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97章 一种风情两处忙

第97章 一种风情两处忙

推荐阅读: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冷淡的佐藤同学只对我撒娇古井观传奇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鉴宝狂少邪王嗜宠:鬼医狂妃悍卒斩天大唐腾飞之路这个游戏不一般


        听到父亲急速的咳嗽声,坐在车里等候的甄有才撩开了窗帘,询问道:“爹呀,您怎么了?”
友乾说道:“让风给呛着了。”
清婉却捂着嘴笑。
有才又问:“今晚有风吗?”
“有呀,你是在车里感觉不到,不信你下到河里来,风啊,可是不小呢!”
清婉不悦道:“你疯了,你让他下来!”
友乾笑了笑便闭上了嘴。
清婉便朝岸上喊,“有才,别听爹的,你在车上等着就好!”
有才问:“怎么这么长时间?不就解一次小手嘛!”
“这就好,这就好,这就上去啦!”清婉对友乾说道,“你这儿子,可不随你。”
“何以见得?”
“啰嗦。”
“人家是对你的关心,怎是啰嗦?”
“你说,这纪公子也是……”清婉心里有些不解,便问道,“他这次让有才也跟着来,会不会有什么目的?”
“能有什么目的?!”
“他是不是看出点什么?”
“甭管他!”友乾骂道,“他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他要是再敢放肆,我就辞退了他!”
“呵,你辞退人家?别说大话了,他现在可是社学的人,又不是你家的私教。”
“他不是还住在咱家么?我让他从家里滚出去,总是可以的吧!”友乾恨恨地说,“当初就不该选他来,太机灵,太多事。”
“你小声点儿!”清婉指了指车上的有才,“你再让他给听见……你也是,跟一个外人生的什么气……无论如何,往后啊,你可真得注意一点儿,可不要动不动就往我跟前凑摸,若是让我三姑看出来,那真不得了!”
友乾点了点头,“以后,我会注意的!”
【一】《梅花》崔道融.诗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一点儿白雪,花香中更是别有一番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清婉就坐在了枝干错落之间,她双手把住了两边的枝梅,似愁似病。而孤寒中的梅花,却是那么地顽强,傲然独立。
萧瑟的北风啊,你能否放慢一些脚步,精心呵护一下她,你如何忍心在如此寒冷的夜晚,再一次地摧残于她!
清婉敦促着友乾赶快上岸,友乾却无动于衷,心想:若再不下手,恐怕以后就再也不可能有如此绝佳的机会了。
于是乎,友乾便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是一阵疯狂……
清婉不由得惨叫了一声。
听到叫声,有才又扯开窗帘询问:“姐姐,你怎么啦?”
“崴,崴脚了。”清婉急忙掩饰。
有才说:“我下去扶你!”
“不必了,有爹扶我。”
有才放下了窗帘,缩回了脑袋。
清婉警告友乾,“快扶我上去,否则你儿就下来了。”
友乾只好抱起清婉,一步一挪地往河岸上走,好不容易喘着粗气走到了马车的跟前,却不急于放下她。
清婉用手戳了一下,友乾才反应过来,忙把她放在了车厢前的平板上,两只手却还是不愿松开……
听见清婉到了车旁,却不见她进入车厢,有才掀开了车帘观望。
有才看见父亲正在给清婉拿捏脚踝,便担心地问:“伤得厉害吗?”
“嗯!”清婉应了一声。
“刚才,你提个马灯就好了。”
“你是真傻,还是有意想出我的丑?”
“怎么了?”
“你让我提着个马灯,照着撒尿……”清婉脸红脖子粗地说,“你何不让我就蹲在此处……朝着来往的行人撒……岂不更加丢人……”
有才吐了一下舌头,随手放下了车帘,退回了车里。
清婉白了友乾一眼,随即大声说道:“好了,别按了,我们走吧!”说罢,转身爬进了车厢。
友乾也跳上马车,一甩马鞭,马儿的鼻孔里随即冒出了热气,来了一段踢踏舞般的小跑。
【二】《一剪梅.烟波钓叟-其十》花营锦阵
宝马雕车晚风凉。
好乘余兴,别逞风光,
斜插花枝瓶口滑,
轻挑莲足橹声长。
颠鸾倒凤不寻常。
一种风情,两处多忙,
个中谁更着殷勤?
不是情郎,却是情娘。
十冬腊月的黎明是非常寒冷的,但友乾却似乎没有感觉到。
他只是觉得,有一种气息从车厢里泛出,又莫名地包裹着他……便顺嘴说了句,“有才,给你媳妇揉揉脚。”
“不用了,爹。”清婉在车厢里回了一句。
友乾又道:“还是揉一揉的好,不然,一会儿,你下车后,如何去挑选衣物?”
