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52章 两点惆怅各深心

第152章 两点惆怅各深心

推荐阅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御兽进化商万妖圣祖万神主宰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重生之都市仙尊九星霸体诀


        蕙兰想知道杰克逊对自己的真心到底有几分,姊妹俩就在车里交换了衣服,并打算让三妹杏儿去搭讪他。
在车下观察情况的香草催促道:“小姐,你们快点呀,他都要上山了。”
蕙兰回:“你先去,到前面截住他!”
于是,香草就一路疾走,赶在了杰克逊前头的进山口。
【一】《传奇》刘兵.词 李健.曲 王菲.歌
蕙兰和杏儿换好衣服便下了车,跟在了杰克逊的身后,几次想超越他,都没能如愿,急得走在前面的香草不停地回头张望。每每回眸,都引起众人的瞩目与议论,更惹得杰克逊对她多看了两眼。不得已,香草就假装跌倒在地,让杰克逊上前搀扶她;蕙兰姐妹就乘机超了过去,走在了杰克逊的前头。
当回头看见杰克逊对香草如此用心时,蕙兰的脸马上又阴了下来。
这些细微的变化,都让杏儿看在眼里,她打趣说:“吃醋了?”
蕙兰不悦道:“谁吃醋了~”
“看来,这外国人也靠不住呀!”杏儿建议说,“二姐,不如,就此放弃?”
“再等等……”犹豫了片刻,蕙兰又道,“不过,姐姐觉得,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善良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这怎么说?”
“找男人嘛,他可以没有钱,也可以没有地位,但他不能不善良。如今的社会,想让一个男人专情于你,那是不现实的……其实,谁也不能保证‘爱’到永远。如果你不想在未来分手的时候,被人算计,被人中伤,甚至落得一无所有,就一定要选一个善良的男人。”
“噢~”杏儿说,“早知如此,就应该你来跌倒,不就不吃这等干醋了……诶~?要不我们来个‘英雄救美’吧……”
“什么英雄救美?”
“比方说,你就是那美女,我来那流氓,我劫你,让他来救……”
“他是救你呢,还是救我?两个女的打架……”
“当然救你了,我是那流-氓……他岂能救我?!”
“小声点儿!”蕙兰提醒她道,“流氓,你横什么?再说,你会‘流’么!”
“怎不会?不就是亲个嘴儿嘛!”杏儿不肖一顾地说。
看着杏儿那一脸懵懂的模样,蕙兰都觉好笑,“呵,还亲……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不是吗?我看到酒肆里耍横的都这样,”随后,杏儿学着小无赖表演了一番,“小妞,让爷亲一口……”
蕙兰“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我学的像吧!”
“像什么,我是想起了刚才你调戏那长胡子老丈的事。”
“谁调戏他呀!”
“不是吗?”蕙兰道,“别说,还真有点儿劫色的劲头!”
“呵,我劫那老头?”
“是呀!年轻的,你也劫不动呀!”
“哼,劫不动?待会儿,我劫那黄毛,看我劫得动,劫不动……”
两人正说的热闹,就听身后的香草大喊:“你干嘛去?你扶着我呀!”
蕙兰回头一看,杰克逊追了上来,一愣之下,随手推了杏儿一把,说了句,“你劫住他!”便溜之大吉。
杏儿放慢了脚步,估计他已走近,便急速回头,与那跑上前来的杰克逊来了个四目相对……
一番搭讪过后,两个人便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
看到杰克逊与杏儿谈得热切,蕙兰的醋劲又涌了上来,她急转回头,匆匆擦身而过——那一袭白衣,一脸的英气。
杰克逊只觉得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白衣仙子从眼前飘过,正欲惆怅,又见那仙子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
就这一眼,杰克逊一下子就怔住了——这不正是他苦苦寻找的,在雨天巷子里见过的那个熟悉的回眸么?!
[歌曲]“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
回眸,本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
可偏偏这种简短的动作里,却最能体现女人的气质。有的足够大气,有的很是妖艳,有的足能勾魂……无论如何,却都能展现女人的风情万种。
[歌曲]“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
香草的回眸,热情,果敢,灵动而有活力,让原本一潭死水的生活,瞬间就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杏儿的眼神,本就清澈,她笑靥如花,暖暖的回眸,便有了一种治愈人心的魅力,让人立马神清气爽,仿佛夏日里的一抹清凉。
[歌曲]“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
蕙兰与她们都不同。
她英气十足,风流倜傥。她的回眸,可真真的暴露了女孩儿的内心……宛如一道白月光,不掺杂世间的一丝尘埃,干干净净,美的令人窒息!
