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207章 春声何处说兴亡

第207章 春声何处说兴亡

推荐阅读:妖龙古帝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

    【一】《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词[1]
    微风拂过,沙沙声在耳边盘旋。
    这微风倒是和这路、这河和这旷野有着十分地默契。路边的树寂寞着,河里的水寂寞着,就连最喜欢让人走过的大马路也寂寞着……
    寂寞的一切让纪绪放慢了脚步,他拿出了刚刚在船上打开的柳好好送他的千纸鹤,只见粉红笺纸写着: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二】《歌在飞》候长春.词曲 胡斌.歌
    纪绪拿出了包裹里的那支漂亮的翠绿竹笛,那是柳好好送给他的,上边还留有她的红唇印。
    纪绪小心翼翼地把嘴靠了上去,悠悠地吹出了一首恋曲——
    [歌曲]“一只鸿雁当空飞呀飞,策马奔腾向前永不悔。抚摸爱的竹笛为你吻奏这一曲,如痴如醉真情似流水。
    一封家书落下相思泪,谁用绿色画下你的美。梦里我把月亮摘下送你做宝贝,那辽阔的豪情打开我心扉。
    我的爱都是为你准备的,我的情都是被陶醉的,我的心醉醉梦醉醉,歌唱你的美。我的爱都是为你准备的,我的情都是被陶醉的,我的心飞飞梦飞飞,和你永相随……”
    【三】《堤上偶成》乾隆.诗
    运河转漕达都京,
    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岗临御黄坝,
    曾无长策只心惊。
    他们一路走来,只见得三四个渔家。
    每家只有一间草屋,一只黄狗,茅屋四周围上了一圈篱笆,篱笆内散养着几只鸡鸭,或许也只有一个主人。
    时至中午,他们来到了御黄坝。他们停下马来,下到坡底,来到了一个渔家。
    这户是一位老人,精神矍铄,面色红润。院子里有一口井,井沿上有一盆清水,清水里面躺着一条鲤鱼。
    纪绪笑着问:“这是从河里打来的吗?”
    老人家捋了一下胡须,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说:“河鲤鱼,一辈子了,没出去过,逢年过节的抓个吃,好吃着哩。”他的眉毛也随着他的笑声跳动着。
    老人给他们做了“红烧鲤鱼”,又给他们上了一壶自酿的白酒。
    柳遇春对刘基说:“我们终于到京城了。年前我们四人进京赶考前,我让你卜卦,你伸出了一个手指头,再不言语了。我们四人当中,现在只有李甲没有来,你那一个手指头还作数嘛?”
    刘基押了一口酒说:“当然啦!我这‘一指’是说:一人来不了,一人考不中,一人抱得美人归……”
    纪绪和柳遇春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心里都有了一些心惊,因为这是朝廷的最后一次科考,都怕自己考不中。尤其是纪绪,他只有中士这一路可走,这一次他是做了破釜沉舟的打算。他心里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倾我所有,搞定伯颜丞相。”
    饭后,他们拐道西行,向京都方向赶去。
    走不多时,一座桥呈现在眼前,看样子已经有很多年头了,桥身两侧绘以蟠龙,青砖石基,靠近水面处青苔泼洒。看着早已塌坍的不成样子的石桥,纪绪心里有了些许的遗憾,但也预示着他们离城区越来越近了。
    傍晚时分,他们来到了都城东边东华门附近的“江浙镇海会馆”。
    那时候,进京赶考的学子,经商的商人,常常会到会馆暂住。地方会馆是同乡性质,住在这里也方便,没有语言、习俗上的障碍。对于举子,会馆大多免费,即便要收钱也是象征性的。
    对于“免费”,其实也是一种风险投资,赌的是人才——假如举子真中了状元、榜眼啥的,那对会馆、对同乡人来说是莫大的荣光。考中科举做了大官后的一些举子,也会兴建会馆以利乡人。从而,在京的这些会馆无疑便成了建立同乡关系网的一个枢纽。
    “江浙镇海会馆”设馆的位置非常优越,好像是专门为进京赶考的举子服务的。为方便考试,馆址就设在贡院[今建国门内]的附近、前门外的石头胡同里;而人家“安徽庐州试馆”是设在东单观音寺胡同。
    这些举子们集中在贡院附近,总免不了交流一下书籍资料、字画啥的。于是,古玩字画店也扎堆在附近为学子们提供服务。从此,也就有了后来的东西裱褙胡同[现今北京晚报大厦旧址]。
    ————————————
    注释
    [1]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8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81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