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61章 波水溶溶一点清

第61章 波水溶溶一点清

推荐阅读: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御兽进化商万妖圣祖万神主宰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


        甄友乾写的这类诗属于“花间词”[1]。
花间词是一种活跃在晚唐和五代时期的中国词派,因为写得过于色情而被夫子、大夫们所不齿。像这类诗词,只能在青楼里传唱,看似像毛片。
友乾是一个经常出没柳巷的人,所以深得花间词的精妙,今天守着如此的美人,自然是信手拈来。清婉可是大家闺秀,她哪听过如此动人心魄的艳词,几首暖香滑玉的词句下来,怎能不让她春心悸动?
【一】《得到你的人却得不到你的心》欢子.词/曲 龚玥.歌
听了甄友乾这首《咏蛾眉》,清婉感觉甚好,便对他报以莞尔。
但是,就这单单一笑,便再一次俘虏了甄友乾的心。因为清婉长有一双丹凤眼,这种眼形是笑起来最妩媚的。
[歌曲]“你迷人的眼神,俘虏了我的心,我想没有什么东西比这更致命。我努力想结束,这段迷失的感情,可我发现没有勇气和你说再见!难到注定爱上你,最后伤的是自己,难道注定这一切将是回忆?你的心不属于我,为何和我在一起,是不是,因为寂寞和空虚?”
看到友乾痴呆地盯着自己,清婉嗔怒道:“看什么~”
友乾回过神来,说道:“我仿佛又回到了八年前,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你那…那…那种…说不上来的眼神,让我至今难忘……记住了,以后啊,可千万别用这样的眼神看我了……”
“怎么了?”
“我会没魂儿的。”
“说什么呢!”清婉又白了一眼,说道,“快做你的诗吧!”
友乾笑道:“这首诗就是赞美你那双美丽眼睛的,你听好了,‘波水溶溶一点清,看花玩月特分明。嫣然一段撩人处,酒后朦胧梦思盈。梢带媚,角传情,相思几处泪痕生。’”
[歌曲]“如果我得到你的人,却得不到你的心,就算得到全世界也不开心。我想问一问你,能否爱我一次?遗憾我并不是你唯一。如果我失去这一切,能换来你的真心,就算失去全世界也不伤心。我以为人一起,心就会在一起,可怜我还一直为你钟情。”
听了这首《咏凤眼》的小诗,清婉不屑地噘了噘嘴,说了句,“这都写的什么呀!谁撩人了~”
她这小嘴一噘,萌萌的,想只小樱桃,让友乾更是迷得不行。他砸吧砸吧嘴儿,回忆着刚才下马时的滋味,又乘兴吟了一首《咏朱唇》:“胭脂染就丽红妆,半启犹含茉莉芳。一种香甜谁识得,殷勤帐里付情郎。桃含颗,榴破房,衔杯霞影入瑶觞。”
[歌曲]“你迷人的眼神,俘虏了我的心,我想没有什么东西比这更致命。我努力想结束,这段迷失的感情,可我发现没有勇气和你说再见!难到注定爱上你,最后伤的是自己,难道注定这一切将是回忆?你的心不属于我,为何和我在一起,是不是,因为寂寞和空虚?”
清婉一听就急了,“你这是写的啥?”
“怎么啦?”
“谁‘殷勤帐里付情郎’了?”
“怎不会?你不是结婚了吗?不至于,你至今还没被人亲过吧!”
“你儿子才多大?亲…亲你个头……”感觉不妥,忙改口道,“你呀你,可真能胡编滥造!”
“作诗嘛,凭的就是臆想。”友乾笑道,“再说了,儿子不懂…不是还有……”
“夹着嘴吧!”清婉羞得一下子从脸红到了脖子根,怒道,“你还怕人不知,你做的那些肮脏事儿?”