这回眸,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紧紧地网住了这个外国小伙。
杰克逊像没了魂似的慢慢起身,跟着那白衣仙子就下了山。
“哎~哎~”杏儿在后边追着喊,“你这人,怎能这样呢?咋还…见一个爱一个呢……”
杰克逊哪里还听得到杏儿的呼喊,只是一门心思,没命地追赶。
杏儿紧走几步,一把扯住了他,骂道:“你,你,那是下山,多危险,你那样追她,不怕她跌倒么?!”
杰克逊这才回过神来,放慢了脚步,尾随在白衣仙子的身后。
[歌曲]“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
香草回头看了一眼,对蕙兰说:“二小姐,歇会儿吧,他,他不追了,被三小姐拦下了。”
蕙兰缓着气,脚步随即也放慢了些。
[歌曲]“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
杏儿拽着杰克逊的衣袖,数落道:“你怎能见异思迁呢!”
杰克逊一边扯着杏儿走,一边说:“什么见异思迁?”
“你本来和我好,却突然又喜欢上了别人。”
“怎是突然?我本就爱她。”
“那你干嘛又与我相好?”
“你不是穿着绿衣裳么!”
“呵,穿绿衣裳的多着呢,你都喜欢呀……”杏儿举手一指不远处的一个戴绿头巾的女子[元代的妓人出台时,都需要戴绿头巾]说,“那儿,还有个戴绿头巾的,你干嘛不去喜欢?”
杰克逊也不管杏儿说些什么,只顾看前边的白衣人,生怕一不留神,再让她给丢了。
[歌曲]“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看到杰克逊如此地痴情,杏儿问道:“你喜欢她吗?”
杰克逊急速地点头。
“要不要,我做你的红娘?”
“不要,不要!我只爱她!”
“是红娘,不是新娘!”
“红娘是干嘛的?陪嫁么?”
“什么陪嫁!”杏儿真让这个四六不懂的外国姐夫给气坏了,“这红娘吧,是专门为你们穿针引线的!”
“哦,裁缝?”
“裁什么缝……我是说,我给你们传个信息,送个情书什么的。”
“这不是媒婆干的事儿吗?”
“媒婆年老,我年轻,所以叫红娘。”
“哦~”看见白衣仙子要上车走,杰克逊撒腿就往马车那边跑……
【二】《蹋青》韩偓.诗
蹋青会散欲归时,
金车久立频催上;
收裙整髻故迟迟,
两点深心各惆怅。
蕙兰久久地站立在马车的旁边,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车上的人好像在一个劲催促她上车,蕙兰朝杰克逊这边瞅了一眼,便收了收裙子,整理了一下头饰,又像是在故意拖延时间,眼睛不停地瞅向杰克逊这边,最后带着无限的惆怅上了马车。
随着一声鞭响,车子扬长而去,只留下跑至咫尺的杰克逊,站在原地发呆……
杏儿来到杰克逊的身边。
杰克逊一下子就翻了脸,“都怪你,让她又给丢了。”
“丢不了!”杏儿嬉皮笑脸地说,“我不是还攥在你的手里么?”
“我攒着你干嘛?我又不喜欢你!”
“谁让你喜欢我呀!再说了,我也不喜欢你呢!”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杰克逊一屁股坐在路边的石头上。
杏儿也在那块石头上坐了下来,“你看,这样,你把我作为你的人质…不是…你的红娘……”
“做红娘?”杰克逊道,“你认识她么?她家在哪儿住,你知道么?”
“你知道不就行了。”
“你怎么知道,我知道她家?”
“这你就甭管了,”杏儿抿着嘴儿笑,“现在知道我这小姨子的作用了吧!”
“什么小姨子?”
“你连小姨子是干嘛的,都不知道?”
“肥皂?洗脸的?”
“什么肥皂,还洗脸的……”杏儿是哭笑不得,问道,“你看过杂剧《白蛇记》么?”
“看过呀!”
“你说,剧中的白娘子像不像你喜欢的这个白衣姑娘?”
