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37章 曾经两度过蒲州

第37章 曾经两度过蒲州

推荐阅读: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人间苦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我的母老虎霸天武魂凌天剑帝青葫剑仙军工科技我的公公叫康熙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

    【一】《红楼梦》曹雪芹.词
    俊眉修眼,顾盼神飞;
    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纪绪便起了床。
    他仔细地把自己修饰了一番,然后拿起笔来,一笔一划地写好了拜帖,又挑了匹漂亮的枣红马骑着,精神抖擞地向丞相府走去。
    门口的士卒让门卫里的人出来接了拜帖,并让纪绪在台阶下候着。
    不一会儿,出来了一名侍者,把纪绪领到了一个小客厅,侍女给他上了茶,两人便又退了出去。
    纪绪喝了一口,顿感香气宜人。他站起身来,欣赏着客厅墙上挂着的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心想:看来丞相确实对书画有喜好,因为墙上的这幅《韩熙载夜宴图》[宋摹本],一看就知是仿品。
    纪绪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清明上河图》笑了起来,暗自思忖:“看来,此画真是买值了。”
    不多时,杜秋在侍女的搀扶下走进了客厅。只见她俊俏的美貌,狭长的眼睛,一盼一顾神采飞扬,看着就不是凡俗之人。
    纪绪赶紧上前施礼,杜秋朝他笑了笑,算是还礼了。
    坐定后,纪绪说明来意,并把柳好好给她写的信交给了侍女。侍女递给了杜秋,她打开了书信,阅读后,赶紧起来施礼:“原来是姐夫来了,小妹失礼了。”其实杜秋比柳好好还大一岁,为了表示对师傅的尊敬,所以称纪绪为姐夫。
    纪绪也赶紧起来还礼,很快那种生疏感就云消雾散了。
    杜秋的谈吐很有文化气息,字字皆精华,跟这样的人会面,感觉自己的素质也提高了很多。
    几句交谈后,杜秋说:“姐夫请放心,姐姐的事,就是妹妹的事。明天是元夕,皇帝赐百官放假十日以庆祝灯节,丞相正好在家,我现在就去找他,一定为姐姐办妥此事。”
    纪绪赶紧起身感谢,说:“那小生就不打扰夫人了,小生告辞。”
    纪绪高高兴兴地离开了丞相府,心中悬着的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二】《元夕行》张居正.诗
    今夕何夕春灯明,
    燕京女儿踏月行;
    灯摇珠彩张华屋,
    月散瑶光满禁城。
    见纪绪哼着小曲走进了会馆,柳遇春调侃道:“开端兄为何如此高兴?路上遇见仙女了?”
    纪绪高兴地说:“是啊,刚才回来的路上,遇见了七仙女,约我明晚元夕去赏灯,不知正时兄是否有意与她们一见?我俩做连襟可好?”
    柳遇春连忙摆手说:“愚兄现无此心,等中得状元,方考虑此事也不迟。”
    刘基朝柳遇春笑了笑,“正时兄此言差矣,仁兄将近不惑之年,理应功名和姻缘两不误才对。”又转身问纪绪,“灯会在哪儿进行?”