“知道了,爹。”有才却爽快地答应。
这不揉还好,一揉,清婉便喊叫个不停。
有才惊问,“呀,原来你伤得如此厉害!看你的脚脖子肿的……”其实有才根本不懂,缠足的女人脚脖子都粗。
“不是,只是你的手法有些重,你把我当面团了吧,像揉面似的。”清婉埋怨了一句。
有才随即放轻了些,可清婉又“嘻嘻”笑了起来。
有才问:“你为何又笑?”
“嬉痒。”清婉打掉了有才的手,“一边待着去!”
有才撩开了车帘,对父亲说:“爹呀,还是你来吧,我干不了这活。”
友乾道:“你小子,怎连个脚都揉不了,待会儿,让你背着媳妇去赶集!”
有才说:“我又从未崴过脚,我哪知道如何揉……”
于是,友乾便给儿子腾出了位置,自己钻进了车厢。
车厢里并没有灯,友乾只感觉有一种气息腾空而起,随之扑面而来,铺天盖地如海浪般汹涌着,反复袭扰着他,又把他无以抗拒地给吸了进去。
他寻着最浓的方向走,那是一种温润的香,是他刚刚嗅过的气息,还带着甜滋滋的一丝清凉。
正在此时,有才却掀开了车帘,问道:“爹,用不用把马灯给你?”
一股冷风吹了进来,它并没有冲淡这种美好的气味,却增加了一种甘洌,且略带酸涩的忧伤……友乾再一次确切地辨别出,那是一种来自原始的野味……随即朝儿子骂了一句,“把灯给我,你如何赶路?”
“我不需要看路的。”
“你不看,马也不看吗?”
“不是老马识途么~”
“赶好你的车!”友乾的语气有些加重。
有才放下了车帘,不敢再说一句。
友乾转身对清婉细声细气地说:“这边有个箱子,你把脚放到上边来……”
“对呀,我早发现这里有个箱子,里面装的啥,怪沉的。”
“你姑做的年货[1],让我给你父亲带一些过去。”
“都些什么东西,装这么一大箱子?”清婉说着,把脚便搭在了箱子上。
“好像是咯吱盒和一些煮好的‘下货’。”友乾边说边给清婉轻轻地揉捏。只揉了一小会儿,友乾的手就开始不动了,而是悄无声息地溜进……
清婉赶紧起身,说道:“我有些饿了!”说着便摸索着去开箱子。
友乾取出了“火折子”,吹了一下,火苗便燃了起来,车厢里瞬间亮堂了许多。
掀开了食箱,见里面有:咯吱盒、炸丸子、白年糕、大灌肠、酱牛肉,还有一大盆处理好了的猪下货……清婉从小食盒里取出了一只白年糕,咬了一口说,“可饿死我了,昨夜我就没敢吃。”说着又拿了根灌肠咬了一口。
“为何不敢多吃,减肥吗?”
“我肥么?”清婉随口反问了一句,笑着说,“只是想跟你来城里多吃些好东西!”
“小馋猫!”友乾笑道,“少吃些,这年糕凉,你再吃坏了肚子。”说着,便合上了食箱,坐到了箱子上,顺口吹灭了火折……
经过了一段不平路,马车就慢了下来,可这样一来,车子却摇晃得更加厉害。
友乾扯了扯清婉的手,示意她坐到自己怀里来,小声道:“路不平,这段路尤其颠簸,坐不稳容易磕碰……”
清婉默不作声,任由他摆布……
————————————
注释
[1]办年货
在春节置办年货是中国寻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供的、送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曰“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
到了年关,人们还时常自制年货,并把做好的年货送给亲朋好友在大年夜里品尝。
北京地区常做的年货有:
(1)嘎嘣脆的“咯吱盒”
咯吱盒又名咯吱合、咯炸盒、饹馇饸,是比老北京还老的北京特色小吃,很多家庭都会做,但每家做的味道、形状都不一样,有带陷的,还有不带陷的。
咯吱盒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诞生而生于运河源头——通州。历经人们千百年来的品味和推敲,此味视运河渐衰而不顾,至今仍然留存于京东民间,且有日益蔓延之势。
京杭大运河通航后,大批京东百姓操起漕运营生。船工们从山东带回酥脆的煎饼,日久受潮,煎饼变的皮软,入口不爽。有心的人将煎饼卷成卷切成段下油炸,食之更香更脆,之久不变质。咯吱盒很快成为陪伴船工远航的美食,在京航大运河码头张家湾方圆数十里的京东一带民间传开。
每逢春节,京东通州乃至运河两岸百姓将所余杂粮细作,油炸咯吱盒便是其中之一。它可做点心用来招待客人,亦可做汤、做馅、焦溜、爆炒,可荤可素,为节日的餐桌添彩。