杰克逊一拍大腿说,“对呀,太像了!”
“像就像吧!你拍什么大腿,吓我一跳。”杏儿白了他一眼。
杰克逊却继续兴奋地说:“怪不得,我总感觉在哪儿见过,原来是白娘子下凡呀!”
“白娘子和许仙是什么关系?”
“情侣呀!”
“那许仙和穿绿衣服的小青是什么关系呀?”
“小妾呀!”
“什么小妾,是小姨子!就是白娘子的妹妹……”
“噢,妹妹呀?”
“是呀!”杏儿说,“这样吧!等到了‘情人节’那天,我让你们单独见上一面。”
“你们有情人节吗?”
“有啊,三月三【1】呀!”
“太好了,那‘三月三’那天,我去哪里见她?”
“到时候,我就告诉你了。”杏儿站起身来想要离开,因为她看见丫鬟梅香在不远处站着,是来接她上车的。
“你别走啊,你告诉我,我去哪里见她!”杰克逊也站了起来。
“我先回家跟我二姐商量一下,过后我就告诉你。”杏儿转身就走。
“诶--,你知道我住在哪里吗?你如何捎信给我?”杰克逊又追了上来。
杏儿头也不回地道,“不就住在甄友乾家么!”
“你怎么知道?”
“以后告诉你!”
杰克逊掏出了一封信,说道:“这是写给白娘子的,你捎给她吧。”
“是什么?”
“情书。”
杏儿拿着信件,跟着梅香走了……
————————————
注释
【1】三月三
现代人把“七夕”当成中国的情人节是不妥的。严格讲,七月七是古代单身女子的节日,是“女儿节”。这一天,女孩子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传统习俗。所以,“七夕节”也称“乞巧节”。
在中国古代男权统治下,女人几乎没有什么恋爱自由的权利,甚至连正常接触异性的机会都很少。官宦之家的千金大小姐,一般在出阁之前大都被深锁闺房之中,等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爱情对于她们来讲,只是美好的传说和想象而已。
但到了“元夕”前后三天,人们便打破平常生活固有的习惯,各种禁忌就开始相应地放松,青年男女才有接触的时机。女孩们在这三天里都会调整心态,尽情地放飞自己。像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描述的那样“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元夕这天,女孩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描画的粉脂幽香,借着观灯的机会,去幽会情郎或结交才俊。她们抛投手帕,当作信物;她们回眸一笑,用以传情。所以,才有“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诗篇。
北宋欧阳修对“元夕”也有描述。例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约定;也有“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情人爽约的沮丧……
从宋代人的这些诗句里,满满地映射出“元夕节”好像是中国的“情人节”。
其实,不然。
在27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设立了一个“情人节”,也就是“三月三”。
有证据吗?
有,就在《诗经》里。这本书里记载: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也就是西方所说的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这就比西方的情人节早了1000年。
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人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男女能见上一面的唯一机会,便成了“元宵节”。而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至此便荡然无存了。
(1)中国真正的情人节是上巳节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早在周朝,每逢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上巳日),人们就要到水边去祭祀叫作上巳节,并用香熏的草药沐浴。后来人们称之为禊。《周礼.春官》说:“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意思是:女巫职掌每年祓除仪式,为人们衅浴除灾。郑玄注说:“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到)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这个日子除了宗教作用,还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宋书礼志二》引用《韩诗》说“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续魄,秉兰草,拂不祥。”
这一天,汉族少女也会举行成人礼“笄礼”。女孩们“上巳春嬉”,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认为可以驱除邪气。
但总的来说,上巳节应该是一个到水边祓禊、辟邪的日子,通过这种方式去洗掉一年的晦气,希望拥有洁净的新一年。
古人认为,“上巳节”时阴气尚未完全褪去,人容易生病,去水边沐浴可以祛除病痛和灾祸,并祈求福祉降临,称为“祓禊”。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一项春季驱邪祛瘟的卫生保健古俗。
(2)古代上巳节要祭祀高禖
在上巳节民俗活动中,还要祭祀高禖。相传高禖是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人们通过这种活动希望能除灾避邪、祈求生育。上巳节期间还进行一种“弋射”活动,即利用一种带丝线的箭射击野雁,射中后即索丝而取雁。这种雁与其说是猎物,莫如说是送礼的最好赠品。南方劳动妇女则开始育蚕,采桑喂蚕。
