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56章 梦中犹说旧繁华

第156章 梦中犹说旧繁华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一】《红梅.十一》王冕.诗
山林养得寸心丹,
岂是清香不而寒?
今日春风好颜色,
任他自作杏花看。
接近晌午,友乾骑着一匹白马,提留着几包草药来到了王冕的茅草屋。
见小书童正在院子里准备午饭,友乾向他打着招呼,“喂,小书童呀,你不必忙活了,我们中午吃饭店去!”
书童抬头看见他手里提着的草药,知道是来让他熬药的,也不吱声,低着头继续做他的午饭。
“切~~好大的架子。”说着,友乾径直进了屋子。
一进门,看见王冕并没有躺在床上,而是站在桌子旁边作画,友乾调笑道:“呵,这神医就是神啊,这还没吃药呢,病就好了!”
见友乾提着药进来,王冕高兴道:“呀!甄兄啊,你怎么还亲自给我送药来,我的病已好了一大半,不需要吃药了……”
友乾把药放在桌子上,说道:“这药啊,本也不是给你的,是给荆妻用的。”
“噢,你的夫人,也病了?”
“是啊!”友乾坐了下来,“本来是要在家里为荆妻熬药的,可是,一大早,儿媳,就是于大夫,带领着一大帮子丫鬟、妈子、仆子都去为你寻找那位白衣娘子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病榻上的荆妻……”
王冕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些感激的话,只是一个劲地“哎呀,哎呀!”
“于大夫临走时还安排我,一定要来陪一陪王举人,说一说贴心的话,说王举人的病啊,是心病,需要有人与他沟通,她说,家里只有一个孩童怎么行?所以就打发我来了。”友乾连说带比划地,“你看,你我是同龄人,虽不能说是知己吧,最起码沟通起来没有代沟……”
“是呀,是呀,哎呀,这于大夫,心就是细啊!这让我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友乾接着送温暖,“怎么?中午能喝点儿?我去弄俩菜。”
“能啊,我的病早就好了,这都多亏了于大夫的妙手回春啊!”随即,出门去喊那书童,“亮儿,你快去那‘素菜馆’,叫几个硬菜来。”
友乾也跟出了房门,并掏出了一张钞票递给了小书童,“这素菜馆有硬菜么?”
“有啊,”王冕说,“这‘素菜’二字,只是为那些去寺庙上香的人回来就餐,挡挡佛祖眼的……”
友乾和王冕都笑了。
王冕说:“你不用给他钱,赊着就好。”
“诶,今天是我请客,怎能让你破费。”
“这话说的,”王冕高兴道,“甄兄是为我办事,又让你花钱请我吃饭,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儿!”说着,就箍着甄友乾的肩膀进了小屋。
看到桌子上王冕刚刚画好的画儿,友乾问:“王举人,这是画的杏花吗?”
“哎呀,甄兄啊,不要叫我举人,太生分了,喊我元章就好!”
“呵,我就羡慕你们这些才子,”友乾看着枝条上画有叶子,又道,“你看,这桃花画的,真可谓‘灼灼其华’呀!”
“甄兄,这不是桃花,这是梅花。”
“梅花开的时候,有叶子么?”
“有的有,”王冕说,“不过,小弟主要是想用这些叶子来反衬这梅花绽放的晚,属于蓓蕾初绽……”
友乾会心地一笑:还“蓓蕾初绽”呢,难道你忘了白娘子和许宣早就生有一子叫“许仕林”么?便笑道,“你的意思是说,这白娘子早已‘绿叶成阴子满枝’了吧!”
甄友乾就是这样,几句好话过后就没有正形了。
“哪里,我是想用绿叶显示白梅的美!”王冕说道,“那天吧,那白衣女孩的身边还跟着一个身穿绿色衣服的女子,她俩并排在一起,哎呀,显得那白衣女孩,那个清纯,那个白净哟……”
“噢,衬托啊,”友乾端详着王冕的画作,说道,“其实,白色的花,不一定就是白梅,也可能是梨花?还可能是杏花?”
王冕想了想,说了一句,“甄兄说的,也有道理。”
“所以嘛,你不必去强求:她究竟是一朵什么花,只要洁白就好。”
“对-对-对-”王冕频频点头。
“就算你画的是梅花,又何必非用绿叶去衬托她的娇羞与艳丽,直接画红梅不就是了,难道红梅,就没了梅的忠贞与高雅?花儿,是否招蜂引蝶,不在于它的品相或颜色,而在于它那特有的味道……”
“甄兄言之有理。”王冕拾起笔,蘸了点淡淡的墨,沾染了每一个梅花上的花瓣,“嗯,甄兄说的甚是,这就比刚才确实有味道的多了。”
他又蘸了些浓墨,在画片的右上角,题了一首诗……
【二】《红梅.十五》王冕.诗
仙子归来逸兴赊,
梦中犹说旧繁华。
春风转首情何已?
却向江南认杏花。
题完了诗,王冕就把画挂在了墙上,和友乾一起端详。
书童提着酒和一个大食盒回来了。
王冕赶紧把桌子上的杂物收拾干净,又从食盒里端出了一盘盘的菜肴,见桌子角上的草药有些碍事,便对书童说:“亮儿,你去为甄夫人把这草药煎了。”
书童朝友乾扮了个鬼脸。
友乾却道:“这药啊,服用前后一个时辰内是不能进食进水的,荆妻申时食用,让书童吃了饭再去煎熬也来得及。”
“噢,那你坐下吧!”书童刚一坐下,王冕又喊他起来,“哎,哎,你去把我的那只保温杯【1】找来……”
书童问:“找它作甚?喝酒么?就那么一只杯子……”
王冕说:“就你话多!”
