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36章 林花谢了太匆匆

第136章 林花谢了太匆匆

推荐阅读:妖龙古帝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


        【一】《越调.天净沙.即事》乔吉.元曲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纪绪从探花巷走了不久,柳好好便带着柳如烟来到了这里。
她身后还跟着两名身材魁梧的侍卫,这是柳好好特意安排的,意欲从探花巷抢回自己的心上人。
尽管探花巷是一个美女云集的地方,而当柳好好踏进这条小巷,便引起了不小的骚动。这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见过如此漂亮的姑娘。
只见她“事事风风韵韵”,一举手一投足都透着那么地娇美,让人品鉴不尽;她“娇娇嫩嫩”,不管是她的容貌还是身材,都是如此地让人着迷;而她“停停当当”的风韵,是由内而外地散发,更是那样地恰到好处……
拐过一个弯儿,人少了,也静了。
柳好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道:总算没有那么多人了……她不喜欢,大家像看动物似的对她评头论足!
柳如烟却感觉良好:跟着个天仙般的姐姐逛街,格外地带劲。她行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前面,来到两个站街女的面前,问道:“两位姐姐,你们可知谭思婷小姐住在何处?”
其中一位笑了笑,说:“还小姐呢,人家的孩子都要赶上你了。”
另一位用嘴努了努,道:“对门就是。”
如烟上前敲了一会儿门,好大一会儿,也不见有人来开,便顺手推了推,门倒是开了。她退后两步,请柳好好先进了门。两名侍卫便自觉地站在了门口等候。
站街的姐姐小声嘀咕道:“你看看人家,多好的买卖……连女人都要来光顾了……”看着傻站在门口的两个魁梧的大男人,便调戏道,“喂,大哥,玩儿会儿?”
展侍卫知道站街女所说的“玩”是啥意思,但却有意逗弄道:“玩什么?”
另一位姐姐笑道:“你想玩什么?”
展侍卫装作无知地问:“这是什么地方呀?”
“看来你还是个处子,连这地方你都不知道?”
“真不知道!”
“这可是你们男人,最消魂的地方。”
“消魂,消什么魂?”
柯侍卫道:“就是让你‘没命’的地方!”
站街女说:“看来,这位哥哥清楚!怎么样,我们是一对一,还是二打一呀?”
展侍卫笑道:“怎样都行……”
正在说笑嬉闹,柳如烟从门里又走了出来。
她来到站街女的跟前问:“今天上午,你俩可曾看到什么人进过这个屋子?”她边说边用手指了指赵语蓉的小屋。
一站街女说道:“噢,有的!我看见一个白头发的小白脸进过这个屋子。”
如烟把大眼睛一瞪,问道:“呵,你的眼神可真好使,看得还真清楚……还白头发的小白脸……你是哪只眼睛见过的?”
“你想干吗?”
“我想给你挖出来!”
一看来者不善,站街女便吼道:“你是干嘛的!”
如烟一挥手,跳起来打了站街女一个耳光,说道:“干嘛的,我是来撕烂你的臭嘴的,让你再胡说八道……”
挨打的站街女想动手,展侍卫和柯侍卫立马走向前去。
站街女赶紧松了手,说道:“今天,你们的人多,老娘先饶了你们!”
如烟却不依不饶地说道:“我再问你!今天,你看见都有什么人来过这间小屋?”
站街女站着“呜呜”着,不敢再说话了。
另一站街女赶紧说道:“我们没看见……好像没有什么人…进过这间房子……”
如烟大眼睛盯着又问:“还‘好像’?”
站街女赶紧改口说:“没有,没有人来过!”
“真的没有人来过?”
“真的,我俩一大早就在街上站着,根本没有见过什么人去过她的房子!”
如烟说道:“那,甲长,苏赫巴兽不是去过她的小屋吗?你们没看见?”
站街女怯怯地看着柳如烟,问:“您…是让我看见呢…还是不让我看见?”
如烟道:“这巴兽像头大肥猪,那么大的个,你俩都没看见?你们的两只贼眼,是不是光看漂亮哥哥去了?”
“我们,我们……”
如烟提示道:“这巴兽,你俩应该看见!”
