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88章 月上柳梢两丝牵

第88章 月上柳梢两丝牵

推荐阅读:天域丹尊星辰之主万神主宰混沌天帝诀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寒门崛起九龙归一诀寒门宰相万相之王九星霸体诀


        【一】《中元前一夕枕上偶成》纳兰性德.诗
酒醒池塘耿不眠,
帐纹漠漠隔轻烟。
溪风到竹初疑雨,
秋月如弓渐满弦。
残梦远经吹角戍,
明河长亘衣天。
哀蛩饯晓浑多事,
也似严更古驿边。
自从十四日那夜完哲笃操琴以后,一晃三天过去了。
他整天盼望着虞美盼能来见他,可是别说虞美盼了,就连柳如烟也不见了人影。
哲笃心里好生烦闷,茶不思,饭不想,加上那晚夜深天凉,染上了一点风寒,便生起病来。
只觉得自己的头脑昏昏沉沉的,四肢无力,不想动弹。他一个人躺在卧榻上,长吁短叹,口中反复地说着“害杀小生也”。
想想自己缠绵病榻,却没有一个人来看他:虞夫人是狠心肠,她巴不得我病死了,可以万事大吉。可是美盼和如烟一个也不来,特别是如烟,挽留我的时候,口吐莲花,什么“有我如烟在”啦,“还有一线希望”啦,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你的锦囊妙计我也实行了,却白白地弹唱了半夜,一点反应都没有,简直是“对牛弹琴”!
刚想到这里,立刻煞住,自言自语道:“啊哟!且住,罪过啊罪过,我怎么把我家美盼比作牛了!我病糊涂了,怎么可以唐突西施呢!”就在床上连连作揖,说道:“小生罪该万死,叩请师妹恕罪!”
郭靖见了,心里很是着急,说道:“相公,你怎么啦?”
哲笃有气无力地说道:“我病了!不久就要命赴黄泉,再也见不到你家主母了!”
“相公,不必胡思乱想,你一定会活到一百岁。”
“哪能活那么久?我很快就被你家主母害杀了。”
“相公,千万不能乱说,我家主母多情多义,不会害你的。也许她现在也生病呢。”
哲笃一想,郭靖之言有理,我怎么没有想到,只顾自己,不顾美盼呢,还错怪她,心里痛起来。说道:“啊哟师妹,你是思念师哥,想出病来的,你要保重玉体,少想我一些,只要想一半,师哥也就满足了!”
【二】《林间集》惠洪.语
心病终须心药治,
解铃还须系铃人。
郭靖见哲笃神魂颠倒,就知道是得了相思病。
别看郭靖年纪不大,却什么都懂。他跟着完哲笃走南闯北,琴剑飘零。哲笃所接触的大多是骚客词人,而琴童所接触的,多是三教九流[1],贩夫走卒,社会经验着实比自己主人丰富得多。
知道相思病是无药可救的,常言道:心病还须心药医。相公的病是想虞小姐想出来的,一定要虞小姐这服心药才会有奇效。如烟小妹人也不见,不知躲到哪个旯旮里去了,要想法子把相公得病的消息传进去。
郭靖不是虞家的下人,不能随意出入。忽然想到虞家门上的小仆人虞禄,他是虞夫人到了普救寺后,觉得人手不够,才买下的。平常郭靖和他很谈得来,就交上了朋友,今天要请他帮忙,把相公得病的消息传入虞府,就会传到老夫人和小姐耳朵里的。
郭靖于是走到门房,找到了虞禄,说道:“虞禄哥。”
虞禄一见是郭靖,非常高兴。
因为虞禄是河中府本地人,没见过世面,而郭靖却是满肚子倒不完的掌故,两人一见面就聊起大天,海阔天空,奇谈怪论,说得天花乱坠,把虞禄听得如醉似痴,也对这琴童佩服得五体投地。凡是郭靖要他做的事,他无不尽心竭力,比老总管交代的还要热心。
如今见郭靖走来,十分亲热,说:“郭靖兄弟,这几天怎么老是不见你,到哪里去了?”
郭靖道:“唉,相公病了,我在家侍候他。”
“完先生几时病的,严重吗?”
“就是这两天,今天重了一些。虞禄哥,我想托你一件事。”
虞禄忙道:“兄弟,咱哥俩是自己人,有事尽管吩咐,我虞禄对朋友可不含糊,两肋插刀。”
郭靖笑道:“虞禄哥,我又不是请你去打架拚命,哪里用得上两肋插刀?”
“那是什么事?”
“我想请你把我家相公生病的事传到内堂去,特别要传到小姐那里。办得到吗?”
虞禄一听,胸膛拍得震天响,说道:“兄弟,小事一桩,不是做哥哥的夸口,不消半个时辰,我就让全家上下人等都知道。就是要让全寺、全府都知道,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禄哥,倒也不用让全寺都晓得,只要小姐知道就足够了,我还要去侍候相公,拜托了!”
虞禄受了郭靖之托,心里很是得意,认为郭靖看得起他。
他对于虞夫人的赖婚,也知道一些。认为主人做得不够光彩,完先生的病,说不定是被老夫人气出来的。郭靖既然关照不用禀报,那就私下传播吧。
他第一个去厨房找烧火丫头腊梅,说西厢书院的完先生病了,病的还不轻哩。
在虞府里,新鲜事很少,赖婚的大事,热了一两天也逐渐降温了。这完先生得病,乃是今天的头条新闻,腊梅迫不及待地丢下手里的活,立刻跑出去贩卖,没到一炷香功夫,虞府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消息也传到了老夫人的耳朵里。这位高官夫人也真是心硬,听到了只当没听到一样:穷酸生病,并未有人前来正式禀报,我完全可以不管,病死了也怪不到我头上,我还巴不得这穷酸死了才太平呢。我总不能留他一辈子。所以,听了哲笃得了病,心中还暗暗高兴。
————————————
注释
[1]三教九流
三教指儒、佛、道三教。
九流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儒家者流、阴阳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农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
(1)三教
儒教又称“孔教”“圣教”(儒教不等于儒学)。以“仁”为最高信仰,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终极目标。后为和崇尚黄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区分,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又被称作圣教,跟印度佛教、中国道教并称为三教。“儒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儒教是礼乐文明的代表,上古宗教的直接继承者。
“儒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宗教,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孔子为教主。……儒教利用政教结合的优势得以成为国教,儒教的神权与皇权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相得益彰。”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永生不死,与“道合一”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充分反映了汉民族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
佛教(释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指东汉时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印度人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入寂灭、断尽一切烦恼。
(2)九流
所谓的九流,实际上是指‘上中下’三等。三教之中三等人;自然三三得九。
至于上中下九流之说,则是源于《七略》。此中将天下学说分为九流十家。
在《七略》分别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九流十家,是九流以外加上小说家。
之所以以‘流’来形容,实际上是以社会形式比喻为水。无论是山河变换,还是水脉分流,水却一直遵守自然的规律的同时,依然展现自己的意志思想。而小说家,却往往要以迎合读者为首。
(3)三教九流五行八作
“三教”指的是中国儒、道、佛三大教派
“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
五行:车行、船行、店铺行、脚行、衙役行。
八作: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瓦匠、石匠。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9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90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