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40章 始信婵娟能解忧

第40章 始信婵娟能解忧

推荐阅读:星辰之主九龙归一诀大唐腾飞之路猎天争锋修罗武神这个游戏不一般天道天骄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国潮1980

    【一】《春游九首.其一》王令.诗
    春风谁相呼,鸟语到庭户。
    罢书起何游,系马城西树。
    柳遇春一宿没有回会馆,这个初涉花巷的老男孩,让纪绪和刘基两个小弟弟好一顿担心。
    不过,大清早就有喜鹊在庭树上鸣叫,刘基说:“不是坏事,有可能大哥把嫂嫂给咱俩领回来了。”正说着,柳遇春笑嘻嘻领着碧玉和素卿走进了会馆。
    纪绪打趣道:“大哥就是大哥,不去则已,一去领俩。”
    刘基和纪绪相视而笑。
    【二】《春游九首.其二》王令.诗
    宁须客众随,聊与春相遇。
    高林美风竹,疏影有清覆。
    柳遇春给他们相互做了介绍——说他们仨是一起来京城做买卖的商人,柳遇春不想让她俩知道他们是来京应试的举子。
    纪绪和刘基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是爱玩儿的年纪,一听柳遇春约他们去春游,高兴地把书一丢,套上马车,纪绪赶着向郊外奔去。
    【三】《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欧阳修.词
    南园春半踏青时,
    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
    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堂双燕归。
    风和日丽,马嘶声声,踏青的车儿来来往往。
    道路两侧,嫩绿的青梅树上已结出如豆般大小的果子;而那飘逸的柳枝上,柳叶都舒展地像少女的眉毛一样。
    天,渐渐地长了;水,悄悄的暖了。
    蝴蝶,在映山红上翩翩起舞;扑面而来的春风,把大地装点得万紫千红,百花争艳。
    柳遇春他们选好了一家农庄,准备吃点儿早饭。
    农庄的院子很大,院子里长满了鲜花。院子的深处有一排房子,炊烟从烟囱里冒出来,低低地漂浮在房屋的四周,窗上的幕帘还没来得及卷起,只见鸟儿急得在窗外不停地张望。院子的左侧有一挂秋千,在树下随风独自地游荡。
    碧玉欢快地跑了过去,柳遇春只得跟在她的身后,嘴上叮嘱着纪绪他们:“你们先去点上早餐,我俩去去就来。”
    纪绪领着大家走进了农庄的大厅,点上猪肉大葱馅儿的包子,再搭配一份卤煮和炒肝。
    早餐很快就上来了,刘基喊柳遇春和碧玉进屋吃饭。
    柳遇春进屋后,自己找了一处画堂,独自睡觉去了——昨晚他可是一夜没合眼。不一会儿,便传来了柳遇春的酣睡声,碧玉和朱素卿相视一笑。
    画堂上进进出出的两只喜燕,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但这并没有打扰柳遇春的睡眠。
    纪绪用勺子舀着炒肝汤喝。
    “炒肝应大口喝,千万别用勺,不然,老京城人会笑话你的。”邻桌的一个打着京腔的青年说道,“老京城有一种习惯,就是喝炒肝从来不配勺。”青年边说边做着示范。
    纪绪朝他友好地笑了笑。
    吃完了早餐,京城青年上来自我介绍说:他叫韩沃,本地人,刚过了十六岁的生日,今年还准备参加会试。
    【四】《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李商隐.诗
    韩沃的确是一位少年才俊,他的舅舅便是袁震。袁震格外欣赏这位外甥,曾热情地写下这样一首诗来称赞他——
    十岁才诗走马成,
    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剑栈风樯各苦辛,
    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
    瘦尽东阳姓沈人。
    【五】《春日》朱熹.诗
    纪绪邀韩沃一起春游,韩沃爽快地答应了。他们坐着马车来到了北海。下了车,他们步行在柳堤上。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把“泗水”改为”四水”。]
    正是游春的季节,柳堤上的人比较多,文人墨客、仕女佳人如云穿梭……