[歌曲]“如果我得到你的人,却得不到你的心,就算得到全世界也不开心。我想问一问你,能否爱我一次?遗憾我并不是你唯一。如果我失去这一切,能换来你的真心,就算失去全世界也不伤心。我以为人一起,心就会在一起,可怜我还一直为你钟情。”
友乾不怕清婉的骂,他也喜欢她这样骂他。也许只有这样,他才能有些许的心安。看着羞人答答的于清婉站在大石上,似一只沐浴阳光的水红芙蓉,便逗她说:“你羞什么?”
“谁羞了?”
“你不见,你的脖颈都染成了粉色?”
“还不是让你的那些臭诗章熏的!”
“我的诗臭吗?”友乾脱起了鞋子,说道,“不是诗章臭,是我的脚臭!当初,就不该走错了路,娶了我不该娶的人……”
“呀呀呀,快穿上,嘴臭还不够么,又显摆你的臭脚。”
“待会儿,我下水洗洗,嘴和脚就都不臭了。”
“你又歪着个头,瞅什么?”
“我看看,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才能够描绘出如此娇羞的‘粉颈’……”
“什么样的好脖子,让你那么一描述,也就成了‘京酱鸡脖’了。”
友乾笑了笑,“你可真会比喻!”随后吟道,“霜肌不染色融圆,雅媚多生蟾鬓边。钩挽不妨香粉褪,倦来常得枕相怜。娇滴滴,嫩娟娟,每劳引望怅佳缘。”
[歌曲]“如果我得到你的人,却得不到你的心,就算得到全世界也不开心。我想问一问你,能否爱我一次?遗憾我并不是你唯一。如果我失去这一切,能换来你的真心,就算失去全世界也不伤心。我以为人一起,心就会在一起,可怜我还一直为你钟情。我以为人一起,心就会在一起,可怜我还一直为你,钟情……”
本来诗写的挺好的,谁知友乾又来了一句:“你的身上,是不是更白呀!”
清婉白了他一眼,说道:“有道是‘侄女随姑姑’,我姑皮肤如何,我便如何!”
【二】《瑞鹧鸪.洛浦风光》李廷忠.词
此时,有一对玲珑素雅的凤蝶在花间轻盈地飞逐,尾翼长如丝带,临风飘动,舞姿真是优美潇洒极了。
只见其中一只上下翻飞,闪动着美丽的翅膀,朝清婉飞来。
友乾调笑说:“这蝴蝶是我,是寻香而来。”
“确实像你,见一个爱一个……”正说着,就见那只蝴蝶竖起那双美丽的翅膀落在了清婉的香腮上。
清婉悄悄弯过右手去捉,可刚一触及,蝴蝶又飞走了……也分不清是蝴蝶变成了花朵缀在粉腮,还是花朵生出翅膀飞了起来。
这淘气的蝴蝶也不飞远,却在清婉的头上盘旋。
清婉笑道:“看来,还真的是你……”便挥动着双手,去打这只蝴蝶。
友乾问:“何以见得,它就是我?”
“死赖皮么,打也不走!”
想起了刚刚在马上偷闻清婉的香味,友乾便道:“它是喜欢你的清香,把你当做白莲花了。”
“我还以为它是闻着你的脚臭来的呢!”
“若是如此,那就更是我蜕变的了。”
“怎么说?”
“不知香臭么!”
清婉抿嘴而笑,“真有自知之明。”
友乾继续调侃:“刚刚它寄居在你腮上的时候,你就应该一掌把它打死。”
“打死干嘛,它那么漂亮。”
“漂亮?”友乾道,“你可知,它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丑陋的心灵?”
“人家哪儿丑陋了?”
“它偷走你的初吻,还不丑陋?”
“我的初吻,不是让你……”
友乾大笑,“所以说,它是我么!”
