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206章 洞外鸡鸣映远林

第206章 洞外鸡鸣映远林

推荐阅读: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当初的蒙古,没有娼妓。大草原上的男女双方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天当被子地当床”。等到蒙古人挥师南下,进入中原建立了大元朝,他们看不惯号称礼仪之邦的中原人开设妓院。于是规定:伎女着绿服、青衫,在妓院里做工的男人戴绿头巾[绿帽子],以标志所从事的贱业。这也是绿帽子的由来。
历来中国男人最怕这顶帽子,一生有两大“不可忍”:一是杀父之仇;而是夺妻之恨。这种惧怕延伸到女人身上,便是“生死是小,失节是大”。
在那个年代里,不要以为只有女人被贞节牌坊所束缚住;事实上,男人同时也被束缚。妻子丧失节操,就意味着丈夫戴了绿帽子。于是一幕幕刀光剑影就围绕着这顶绿帽子展开了……
【一】《望早日-上阙》朱庆馀.诗
窗下闻鸡后,苍茫映远林。
才分天地色,便禁虎狼心。
也许是很投机,也许是为了让黑良臣能放过自己。反正,赵鸾鸾净捡一些好听的话跟黑良臣说。不知不觉,洞口边上的鸡便叫了起来。
“呵,这养鸡养鸭的,小日子过的挺舒坦呀!本以为,只养了些母鸡是为了吃鸡蛋,怎么,养这大公鸡,是为何意?打鸣叫你们早起出门讨饭?”
黑良臣的这话显然是说给舜华听的,本来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和一个乞丐生活在一起就感觉不爽,可你俩也不能在我面前打情骂俏呀!是有意气我么?舜华啊,当初我逃,不是不知道你活过了么,还以为你是厉鬼呢!
见舜华不搭理自己,黑良臣便站起身来,走到舜华的身边说道:“刚进这山洞,也没发现,这乞讨的小日子不错呀!”他伸手捏了捏舜华的小胖腮,“你看你吃的,小日子是不过的比原来还美?”
舜华一把打掉的他的手。
看着舜华身体臃肿,便掀着舜华的衣服来看,“你这是穿了多少呀……”忽然他的手僵在那里了,感觉舜华的肚子有些不大对劲,便急忙扒开她的外衣看。舜华使劲把住了衣服不让他看……他转头问大长腿,“你的?”
大长腿也不知如何回答:说是他黑子的吧,不就暴露了他盗墓的事儿了么,这刚在鸾鸾眼里树立起来的高大形象,不就一下子毁了么!若说是自己的,这也太冤了,至今连舜华的手都没拉过……大长腿“呃呃”地说不出话来……
黑良臣二话没说,上去就是一拳,“我让你给我戴绿帽子!”
大长腿一个趔趄就跌倒在地,嘴上淌着血辩解:“怎是我给你戴绿帽子?”
“我让你‘得了便宜还卖乖’……你这没有‘三页豆腐高’的‘三寸丁’……那‘玩意儿’怎么就这么好使?”黑良臣又向大长腿的两腿间踹去,“我让你好使,我让你好使……今天我不打出你的鸡蛋黄来,就不是个爷们……”
眼看着大长腿就没命根子了,舜华置身扑了上去,一下子趴在了大长腿的身上。黑良臣那狠狠的一脚就踹在了舜华的后背上,舜华不由得一声惨叫。
黑良臣被气得团团乱转,转眼看见鸾鸾惊愕地看着自己,极不耐烦地朝她嚷道:“走,走,走!”
鸾鸾怯怯地问:“去,去,去哪儿?”
黑良臣怒道:“你不觉得,你一个外人在这里,有些碍眼么?!”
舜华从大长腿身上爬了下来,爬到黑良臣的跟前说:“黑子哥,你可不能抓她走呀,她可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啊!”
看着舜华下跪的奴才相,又想起了昨天蒋家全家下跪时的情形,更是怒火中烧:“你家怎都是奴才的样子!当初拒绝我求婚的傲气哪去了?”
“你怎么骂我都行,就是不能带走我的救命恩人,否则,我就从门口的悬崖上跳下去……”舜华边说边用手指着洞口。
“你!你!你!”黑良臣吼道,“救你全家的是我!是我拿出了一生的积蓄,救了你俩妹妹,你的弟弟……还有你!你是怎么活过来的?就没有点儿‘比昂’的数?”
“那,你也不能抓走鸾鸾,她不能去那个遥远的察合台,她还等她的柳颖哥回来呢!你若带走她,她的柳颖哥见不到她回来可咋办?”
