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94章 羞握香荑阶前揉

第194章 羞握香荑阶前揉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语蓉正抱着儿子在门口玩耍。
木儿急忙下马,上前施礼道:“晚辈前几天惊了苏姑娘,容我当面谢罪。”
语蓉见木儿不似一般王孙公子那样气盛无理,便把他领进门来。
【一】《落花时.夕阳》纳兰性德.词
夕阳谁唤下楼梯,
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
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
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
须莫及,落花时。
小雅在秀楼上早就看见木儿往这边来了,便急匆匆地跑下楼去迎接。但又不能表现得太急不可耐,恰巧遇见顺心在花园里采“斗草”用的荑草,便从她手里抢了过来,又急忙跑回楼梯口,站好,等待!
她回头不停地张望,急切地等着木儿的进门,脸上还强绷着满心的欢喜。
木儿随语蓉斜穿竹径,曲绕松柳,转入秀楼的阶前。乍一照面,四目相视,两人都暗含情意。
语蓉心里纳闷:“是谁把小雅从楼上唤了出来?手里还握着一把香草……”
此时,夕阳洒落在小雅的身上。
她的手指,白嫩如荑,尤其是为七夕节染的“蓝指甲”,更是异常地娇美。她就那样默默地站着,小脸上装出生气的模样,眼睛里却洋溢着炽爱的光芒。
看到木儿只是傻笑,小雅便开了口,故意娇嗔地说:“书信中的期约,竟如此不足凭信,你误期爽约,至今才来……你可千万不要说‘想我’之类的话……我不会相信的……这也会打你自己的脸……”
被小雅这么一数落,木儿也摸不着头脑,顿感不知所措。
看到木儿并非油嘴滑舌、强词夺理之人,小雅心里又很不落忍,主动走下台阶,伸手拉着木儿往楼上走,又以俏皮的口吻对木儿说:“刚刚是跟你开玩笑!我的意思是想让你快到我的小‘镜阁’看看。这时的夕阳,透过那‘小圆窗’像月亮一般好看。待会太阳落山了,就错过了好光景。”
【二】《水痕不动秋容净》苏小小.诗
水痕不动秋容净,
花影斜垂春色拖。
夜夜常留明月照,
朝朝消受白云磨。
木儿跟随小雅来到了她的闺房。
小雅喜欢灯笼花[1],有一盆吊钟海棠吊入镜阁,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墙上挂着几幅诗词,笔迹隽秀清丽,文雅之极。
木儿念到“夜夜常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云磨”时,不禁叫好,问道:“你写的?”
“是啊!”
木儿心想:如此才女,此生若能与她相伴白头,是何等的幸事!便随口应对了一句,“满身月露清凉气,并作映日一喷香。”
听到木儿的续句,小雅更是赞赏。
两人坐于窗边,共赏美景流年,言谈之间发现彼此心有灵犀,形如前世的故人,仿佛茫茫人海等待的就是彼此。
木儿原本就是风流才子,再加上打小又从师于江南名儒吴直方[2]。此时,面对柳絮才高的佳人,便随口吟出了不少佳句,这更让小雅狂喜不已。
他们二人一会儿吟诗颂词,一会儿又抚琴对歌。吟诗传递着深深的爱意,琴弦弹奏出缠绵地悠扬。
【三】《击鼓-其三》[3]诗经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些年来,语蓉在探花巷的经历,懂得了许多男女之情。有些情分短似朝露,薄如浮云……她要让女儿明白这一切。
语蓉让顺心唤出了小雅,对她说:“木儿是相国之后,雅儿,你要当心啊!”
但小雅却偏偏对木儿心存幻想,说道:“这等才人,若是能得到他的垂怜,即使是做妾室也无妨。”
“雅儿,你可不要犯傻,木儿虽是蒙古人,也许不在乎你的出身,但你没听说,他请了江南名儒做了家教,吴直方是有名的儒家传教士,他们这等人讲究的就是诗书传家,门当户对。人家是相国之后,我们是平民人家,此生又何能相守?眼前他虽待你亲厚,又怎知长久呢?这豪门之家岂能容我们这些‘南人’[4]之身?你娘我是不敢奢望啊!”
语蓉又让顺心把木儿叫到客厅,当着小雅的面问木儿:“木公子,想必离了此间,此心也不会在我家姑娘身上了吧?”语蓉的突然发问,木儿有点摸不着头脑。
小雅赶紧解释说:“我母亲的意思是说,你是相国公子,我是南人之女,不知你是否真心对我?”
木儿急得面红耳赤,指着院子里的松树说:“青松作证,我愿与苏小姐同生共死!”他急切而真挚的模样,语蓉虽久历风尘,终究也辨不出是真是假了。
无论真情假意,小雅心里都已相信了他。她激动地握着木儿的手,轻声说道:“妾愿与郎君,在松柏下,永结同心!”