接着,又有意逗弄清婉说:
“出水荷花亮粉腮,
风轻香远自徘徊;
蝶朗突袭偷初吻,
前世萧朗恨未来。”
那只蝴蝶还想往清婉身上寄居,清婉就不停地抖动着裙摆,那样子像在和蝴蝶起舞。这只蝴蝶也是痴情,就单恋这一枝花,怎么驱赶也不走。
友乾痴痴地笑,说道:
“花方着雨犹含笑,
蝶不禁寒总是痴;
香腮擎吐浓华艳,
不随桃李竞春菲。”
可能是飞累,蝴蝶歇在高处大石头很多的一株小树枝上,远远看去像倒挂在树上的一片枯叶,清婉伸手去摘那片树叶,它却飞了起来。
蝴蝶这一飞,可把清婉闪得不轻,清婉顺着踮脚去捉那股劲儿,一不留神便跌落池塘,友乾一见慌了,连忙脱掉长衫,匆忙入水相救……
————————————
注释
[1]花间词
花间词是一种活跃在晚唐和五代的中国词派,从它的来源《花间集》得名。以温庭筠为鼻祖。一般说来,词以长短分类:“慢词”最长,自九十至二百多字,故亦称“长调”;自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五十九字以内为“小令”。
《花间集》所收,只有小令和中调而没有长调慢词。这倒并不是选者对小令有偏好,故摒弃慢词而不录,实在因为自晚唐至五代(甚至在北宋初年)慢词还没有发展出来。另外一个早期选集《尊前集》也是如此,只收小令和中调。
《花间集》是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也可说是选集),是五代时后蜀广政三年(941年)赵崇祚所编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温庭筠等十八人的作品五百首,共十卷。作品的年代大概从唐开成元年(836年)至欧阳炯作序的广政三年,大约有一个世纪。其中收得最多的是温庭筠,共六十六首、孙光宪共六十一首、顾敻共五十五首、韦庄共四十七首,最少的是鹿虔扆和尹鹗,人各六首。编者赵崇祚自己一首也没有,序者欧阳炯只有十七首。这也可见选者态度客观,毫无私心。入选的作者也不限于后蜀一地。例如孙光宪虽是蜀人,却长期在荆州(今湖北宜昌)高季兴部下做官(926—963年),《花间》结集时他也不在成都,而他的词却被选了六十一首之多,仅次于温庭筠。其中有的词说到“木棉”和“越禽”,说到“铜鼓与蛮歌”,都是咏南方的风物,可见编选者的材料来源不限于成都一地,他和当时别处的文人也是有联系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花间集》当作某一地方作家的选集,而应该说,它是代表中国在第十世纪三十年代到第十一世纪四十年代这一百多年中新兴起来的一种抒情诗歌的总集。北宋词人奉《花间集》为词的正宗,把此书的作品称为“本色词”,不是没有道理的。
(1)简论
任何文学的兴起,都是多种条件合力作用的结果。花间词的出现,离不开特定时代、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的统治遭到了重创;中唐以后政治的腐朽、社会的颓败,更令广大文士屈志难伸,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面对着衰乱的时世,人们既有虚无之中的忧患,也获得了摆脱一切禁锢之后的轻松。社会文化回避那些金刚怒目的刚性文学,转而需要熨贴人心灵的慰藉,使得人们从焦躁、饥渴的状态中求得滋润和平衡。于是,消遣性、柔弱性、日常琐细化的软性文学应运而生。加之中唐以来南方都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步壮大,追求世俗享乐的意识迅速膨胀,进而成为一股声势巨大的文化潮流。曲子词的兴盛正是迎合了这样的趋势,即如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所云:“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广大文人沉溺于身心的放纵,本能地开始浅淡情思和轻柔爱意的吟唱,通过绵邈软媚的词作传达出婉约细腻的心曲。正如李泽厚所说的那样:“盛唐以其对事功的向往而有广阔的眼界和博大的气势;中唐是退缩和萧瑟,晚唐则以其对日常生活的兴致,而向词过渡。这并非神秘的气运,而正是社会时代的变异发展所使然。”
巴蜀地域文化对花间词的发展给予了强大的外部推动力量。
“天府之国”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蜀人的生活相当富足,养成了耽于享乐的习性,注重审美的直觉感受和天马行空的奇情异想;而且由于其性情的毕露,又令蜀地文学带上了技巧化、装饰性、炫才性的特点。同时,由于较少受到儒家规范的约束,蜀人多具热情奔放的浪漫个性,自古多经商又形成了其精细的心理特征。所有这些个性特征对于巴蜀文化的发展轨迹具有巨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能全面而又真切地聚焦、凸当前花间词这一富有灵性的艺术活体中。
有唐一代,“蜀为西南之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聚出其中。”封闭的地形特征,又使其避免了安史之乱以来中原板荡的劫难。然而蜀人固有的割据自足的观念又诱使他们依仗三川之殷实,豪奢恣游,淫逸成风。晚唐之际,许多文士纷纷避乱于此。他们深知眼前的逸乐不可能久长,所以更加珍惜现世的欢愉,越发地纵情声色,表露出末路狂花般的迷恋。他们带入的浓情艳思、旖旎柔媚的小词,也迎合了西蜀君臣的欣赏口味,于是“镂玉雕琼”、“裁花剪叶”的花间词得以大行其道。
