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29章 旧时茅店社林边

第29章 旧时茅店社林边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清婉的婆家住在瓮山[今颐和园里的万寿山],那是京城西北角的郊区。
瓮山,风景优美,泉水颇多,众多的小溪汇聚成一个天然的湖泊,人们叫它“瓮山泊”[今昆明湖]。士大夫们为了追求隐逸的雅趣,经常来这片水域“养尊林泉”、“钓鱼河曲”;文人墨客也把瓮山泊与杭州的西湖相媲美,又称作“西湖”或“西湖景”。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挖通慧河,引昌平神山沿途流水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注入“西湖景”中,并挖水道与通慧河相连,西湖就成了元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蓄水库。从西湖景至积水潭这一段河道经过一大片高粱地,人们便称这段河渠为“高梁河”。
皇帝有时也来西湖泛舟,他可以乘坐龙舟沿通惠河转高梁河直达西湖;京城的贵族、官僚也常常沿着河堤,骑着高头大马迈过那片高粱地,下榻于西湖景。
【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上阙》辛弃疾.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的喜鹊;清凉的夜风,吹来了不远处树林子里的蝉鸣;稻花的香气里,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仿佛在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修染抱着儿子急匆匆地赶往高梁河码头。
他要赶紧进城找个奶娘,为其子喂奶。因为儿子很快就要醒了,他一定会因饥饿而大哭不止的,到那时,初为人父的赵修染怎能不手忙脚乱?
月落的时候,修染赶到了码头。
河岸上停泊着几只小船,船夫们睡得正香。修染叫醒了一名船夫,让其送他进城。
船夫说:“半夜三更的,客官有何急事非得进城?”
修染道:“我儿子病了,要尽快进城医治。”
“客官为何不在当地找个郎中看看?”
“当地,哪有什么好郎中!”修染明显不瞒船夫的拖拉与怠慢。
“客官呀,小的并不是不愿走这一遭,只是……”
“只是什么?你怕我不付你船钱,还是想讹我银子?”
船夫笑道:“哪敢跟您多要钱,若能为医治你家小官人提供方便,小的宁可不收您银两。”
“那你还啰嗦什么?”
“我的意思是说,我即便带您进了城,恐怕此时的城门也不会为您打开,那是要到寅时五刻[即凌晨4点到4点15分],敲响晨钟,方才开城门的。您带着幼子在城外等候半宿,岂不要让您和孩子受罪?再说了,眼看就要下雨,到那时,您如何是好?”
“船夫不必为我担忧,只要你送我进城,我自有办法。”
既然修染这么坚决,船夫只好扶他上了船。
【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下阙》辛弃疾.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不到一个时辰,船夫便把修染送到了京城的西中门。
修染付了船费,船夫把自己的蓑衣又送给了修染,说道:“穿上吧,雨就要来了。”
修染接过了蓑衣,穿在身上,看着星星闪烁,忽明忽暗,问道:“能有雨吗?”
船夫肯定地说:“小的跑了半辈子船,不会有错的。”
“那就谢谢大伯了。”说罢,修染抱起儿子上了河岸。
不一会儿,果真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瞬间,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雷声惊醒了孩子,他啼哭不止。
修染记得在不远处有一片小树林,树林旁有一小茅草屋。他加快了步伐,几乎是奔跑了起来,在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小屋便忽然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他几步便跨了进去,大雨是追着他的屁股就倾泻而下。
大雨,一般不会下很久。大概一炷香的工夫,雨就停了。
他出了茅草屋,一直去往“和义门”,找到了一三五值班的好友——守门校尉李进。李进把他放进了城,并借给他一匹马让他骑着赶快找郎中。
修染骑马来到了“畅春院”。
“畅春院”是十二个时辰都接客的。诸爱芳一见修染怀里抱着个哭闹不停的婴儿,惊奇地问道:“你,跟谁弄的?”
“什么叫跟谁弄的~,是我捡的!”
“捡的?”诸爱芳慌忙督促他,“赶紧丢掉!”
“为什么?”
“这孩子一定是端午出生的。你不知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是不祥之人吗?”
“有何不详?”
“有何不详,会给你带来灾难的。古语道,‘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快,拿出去丢掉!”
“你们女人呀,就是迷信,哪有什么不利于父母的说法……再说了,他是我捡来的,又不是他的父母,怎能伤害于我?”
“对呀~” 诸爱芳笑道,“你顶多算他的养父,我也基本算是他的养母,他不该伤害你我的……”
“你算哪门子养母?”
“你不是让我养活他么!”
“你有奶吗?”
诸爱芳摇了摇头。
“就是,你连奶水都没有,哪能养活孩子……快去把嫣红叫来。”修染催促道。
“嫣红不在这儿。”
“她去哪儿?”
“我们这种地方,一旦不慎怀孕生了孩子,就要离开青楼的……”看到修染着急的模样,诸爱芳又问,“是你捡的吗?怎么看起来 你更像生父?”
“你管得着么,赶快带我找她!”
诸爱芳带着修染出了“畅春院”,找到了独居的李嫣红。
嫣红接过了孩子,划拉起衣服便给他喂奶。
看到孩子急不可耐地吮吸着乳汁,修染慈祥地盯着孩子看。
诸爱芳笑道:“怎么,你也饿了,也想吃奶?”