    突然,韩沃的眼前飘过一个红衣女子。这女子回头打量他的瞬间,韩沃的精神为之一振,他的眼睛一下子闪亮了。再仔细看时,却发现那美丽袅娜的娇影已经没入在人群之中,再也寻不见了。
    韩沃跟在纪绪他们的后面,无精打采地走着。一路上,他的脑海中老是闪过那猩红的身影,让他挥之不去。
    他们进入四面环水的琼华岛,只见岛上佳木茏葱,奇花烂漫,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地势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隐于树杪之间的是一座叫“荐福宫”的道观。远而视之,但见青溪泻玉,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沼,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荐福宫”里住的是道姑。今天道长正在讲经,碧玉非要进去听听,柳遇春他们也只好跟了进去。
    【六】《复偶见三绝.其一》韩偓.诗
    雾为襟袖玉为冠,
    半似羞人半忍寒;
    别易会难长自叹,
    转身应把泪珠弹。
    大殿里坐满了人,年长的道姑正在讲着经书。碧玉他们赶紧地团坐在殿下,细心地倾听着老道长的讲解。
    在大殿的左前方有一小间,好像是道长讲经间隙休息的地方,里面坐着一个头发洁白的道姑,本以为是一位年长的真人,可当她转身的瞬间,刘基惊呆了——她,只不过十六七的年龄;她,天生丽质,略带着淡淡的忧伤;她,雾为襟袖玉为冠。
    不知是害羞还是寒冷,她把双手紧紧地箍在了自己的胸前,她的那双美眸不时瞅向刘基的这一边。
    刘基也无心听经了,也不时地瞄向她的那一边。他的心里是特别地喜欢,因为这小道姑简直是天外来客。
    “嗨!”刘基叹了口长气,“很快,经就讲完了,再也见不到这白玉一般的仙女了。分别是容易的,但,要想再见她可就比登天还要难了。”
    那小道姑转过身去,或许是在擦拭脸上的泪珠。
    【七】《复偶见三绝.其二》韩偓.诗
    桃花脸薄难藏泪,
    柳叶眉长易觉愁;
    密迹未成当面笑,
    几回抬眼又低头。
    桃花般的小脸又怎能藏得住泪儿?她那柳叶细眉颦蹙在了一起,让人一看就知道小女孩有心愁。但她必须把自己的哀愁藏起来,因为自己是道姑,不该有尘念。她抬起头时,人们看到的是她笑的模样,但几次抬头,又赶紧低下了头。
    【八】《复偶见三绝.其三》韩偓.诗
    半身映竹轻闻语,
    一手揭帘微转头;
    此意别人应未觉,
    不胜情绪两风流。
    刘基的人坐在大殿上,思绪却彻底走了神儿,他的心已被珠帘后的半隐半现的人儿全吸引去了。那不是别人,就是那个“雾为襟袖玉为冠”的妙龄道姑。
    虽然她此刻的“轻语”,固然不知对谁,也不知在说些什么,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刘基,却意识到那就是朝着自己,其弦外之音是“我在这儿呢。”
    刘基此时不由得欠了欠身子,拉了拉衣角,一本正经地坐定,假装认真倾听的样子。然而他的姿态和神情根本藏不住他的“心”——“不在焉”。
    因为这时她的一举一动,包括她的“一手掀帘”,都让刘基怦然心动。他还注意到女孩“微转头”的动作,女孩似乎是无意识的,却分明有所示意:“你看见我了吗?”这恰是《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所说“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的感觉。
    这是“目语”啊!这是最为丰富微妙的一种语言,它能表达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是一种用语言都无法表述的情感。看到她的眼睛,刘基感受到“一切都在不言中。”
    于是,刘基的心中掀起情感的狂澜,不能自持。但又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处境,留心观察周围的反应,看看别人有没有发现他的“不良”心境。看到别人没发觉,他心里不禁暗暗宽慰了许多。
    在别人未觉察的时候,两个人居然还能心许目成地作了一番“晤谈”,交换了爱慕之情,两人都激动得很……
    “不胜情绪两风流,动情只在瞬时中!”所有共鸣,只在频率相同的两颗心之间发生,别人又如何会察觉呢!