中唐以来,爱情意识开始呈现出勃兴的态势。及至晚唐李商隐等人,摹写真挚的闺情,捕捉细腻的心绪,代表了唐代爱情诗歌的最高成就。但是近体诗发展至此,在言情方面的“力不从心”也逐渐显露了出来。它四平八稳、整齐划一的体制形态,难以扣合波澜起伏的内心情感;“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温柔敦厚的诗教规范,也束缚着绮情艳思的自然流露。但是这种新的情感心境、审美情趣一旦兴起,就必定要寻找到一种能够避免诗教责难和形式束缚,更加自由地传达心曲的文学载体。在这方面,温庭筠卓有功绩。他采用了长短句这种富有新鲜活力的文体形式,打破了近体诗整齐、单一的格局,具备灵巧多变、音律和谐的特质,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情涟漪,成为了那个时代表达幽微隐约的情感世界的最为“惬意”的文学形式。
繁兴的隋唐燕乐与高度成熟的近体诗的有机结合,赋予了词体以外在形体和内在情韵两方面所独具的艺术品性。首先,它使歌辞的制作依据曲谱,由乐以定词,这样就形成了诸多体制格局的规范,具备独特的声律美。其次,歌辞的创作配合胡夷、里巷之曲,必然带有鲜明的适俗性;又由于它是由美色歌妓语娇声颤、娉娉袅袅地演唱,自然也偏向了香艳之路。其三,长短参差、音韵起伏的词体与欣赏者内在的情感节奏又构成了某种微妙的契合,收到了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表达效果。与前代所有的歌辞形式相比,词体显示出更为灵活、更有弹性的优化趋势,并且进而促发了新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境界的生成。
(2)花间词人
他们的词风香软,落笔多在闺房,以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体态,开历代词作之先河,其中也不乏一些好词句。《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词“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时人认为他们词风大体一致,将其词作结而成集,后世称为花间词人。其中,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集》中的主要作家。陈洵《海绡说词云》:“词兴于唐,李白肇基,温岐受命,五代瓒绪,韦庄为首。”
(3)花间别调
欧阳炯的词也有另一面的作风堪称为“花间别调”。请看其《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鹿虔扆的《临江仙》可与其后出现的李后主词相媲美,也是“花间别调”,是花间词中难得的暗伤亡国的佳作: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4)和婉约派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此词始见于先秦,魏晋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学辞章,如《为袁绍与公孙瓒书》:“得足下书,辞意婉约。”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在词史上宛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由来已久。词本来是为合乐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离思别愁、闺情绮怨,这就形成了以《花间集》为代表的“香软”的词风。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浮艳多分雅致,形式上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贵尚含蓄,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然而大体上并未脱离宛转柔美的轨迹。另外,婉约词又是按词的风格对词的一种分类,一般与豪放词相对。明人径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应当说是经过长时期酝酿的。
总体上说,花间词都是婉约词,而婉约词则远不止花间词。花间词是婉约词第一阶段产物,开婉约词风气之先,在词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21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212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