书童起身去寻那只保温杯。
王冕问:“这酒,还需要烫么?”
友乾说:“都什么天气了,还烫酒……”说着,就打开酒壶给王冕斟酒。
见书童找来保温杯,王冕拿给友乾看,“等会儿熬好了药,就用这只杯子给令夫人带回去喝,就不会凉了。”
友乾心里暗喜:正愁明天没有理由让清婉出门喝药呢!现在有了这只杯子,不但能够保温,而且还能保密……直接把药放进保温杯里带回家喝,岂不更加便利……真是天助我也!
他连忙起身接过了那只保温杯,小心地捧在手里端详:“元章兄啊,你是从哪儿弄来的这个宝贝?”
“呵,提起这只杯子,话就长了。”王冕抿了一口酒,说道:“那是上上一届的会试[指1321年京试],我遇上了老家来的考生‘达普化’,他是西域色目人[哈萨克族人],表字‘兼善’,伯牙吾台氏。先世居白野山,父亲‘塔不台’任台州录事判官,这‘达普化’就遂随父入籍台州,定居临海。”
王冕又尴尬地笑笑,“我俩都是江浙名人,人家是十七岁就在江浙乡试中得了第一名,十八岁赐进士及第;我呢,是考了十二年,每次都名落孙山……”
友乾劝解说:“色目人的考卷多简单?若是我去考他们的卷子,也能金榜题名呢,又何况你才华横溢的王大才子?”
“话不能这么说呀!”王冕道,“我们从小接触汉文化,他们学汉学才多长时间?你总不能让那些西域人、大秦人和我们一样,都用同一张卷子吧,那岂有他们考中的份儿……亮儿,你先把这个保温杯去清洗清洗……”
书童放下了手中的大鸡腿儿就想去接那杯子。
王冕道:“哎哎哎,先擦擦手。”
书童拾起桌子上的抹布,擦了擦手,拿起保温杯就走。
王冕说:“‘达普化’见我生活过得清贫,有时候连口热茶都喝不上,就把他随身携带的这只保温杯送给了我,我一直都没舍得用呢……”
————————————
注释
【1】保温杯
保温瓶、保温杯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尤其是冬季,有了能保温的杯瓶,意味着能随时喝到热茶。否则,就只能随用随烧,或者只能喝凉茶了。
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尤其是贵族,为此他们发明了鉴缶。鉴缶类似冰箱,其分为外鉴内缶两层,内层缶中盛放需要保温的酒或者食物,而鉴和缶之间的空隙放热水,这样就能保温。如果是夏天,就把热水换成冰,这样可以保鲜、冰镇。
八零九零后的朋友应该记得,以前家中会有看起来很是粗糙的保温瓶,外面是竹子编成的壳,也有的是铁壳。
其实,这种现代意义上的保温瓶,最早出现于1892年,是英格兰科学家杜瓦发明的。这种瓶子其实有两层,内层是瓶胆,瓶胆上涂着水银,如果你打碎过这样的瓶子,肯定会发现。这种涂着水银的瓶胆,可以阻止热辐射,防止热散出去;外层与瓶胆中间是真空,这样可以阻止热对流。说白了,这种保温瓶保温原理,就是把瓶胆放在了无法与外界“交流”的环境中。
这种保温瓶,其实中国古代也有。
在南宋洪迈的《夷坚志》中,就记载过这样的瓶子:“后为醉仆触碎,视其中,与常陶器等,但夹底厚几二寸,有鬼执火以燎,刻画甚精,无人能识其为何时物也。”
《夷坚志》虽是志怪小说,但是其很多事都是洪迈亲眼所见或者听来,不是凭空编造杜撰而来。书中提到的药方等,甚至被李时珍收入《本草纲目》中。
当然,这个瓶子是无意发现的,故事如下:
北宋初期有一位名臣,叫张齐贤,此人出将入相,为相二十一年,是个能臣,史书赞誉他是“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时罕其比”。不过,张齐贤曾和向敏中争着娶一个寡妇,结果惊动了皇帝宋真宗,一查发现是为了寡妇的嫁妆财产,两位宰相都被罢官。
张齐贤有一位后人,叫张虞卿,住在西晋伊阳县的小水镇上。有一回,张虞卿挖土,挖出来一个黑色的瓶子。张虞卿很喜欢,就把这个瓶子放在自己的书房里,里面放点儿水,插几枝花。冬天到了,张虞卿怕水把瓶子冻裂,天天晚上会把水倒掉。结果有一天他忘了,第二天早上看的时候,发现瓶子没冻裂,而其他盛水的东西都冻裂了。
看到这里,张虞卿觉得这个瓶子不一般。第二天,他做了个实验,把瓶子里倒满热水,一整天水都没凉下来。后来,张虞卿就把这个瓶子作为保温瓶使用。有时候他和朋友出去郊游,就用这个瓶子装满热水,需要喝的时候再倒出来,水还是很热,如同刚煮沸一样。有如此效果,张虞卿更是把这个瓶子当成宝贝。
不过,张虞卿的仆人有一回喝醉了酒,不小心把瓶子打碎了。张虞卿一看瓶子,这才发现,这种瓶子和普通的陶瓶没啥两样,只是底部很厚,大约有二寸,瓶子分成两层,上面还画着小鬼拿火烤着瓶子,相当漂亮。他问了很多人,但是别人都不知道这种瓶子的来历。
这个故事说明,最迟在宋代,就已经有了与现代热水瓶原理相似的瓶子。瓶子上所绘“鬼执火以燎”,应该和保温瓶内胆上的水银一样,能够阻止热辐射;而夹层之间或许也被抽成了真空,这样就能阻止热对流。只有这样,才能保温。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20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202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