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54章 耦耕若便遗老身

第54章 耦耕若便遗老身

推荐阅读:九星霸体诀我真的是反派啊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反派就很无敌脑海里飘来一座废品收购站万古第一神人间苦都市不灭仙医不灭武尊汉世祖


        【一】《月》薛涛.诗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今天是二月十五,月明如昼,清光皎洁,正是拜月的好时辰。如烟安排好了一切,便和美盼来到了花园拜月。
如烟说:“盼盼姐,你去拜月,可卸了妆再去。”
美盼道:“既然要到花园去拜月,不用卸妆了。”
如烟却道:“拜月回来,你又乏又累,爬到床上都来不及,还是卸了妆去罢。”
美盼一想也好,省得回来时再麻烦。就让如烟帮着把晓妆卸了,换上了晚妆。头上的青丝,随手挽了一个堕马髻,身穿淡湖绿对襟罗衫儿,系一条淡湖绿百摺湘裙,红缎绿绫弓鞋,缓缓款款,移步下楼。
柳如烟手提着八角绿纱灯,在前边引路,走下楼梯就是一个小小的庭院,一道围墙把庭院和花园隔开,围墙左边有一道角门,可以通往花园,平常却是紧关着的。
如烟和美盼走近角门,如烟拨开门闩,拉动门扇,那门儿“吱呀”一声开了。
这一声“吱呀”,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显得格外的响,也传得特别远。别人听了,那是单调的开门声,不足为奇。可是现在传到了正蹲在墙那边假山上的完哲笃的耳朵里,感觉就大不相同了。
【二】《月色溶溶夜》王实甫.元曲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完哲笃正爬在假山上,坐在一块石墩上。一抬头,刚好探出围墙,把隔壁花园里的景象,看得是清清楚楚。
他一直眼睛都不敢眨一眨,注视着花园内的一切变化,时间似乎过去了几个朝代,始终不见有任何动静。
他想:小师妹此时还不下来,大概是不会出来了。据悟尘的说辞,今晚的月色特别好,师妹是要出来拜月的,不可能不出来。
是师母不放她出来吗?
不会吧!烧香拜月是件正经事,师母不至于把女儿拘管得如此紧吧;是师妹的玉体违和,忽然生起小毛病来?也不会,昨天不还是好好的。
完哲笃左思右想,始终猜测不出小姐不来的因由,眼见月侈花影上阑干,屁股坐痛脚发麻,依然没有一个人影。
正等得灰心丧气,意懒神倦,准备打退堂鼓的时候,就听得“吱呀”一声,这声音是那么清脆悦耳,如萧似笙,万分地动听。这一缕声波,从完哲笃的耳朵进去直叩心扉,又好比吃了一棵千年老山参似的,立刻精神抖擞,信心百倍。
完哲笃把目光盯住角门,虽见到朱漆木门缓缓打开,刚好一阵轻风吹过,送来了一丝淡淡的幽香,直沁他的心脾,不禁深深地陶醉了!哪敢怠慢,干脆站起来,踮着脚尖儿定睛仔细了望。
香风过后,只见门开处一盏绿纱灯先从里边出来,紧接着是柳如烟——这小丫头是熟人了;随后,便是可爱的小师妹。
哲笃一见,顿时觉得眼目清亮,啊!比我前天初见时更加美了!
有人说灯下看美人,越看越俊;我说月下看美人,有万种风韵,越看越爱!
啊!她终于出来了!我想她一定是讨厌师母的拘管,飞出了她的广寒宫。看她那张吹弹得破的娇脸,经受不了轻轻的一捻。敞襟的便服,露出了半抹酥胸。耷拉着香袖不开口,低垂着罗裙不发声。好像湘陵妃子娥皇和女英[1],斜靠在虞舜庙字的朱门,又好像月殿的嫦娥,微微地露出了皎洁的素影,师妹啊师妹,你实在是太美了!
你再看,她遮遮掩掩,行行停停地穿过芳径,料想她一定是小脚儿行步艰难。这娇娘的脸蛋儿不笑也是百媚生,哪能不勾去人的魂儿和灵儿?
【三】《料想春娇厌拘束》王实甫.元曲
料想春娇厌拘束,
等闲飞出广寒宫。
心中无限伤心事,
尽在深深两拜中。
虞美盼踏出角门,看到花园里月光如水,便说道:“如烟妹妹,月色如此明亮,不用掌灯了。将灯留在院子里,把香桌儿搬到太湖石旁边放好了。”
如烟听了美盼的吩咐,一想也对,月下点灯,真是多此一举!就把纱灯留在院内,然后把香桌儿在太湖石旁边安排好了,说道:“盼盼姐,来烧香吧!”
美盼缓步走到香桌边,说道:“如烟,拿香来!”
完哲笃听见那银铃般的声音,差一点软瘫了!
啊,多么美妙的声音呵!比昨天在大殿上听到的更加悦耳动听,我的魂灵儿已经飞到她的身边了。记得师妹小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声音。难道真是女大十八变,声音都娇黏?
美盼接过如烟递过来的檀香,双膝跪在拜垫上,先叩了三个头,对着明月陈告道:“此第一炷香,奉于月神,祈求月神救我父亲于病疾,若能以小女之康健换父亲于安康,小女愿意……救救我的父亲吧,小女在此跪谢。”说罢,叩了一个头,把香插在香炉里。
哲笃在墙头上听得清清楚楚,这第一炷香是为老师的身体,早一点康健。这小师妹真是个孝女,能娶到她实在是前世修来的福!
美盼接着说道:“这第二炷香,祝愿高堂老母身安气平,健康长寿!”
墙头上的哲笃也听到了。这第二炷香有主顾了,是孝敬师母的,一片孝心,实在难得!只不知这第三炷香献给谁呢?
美盼又叩了一个头,把第二炷香插在香炉里,再拿起第三炷香,祝告道:“这第三炷香嘛……”说到这里却顿住了,是没有祝愿内容了吗?不!内容太多了,只是说不出口而已。
————————————
注释
[1]湘妃
传说中舜帝两个爱妃,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曾经帮助大舜机智地摆脱弟弟“象”的百般迫害,成功地登上王位,事后却鼓励舜以德报怨,宽容和善待那些死敌。她们的美德因此被记录在册,受到民众的广泛称颂。
大舜登基之后,与两位心爱的妃子泛舟海上,度过了一段美好的蜜月。晋代王嘉的《拾遗记》称,他们的船用烟熏过的香茅为旌旗,又以散发清香的桂枝为华表,并在华表的顶端安装了精心雕琢的玉鸠,这是记载中最古老的风向标,它可以为水手调整帆具提供依据。但这项发明却不能预测突如其来的噩耗。
舜帝晚年时巡察南方,在一个叫做“苍梧”的地方突然病故,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记载说,娥皇和女英闻讯前往,一路失声痛哭,其情形很像孟姜女和韩娥,而她们的眼泪洒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丽的斑纹,世人称之为“斑竹”。她们在哀哀地哭泣了一阵后,居然飞身跃入湘江,为伟大的夫君殉情而死,其情状之壮烈,真是旷世罕有,显示她们自始至终都是忠于丈夫的模范妻子。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9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94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