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70章 有情何似真无情

第170章 有情何似真无情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一】《梦江南.千万恨》温庭筠[1].词
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夜深了,雨停了,新月悬挂在天空。
杜十娘打开窗子,窗纱被风拂动,也轻轻拂过她的脸,她的眉,还有她的发丝。
淡淡的月光啊!你分清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恨,划清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隔清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为什么,幸福要像流沙一样从指缝滑过?而且,手握得越紧,沙流得越快。
清风扫过,花瓣洒落一地,满园是一片如血的残红。它曾是那样的芬芳和娇艳,顷刻间,竟如此脆弱地碾作尘泥了。
以前,杜十娘总认为,零落的是花瓣,花,明年还会再开。可现在的自己呢?败了就败了……
久久地无语后,李甲告诉杜十娘:“我娘子怀孕已经五个多月了。”
杜十娘面无表情地顺口应了句:“噢,那恭喜你啊。”
“不是,我是想告诉你,我要去趟京城。”
杜十娘抬起了头。
“我父亲让我送她去京城保胎,我知道父亲的意思,他以保胎为由,想让我留在京城,把你我分开……”
“那你去吗?”
“我还是去一趟吧,我也想借此机会,好好跟父亲谈一谈!或许他会同意我俩的事。”
杜十娘的眼睛又亮了,嘱咐李甲:“那你要好好央求父亲大人,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你放心吧!”
“父亲一松口话,你就写信告诉我,别让我过于担心~”
“我明白!”
……
【二】《梦江南.梳洗罢》温庭筠[1].词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可是,李甲进京也一个半月过去了,杜十娘始终没有收到他的音信。
这天清晨,杜十娘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上千艘船过去了,她所期盼的人却一直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淌……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这几天,那有钱有势的周家开始积极谋求起杜十娘来。他不但来往频繁,而且正式和老鸨商谈起赎买杜十娘的价钱来。
老鸨本就把杜十娘当作摇钱树。现在,看到杜十娘年岁大了,也越来越不听话了。而且,自从和李甲相遇之后,就更加难以控制。每次见客,不是泪眼相对,就是满面愁容,以致客人越来越少。
因此,老鸨也巴不得有人赎走杜十娘,再狠狠地敲他一笔钱。
有了这笔钱,可以拿出少量的银子,再买一个俊俏的小姑娘,培养她几年,不又是一个摇钱的杜十娘?
老鸨谋划着自己的美梦,至于是谁来赎杜十娘,她根本不在乎,她只认得银子。
她想:李甲的经济大权,都在他京城的老子手中,他是无法赎杜十娘的。那么,出得起钱的,也就只有周家了。
【三】《醉相思》祁隆.词曲 菲儿.歌
这天晚上,杜十娘正在自弹自唱《醉相思》:
[歌曲]“风吹云儿走,情在心中流,往事一去不回头。夜深的时候是想你的时候,点点滴滴在心头。明月几时有,爱在心中求,干了这杯相思的酒。心醉的时候是想你的时候,举杯消愁愁更愁。
谁能解开这相思的愁,谁又能把这红尘看透。人世间的情来去匆匆,谁又能不让爱随波逐流。谁能解开这相思的愁,谁又能把这红尘看透。枫叶翩翩飞,又是一个秋,片片相思涌心头。”
此时,丫鬟如意急急忙忙地跑进杜十娘的房间。
她低声地、急促地对十娘说道:“小姐,大事不好了!”
杜十娘忙问道:“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妈妈已经开出价钱给周家了,是一千两银子呢,这还包括我的身价。”如意满脸焦虑地说着。
“一千两银子!”杜十娘惊跳起来,说:“周家怎么说?”
如意说道:“周府的人说数额有点大,不过,他已经和妈妈商定好了,说银子一凑足了,就立马送过来。”如意边说边瞅着杜十娘,“妈妈说了,什么时候给足了银子,就什么时候抬花轿来接人!”
“哦!”杜十娘面如死灰,瘫坐在椅子上,泪水沿着面颊,滚滚而下,口中喃喃地说着,“妈妈也真狠心啊!这些年来,我给她攒了多少银子了,她,她最后还要靠我再捞一笔……”
“进了这种地方,谁不是这样的下场呢?”如意叹息着,“我们还是得找找李公子,早点商量个办法才好!”
“可他现在京城,怎能找到他呀~?”杜十娘哽咽着说,“就算在家,恐怕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最起码,问问他能不能拿出一千两银子来赎你,我们虽然进不了他的家门,但也可以在城里租间屋子,小家小户地过日子,岂不也很好……”
“你想得也太天真了!”杜十娘说,“他怎会有一千两银子呢?如果他有,早就不让我待在这里啦。为了那些姓周的,姓万的……他和我也不知别扭过多少次了。他到底是个做儿子的,一切事他都做不了主,都由他老子说了算!”
“那么,你说怎么办呢?”如意急得直跺脚,“难道我们就这样跟了周大公子?”
“我是不会去的!”杜十娘流着眼泪,眼睛却死死地盯着桌子上的烛光,狠狠地说,“大不了还有一死嘛。”
“哦,小姐!”如意喊道,“你可别转这样的念头呀!你死了,我咋办?”
“但愿周家的银子不要凑得太早……”
如意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噢,周家大少爷后天约你去杭州游玩……”
“我不去!”
“可妈妈已经替你答应了,这次非去不可!”
[歌曲]“明月几时有,爱在心中求,干了这杯相思的酒。心醉的时候是想你的时候,举杯消愁愁更愁。
谁能解开这相思的愁,谁又能把这红尘看透。人世间的情来去匆匆,谁又能不让爱随波逐流。谁能解开这相思的愁,谁又能把这红尘看透。枫叶翩翩飞,又是一个秋,片片相思涌心头,片片相思涌心头。”
第三天,不管老鸨如何辱骂,杜十娘就是不随周大少爷去杭州。
老鸨抄起仆妇手中的一把扫帚,举着就去打十娘,杜十娘吓得赶紧躲在姐妹们身后……
恰巧,贾正理来到了“风雅涧”,一看这情景,哈哈大笑道:“呵,这是什么游戏?老鹰捉小鸡?”一看又不像,老鸨是真打。
贾正理赶紧给她们劝开了架,问明了情况后,贾正理便把杜十娘叫到了一边,耳语了起来。
当杜十娘知道了周大少爷还要去丹徒喊上纪绪一道去杭州时,便乖乖地跟随着周大少爷向杭州进发了。
杜十娘心想:找到了纪绪,她就有了希望……
————————————
注释
[1]温庭筠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
然而他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艺术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称“三十六体”。
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其词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8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85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