    【九】《蹋青》韩偓.诗
    蹋青会散欲归时,
    金车久立频催上;
    收裙整髻故迟迟,
    两点深心各惆怅。
    从道观里出来后,已是下午时分,柳遇春他们准备在北海湖畔找处酒家吃点午餐。
    此时,那红衣少女又出现了。
    她好像有意游弋在韩沃的周围,但又若离若现。她好像踏青结束了,准备回家。
    她久久站立在金车旁边,好像在四处寻找着什么。车上的人又像在一个劲催促她上车,红衣少女朝韩沃这边瞅了一眼,便收了收裙子,整理了一下头型,好像在故意拖延上车的时间,眼睛不停地瞅向韩沃这边,最后带着无限的惆怅上了车。
    随着一声鞭声,车子扬长而去,只留下了站在原地满腹空落落的韩沃。
    春天,真是一个春心荡漾的季节。
    【十】《春游九首.其三》王令.诗
    可以便行坐,解脱快巾屦;
    日长天地宽,飘戾飞云度。
    纪绪拉着韩沃进了酒家。男人们解开头巾,脱掉了鞋子,团坐在炕上,女孩们坐在炕下的高凳子上。
    【十一】《春游九首.其四》王令.诗
    风枝绿未柔,日萼红先露;
    芳辰信可尚,嘉兴惜无寓。
    他们上了一个大火锅,要了三斤“烧刀子”白酒,便畅快地吃喝起来。
    【十二】《春游九首.其五》王令.诗
    旧闻黄公垆,颇枉壮士顾;
    予虽轻数子,自适偶同趣。
    [黄公垆:指朋友聚饮之所。]
    志趣相投的青年人在一起,说说笑笑,无话不谈。
    【十三】《春游九首.其六》王令.诗
    起解身上衣,就贳青旗酤;
    独酌不待劝,兴至还自注。
    [贳:shì赊欠;酤:gū清酒。]
    刘基却一脸的不悦,自己一个劲地喝酒,也不等别人劝。
    不知是天热,还是麻辣火锅的作用。不一会儿,刘基就出了一身的汗。他起身脱掉外衣,丢在一边,又坐下自斟自饮。别人看着他,都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也不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事?
    刚才都在大殿里听经,还能有什么事呢?柳遇春想:“刘基从小熟读经书,可能老道姑讲错了经书?误度了众生?”
    为了打破僵局,纪绪便拿着柳遇春开起了玩笑,“正时兄啊,你什么时候把我们的小嫂嫂娶回家呀?”
    碧玉知道纪绪是在说她,心里高兴地捂着嘴笑。
    柳遇春看了一眼碧玉,说:“人家不喜欢我,嫌我是个小老头儿。”
    纪绪纳闷道:“小老头儿,谁说你是老头儿?”
    柳遇春用下巴指了指碧玉:“昨天还叫我老伯。”
    碧玉笑了起来,双手捂住自己的嘴,还有脸儿。
    纪绪转脸“批评”起碧玉来:“我说,嫂嫂,我大哥长这么大,从来就没结过婚,怎么会是老头子呢?他可是一个纯真的大童男啊!”
    碧玉瞪大了双眼,吃惊地看着柳遇春:“怎么,他还没有婚配?”
    纪绪一本正经的说:“是呀,所以,你一过门就能当正堂太太。”
    碧玉心里乐开了花,一高兴就口无遮拦了,突然来了一句:“他不好使吧!”
    刘基刚喝了满满一大口酒,一下子全喷在火锅汤里。其他人全都笑得直不起腰了,韩沃赶紧让小二重去换一盆火锅汤。
    柳遇春假装生气地说:“今晚我就让你知道我好不好使!”
    碧玉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急忙从高座椅子上下来,站在炕沿,拉着柳遇春的手说:“别生气,别生气了,我以后不叫你老伯了,我叫你大哥哥还不行吗?”
    柳遇春故意绷着脸。
    碧玉接着摇他的胳膊,说:“我给大家唱个小曲,作为对我‘大哥哥’的赔礼。”
    碧玉和朱素卿到车上去拿来了琵琶和手鼓,碧玉问:“你们谁会打手鼓呀?”纪绪把鼓接了过去。
    【十四】《你是唐僧还是法海》刘于谦.词张瀚元.曲马菀营.歌
    碧玉拉着柳遇春的手,又逗他:“哥哥,你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娶老婆呀?你是唐僧还是法海?为何还不谈恋爱?”随着前奏,碧玉双手合在了一起,拿出拜佛的姿势,但眼睛里却放出小妖怪那勾人的眼神。
    [歌曲]“在那十万八千里外,有位王子长得很帅。他要去西方,寻找真爱,一路之上迷倒了多少女孩。我的心花为你盛开,鹊桥为你搭起来。我们的故事,它在等春来,我的大叔我决定非你不爱。”
    她把双手放在腮的一边,歪着头,拿出让唐僧迷倒了的样子;又把双手放在胸口,再慢慢伸出去,尽情地表演着天真小妖怪。
    [歌曲]“哥哥你是唐僧还是法海,是普度众生还是不懂爱。我在深山日夜期盼你到来,只想做一个爱你的小妖怪。哥哥你是唐僧还是法海,痴醉的心时常为你澎湃。我愿陪你吃斋陪你看云彩,安静做一个温柔的小可爱。”
    她用手指着柳遇春,像是询问柳遇春的模样。碧玉本来就是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她的表演一点也不做作。碧玉把双手叠在一起,压在了胸前,眼睛放出痴迷的醉态。
    唱完后,突然来了一句:“妖怪,你哪里逃,看招!”说完上去就亲了柳遇春一下。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7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78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