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3章 有钱十万可通神

第13章 有钱十万可通神

推荐阅读: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人间苦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我的母老虎霸天武魂凌天剑帝青葫剑仙军工科技我的公公叫康熙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

    天顺帝失败后,追随王禅与文宗作对的蒙古诸王秃坚,逃回了云南。
    至顺元年[1330年]冬,秃坚纠集万户伯忽、阿禾、怯朝,诸王答失不花、秃坚不花、平章马思忽等聚众五万,起兵攻陷中庆路[今昆明]。数云南行省丞相也儿吉你专擅等十罪,杀死廉访司官孙理,执左丞忻都等,逼迫其交出行省各种文牍,也儿吉你逃走八番[1]。秃坚自立为云南王,封伯忽为丞相,阿禾为平章。
    这次动乱历史上叫做“伯忽之乱”。
    【一】《云南曲》刘湾.诗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
    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
    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
    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
    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次年元月,朝廷紧急调遣八番元帅完泽答剌罕军千人、顺元土军五百人进行抵御,并命中尚卿小云失率兵讨伐云南。
    二月,乌撒[2]土司禄余受秃坚蛊惑,也决定反叛。其他地区彝族民众在禄余的影响下,也纷纷举起反抗的大旗,与伯忽遥相呼应,从而掀起了彝族土官反抗朝廷剥削和压迫的彝族人民起义。
    三月,八百里加急传到京城,当文宗得知禄余的反叛和云南军情大变的牒报后,又惊又怒,速调四川行省重庆五路万户率兵镇压禄余的叛乱。
    当五路万户率军到达云南的乌蒙地区时,遭到彝族人民的袭击,一万多人遇害,千户祝天祥等率残余军队逃遁。
    鲜血染红了乌撒大地,沾染了赤水河畔。
    四月,文宗收到各路的败报后,急忙召集谋臣议事。他听从了众臣之言,将在北方戍边的西路蒙古都元帅秃剌调往云南,并调江浙、河南、江西三省的兵卒二万,命诸王云都思帖木儿及枢密院判官洪浃将之,与湖广行省平章脱欢率领的两湖兵一同会兵讨伐云南。
    此次征讨,共聚了十万大军进行平叛。
    文宗又下诏以河南行省平章乞住为云南行省平章,八番顺元宣慰使帖木儿不花为云南行省左丞,升原西安王阿剌太纳失里为豫王,督军由八番道入滇平叛。
    监察御史张益进言说:“四川行省平章囊加台为人反覆,不可信任,今云南已乱,与蜀接境,宜削官远窜。”
    文宗听其言,下诏夺其制命、金符,贬囊加台同其妻儿禁锢于广东。
    文宗又速调江浙行省平章汪寿昌为四川行省平章兼参豫王府军机要务,负责十万大军的军需筹集与转输。
    五月初,接到诏命的汪寿昌马不停蹄地奔四川就任而来。
    【二】《赠花卿》杜甫.诗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汪嗣昌为胞弟汪寿昌举行的欢迎宴会在临近郫江[今府河]船队的东湖上举行。
    柳好好带领歌舞班为酒宴助兴。
    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浓妆艳抹,长袖徐舒,轻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柳好好又以其美妙的歌喉和艳丽的舞姿,特别引人注目。
    柳好好知道汪寿昌是从江浙行省调来的,她特意唱了一首江南名曲《燕衔泥》……
    【三】《燕衔泥》眉佳.歌
    金陵美人横吹笛,迎来燕子衔春泥,燕子筑巢向柳堤,柳荫深处传来浅笑低语。
    江南春绿润如雨,往来不湿行人衣,秦淮水暖烟波里,绵绵春雨中有多情男女。
    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疾。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疾。
    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疾。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疾……
    【四】《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诗
    歌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柳好好恰好转到汪寿昌的身边。
    这时的柳好好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装,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韵致。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新之意,沁入汪寿昌那颗黯淡的心。
    刚才还是丽阳普照,波光潋滟的东湖,忽然天气突变,阴云蔽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种迷人的景色。
    湖光佳人,相映成趣。汪寿昌灵感顿至,错把东湖当西湖,更把西湖比西子,挥毫写下了一首佳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中虽然是写锦东湖畔的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汪寿昌初遇柳好好时为之心动的感受。
    当时刚满十四岁的柳好好,对于见识美人无数的汪寿昌而言,最多只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并无情欲可言。而真正吸引汪寿昌的,应该是柳好好的聪颖乖巧,是她虽流落风尘却不落于俗世的独特气质,就像一块浑然天成的璞玉,而汪寿昌就是那个独具慧眼的人。
    一连几天的宴会都有柳好好坐陪。
    起初,好好以歌伎兼清客的身份赋诗侑酒,这样就有了多次展现自己才艺的机会,她的文才和见解往往使在座的许多人折服。
    汪寿昌说她“诗酒之外,尤见才辩”,就是说,她不仅是酒量惊人,还是斗酒诗三篇,并且思维活跃,擅长辩论。
    以后的事实证明,好好确实是有才,她荣获过多个第一:是四川第一的女诗人;是元代第一的女诗人,还是第一个拿过省府奉禄的女公务员。
    ————————————
    注释
    [1]八番
    八番是元代对居住于贵阳、惠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
    [2]乌撒
    乌撒部是指现在的云南镇雄县、贵州威宁县、赫章县境。明置乌撒卫,即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治。
    追溯乌撒之名,系源于人名,彝族六祖分宗中第五支系即“布”(毕)之祖慕克克第二十四世孙默遮俄索,率其族人迁徙至此定居后,后人为纪念他便以其名命名此地。“默遮俄索”汉语音译有“物叙、乌撒、五叔”等,皆俄索之谐音也!
    937年,白蛮段氏建立了大理国,仍以大理为政治中心。滇东北地区不属于大理国范围,是宋叙州羁縻之地。有乌蒙部(今昭通、鲁甸)、芒部(今镇雄)、乌撒部(今威宁)、阿头部(贵州赫章)、閟畔部(今会泽、巧家)、科部(四川宁南)、易娘部(今彝良)、易溪部(今威信)。
    元至元十年(1273)在芒部置芒部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下辖益良州、强州。至元十三年,在乌撒立乌撒路;十五年(1278),改名为乌撒军民总管府。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置乌撒军民宣抚司。改芒部路属乌撒乌蒙军民宣抚司,至元二十四年(1287)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管军万户府,属云南行省。管辖地为晋威宁、赫章等,范围扩至现云南昭通,治所在威宁。
    从东汉初以来到清初,贵州地区存在着水西和乌撒两个彝族地方政权,乌撒部彝族地方政权的势力范围在今威宁与赫章一带,存在了1200余年。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7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79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