站街女赶紧附和说:“看见了,看见了,确实看见一头大肥猪,进了谭思婷的屋子……”
“哎,这就对了。什么小白脸,白头发,漂亮的哥哥怎能进这种下三滥的地方!只有畜生才进这些地方。”
展侍卫也插嘴道:“就是!就是!你看我俩不就规规矩矩地站在门外,没有跟你进去嘛!”
如烟一听,味儿不对,便瞪起了大眼,问展侍卫:“你,什么意思?”
展侍卫轻轻地大了一下自己的嘴巴,说:“再让你抢话说!”
如烟转身问站街女:“你看见我进了那间屋子了吗?”
站街女道:“没有,没有!”
如烟问:“还有谁看见了我进了这间屋子?”
站街女说道:“这您说了算,您说让谁看见,谁就看见……”
如烟一脸严肃地说:“什么叫‘我说了算’,我是问你们实情,有没有其他的人,见过白发哥哥进了那间屋子?”
“没有!”
“真的没有?”
“真的没有!你想,这条街,就我俩年老色衰的没有人搭理;人家其他人都有生意可做,忙着呢!哪能跟我俩似的,在街上干站着……”
“你说的都是实情?”
“都是实情!不信,您问这俩哥哥,刚才对他们不要钱,他们都不上呢!”
如烟转头问展护卫:“她说的可否属实?”
展护卫说:“属实,确实不要钱来着!”
如烟嗔怒道:“谁问你这个!我是说,刚才你俩站在街上,有没有看见其他的人出来溜达过?”
展护卫说:“还真没有!”
柳如烟拿出了十两银子,给了俩站街女,说:“要夹紧自己的嘴!要明白,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否则的话,哼哼!我不说,你俩也清楚……你不要看那俩哥哥嬉皮笑脸的,心可狠着呢!世面上说的‘杀人不眨眼’,说的就是他俩……”
站街女颤抖地接过了那十两银子。
她俩倒不是害怕,而是激动的。别忘了,要是平日了,她们接一次客,才七个铜板,这十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
看着她俩感激的表情,如烟又道:“这是这两位哥哥给你们的,算是来照顾你俩的生意。”
展护卫笑道:“可是,我们什么也没干呀!”
如烟说:“刚才不是调情了吗?”
展护卫说:“呵!这‘滑溜滑溜’嘴儿,也算啊?!”
“那咋地!”柳如烟白了展护卫一眼,便进了语蓉的屋子。
只听柳好好在嘱咐着赵语蓉,说道:“到了衙门后,你就一口咬定,是他自己一激动,便张倒在地上,不醒人事了……其余的事,你就一概不知……剩下的事儿,我就为你办了……”看见如烟进来,便问如烟,“烟儿,门口的事儿处理得如何了?”
“好姐姐,我都打理好了。”
柳好好转身对语蓉道:“语蓉姐,时间不早了,我得赶快追纪绪去……你赶快去成都衙门报案去吧!”说完便带着柳如烟,匆匆地出了门。
【三】《你莫走》许勇.词 舒维.曲 菲儿.歌
秋天的成都,雨水就是多。半路上,又飘雨了。
柳好好坐在马车里,掀开了车帘,望着窗外的细雨。她不由地想起了两年前的那个秋天,也是在九月,也下着雨。
那是柳好好第一次送纪绪进京赶考时的情景——
秋雨,如烟如雾,无声地飘洒在那空地上的瓦砾堆里、枯枝败叶上,淋湿了地,淋湿了房,淋湿了树……可好,今天的雨不起雾。
来到了万里桥[1]码头上,一艘大客船已经起航。
远远看见,一个白衣白发的白面书生,站在了船头,那正是纪绪。他也和两年前的那天一样,淋着雨。
柳好好急忙向船上挥手,大声呼喊:“纪哥哥…纪哥哥……”
看到岸上有俩女孩在呼喊他,纪绪定睛一看,正是自己日思暮想的柳好好回来了,便也急忙挥手示意,并大声喊道:“好好呀……你去探花巷…看看…去看看…语蓉大姐……”
柳好好隐隐约约听到“探花巷,语蓉”几个字,便明白了——他是担心语蓉的安危。但心中还是有了点小小的醋意:一见面,先提及语蓉?便道:“我去…探花巷……看过了……”
又听到纪绪大声问:“你…你还走吗……”
柳好好道:“你说什么……?”
