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61章 冷香萦遍红桥梦

第61章 冷香萦遍红桥梦

推荐阅读: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一】《锦上花.外像儿风流》王实甫.元曲
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
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
扭捏着身子儿百般做作,
来往向人前卖弄俊俏。
第二天,完哲笃起得很早。一方面他有早读的习惯,另一方面是心中有事,所以起得又格外早了些。
郭靖此时却还在抱头大睡,梦中正在和柳如烟谈情说爱呢,美得不想醒来!
其实,郭靖本来也想早一点起床:一来,想看看“我家主母”究竟是不是像主人画得那样美;其次,他也想去见见那个可爱、聪明、伶俐的柳如烟。他也真有点想入非非,那如烟是何许人也,她可是柳好好的至宝,未来的儿媳妇。
郭靖还真把如烟当成小丫环了,他总想:小姐嫁相公,丫环配琴童,顺理成章,岂不美哉!故也想跟过去,亲近亲近,无奈就是眼皮不听使唤,没法主动醒来。
完哲笃等了好大一会儿,也不见郭靖的动静。他有点不耐烦了,就高声叫道:“琴童,琴童!还不与我醒来!快来侍候本相公梳洗!”
郭靖连忙爬起来,口中应了声,“相公,来了,来了!”
“今天是什么日子,你胆敢睡懒觉!真是岂有此理!还不赶快侍候我梳洗!”
郭靖好像做了天大的错事似的,低声应道:“是!”说罢,就去打洗脸水。
出门碰见了悟尘小和尚,悟尘问:“完先生起身了吗?”
郭靖说:“早就起来了,小师父快请进。”
悟尘和完哲笃也是三生石上订下的缘分,所以从一开始就关注着他和虞小姐的这份姻缘。
今天是关键的一天,似乎哲笃不急他悟尘倒急起来了,因之一大清早就来找哲笃,提醒他要早一点到道场去。
悟尘走到容膝山房,推开房门,见哲笃已经衣冠楚楚地坐在那里,上前问候道:“先生好早!”
“小师父早!”
“先生,今天是正日子,你要早去才是!”
“多谢小师父提醒。”
这时,郭靖端来了洗漱水,哲笃边洗边问道:“小师父,我今天穿什么样的衣服去?”
“像这种祈福祈寿的事,最好以素色为好,尽可能接近自然的着装,而且最好穿宽松些,穿一些方便跪拜的衣服……”
“虞小姐也会穿素衣去?”
“那是自然。”悟尘又神秘地说,“告诉你吧,今天虞小姐不但会素衣,而且还是素颜。今天一定让你大饱眼福。”
“素颜?不化妆,这是为何?”
“去我们这种地方是切忌浓妆艳抹的,面部的清洁也意味着心灵的清净,当你素面面对菩萨的时候,才能说明你内心不慌,心境澄澈……”
完哲笃换上了一身白色的衣服,头戴素绫解元中,身穿葱白缎子海青,足登粉底皂靴,显得他格外风流潇洒。
看到完哲笃穿戴整齐,悟尘道:“先生,请跟小僧走吧。”
两人一前一后往“地藏殿[1]”而去,郭靖紧跟在后面。
【二】《驻马听.法鼓金铎》王实甫.元曲
法鼓金铎,五月风雷响殿角;
钟声佛号,半天云雨洒松梢。
候门不许老僧敲,
纱窗外定有如烟报。
害相思的馋眼脑,
见他时须看个十分饱。
地藏殿里,十分热闹,香烟镣绕,结成云盖,直飘户外,笼罩了碧琉璃瓦。
和尚们念咒诵经的梵呗声,好像大海里的波涛,一浪高似一浪。堂内幡影摇摇,幢形飘飘,法鼓咚咚,金铎当当,如同夏日的雷声在殿角轰响;钟声和佛号,赛过半天的风雨,飘洒在松林树梢。
法智带领着一班小师弟们,虔诚地礼佛做功德。
依照明本长老的安排,第一天念《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天念《妙法莲华经》,第三天念《地藏菩萨本愿经》。今天是第三天了,施主们都要来拈香,而且由明长老亲自主持,所以和尚们个个都不敢懈怠,早早来到功德堂,敲动法器,宣佛号,诵真经,十分用心。
完哲笃跟着悟尘小和尚来到地藏殿。
一路上,哲笃不停地打如意算盘:师妹现在一定还没有到,她的闺门绝对不能让和尚们去敲,他们也没有资格去敲,自有如烟那个厉害的小姑娘在纱窗外通报。我害相思害得把眼睛害成馋痨病,等小师妹出来时,我一定要狠狠地看她一个饱。
完哲笃一边想一边踏进了地藏殿。
明长老见完哲笃到了,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先生早!”