黑良臣双手拉起了舜华,说道:“谁说我要抓走她了?我是想给她找个暖和地方,否则,就住这个洞里,早晚……别说要等她的什么哥了,我看,就连春节也等不到……”
舜华问:“那,你要带她去哪儿?”
黑良臣道:“莳花【1】馆。”
大长腿过来说:“青楼啊!你又要把她卖青楼里去?”
黑良臣一指大长腿道:“你,滚一边去!!”
舜华拉住黑良臣说:“黑子哥,你真的不能送她去青楼卖钱啊,我家欠你家的钱,我来还!”
黑良臣道:“你怎么也往坏里想我?有脑子没有?我若是为了钱,是把她送到察合台那里领的赏钱多呢,还是把她送到窑子里得钱多?”
大长腿嘟嘟囔囔:“你不是相中了…相中了人家的身体了么……送察合台那里,哪有你的好事儿,送‘莳花馆’那里……你,你多方便……”
“滚!”黑良臣抬脚又想踹他,“你这个臭要饭的,嘴还挺臭!”
【二】《望早日-下阙》朱庆馀.诗
是处程涂远,何山洞府深。
此时堪伫望,万象豁尘襟。
黑良臣走近鸾鸾问:“香儿姑娘,反正这事儿吧,你自己掂量……使臣知道你跑的时候丢了锦衣,县衙通知了各个成衣店,包括大兴的……谁要是来买棉衣、锦被什么的,一律抓起来……”
鸾鸾问:“我去莳花馆安全么?老鸨子会不会……”
黑良臣说:“我跟她很熟,不会让你接……你想哪去了,我就是想藏起你来,若让你去接客,岂不路人皆知了?”
“不是,我也不是那个意思,”鸾鸾解释说,“我是说,老鸨会不会去报告使臣?”
“这,她不敢!”黑良臣说道,“宛平这地界上,花街柳巷,都是我说了算!”
不过鸾鸾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便问:“若是你真为我好,为何不找一辆车送我回家呢?”
黑良臣道:“出不去的,察合人把住了每个街道和路口,进出的车辆和人都要检查。”
鸾鸾又问:“我就这样过去,岂不让他们发现了?”
“这样!”黑良臣说,“我京城来了一个朋友,我用他的车去‘莳花馆’弄个‘出外条子’【2】来,等条子到了这里,你俩就把衣服给换了,换上她们青楼的青衫……”
“那,条子呢?”鸾鸾问道。
“她,她到我家里去……你管条子干什么……”黑良臣尴尬地笑了笑。
看着黑子哥对鸾鸾如此地好,舜华便问:“那,那我呢?”
“你?”黑良臣说道,“你不是有小乞丐么!”
“他?呵!”舜华说,“你,你只顾她,就不怕我冻死在这里?”
“你回家呀,你既然活过来,干嘛不回家呀?怎么,是这小子威胁你?”说着,又想去打大长腿。
舜华拉着他说:“不是,我不是不敢回家么!”
黑良臣问:“为何不敢回家?”
舜华道:“不是我弟弟病了么,怕回去,爹娘忌讳!”
“要不,你住我家里?”黑良臣问道。
“那不一样么!”舜华说,“就隔着一道墙,我的阴气又那么重,我怕加重弟弟的病情。”
黑良臣为难起来,“我也没钱给你单独租房子呀。”
舜华问:“要不,我也去‘莳花馆’?”
