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34章 一般如雪映罗襦

第34章 一般如雪映罗襦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童养媳,又称“待年媳”。
周朝的婚姻实行的是“娣媵制”。就是说男人结婚时,其夫人的妹妹和侄女都会一同跟随她出嫁;秦汉以后,帝王每选贵戚之女童进宫,成年后便为帝王妃嫔,或赐予子弟为妻妾,这些都是童养媳早期的一种表现形式。
“童养媳”的名称起于宋代,到了元朝时期,养媳之风便从帝王之家普及于社会,很快便在社会上流行起来。
元代之所以盛行童养媳,究其原因是元朝的战争叛乱不断,天灾瘟疫频发,社会动荡不安,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便形成了抱养童养媳的做法。
贫民家里的童养媳,大部分都是从战区或灾区抱养来的,或是从街上插草标卖儿卖女的灾民手中用贱价买回的女童。
另外,元朝有一个很不好的制度——保甲制。
元朝规定:十户为一保,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保长,这十户的财产和女人保长可以随时、随意取用;汉人、南人不得拥有金属刀具,十户人家只能共用一把菜刀,且菜刀平日里须寄放在保长家;保长对汉人新娶的妻子享有“初”夜权,汉人娶妻后必须先将妻子送至保长家,三日后再接回。由于这种原因,中原很多地区汉人有“摔头胎”的习俗。但百姓又怎忍心摔死这幼小的生命,大都丢弃在路边。被拣回来的男童便做了养子,女弃婴大都做了这家的童养媳。
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的社会,就连皇帝也只能娶一个老婆也就是皇后。如果男方将童养媳纳为妻则不可能再娶;如果男方将童养媳纳为妾氏,男方成人后可再行娶妻。为此,童养媳成为元朝社会富裕人家的一种生活常态之一。
一些贫困家庭无力抚养儿女,就把女儿卖与富家子弟或家境较好的家庭作童养媳;而家境一般的家庭为了节省儿子娶妻的费用,于儿子年幼时买下一个女童来家当儿媳,既可以照顾年幼的未婚夫,又为男家多了一个帮助干活的劳力,而女家也减轻了经济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童养媳从小和丈夫一起生活,长大后会发现彼此之间没有性吸引力,而会像姐弟一样只有亲情。如果强迫他们像夫妻一样生活,会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一】《临江仙.乐奏箫韶花烛夜》佚名
乐奏箫韶花烛夜,
风流玉女才郎。
同心结上桂枝香。
如鸾如凤友,永效两双双。
莫把画堂深处负,笙歌引入兰房。
满斟玉斝醉何妨。
南山堪作誓,福禄应天长。
柳好好殉情的头一天,便为养女柳如烟和儿子柳思绪举办了婚礼。
在婚宴上,柳好好当着家里的奴仆说:“从今往后,我的这个家,就交由儿媳柳如烟来掌管,府中的大小事宜都由如烟来定夺。”
柳如烟不知养母为何如此着急地给他俩举办了婚礼,也不明白为何把这么个大的一个家交由她来管理。柳如烟也不敢问,只能听从养母的安排。
白天的婚礼,小思绪觉得热热闹闹,满大厅里跑来跑去的,好不容易抓过来摁在地上,算是拜了堂;可到了晚上,他便开始闹了,哭个不停,伸着手非要到母亲屋里去。新婚妻子柳如烟怎么哄也不行,急得她一味地抹着眼泪儿。
听到哭声,柳好好便心痛起儿子了。她让丫环去洞房告诉如烟,让她先把小思绪抱到她的屋里来。
小思绪一进柳好好的屋子,她便急忙接过了儿子,紧紧搂在怀里,哭泣了起来。
柳如烟说:“既然……娘也舍不得小绪……就让小绪……还在娘的房间……睡吧……”
“以后,总归,还得你来照顾他,你也不要回房睡了,待在我的屋子里,我教教你,晚上如何带小孩儿……”柳好好叮嘱着儿媳。
柳如烟搬来了个小凳子,放在柳好好母子的床边。她坐在凳子上,趴在床边,守着她们母子睡了一夜。
【二】《沙扬娜拉》徐志摩.诗
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新婚的早晨,他们一家三口欢快地吃过了早饭,可一转眼的功夫,便不见了婆婆柳好好的去向。
柳如烟心里纳闷:以前婆婆去哪儿,都是跟她招呼一声的,今天为何什么也没有交待给她,便不知了去向?
难道,婆婆真的把这个家交给了她,自己出家做尼姑去了?