完哲笃拱手还礼道:“长老早!”
“先生,请先拈香。”
“小生遵命。”说罢,在案桌上拿起三支香,点燃以后,执在手中,在地藏菩萨前双膝跪下,默默告陈:“一炷香,祝愿在世的亲人寿比南山,长命百岁!二炷香,祝愿亡化的先人早升仙界,皈依三宝。三炷香,只愿小如烟不要顽皮恶劣,老夫人不要左右挑剔,小狗儿不要乱叫乱咬!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啊!保佑小生和虞小姐早早成就了幽期密约,比翼双飞。”
祝告已毕,又叩了三个头才起身。
明长老见哲笃拈香完毕,说道:“先生,等一会儿柳校书和虞小姐出来,恐怕要问的,你就说是老衲的亲戚好了。”
“柳校书也要来?”
“是啊,昨天,如烟姑娘过来告知,老夫人今天不来了。”
“不来了?!”哲笃大喜。
“柳校书说,老夫人年纪大了,最近照顾虞大人身心疲惫,若来此跪祈,时间太长恐怕吃不消。”
“那,校书是要来啰?”
“柳校书是朝廷命官,由她替着老夫人来为虞大人祈福会更妥当些。”
“妥当,妥当!”完哲笃高兴得就差没出声了。其实他心里也明白,这一切都是柳好好在暗地里帮他。
————————————
注释
[1]地藏殿
地藏殿,主供地藏菩萨,是佛寺的重要配殿之一。留世谛听仅存于九华山,属国家重点文物,为九华山镇山之宝。
(1)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
(2)地狱救度法门
不堕地狱的教示
佛教业力因果律认为:作恶得恶果,为善得善果,造极重恶业则堕地狱。但造堕狱恶业,来生不一定会堕地狱,因为善恶的此消彼长和通三世的时间跨度,会影响相应阶段的结果,但业因仍客观存在。地狱最下层是无间地狱(梵语阿鼻地狱)。造极重恶业的,死后无时间间隔而立刻堕落地狱,而且受苦的时间没有间断,所以名无间地狱。若造极重恶业,除非不犯,一旦触犯,作任何功德忏悔都不得不堕,犹如身患绝症而非死不可。
地藏菩萨示现出家相,以建立清净僧团为佛法中心。依此基本精神,地藏菩萨发愿,在恶世中以方便将众生从堕落的边缘救出来。这并非一定要显神通,把要堕落地狱的众生拉出来,而是开示正理,令其了解,令其不作堕落地狱的重罪,不作破坏三宝的重罪。以《地藏十轮经》为主的法门开示,能使五浊恶世众生不入地狱。
堕落无间地狱的极重恶业,《地藏十轮经》中说到二类:十一重罪及十恶轮。两类都是地狱种子。佛教认为,其他恶业在下生不一定会堕地狱,若犯十一重罪或十恶轮中任何一条,则一定要堕落无间地狱。
临堕已堕的救度
地藏菩萨的救度,特重於如何使人不作重恶业,不堕落地狱。对已经作重恶业而必堕地狱的众生的救度,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著重说到这一法门。佛教认为人在一生中免不了会犯下过错,所以都有堕落恶道的可能。而救济方法在死前比较容易,死后则更为困难。地藏菩萨对苦难众生特别慈悲怜悯,所以发愿重在救度恶道众生。依业力因果而论,作什么业便得什么果,是自作自受。另一方面人们又不忍祖宗亲属在地狱受苦。佛法认为,不应只图自己的利乐,不应忘弃祖先及六亲眷属恩德,所以对未堕和已堕恶道者都要以方便救拔。
【临终时的救度】
