘记哺育之恩。但绯儿只是落落的义女,而且年纪相仿,只好把“喂上轿饭”和“哭上轿”的程序给免了。
“哭上轿”是女儿上轿时,母亲哭送,哭词多为祝颂、叮嘱的话,有:“囡啊囡,侬抬得去呵,烘烘响啊!侬独自去呵,领一潮来啊! ”“侬敬重公婆敬重福,敬重丈夫有饭吃”等等,新娘动了感情也含泪惜别。
(4)抱上轿
接下来是“抱上轿”。即由新娘的兄长抱着,把妹妹送上轿。
进轿坐定后,臀部是不可随便移动的,寓意平安稳当的意思。这抱新娘的兄长还真得由纪绪担当,因为梅绯儿也太高了。
紧接着是“倒火熜灰”。
新娘座下放一只焚着炭火、香料的火熜,花轿的后轿杠上搁系一条席子,俗称“轿内火熜,轿后席子”。
(5)送轿
起轿时,袁震家放鞭炮,并用茶叶、米粒撒轿顶。兄长纪绪随轿而行,谓之“送轿”。城区抬花轿要绕至千岁坊或三法卿[地名]等处,以讨“千岁”、“三发”的彩头。
纪绪送至中途即返回,且要包点火熜灰回来,并从火种中点燃香,返回家里置于火缸中,俗称“倒火熜灰”,亦称“接火种”。
纪绪这个临时兄长,接回“火种”后,还来不及休息一会儿,又被大方拖着去韩沃家闹新房去了。
本来大舅哥今天是不应该去新郎家的,而是应该明天‘回门’,也叫“望二日”时,去新郎家接回自己的妹妹。
[3]福寿双全妇人
是指父母都健在,丈夫的兄弟姊妹都有,儿女双全的妇女。缺任何一方,说明此女人为“五福不全”。
[4] 拜见礼
“拜见礼”也称“见大小”, 就是以亲疏、辈份依序跪拜见面。
拜时起乐,堂上摆大座两把,受拜者夫妇同坐,如一个已故,则亦按男左女右就坐,另一把空着。
拜毕赐红包给新娘,俗称“见面钱”。公婆可不掏红包,谓曰“媳妇是自家人”。新娘与同辈见面则作揖,若小辈拜见时,新娘亦给“见面钱”。
新娘子拜见过所有亲戚后,举行“待筵”。新娘坐首席,由4名女子陪宴劝食,新娘多不真吃。筵毕,喜娘陪新娘子到厨房行“亲割礼”,有捞粉丝、摸泥鳅等习俗,谓之“上厨”。其实,也就是看看新媳妇以前在娘家下没下过厨房,会不会做家务,手脚灵不灵巧?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289637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2896379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