不能吧!柳思绪还这么小……
柳如烟没着没落地忐忑了一整天。
小思绪白天倒是不哭不闹的,跟着柳如烟玩得挺好。到了晚上,如烟便守在婆婆的床前,学着婆婆的样子哄孩子睡觉。
两更时分,小思绪还见不到母亲的面,便开始哭闹了。
柳思绪从小有“模揸”的习惯[就是睡觉时,手总要摸着大人睡]。如烟也学着婆婆给小思绪脱了衣服,只穿了个小红兜兜,然后温柔地把他抱在怀里,解开自己的上衣,将自己平平的胸儿往小思绪的嘴里送。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从那一刻起,柳如烟的眼睛里就全是柳思绪了……
小思绪迫不及待地在她的胸前寻找着,贪婪地吮吸着。
不多时,小思绪又哭闹了起来——对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来说,胸都没有,更不应说哺乳了。
柳如烟只好抱着小思绪下了床,在地上走来走去,不停地哄睡着他。可能是哭累了,小思绪渐渐没了声音,睡着了。
柳如烟像圣母般的冲着孩子含泪微笑着,看着怀中嗷嗷待哺的孩子,轻轻地抚摸着他,仿佛如烟长大了很多。
睡梦中的小思绪也伸出细嫩的小手,不住触动那稚嫩而又美丽的胸前……
【三】《夜雪》白居易.诗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柳如烟就这样抱着小思绪坐了一夜。
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得透亮,心中不免为柳好好担心着:“您去了哪里?为何不和我们说一声?”想到柳好好最近怪异的表情,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了柳如烟的心头,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眼泪不停地在她眼眶里打转,一眨眼,淌过了她娇小的脸庞,滴到柳思绪红扑扑酣睡的脸上……
夜深了,雪也好像越下越大,她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四】《对雪》高骈.诗
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
盖尽人间恶路岐。
天亮了,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柳如烟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子变成白玉般洁白。
“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柳如烟让仆人在高楼上放了个大火盆,她边哄着小思绪玩耍,边不停地朝窗外张望,期待着能看到婆婆的身影。
天放睛了,太阳出来了。
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的摇晃着,将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都抖落下来了,玉屑儿似的雪末儿也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看远处,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都铺上了一床厚厚的白雪。仿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让大雪给湮灭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
柳如烟终于等来了柳好好,她抱着小思绪急急地下了楼,来到客厅,抱着柳好好哭个不停:“娘,您去哪里啦?”她看着柳好好用白布包着的伤头,又问,“娘~,您的头怎么啦?谁打你了?”
刘基笑道:“谁敢打你娘!是你娘用脑袋撞人了,是她自己磕破了。”
柳如烟转头怒视着刘基:“是不是你,惹我娘生气了?”
小思绪也两眼泪汪汪地看着刘基,语言不清地学话:“是不是你……是不是你……”
小思绪的萌态,把大伙都逗乐了。
【五】《临江仙.送王缄》苏轼.词
忘却成都来十载,
因君未免思量。
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
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第二天,柳好好送别刘基和施耐庵去云贵的军屯区选拔侍卫。
刘基看到柳好好昨日好好的心情,忽然变成了今日离别的忧伤,他也不知用什么话来安慰她。
但是,她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又有谁能够体会?
这对苦命鸳鸯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一个,纪绪不知何时才能名正言顺地恢复本姓;再说,柳好好很快就将跟随汪寿昌回他老家落叶归根了。恐怕,他俩以后再也不会有见面的机会了。
看到柳好好忧郁的样子,刘基问:“汪大人何时归故里?”
“明年三月。”
“要不然,你跟我去云南散散心?”
“好呀,好呀,我正想去见我的义父和语蓉大姐。”
“那我们下午再走吧,你整理一下行装,也好去汪府跟汪大人打声招呼……”
“他那儿就不必招呼了,你也不必等待多久,我回去带几件衣服就走。”
柳好好进屋收拾自己的行李去了。
刘基便对施耐庵说道:“肇瑞兄,你先行去芒部地区预选着,我陪柳姑娘去别处散散心。等过了春节,我就去芒部与你会合。”
施耐庵知道柳好好为纪绪刚刚殉过情,也深感同情,便爽快地答应了刘基,自己先带着随从向芒部赶去。
大约半个时辰,柳家大院出来了一辆豪华的两骑大马车。柳好好一掀车帘,兴奋地说:“刘大人,您也不必骑马去了,我们一起坐车吧……”
看到有温暖的大马车,刘基把坐骑交给了随从小厮,让他骑马跟在车后,自己急忙上了马车。
车上坐着柳好好的儿子和儿媳,他俩高兴地叫了声“刘伯伯”。刘基应着,坐到了马车的正座上。车中心还有个大火炉,红腾腾地烧着车内暖洋洋的。
刘基问:“你哪找来的这辆大马车?”
柳好好自豪地说:“我自己的。”
“汪大人一生俭朴,他能为你买如此豪车,看来对你也确实不薄啊!”
“他,哼哼,他哪舍得给我买车?!”
“怎会不舍得?听说,当年汪大人为了娶你,特派五千名手持红灯笼的士兵从帅府沿途肃立到内桥平章府,而轰动了整个蜀川……”
“刘大人净提人家不开心的事儿~”
刘基笑了笑,赶紧转移话题:“听说赵语蓉一家受到牵连,发配给皮甲之人为奴,也在勐泐……木公子让我去她那里看看情况如何,不知她们是否已解救出来?”
“我已打听过了,语蓉一家已经从军队里出来住了。本来我已派人去勐泐接她们回四川住,但小妹舍兹不愿意离开勐泐,所以一直待在那里不肯走。”
“她为何不愿意离开勐泐?我这还有她大哥捎带给她的礼物呢。”
“还不是不愿离开那个奢衣尔。”
“怎么,谈恋爱了?”
“是啊!”
刘基笑了笑:“蜀地的女孩儿,恋爱得真早……”
“不是我们四川的女孩子早熟,关键得看是谁家的妹子!”两人会意地一笑。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306039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3060398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