施舍作福:佛教认为,当病人最危险和最痛苦时,则很可能堕落。救度的方法是把属于他的东西,最好是他最心爱的东西,用以布施。最为心爱之物能施,其他则无不可施之物。以最爱物布施,功德也最大。众生为钱财而造罪的最多,若能以金钱或最心爱之物布施,并对病重者说明可以获大功德果报。一方面使其舍弃贪执,另一方面增其福德,这样便可以减少堕落恶道的可能,这是佛教对病人临终的根本救度法。
於三宝前修功德,诵经及称佛名号:凭仗三宝力的加被,使临命终时得大利益。《地藏菩萨本愿经》说明,人在临终时境界不好,罪业又重,最容易堕落。如果本人的父母兄弟姊妹等亲属,为之设福修功德,燃灯造旛,诵经或念佛菩萨名号,都能令死者离开危险的道路,走向平安的前途。更简要的方法是,在人临命终时,若能听闻地藏菩萨名号,一声圣号直达耳根,知有地藏菩萨,此人即永不历三恶道苦;若更能为其布施念经,放生作福,则不会堕落。
【命终后的拔济】
救济方法:对于作恶业的,可以在临终时仗三宝威力来救拔。如果已经死了,《地藏菩萨本愿经》说明,应该在七七日内,为他修福、布施、念佛、回向,令他远离三恶道苦,生於人间或天道。七七日,指七个七日共四十九天,在七七日中作佛事,并不限于头七或二七的日期,而是四十九天内都可以作。在四十九日内,请出家人诵经礼忏,设斋供养,以此功德回向先亡。在亡者下一生的业报还未现前的过渡阶段,使亡者从恶道中转回来改变受生的目的地。
佛教的“七七日”受报原理:人死后,有的即刻受果报,有的经过一段时间才受。作无间重罪的,此一念死,后一念立刻下地狱,中间一念距离都没有,即成无间狱。生天道亦是这样,若作重善业,此一念死下一念即生天。若生人间、畜生、饿鬼等,大多经过一段时间才受果报。从死后到再受生这一阶段名“中阴身”,中阴身七天死一次,死后在第二念立即再受另一中阴身。可能在第一天或第二天受后生果报,最久经过四十九日的七生七死,即决定受生。中阴身是过渡阶段的过渡形态。《地藏菩萨本愿经》说明,七七日内,亡者在念念间,都希望眷属为之祈求三宝加庇且广修福德,而能在堕落的边缘得到改善机会。死者在中阴身无力做主,只有希望眷属为他拔度超荐。若过了七七日无人济拔, 只好随业受三恶道苦。
超度佛事的功德分配:家属为死人诵经念佛,功德并不完全归於亡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说明,若人命终后,为他布施作福诵经念佛等,所得的一切功德,活人多而死人少。作功德者得六分,死者得一分。所以《地藏经》说:“存亡两利”。同时《地藏经》强调,在七七日内为亡者做功德,需要家属和诵经者的共同虔诚,才能发生效用。如果斋主杀生食肉,或僧众作佛事不精进,死者不能获益 。所以眷属以清净心诚恳心,并参加素食,在三宝中生信心,才有效果。
(另)十斋日诵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如果在“十斋日”(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三十日)持斋并读诵一遍《地藏菩萨本愿经》,就能远离疾病,衣食富足。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9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93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