木儿还没有反应过来,母亲倒被吓了一跳,扯着小雅的袖子走向一边,“姑娘家家的,你为何如此不矜持?”
“呃?”
“哪有一见男人面就要结同心的?”
“为什么~不可以?”
“他会把你当成坏女人的!”母亲嗔怒道。
“当成坏女人会怎样?”
“他就不会娶你!”语蓉戳了一下小雅的脑门,嗔怒道,“你就留家里吧,死丫头!”她拉起小儿赵刚的手,又叮嘱了一句,“反正你自己心里得有些数!”说罢,领着儿子出门去了。
怀着忐忑的心,小雅回到了木儿的身边。她不知道木儿会不会真把她当成不能娶的坏女人。便拉着木儿的手怯怯地说:“我也想,能有个不一样的出身,好与你长相厮守,恩爱缠绵,欢[亲爱的]!你知道吗?”小雅羞眼看着木儿,真是越看越喜欢,“我不是‘那种’女人。”
木儿微笑着:“我知道!”
小雅也知道木儿是真心喜欢她!要不然,他怎会笑得这般灿烂,说得那样真诚,而且对自己又是一副爱恋的模样?
小雅把头埋在他的怀里,羞涩地说:“就算你以为我是个污女,我一生也只污你一个!”
————————————
注释
[1]灯笼花
又叫倒挂金钟、吊钟海棠。是一种花形奇特而美丽的花卉。
倒挂金钟因为花朵呈管状或钟状并悬垂而得名。它们有灌木或乔木两种形态,高大者可以长高达15米,小者可以栽培在花盆里面。
倒挂金钟开花时,垂花朵朵,婀娜多姿,如悬挂的彩色灯笼,盆栽适用于客室、花架、案头点缀,用清水插瓶,既可观赏,又可生根繁殖。
灯笼花是苏小雅的象征。
花 语:相信爱情、热烈的心!
花占卜:以踏实平稳为处事原则,其忍耐力较强;遇事一般会竭尽所能去完成。
花箴言:放心大胆的去谈一次恋爱吧,不要在乎是不是冒险,因为这是让你成长的必经之路。
[2]吴直方:(1275—1356),字行可,婺州浦江人,元代官员、名儒,元末著名学者吴莱之父,名臣脱脱的启蒙恩师,官至集贤大学士,作为脱脱的顾问,对元后期政局颇有影响。
吴直方与方凤、谢翱、吴思齐等名儒交游极深,到京师后,任教于周王和世琜(后为元明宗)藩邸,后任上都路学正。泰定间,大臣马札儿台对他的智谋大加赞赏,比之为诸葛孔明。于是延入府中教其子脱脱、也先帖木儿。
少年时代的脱脱膂力过人,能挽弓一石,是一位显见的将才。但经吴直方的谆谆善诱,他接受了许多儒家文化,虽然不习惯于终日坐读诗书的生活,但他的进步依然是很明显的。
顺帝至元间,历官中政院长史,劝脱脱定计逐走其伯父权臣伯颜。脱脱执政,授集贤直学士,进学士。脱脱实行更化政策,常问政于他,对脱脱颇有影响,以集贤大学士致仕,1356年去世。
[3]《击鼓》
《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这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作品原文(周代):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4]南人
鲁迅的《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说:“至于元 ,则人民截然分为四等,一蒙古人,二色目人,三汉人(概指北方汉人和契丹﹑女真等族),第四等才是南人(概指南方的汉人和少数民族)。
蒙古征服中原后,元世祖忽必烈把全国人民按照被征服的顺序划分为四等人,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南人指原南宋境内的各族,是最受压迫和歧视的一族。《元史.刑法志一》:“诸汉人、南人投弃宿卫士,总宿卫官辄收纳之,并坐罪。”又《贡师泰传》:“自世祖以后,省台之职,南人斥不用。”又《顺帝纪二》:“[至元三年]诏:‘省、院、台、部、宣慰司、廉访司及郡府幕官之长,并用蒙古、色目人。
据统计,在元朝的473名宰执中,蒙古、色目占70.2%,汉人、南人占29.8%。而且蒙古、色目所占比率有逐步上昇之趋势,由前期之52.9%,上昇为中、后期之71.6%及75.9%,而汉人、南人则由前期之47.1%递减至中、后期之28.4%及24.1%。
就职位言之,职位愈高,蒙古、色目愈多,汉人、南人愈少。
元代时期的南人,一般专指长江中下游以南至南海这个区域的人,由于是外族统治,为了分而治之,才如上之划分。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8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84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