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79章 蒌蒿满地芦芽短

第179章 蒌蒿满地芦芽短

推荐阅读: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姊妹几个正欣赏着王冕与杏儿画作的《画猫图》时,只听背后一声:“呵,都在这儿呀!”
大家回头张望,见是揭傒斯和王亮主仆俩回来了,争相撂下手中的画,匆匆迎了上去。
【一】《惠崇春江晓景》苏轼.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揭傒斯看着清婉说:“哟,清婉也来啦?怪不得觉得人多呢!”
“看姑父说的。”清婉逗道,“就多我一个,就显得多了?”
“不是,”揭傒斯说,“姑父是纳闷,这才几天,你人丰腴了不少!”
清婉霎时脸红,转问王冕,“王公子,我胖了吗?”
王冕说:“并没有啊,我初见你时就这样。”
“是吧!”清婉道,“姑父是老眼昏花,把侄女看虚胖了吧。”
于湉赶紧接话说:“俗语说的好,‘娘家的饭香,婆家的饭长’。我那三妹啊,既是清婉的婆婆,又是她的娘家三姑,这饭食怎能不吃得顺意?”
揭傒斯猛又看到王冕下巴上的辫子,笑道:“呵!这~又是什么造型?”
王冕尴尬地笑笑:“揭大人啊,您可得好好管束一下杏儿姑娘了,她老拿我的胡须当玩意儿。”
“是么,是么!”揭傒斯看着杏儿笑,“像元章这样的美须公,的确值得女孩子玩味……”
一时大家不再说话,却都站在原地,“仨猫瞪着六个眼儿”地瞅着揭傒斯。
把揭傒斯看得莫名其妙,便问道:“你们瞅我作甚?我哪里不妥吗?”
于湉开口说:“你是不是,该说点儿什么?”
揭傒斯还是不明白,问:“说什么?”
于湉问:“你去我娘家,干嘛去了?”
“噢~噢~”揭傒斯一拍脑瓜说,“把正事儿给忘了。”
杏儿一听,瞬时觍起来了小脸,小嘴噘的老高。
于湉真是个急性子,揭傒斯还没回话呢,她便生气的怪罪起来:“怎么?你真给忘了?你说你们这些男人办事……怎能端起了酒杯…啥事都抛之脑后了呢!”
揭傒斯“嘿嘿”一笑,说“杏儿的事,我哪能忘?只是忘了先报告你们好消息了。”
“怎么?”于湉转怒为喜,问,“我大哥同意他俩的婚事了?”
“答应啦!”揭傒斯捋着胡须笑。
大伙儿一听,欢呼雀跃起来。
于湉说:“看来,还是姐夫的脸大呀!”
揭傒斯道:“什么脸大,只不过倚老卖老罢了。”
王冕高兴地说:“那,我赶集去,买些好吃的回来,咱们好好庆贺庆贺。”
“你现在去集上,能买到什么?”于湉笑道,“这不叫‘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吗?”于湉吩咐丫鬟说,“你去厨房里说,把我今早买的河豚鱼给炖上。”
王冕高兴地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正是河豚欲上时。’现在可正是吃河豚的时候。”
“于湉呀,我就干了这么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却让这样破费。”揭傒斯高兴道,“再说,你怎知道我正想这一口?”
“谁管你想那一口,我是给元章和杏儿买的……嗨!”于湉叹道,“昨晚俩人呀,可是一夜没睡啊……”
“哦,心伤吃河豚呀?你这是什么逻辑。”揭傒斯笑道,“吃河豚,只是增加脑瓜子灵便些,可不是用来疗伤的!”
“你懂什么!”于湉说,“我是想告诉他们年轻人,爱情是有毒的,可不要轻易尝试呦。”
于湉的话引得大伙都笑。
揭傒斯提议:“今天天这么好,我们何不在这花园里用餐?”
“对啊!”于湉表示赞同地说道,“上巳节那天,孩子们要到玉泉山去踏青。咱们今天干脆,提前来个‘曲水流觞’,如何?”