纪绪大喊:“你不要走……我回来…会找不到你的……”
说了好几遍,柳好好总算听明白了,便答应道:“纪哥哥…我不走…我不走……”
船,越来越远,再说什么也听不清了。
纪绪便拿出了长笛,站在船头,为柳好好吹起了一首离愁的情歌:
[男声]“妹妹呀你莫走,吹支小曲儿把你留,曲中有我对你的真情,曲中有你的温柔。”
[女声]“哥哥哥哥我不走,妹妹陪你到白头,陪你直到星星不眨眼,陪你直到月亮躲山沟。”
[男声]“你莫走。”
[女声]“我不走。”
[男声]“赌过咒。”
[女声]“拉过勾。”
[男声]“你莫走。”
[女声]“我不走。”
[男声]“天做被。”
[女声]“地当铺。”
柳好好随着纪绪那忧伤的曲调,跳起了他俩第一次见面时,她为他所跳的那段舞蹈。
柳好好边跳边流泪:为什么就差这一步?老天爷啊!为何不给我一次“抱抱他”的机会?
[男声]“妹妹呀你莫走,唱首歌歌儿把你留,歌中有我对你的真情,歌中有你的温柔。”
[女声]“哥哥哥哥我不走,妹妹陪你到白头,陪你直到星星不眨眼,陪你直到月亮躲山沟。”
[男声]“你莫走。”
[女声]“我不走。”
[男声]“点个灯。”
[女声]“修个屋。”
[男声]“你莫走。”
[女声]“我不走。”
[男声]“生个娃。”
[女声]“养条狗。”
[男声]“你莫走。”
[女声]“我不走。”
[男声]“点个灯。”
[女声]“修个屋。”
[男声]“你莫走。”
[女声]“我不走。”
[男声]“生个娃。”
[女声]“养条狗。”
[男声]“生个娃。”
[女声]“养条狗。”
[男声]“你莫走。”
————————————
注释
[1]万里桥
万里桥码头就是现在成都市南门大桥,俗称的老南门大桥的地段,是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古桥。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设宴送费祎出使东吴,费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该桥由此而得名。万里桥码头,既是古代成都水陆交通的一个重要起点站,又是一大名胜古迹。历史志籍记载颇多,文人吟唱也不绝于书上。
此桥,传说最早为李冰所建,当时李冰为对应天上的七星,在府南河上修了七座桥,此桥为七星之首,叫做“长星桥”。长星桥又叫笃泉桥,因桥南有畜水大湖,名笃泉。到三国时,长星桥已成为成都南门十分繁华的水陆码头和交通要口。
万里桥的名声,也和历代文人短诗长赋无尽的咏叹有关。
杜甫有:“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刘禹锡有:“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薛涛有:“万里桥头独越吟,知凭文字写愁心。”
陆游好像写得最多,也最细致真切,有:“成都城南万里桥,芦根苹末风萧萧。映花辗草钿车小,驻坡蓦涧青骢骄。入门翠径绝窈窕,临水飞观何岧峣。”还有“雕鞍送客双流驿,银烛看花万里桥。”又有,“万里桥边带夕阳,隔江渔市似清湘。”他在离别成都东归时写的最后一首诗,还是关于万里桥的,“万里桥边白版扉,三年高卧谢尘鞿。半窗竹影棋僧去,满棹苹风钓伴归。”
在陆游的诗里,可以看到宋代万里桥周围的风景人物,有花有竹,有车有马,有船有帆,有翠径有银烛,还有热闹的鱼市……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
其实和万里桥有关的,最著名的一首诗是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是诗人住在成都垸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一团葱绿中点染着两点鹅黄;一片青淡淡的蓝天里,一行白鹭勾勒出一条白色的曲线;远处的山,衬托着近处的柳;高岸的屋映衬着门前的水,色彩鲜明和谐,引人入胜。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4)万里船:停泊在万里桥码头的船只。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8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87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