“你?”黑良臣斜着眼瞅着舜华,“就你,挺着个大肚子,谁让你接客……”
舜华举手就打:“我让你胡说,我让你胡说……”
————————————
注释
【1】莳花
莳花,又被称为时花。指的是花期不久但花朵开的很繁盛,也就是正在花期的鲜花。例如,城市街道绿化和节日装扮的花草。
古代人,有九大雅事,除了众所周知的香、茗、雨、雪、月等雅事外,还有莳花。
这里的“莳花”,其实是一个动词,指侍候花草。莳花弄草,修篱烹茶,古人就是这样,将每一天都过成了一首诗。古代诗词中,有许多相关的诗句,留传后人。因此,古人莳花是指代这种美好的生活和蕴含其中恬淡的情绪,也暗含了现代人对古代人这种生活乐趣的羡慕和盼望。
【2】出外条子
“条子”一词,在大陆人很少说,香港地区“条子”倒很常见。
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地痞流氓管警察叫“蛇佬”,蛇的长相就是条状,再加上一些警察,徇私枉法,对有些行业进行敲诈勒索,所谓“贪心不足蛇吞象”,最后演变成了条子。
在一些地方方言中,“条子”又可指金条,或者豆腐条子。字面意思又可以解释为,长方形的纸张,通常指一些单据、便笺。
但古代青楼里,“条子”指代青楼女子,很多高级青楼女子一般不轻易接客,或只接熟客,还需要提前预约,这就需要有人给她们递条子,她们根据情况安排档期,“条子”便成了相熟伎女的代名词,用现代话说就是“相好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批条子”,就是源自此处。当然,条子也不单指伎女,也可指伶官。
“出外条子”,加了“出外”两字,就可看出是伎女出青楼外去陪客、佐酒、唱戏等。
能请得起伎女“出外”条子的,无非有两种人:一是官条子或者巨商大贾等,说白了就是有权有钱的人。如去官员或捕快等人的饭局陪客,伎女一般得不到钱,因为这些手里有权的人根本就不给钱。
另外还有“出私条子”,如巨商大贾、有头有脸的绅士,他们给青楼递条子,专点几个女子陪客助酒,包车接送、陪客人吃喝划拳等等。
二三等的女子,则会到男家去住,这叫“外局”。通常这样的女子是在青楼中有威信而且订的卖身契也快到期了,并且这种叫“外局”的男客人,身份也高。住外局的姑娘,都是由窑头亲信跟着,从外表上看,好似侍候姑娘,实质上是监视着她。
四等的女子没有人身自由,出条子、领班等派人“侍候”你,实际上就是监视你。在经济上也没有自由,手里没钱。老鸨、掌班的经常搜身,如果搜出来,老鸨子佯装哄着她,“妈给你攒起来,到冬天给你买件皮大衣;妈给你买个金戒指。”结果,钱都到老鸨自己手里去了。
其实,古代青楼行规里的黑话很多,现在竟成了流行语,比如“开盘、跳槽、出局”等。
(1)开盘
这几年的房地产业是最火爆的行业了,全国的经济指数全靠他们支撑着。为了把小老百姓口袋里钱掏进房地产商们的兜里,房地产广告漫天飞,今天这儿“封顶”,明天那儿“开盘”。
在古代青楼,伎女为争夺优质客源,她们纷纷登台献艺,可以说是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个个百媚千娇、风姿绰约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能够争夺花魁名头,不仅名气大增,更能大大提高身价。红尘中的“开盘”,用现代化来说就是“开幕”、“走秀”或“博头彩”。
(2)跳槽
有人说,现代职场就是一个跳来跳去的舞台,合心则留,不合心则走。人们也相信,“树挪死,人挪活!”从一个单位跑到另一个单位,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词来表达,就是“跳槽”。
在古代青楼,伎女被隐喻为“马”,嫖妓隐喻为“入马”,这“马子”再美,再有才艺,总有一天也会厌烦,客人就打算换人,这换“马子”就叫“跳槽”。
(3)出局
出局,在现在的语境中是淘汰的意思。比如某场竞标,几家公司同时上阵,赢家叫“中标”,被淘汰者就是“出局”。另如某个比赛,某个选手输了,无缘下一场了,咱们也可以说这个选手出局了。
在青楼里,“出局”和“住局”正好相对,“住局”一般情况下指客官玩累了,想在青楼休息过夜,而“出局”是指客人看上了某个青楼女子,便与老鸨协商价钱和时间,准备带这个女子回家过夜或出去游玩几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出台”或“出差”。
(4)开方子
中医讲究个“望、闻、问、切”,了解完病情后再对症下药。现代医疗也是一样,医生为病人诊病后对症下药开出药方,或者出主意、指路子,俗称“开方子”。
在青楼中,“开方子”是指伎女审时度势察言观色,详装可怜以各种借口向嫖客敲诈的手段。比如以楚楚可怜的姿态,叙说小奴家多少岁父母就双亡等凄惨的身世,流落到这烟花之地……来博取嫖客的同情,或者以其他更露骨的手段,勾引嫖客掏腰包。
(5)调头
“调头”这个词在如今的意思很直白,就是“转弯”罢了,根本就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词了。
古代,“调头”专指伎女从一家青楼转到另一家去营业,这点和现代的“跳槽”差不多。
但伎女的这种跳槽却比现代人的跳槽要难得多:首先要有钱让自己原来的东主放手;其次,要借着当红的劲头有人愿意接手。从这层意义上理解,伎女的跳槽和现在球员的转会有点儿相近。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9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97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