“好啊,好啊!”大伙异口同声道。
【二】《南轩》戴叔伦.诗
走过牡丹园往南拐,穿过走廊,就来到了美丽的“南轩”。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土黄的大石头,上面刻着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一首诗:
野居何处是,轩外一横塘。
座纳薰风细,帘垂白日长。
面山如对画,临水坐流觞。
更爱闲花木,欣欣得向阳。
看着这几行飘逸的行书,仿佛人也随着优雅起来。
大石头的背后是一片竹林,竹林之外有两三枝桃花初放。在这两三株桃花之间,穿插着一条小溪流,溪面上很平静,连一丝涟漪都没有。可是,透过清澈的溪水就可以看到杏儿养的小乌龟和一些小鱼。它们一会儿在睡莲中间嬉戏,一会儿在水草中觅食。见有人过来,英英刚养的小鸭子也游了过来,它们一边游,一边啄食水中的小鱼小虾。
这条灵动的小溪,就是于家做“曲水流觞”的地方。
曲水流觞【1】,是古代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
夏历的三月三,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便在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这人即取而饮之,意为除去灾祸不吉;若是文人墨客,再乘微醉或啸吟或援翰,赋得诗来。
于家山庄的“流觞”做的很是巧妙,在每一个可能停留酒杯的地方,都安放着一高一矮两块石头。高石为桌,矮石是凳。
丫鬟们在每个高石上放了二碟小菜。那群小猫见有好吃的,也都跟着跑了过来,三三两两围在高石的四周。
揭傒斯笑道:“呵,这群小猫,自动坐上席了。”
于湉问:“姐夫,今天的‘流觞’以何为题呀?”
揭傒斯说道:“就以猫为题吧!”忽然看见杏儿和王冕坐在了一起,“哎~,你们可不能坐在一起。”
杏儿却道:“我又不会作诗,总得找个人替我,否则,哪捞得着饮酒?”
于湉说:“行,让他俩坐一起吧,反正也是为他俩举行的酒宴。”
满秋顺手从清婉怀里领走了艾艾:“走,带你去看小鸭子。”
清婉说:“等上了河豚,你就带她回来。”
满秋道:“知道了,知道了。”
香草和梅香端上了第一道热菜,凝秀和王亮就在小溪的上游斟酒,置盛满酒的杯子于水面之上,并使其顺流而下,游戏便开始了。
酒杯首先流到清婉的跟前,她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吟了一首陆游的《赠猫》诗:
“裹盐迎得小狸奴,
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
寒无毡坐食无鱼。”
第二杯,第三杯也流了下来。蕙兰也端起了一杯,用衣袖遮住,慢慢饮了杯中的酒,随后,她同样吟诵了陆游的另一首《赠猫》诗:
“执鼠无功元不劾,
一箪鱼饭以时来。
看君终日常安卧,
何事纷纷去又回?”
眼看着酒杯转到了自己的面前,杏儿着急起来,只听她不停地问:“什么,小班班?”
王冕说:“大慈悲种小斑斑。”
“打死杯中的小班班。”杏子复述了一遍。
王冕又说:“没有‘的’。”
杏儿问:“没有爹?”
王冕说:“不是,是没有的。”
“没有的,”杏儿紧接着催促,“下一句,下一句。”
王冕说:“软血功能也是闲。”
杏儿捶打着王冕的大腿道:“你慢点儿说,谁的功能也闲着?”
“不是,不是,”王冕也显然有些急躁,“软血,软血功能,没闲着……”
揭傒斯和于湉相视一笑。
其实,王冕教杏儿的吟诵的,是大宋高僧释普济《送猫儿》诗,全诗是:
大慈悲种小斑斑,
软血功能也是闲;
首尾直兮眸子正,
不知走却屋头山。
杏儿说:“呀~呀~你教我首字数少些的,那么多字,我哪能记得住……”
王冕又教了她一首南宋文学家、江湖诗派诗人叶绍翁的《猫图》诗。
杏儿见酒杯已经停在了自己面前,端起酒杯,一口就喝了个底朝天,急促地说道:
“醉薄荷,扑蝉蛾;
主人家,奈鼠何。”
王冕也端起了一杯酒喝了,酒后,他吟了一首打油诗:
“猫虽身小,却是猎户;
不吃萝卜,专吃硕鼠。”
美酒,顺着弯弯曲曲的小溪一杯一杯地往下游漂流……
————————————
注释
【1】曲水流觞
刚刚经历过本轮疫情的我们,就更能理解古代“上巳节”的意义。
在这一天中,古人们要举行消灾祈福的祓禊(fuxi)仪式:人们相约亲朋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去除上一年遗留的风邪与灾祸。
这样正式的祈祀活动,在两晋时期却因美酒的催化,逐渐形成了文人雅士的曲水流觞。
“曲水”是指弯曲的水渠,而“觞”就是盛酒或食物的耳杯。选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吟或援翰,作出诗来。
