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82章 殷勤一半付多情

第82章 殷勤一半付多情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万界大强盗


        【一】《西江月.试问兰煤》孟称舜.元曲
试问兰煤灯烬,佳人积久方成。
殷勤一半付多情,油污不堪自整。
妾手分来的的,郎衣拭处轻轻。
为言留取表深诚,此约又还未定。
文娇正对着菱花镜描眉,从镜中看见文秀进来,心中颇喜,但脸上却仍旧是淡淡的。
文秀上前深深一揖,“愚兄特来谢妹妹赐诗,妹妹才过班姬,字超苏蕙,堪称女中才子。”
文娇放下眉笔,起身还礼道:“惭愧,惭愧。还是三哥才调高雅,字字出风标,小妹实是萧史面前弄箫,鲁班门上耍斧,倒让三哥见笑了。”
“妹妹过谦了,妹妹好诗,芳情尽泄,愚兄怎能比得。”
文娇听得“芳情尽泄”四字,粉面含羞嗔道:“三哥莫要嘲讽,小妹哪里能作出什么好诗?更谈不上什么芳情尽…尽……”
文秀见她娇羞难当,也不敢多言,转而瞥见梳妆台上的青黛色泽滋润,便问:“妹妹适才描眉所用黛膏,是灯烬?还是烛花?”
文娇稍稍平静下来,柔声道:“是灯烬所积。”
文秀凑近观看,称赞说:“好灯花呀,想想愚兄倒不如它了。”
文娇不解其意,便问道:“三哥此话怎讲?”
文秀看了一眼文娇,哭丧着脸说:“愚兄说不如它自有道理——它,日傍妆台为你画眉;它,曾夜入帐帏照你入梦;它,是你兰指亲调,用心收留,久积而成。我哪里有它这个福份,所以说,我不如它。”
文娇见文秀虽是调侃,却是出口珠玑,心中也确实喜欢,便捻着衣带低头不语。
文秀心中却直念“阿弥陀佛”,见文娇没怒,便上前试探道:“妹妹,能否分一半给三哥,也好让我回去写封家书?”
文娇点点头,“自家动手吧!”
文秀见状,便将黛膏拈起来,故意不掰,说道:“妹妹既然答应送我,怎好让客人自己动手呢?”
文娇伸出葱指拈了过来,“既许三哥,还怕沾手?”说着便掰了一半递给文秀,又将剩下的一半放回眉盒里,随手牵了文秀的衣襟将手指擦净,复又指着油污了的地方顽皮地说,“我想三哥要我的黛膏,本想图省事,这倒好,自己回去费事洗衣服去吧!”说完捂嘴笑了起来。
文秀听了此话,不由得心花怒放,嬉笑道:“费事?我才不洗来!我把它留作信物。”
谁知,文娇一听“信物”二字,顿时变了脸,柳眉上挑,凤目圆睁,颤声道:“我本无他意,三哥为何出口无礼,成心将人奚落,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与你本是兄妹排连,有什么可做信物的?我可不是那路柳墙花,随人取笑,任人欺负。我这就禀告我娘去,省得你没人处尽情轻薄戏弄……”说着一甩手就想往站外走。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把文秀弄懵了。
他心跳汗出,手足无措,双膝一软便跪在地上,一把扯住文娇的长袖苦苦哀求,“妹妹开恩,妹妹开恩,且不要发火,原谅愚兄无心之过。”
“无心?分明是故意的。”
“我不是故意的,饶过愚兄这回吧。”
文娇一甩袖子说:“你还敢抵赖!”
“不敢,不敢,好妹妹饶了我吧!”
“我若不饶呢?”
“那…那愚兄就…就一直跪在这里。”
文娇见文秀当真怕了,心中又有些不忍,便转身相扶。
文秀见文娇回过头来相扶,欢喜欲狂,伸出双臂就势去搂抱文娇,惊得文娇闪身退后两步,双颊飞红,一时心悸不止,喘息道:“三哥起来,休要装模做样吓唬人,我劝你今后休将人看歪了。”说着将脸背了过去。
文秀窘得无地自容,低着头仍跪在那里。
半晌,文娇才转过脸来,见文秀还痴呆呆跪着,又疼又气,低声喊:“呆子,还不快些起来?”
文秀如同得了大赦令,忙站了起来,立在一旁,偷眼瞧着文娇。
文娇紧绷着小脸,看也不看文秀。
文秀见她生气的样子愈加可爱,也不想离去,便一揖到地,“谢妹妹担待,饶了愚兄这一回,愚兄感恩戴德铭记在心了。”本想再说些好话,却见文娇面沉似水,像真的生气了,生怕画虎不成反类犬,弄巧成拙。况且也担心时间久了,让人看见,惹出闲话来,便搭讪道,“愚兄唐突妹妹,多有得罪,告辞了。”说罢拈着那块灯烬,掀帘退了出来。
文娇见文秀怏怏而去,心中好生不忍,暗忖:“三哥呀三哥,你的衷肠我已尽知,我的衷肠你可否明白?
【二】《塞鸿秋.春情》张可久.词
疏星淡月秋千院,
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
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的秋千院;愁思如云,幽伤似雨,青丝遮住了芙蓉脸。
孙文娇斜倚在床头,却怎么也睡不着。
想着表哥被自己数落的样子,心里不禁难过了起来:“可你怎知道我抢白你时,我的心里比你还难受吗?想到你此时我心中如盐撒刀割,不知今夜里你将怎生难过?”文娇不禁流下了眼泪。
她起身来到梳妆台前,对镜照了照自己的模样,感觉自己的身影真的好孤单,她不禁心头一酸,扭头去看香炉里的熏烟,见烟气低沉飘散,恰似自己的思念。
百无聊赖的她偶然瞥见桌子上闲放的团扇,看见了扇子柄下系着的红穗子,就像姚玉京[1]在燕脚系的红丝线,心头顿升一丝希望。
她急步走出了梳妆间,来到了鹦哥的笼子前,取出鹦哥,仔细地在鹦足上系了根自己的相思线。
她转身感叹,朦胧中看到池塘中落花成片,这些景物都像一行行情诗写入了自己的相思传。
————————————
注释
[1] 姚玉京
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襄州(今河南方城)名妓。姚玉京出自官宦世家,其父姚远在任寿安(今河南宜阳县)知府时,因逢战乱而死。其母带其逃命至襄州。不料姚夫人病亡,姚玉京遂卖身葬母,入怡琴馆为妓。
后来,姚玉京嫁给敬瑜。不几年,敬瑜死了,玉京守志奉养公婆。在此期间,常有双燕筑巢于梁间。
一日,其中一只被鸷鹰捉去,另一只孤飞悲鸣,停在玉京臂上,似要与她告别。玉京以红线系燕脚,嘱咐明年再来作伴。明年燕子果然来到,此后相伴六、七年。到玉京病死后,燕子也飞到坟地悲鸣而死。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296277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2962774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