修染赶紧背过身去,不好意思地道:“我昨天一整天,就没正经吃饭,还真是有些饿了。”
嫣红一听,高兴道:“那就过来吧!”她划拉起衣服,露出另一个奶道,“这个,就是为你留的……”
“你们这些人,真是不要个脸!”修染急忙走出了屋子。
诸爱芳嘱咐了嫣红几句,便带着修染回到了“畅春院”。她让丫鬟安排了几个小菜,自己从柜子里拿出了一壶好酒,说道:“我给你补过个端午节吧。”
修染却陷入了沉思,问道:“你说,端午节出生的人,真的有伤父母吗?”
看到修染如此关心这个问题,诸爱芳便问:“说实话,这孩子是不是你的?”
修染道:“不是说过了么,是我捡的。”
“骗谁呢~,你可知,女人的眼睛是最雪亮的……别人的孩子,你能如此上心?”
“我上心了吗?”
“你看那小孩的眉目,多像你呀?”
修染笑道:“像我,我还说像你呢~”
“我也希望他像我!我更希望他是咱俩的孩子,可是,他不是呀!”
“这孩子,你准备放嫣红那里多久?”
“一个月吧!”
“一个月以后呢?”
“我就带着他远走他乡。”
“还有孩子他娘吧!”
修染默默地点了点头。
修染把自己的一切都告知了诸爱芳。诸爱芳叹息了一声,去到柜子前取了一叠交钞[元代纸币]递给了修染,说道:“我也没有多,给你一百贯钱……记住了,不要让爱你的女子跟着受苦……”她又哀叹了一声,“我这辈子就没有这个福分了,下辈子,记得娶我…….”
修染接过了交钞,揣进怀里,感谢这青楼女子的同时,也感慨世事多变,造化弄人。
接近中午,修染说:“我再去看一眼孩子,就回家看看表妹是否安好。”
诸爱芳又带他来到了嫣红的家。
大老远就听到婴儿的哭声,修染不满道:“这个嫣红,是不是只顾自己的儿子,不顾我儿的死活?”说罢,便急匆匆迈进了小屋。
一看修染进来,嫣红赶忙解释:“我一直喂着哪,可不止为何,他老是哭。”
诸爱芳说:“是不是拉了,你没看看?”
“不能吧!我没有闻到臭味。”嫣红边说边打开了包裹,一看,说道,“可真是拉了。”
诸爱芳笑道:“看来不是自己的孩子!我们离开这么长时间,你也不打开看看?”
嫣红不好意思的说:“两个孩子倒腾着喂奶,我哪有时间……”
修染不瞒道:“你不是有两只么,干嘛要倒腾?”
“那只不是给你留的么!”嫣红出了片好心,还遭人埋怨,便生气地怼了一句。
诸爱芳知道自己说多话了,朝修染吐了吐舌头,赶紧过去帮忙:“你这个生过孩子的怎么也不懂……一般孩子在出生12个小时就会排便便,这叫‘胎粪’, 它跟正常的便便颜色不一样,带些绿色……你看,黏黏糊糊的,但是没有任何的臭味……”
当嫣红把孩子的两条小腿放下时,诸爱芳惊叫道:“赵公子,你不是说,是儿子么?”
“是啊!”
“你过来看看。”
修染急忙过去,一看却成了女儿,便急忙满地寻找。
嫣红觍着脸说:“那小鸡鸡是长在身上的,我岂能擦屎能给擦掉的。”
“那,哪去了?”修染又问嫣红,“看你脸红脖子粗的,是不是你给换了?”
“我的儿子有你孩子两个大,我怎么换?再说了,我本就是儿子,换你的干嘛?”
诸爱芳问:“赵公子,你捡到孩子后,解开包裹看过吗?”
“看过,不过只看了模样,没看下边。”
“就是了,你没看过这孩子是男是女,你怎能说人家嫣红给掉了包呢!”
“那我儿子哪去了。”
“她本就是女儿。”
“可你让我跟她怎么交代?!”
“她本就生的女儿,你交代什么?再说了,女儿好,女儿娇,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
“大皮袄,我也不稀罕。”
嫣红急了,说道:“赵公子,你可别不稀罕,把她丢在我这儿……我这一个就够我受的了……”
诸爱芳忙说:“不能,赵公子只放你这儿,一个月,等孩子能吃小米汤了,他就带走……是不,赵公子?”
修染点头称是。
诸爱芳又道:“赵公子,给她起个名吧,我们也好有个称呼。”
“你看着叫吧!”
“她是‘女儿节’生的,也是‘艾节’出生,就叫‘艾艾’吧!”诸爱芳笑道,“赵公子,叫她‘赵艾艾’如何?”
“爱叫啥叫啥,叫她诸艾艾,我也不反对。”
“若是跟着我姓,就出不了这青楼的门了,你愿意呀?”
“那倒不愿意!”
“就是,你赶快回去吧,只要她母女平安就是最好的,你还强求什么?”
修染一听诸爱芳说的很对,便赶紧返回瓮山,看清婉是否安好。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8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82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