    纪绪说:“就在我们胡同外的东华街上[即现在灯市口大街一带]。东华门外灯市长二里,白天是市场,夜晚张灯火。”
    刘基是第一次来京城,纪绪便给他介绍起来:“灯市期间,白天街道两旁列市,市场上售卖的物品种类繁多,既有闽粤海外的珍异,又有三代六朝的古董,还有日用百货,四民穿着的服饰,老少皆喜的食品等等。每到夜幕降临,街道两旁的茶楼酒肆,便张灯结彩,供游人饮宴作乐。”
    纪绪张开扇子拂了两下,又收了起来,眉飞色舞地继续说:“现在人们又延长了灯节的时间,皇帝还特准百官放假十天以过灯节。我们来的当天晚上,你不是看到街上有许多灯了吗?只是不够多,也不够热闹。明天元夕晚上,鼓乐齐奏,焰火怒放,绮丽无比,还有杂技表演等娱乐项目,更显热闹……”
    【三】《正月十五夜灯》张祜.诗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时天上著词声。
    杜秋把纪绪的事跟伯颜说了,伯颜看到自己梦寐以求的《清明上河图》,再加上杜秋现在正是受宠的时候,所以纪绪的事,伯颜很爽快地答应了。
    上元夜,皇上举办元夕晚会,伯颜只带着杜秋来到了皇宫。
    整个皇宫气势宏伟,千门俱开。大殿上,成百上千的歌女连袖起舞——
    红腰乱旋悦人眼,歌声袅袅入云端;个个美貌若仙子,人人如来落尘间。
    【四】《上元夜六首.其一》崔液.诗
    玉漏银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华灯初上,刘基和纪绪打扮一番,准备去看灯会,可柳遇春却端坐在桌子旁边看起书来。
    钟鼓楼上,鼓声仍旧按时报着更点,仿佛催促着人们赶快动身,去把花灯欣赏。
    听着一阵阵的更点声,纪绪嫌时间过得太快,怕不能玩得尽兴,于是感慨道:“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么;时光啊!也不要过得那么快呀。”
    刘基对柳遇春说:“正时兄,灯会就在胡同口,你这么能坐得住?”说着,刘基和纪绪一人一只胳膊,硬拽着柳遇春来到了挂满花灯的大街上。
    【五】《京都元夕》元好问.诗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袨:xuàn华美。]
    来到大街上,到处能碰到穿着华丽盛装的人们;那些手拿灯火的孩子们,更是嬉闹着四处乱窜,时不时地碰撞着大人们的腿脚。
    今天的纪绪不同以往,他身穿朴素的长衫,游弋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赏灯猜谜。
    【六】《十五夜观灯》卢照邻.诗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缛:rù繁密的彩饰。]
    花灯越点越多。这绚丽的色彩,仿佛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地点缀着天际,灯光和星星连成了一片。
    那连接天河的灯光,就像是星星坠落下来一般,而那靠着高楼的灯光又似乎是月亮悬挂在天边。
    在色彩华丽的灯火里,有一对夫妻正在举办“芳宴”。
    大红灯笼照射下,如夫人显得是那么的光鲜丽艳;她丈夫举起酒杯,目光却凝固在夫人那“巧笑倩兮”的容颜上,久久不愿移走……
    [芳宴:是夫妻(或情人)之间的一种特定宴席。通过举办这样的宴席,不仅可以体现出丈夫对于妻子的钟情与爱意,还能向亲朋好友传递夫妻间的恩爱信息。]
    【七】《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杨广.诗
    法輪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燔:fán焚烧。]
    正在这时,千万朵礼花飞上了天。有的似法輪在天空盘旋,有的如梵声响彻夜阑。琉璃台上传来了钟鼓那悦耳的响声,那钟声仿佛在催促着人们赶快来灯市观看这美丽的景象……
    【八】《正月十五夜》苏味道.诗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秾:nóng花木繁盛。]
    路,四通八达;人,八方涌塞......
    随着人群的不断聚集,礼花在持续地绽放着。到处是火树银花,大地都被烟火烤成了黄金色;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犹如娇艳的花朵一般。
    马蹄声,尘土飞扬;月光照,逐人前来。
    月光下,灯影处,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浓妆艳抹,她们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街道两旁,花灯一串又一串,五彩的光亮映红了人们的笑脸。
    柳遇春三人不急不忙,从容地走着,谁都不想让这一年中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九】《青玉案.元夕-上阕》辛弃疾.词陈彼得.曲陈彼得.歌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此时,元夕夜进入了顶点。天地空三者融会贯通,星火交融,光流香溢,喧嚣动容。人们如颠似狂,似痴如醉,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
    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夕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到地下。那如雨的彩星,自空中坠落,好似陨星雨花。
    达官显贵携家带眷,坐着雕车宝马走在繁花的路上。豪车过后,留下满路的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那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行。
    【十】《青玉案.元夕-下阕》辛弃疾.词陈彼得.曲陈彼得.歌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夜,鱼飞龙舞,笑语融融。尤其是姑娘们,一个个雾鬓云鬟,蛾儿雪柳。她们盛装打扮,一路欢笑不停……
    突然,一驾豪车疾驰而来,停在柳遇春的身边。车帘被撩起,一阵扑鼻的芬芳迎风飘来,刚一转脸寻香,一口红茸唾在了柳遇春的脸上。
    “喔~!”柳遇春吃了一惊,那少女也吓了一跳。
    两人呆望了半天,少女慌忙放下车帘,催促车夫快逃。
    “哎~”少女就在柳遇春的眼皮底下溜走了,怔了半天的柳遇春都没来得及阻止她。
    就这刚才的一瞥,柳遇春真的懜住了,那女孩简直太漂亮了。柳遇春还在怅然若失地傻傻地站着,刘基从身后拍了他一下,催他快去追赶……
    [歌曲]“啦……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那女孩的车走了一段,好像又被堵住了。
    柳遇春急忙赶了上去,一拉车帘,见没人,便问车夫:“人呢?”