咯吱盒的制作原料非常广泛,麦、米、豆、谷,甚至高粱玉米均可入选。碾磨成粉,调水成浆,上炉火摊成薄如蝉翼形如满月的煎饼;再均匀洒上少许香菜末和椒盐,卷成卷切成寸段,滚油炸之,即成咯吱盒。颜色如淡黄,入口酥脆,五谷香沁人肺腑。而咯吱盒最讲究的用料是绿豆,对绿豆的食性多见于中医典籍。《本草纲目》“绿豆解金石砒~霜草木诸毒,宜连皮生研,水服,且益气,厚肠胃,通经络,无久服枯人之忌”。用绿豆制作的咯吱盒,口感酥脆厚味绵延。如上五香粉,芝麻乃至孜然,咖喱,辣椒等为辅料,也不改绿豆之原香。
史料记载
煎饼多见诸于史料文献。东晋《拾遗记》“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顶,谓之补天漏”。唐《玄怪录》“既同诣其家,二吏不肯上阶,全素入告,其家方食煎饼,全素至灯前拱曰:‘阿姨万福’!”宋李观诗:“蜗后没后几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间闲妇女,一枚煎饼补天穿”。《辽史.礼志六.嘉仪下》载有:“人日,凡正月之日,一鸡、二狗、三豕、四羊、五马、六牛,七日为人。其占,晴为祥,阴为灾。俗煎饼食于庭中,谓之‘薰天’。”清蒲松龄有《煎饼赋》对煎饼乃至制作有详实的记述。
命名传说
一日,慈禧太后到香山游玩,在山脚下一个民间餐厅(现在香山脚下还有这个餐馆),厨师做了这道小吃(当时还没有名字),太后吃了两口,太监按规矩要把菜端走,太后却因其美味说道,“搁着。”,厨师立马下跪,“谢太后赐名!”。于是,这道小吃被命名为“搁着”(咯吱),在民间流传。
本人以为,北京的咯吱盒实为京东天津武清县北部小吃嘎吱合的口音演变。北京人吃咯吱盒而不知何为咯吱,故出现西太后命名论,实为不考。
当初,武清人不知煎饼为何物,而管煎饼叫嘎吱(gāzhi),管做摊煎饼叫摊嘎吱,天津市内则演变为嘎巴。武清当地还有几样以嘎吱为主要材料的美味,例如焦熘嘎吱、烩嘎吱、炒嘎吱等,味道极美。从前,每逢年根腊月总有人逐村走街串巷叫卖嘎吱,供家家户户制作过年的重要美食——嘎吱合。此小吃为两层煎饼中间夹馅合到一起,故名嘎吱合。
(2)个个香脆的“炸丸子”
炸丸子是一种小吃,分为素丸子和肉丸子。所用材料包括猪肉末、牛肉末300克、洋葱半个、油适量、盐、白砂糖、黑胡椒粉少许、鸡蛋1个、面包屑200克、酱油2茶匙,烹饪简单,老少皆宜。
(3)香糯顺滑的“白年糕”
白年糕是北京地区特色传统小吃之一,是过春节时必备的美食,也是节日习俗,它有“年年登高,万事如意”的寓意。年糕种类很多,大部分都含糖、馅或果料,不宜炸吃。聪明的买卖人,每逢节前必蒸大量不含糖、馅或果料的白年糕,供人自行加工。
(4)就是下饭的“溜咯吱”
北京著名的特色传统小吃中,有很多炸货,炸咯吱就是其中之一,这炸咯吱分为软炸和脆炸。买回来咯吱条在经过翻炒浇上特制的酱汁,即可食用。
(5)百吃不厌的“炖吊子”
炖吊子为满汉传统小吃。它以猪肠为主,加猪心、猪肚、猪肺等,独不加猪肝,以炖的方法制熟。菜品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烟酸等。
(6)原汁原味的“大灌肠”
每逢过年,桌子上绝对都少不了肠类凉菜,家家都有祖传的灌肠技术,以前家里都养着几头猪,过年的时候原料可是足足的,新鲜洗干净的大肠里面加上满满的材料,晒好了以后,蒸熟了,每吃一口都是满满的肉香味。
(7)下酒必备的“酱牛肉”
酱牛肉,自古就是下酒菜,用牛肉为主要原料,经过多种调味料的腌制而制成的一种肉制品,是源于内蒙古呼和浩特著名的特色名菜。
酱牛肉保留了牛肉补中益气、强健筋骨、滋养脾胃等多重功效,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适合筋骨酸软、面黄目眩、气短体虚以及贫血者食用。
优质的酱牛肉色泽酱红,油润光亮,肌肉中的少量牛筋色黄而透明;肉质紧实,切片时保持完整不会松散,切面成豆沙色;吃起来咸淡适中,酱香浓郁,酥嫩爽口,不硬不柴,是冬季进补的佳品之一。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20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208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