曲水流觞的传统据说是始于周朝,被魏晋时期王羲之一行人的兰亭逸事所发扬光大,并供后世历代文人墨客相守并续。而后世延续和向往的不仅是文人的风雅情趣,更是一种如流水一般,自然顺势流动,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态度;跳出尘俗,用豁达的态度去看待一切的世间苦难和浪漫的魏晋风骨。而曲水流觞则承载着这般诗意人生的态度,变换着样貌和版本,却从未真正从我们的文化中消失过。
(1)山野原版
东晋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王羲之称病去官,因喜欢华堂村附近的山水之境,于是携妻带子来到剡县金庭(今天的嵊州市金庭镇)归隐。
按照东晋的占田法,王羲之的世族庄园可占田四十公顷,包括华堂村在内的金庭,全部是王羲之的庄园。向往周朝所流传下来的曲水流觞聚会,来到华堂村之后,王羲之修建了“九曲圳”——一条总长达800多米,穿村而过的水渠。并邀请宗族的人来,举行曲水流觞的聚会。
永和九年的兰亭会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次聚会,参加的除了王羲之还有谢安等一干名人。那一天,水流花开,酒酣诗成,四十二位得诗三十七首,编为一卷,是为《兰亭集》。文章通过宴游之乐的渲染、铺垫来引发自己对生命本体无常的感叹,不禁引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身处魏晋南北朝这个中国文化史第二次大转型期,连年战乱、外族交侵皆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摇摇欲坠。然而,与这种混乱并行的,却是另一派思想文化的伊甸园:百家争鸣中的思想复兴,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结合,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出一种清新的仙风道骨之韵。也就是这种浪漫洒脱的生活理念引得后世文人百般艳羡,而曲水流觞则是承载着这种思想的仪式而已。
到了唐朝,流觞仪式继续。每当新科进士及第,皇帝总要在首都长安曲江赐宴。新科进士在这里乘兴作乐,放杯至盘上,放盘于曲流上,盘随水转,轻漂漫泛,转至谁前,谁就执杯畅饮,遂成一时盛事。“曲江流饮”由此得名。刘驾就曾有《上巳日》留存,记载唐人上巳节修禊流觞的诗句,称其“万花明曲水,车马动秦川”,可谓是一场优雅的文化盛会。
(2)园林亭榭抄袭版
上巳日的祓禊仪式,逐渐失传,三月三到水滨洗浴,也被春游所取代。唯有曲水流觞、临流赋诗的风雅之举,被文人骚客们保留下来,不再到野外去找溪流了,而是在专门打造的流杯亭里举行。亭内凿有弯曲回绕的水槽,客人们依次围坐,任酒杯在水槽内流动,饮酒赋诗,以此为乐。
在流杯亭里饮酒吟诗,那是有皇帝的年代里王公贵族们附庸风雅的游戏。据统计,北京地区有过至少七座流杯亭。
(3)桌面创意版
明代万历年间的版画《环翠堂园景图》中描绘了园林桌面流觞席场景:方桌上挖了水渠,文人雅士就围桌子而坐。书童斟水,使得水在槽里面流,进而带动酒杯在槽里醉晕晕的漂浮至客人席前。品一口美酒,放松身体的每个毛孔去感受当下这人间仙境,诗意便呼之欲出。
电视连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也重现了置于桌面的曲水流觞,不过这回是以宴席的形式呈现的。
古代的流水宴是高端宴会,吃的时候规矩也很多。
首先是流水宴的桌子,一般是木制的,并用好看的石头点缀,中间凿空蓄水变成水渠,尾端留有排水口。吃席的时候,主人是坐在头部的位置,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奴婢,一个负责上菜,另一个负责加水,保证槽内水充足并流动,这样菜便能顺流往下飘,确保每个客人都能吃到菜。尾端也有奴婢,负责收走漂流到尾没人吃的菜。
菜放在木制的条盘上,漂在水渠上让香客就餐。主人并不会吃水渠里菜,而是有自己的菜品。除了这些之外,流水宴还要配有丝竹曲艺,宾客可以一边吃美食饮酒,一边欣赏戏曲。曲水流觞,觥筹交错,这是达官贵族才能享受的高端宴席。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20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200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