魏晋时代,“上巳节”还演变为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比如有“曲水流觞”习俗。书法家王羲之曾写过一篇大名鼎鼎的《兰亭集序》,记录的就是一次类似活动。“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上巳节早先原本有一个‘临水浮卵’的习俗:把熟鸡蛋放到水中,任其漂浮,谁捡到谁就可以吃。”这也跟“曲水流觞”的活动类似。
你看,这个日子适合郊游踏青,更适合青年男女的交往与爱恋,因此在上巳节通过祭高禖、祓禊和鼓励在这一天男女相会与交往等民俗,成为了男女青年谈恋爱的重要节日,具有国家法定的情人节的性质。在周代,一般在农历三月三,全国的青年男女都在当地参加聚会,互相寻找中意的对象,但表达爱意的花朵不是“玫瑰”而是“芍药”。
上巳节祭祀的高禖,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是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禖同媒,禖又来自腜。最初的高禖,属女性,而且是成年女性,具有孕育状。祭祀高禖民俗也暗喻牵媒拉线,促成男女交往,也属于情人节的性质。
(3)中国情人节文化内涵远比西方情人节丰富的多
上巳节期间,是古代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节。由于青年男女会在这天都汇聚到河边,为古人提供了自由恋爱的契机。
《礼记》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在古代原本男女授受不亲,可唯独在上巳节期间,可以“奔者不禁”,暂时废除了那些男女之间的条条框框。
据《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洧》这幅淳美的古代风俗画,带我们回到了《诗经》时代那个已经消失于时间丛林中的情人节,听到了芍药花瓣中间传出来的爱的声音:“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汉唐时期,流传踏青寻爱的故事相当多。汉武帝就是在19岁那年上巳节“修禊”礼后,遇到歌女卫子夫,产生爱情相伴了50年。
上巳节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因此中国情人节文化习俗是丰富有趣的,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远远超越了西方情人节的内涵。
(4)传统的“七夕节”是乞巧节,不是情人节
中国很多民俗专家牵强附会,把七夕节附会成中国情人节,实在是无知。
七夕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这一天,传统的文化习俗核心是妇女乞巧,包括穿针乞巧、蛛丝乞巧、投针验巧、吃巧果、拜织女、扎巧姑等等,根本与情人节不搭边。
始于汉代的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喜蛛应巧稍晚于穿针乞巧,起于南北朝之时。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即使后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七夕也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节日的本意仍是乞巧。
民间把织女又称“七姐”,视她为纺织女神,拥有非凡的智慧与巧艺,在这一天女晚上拜织女,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当然,七夕是牛郎织女团聚的日子,在祈求巧艺的同时,祈祷牛郎织女阖家团圆和幸福美满也自然成为一个习俗,这也与谈情说爱的情人节习俗不沾边啊。
总之,传统七夕的节日内容几乎没有任何与情爱沾边的东西,相反,是年轻女性们聚在一起,比赛女红能力乃至烹饪能力,祈愿自己的巧慧节节拔高。因此,这一天即使称之为“女友节”、“闺友节“也还算符合七夕节在传统上的意义,现在被商家演绎和宣传为“中国情人节”,实在是糟蹋了中国传统的“七夕”乞巧节了。
(5)当情人节遇上清明节
先看一则关于清明节的网络笑话。
问:“情人节和清明节的区别是什么?”
答:“情人节和清明节是一样的,都是送花,送吃的,区别在于:情人节烧真钱,说一堆鬼话给人听;清明节烧‘假’钱,说一堆人话给鬼听。”
虽说是笑话,但是,文化和历史就是这么巧合,由于上巳节在每年的三月三,还真的经常与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在时间节点上交汇。
中国古代清明节指的是清明节气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等农谚。初期清明节本没有祭祀习俗,祭祀的习俗来源于寒食节,相传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
本来上巳节与清明节无关,但由于上巳节与寒食节均在清明前后,上巳节、清明节与寒食节三个节日时间重合,所以后来“上巳春嬉”节俗归于清明,入宋以后寒食节祭祀习俗也被清明节收归名下,同时,并延续至今。
(6)如今的“三月三”习俗
现在只有壮族过传统的“三月三”,他们除对歌谈情外,还有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十分有趣的节日习俗。
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相传,吃了这种饭会人丁兴旺,身体健康。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20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202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