    车夫笑嘻嘻地说:“早跑了!”
    柳遇春失望地追问道:“她是何方仙子?”
    车夫说:“她们是‘畅春院’的,叫什么,小人不知。”
    柳遇春看着眼前人来人往的人流,女孩早已无踪无影了……
    此时,纪绪和刘基也赶了上来,纪绪喊他道:“仁兄,走吧!看灯要紧,至于美女,你本来就不喜欢嘛。”
    柳遇春呆呆地说:“不,她不一样!”
    刘基笑着说:“凡是男人,哪有不爱美人的,正时兄以前只是没有碰到可心的人罢了。”
    [歌曲]“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啦……”
    他们三人边说边往前走。可柳遇春仍在四处张望,寻找她千百回,总想找到那意中之人,但怎么也寻不到。
    偶一回头,他忽然发现那女孩仿佛站立在幽暗处——柳遇春的双眼立刻放亮了,就在那一角残灯的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原来她藏在这个地方,还未归去。
    但她,好像也有所期待!
    就在这一瞬间,柳遇春似乎感觉到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他悲喜而又莫名的感激和铭篆。
    柳遇春急忙走上前去。
    少女慌忙拿出手绢,使劲翘着双脚,抻着胳膊擦拭着柳遇春脸上的红茸。柳遇春就这样怔怔地看着她,希望她擦慢些……
    就在女孩抽手的瞬间,柳遇春急忙用双手抓住了那只玉雕般的小手儿。
    可惜,让她挣脱了;万幸,手帕却留在了柳遇春的脸上。
    【十一】《元夜踏灯-上阕》董舜民.词
    百枝火树千金屧,
    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
    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
    小婢扶行怯。
    [屧:xiè木底鞋。]
    又一轮人潮涌来,又一阵女香过处。这时,一驾宝马香车在他俩的不远处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位华贵的老妇人。有一个侍女跑了过来,把少女拉走了,却生生地把柳遇春丢在了那里。
    侍女小心扶着少女向老妇人走去——石桥路滑她俩慢慢走,浅黄绣鞋她却轻轻迈;她一会儿假装怒,一会儿又笑开怀,眼睛却时不时地偷偷瞟向柳遇春这边。
    【十二】《元夜踏灯-上阕》董舜民.词
    石桥路滑缃钓蹑,
    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
    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
    总是团圆月。
    [缃:xiāng浅黄色。]
    那少女走到老妇人身边,好像在跟老妇人轻声地解释着什么。过了一会儿,女孩随老夫人上了车,消失在人群之中。
    看着女孩渐渐没了踪迹,柳遇春无奈地抬起头来,看着天上的明月,喃喃地说道:“嫦娥啊!今晚,你有没有遗憾的事?是不是不想再回到广寒宫了!不如来人间,即使生活难比往昔。但,毕竟我俩能共度这团圆月。”
    【十三】《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刘克庄.词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柳遇春像丢了魂似的站在原地,喧闹的戏鼓声他已听不到了,她的离去,也仿佛带走了身边彩灯一夜的光华。
    柳遇春此时才感到自己活了半辈子,其实有些悲哀。什么时候也能像汉朝的张敞那样,对着明镜为佳人描眉涂红?什么时候能在高楼上和心爱的人一起饮酒赏月?
    欢乐的人们慢慢散去,街上也渐渐地静了下来,而柳遇春的脚步却怎么也迈不开,那失落的愁思蔓上了他的心头……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7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78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