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我在贞观毁修仙 > 第21章 家书比论文更难写

第21章 家书比论文更难写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新灶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比起原本要靠着丹火加热的老灶台,加热速度快了不少。
    看着迅速升温的釜,明珠的大眼睛很闪亮,整个人都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师弟果真天纵之资,以后便是师父和青玄师兄出了门,也不用怕烧火太艰辛了。”
    然而李恪现在的兴致并不高,主要还是有点儿抑郁。
    毕竟要接受唯物侧科技被唯心侧玄学吊打的现实,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我们快去把伙房里面的灶台拆掉罢,再垒一个新的。”
    明珠兴致不减地拍拍手,好在黄泥不是稀泥,要不然能让李恪脸上多出不少的泥印子。
    “今日天色已经不早了,明天吧。”
    李恪摆摆手,有点儿兴致索然,他倒是没提不拆旧灶台的事儿,因为明珠师兄说了嘛,那地方是师父孙药王亲自看过的。
    “唔,师弟说的也是。”
    明珠点点头,似乎是感受到了李恪的情绪,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新灶台垒起来总是好事嘛,师弟你身为皇子,想要推广开还不简单?总归是叫……德政,对吧?”
    听了这个,李恪的心情才好了一点儿,封建年代,新技术的推广是离不开官府的扶持的,至于世家大族……有新技术不敝帚自珍就不错了。
    “我这边去给阿耶写一封信。”
    李恪站起身来,努力抖擞精神,在旁边的溪流里洗了洗手,大步流星直奔书房而去。
    “那予去做些补食罢,免得晚上打坐的时候饿了。”
    看着李恪离去的背影,明珠在后边喊了一句,也洗了洗手,往后厨去了。
    为了彰显父慈子孝,李恪在离开长安的时候,贞观皇帝从李淳风的手上拿了几道剑符给他,没什么威力,但是用来传书还是不错的,寻常的贡纸两三张夹在剑符上,长安城顷刻可至。
    据说贞观皇帝本来想玩鸿雁传书的,不过这是春天,没有鸿雁,再加上这个词儿过于惊悚,所以在刚刚提出来的时候,就被魏玄成那个喷子给否决了。
    摊开一张贡纸,李恪就开始琢磨怎么写这封信,或者说,家书。
    这玩意感觉和高中写作文一样,首先呢,要体现一下自己离开家之后对父母、兄弟的想念,因为他的标签是“纯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两大法宝那是绝对不能随便扔了的;
    然后呢,还要体现家国情怀,因为自己进献这个“新制灶台”的法子,是为了改善民生的。贞观改元之初,各种天灾各种人祸,光关中卖儿鬻女的惨事儿,都发生了好多次了,这种改善民生的法宝,必须得掏出来说事儿。
    再然后呢,雨露均沾嘛。在太白山上琢磨出来的灶台,怎么也不能少了自己师父一份儿,对吧?说说孙药王的劳苦功高,说说孙药王的济世安民,不过分吧?父慈子孝的另一个方面,还有对师父的孝顺呢。
    最后呢,就要说明自己的志向了。潜心向学啊,砥砺前行啊,不怕苦不怕累啊……当然,最后还是要归结到一个点上,那就是要给自家便宜老子把气疾治好了。
    “师弟腹中可是饥饿了?予刚刚煮了些清粥,要不要吃上一点?”
    门外传来明珠的声音,明显是知道李恪在写家书,自己不好进来。
    刚刚列好了写作大纲的李恪愣了一下,连忙回道:“多谢师兄,灶间给我留上一碗便是了,我写完了自去取用。”
    听见门外明珠应了一声,李恪这才提笔接着写家书,字斟句酌的那种,封建年代,带着个天才光环的皇子,哪怕只有十一岁,也不可能像寻常顽童那般,凡事都要玩个天真烂漫。
    苦熬了足足一个时辰,李恪这才将这封家书的草稿敲定了,李恪琢磨了一下,又开始涂涂改改,把一些比较艰深的用词改成原本李恪那个知识水平应有的,然后继续涂抹,让整封家书显得天真烂漫一点。
    抬头看了看天光,折腾完了炉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也就是太白山比较高,这会儿天还算明亮,这要是在长安城里,已经开始掌灯了。
    “这简直就和改论文差不多……不,比改论文还特么痛苦。”
    李恪揉了揉有些酸了的手腕,不由得发出了辛酸的感慨,“写论文只要书面语语感好就行了,哪儿用得着现在这样,还得兼顾时代感?我要是创两个‘新词儿’出来,那不成了祸事?还有这个笔触……原来李恪的字儿,能和贫道一个成年人的一样?”
    涂涂改改总共删了四五遍,在确定从用词到字迹都没有问题了之后,李恪这才开始誊抄。
    当然了,这也不是明清科举,也不是二十一世纪高考作文,书面干净整洁什么的,还是放在一边儿吧,哪怕是改了几次提纲,写了几次草稿,也得有点儿涂改的痕迹。
    否则的话,自己这个“纯孝”的人设,就会被加上“演技”的标签,“赤子之心”也就不那么纯粹了。
    那样的话,他那个本就雄霸天下傲视古今的便宜老子发现了,开始怀疑他想要搞事情,他岂不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要不是我知道李恪没机会,只想着苟命,八成就一脑袋往夺嫡这块儿撞,想着逆天改命了吧?”
    李恪叹息了一声,将有不少涂改的“家书”写好,吹干了墨迹,这才开始低头去写怎么做炉灶。
    最重要的东西用最短的篇幅最短的时间,铺垫上用了俩小时,偏公文向的东西,永远就是这么让人蛋疼。
    这让李恪想起了读博前期,被师兄抓着,帮助身为校董的导师写发言稿的苦逼日子,字斟句酌,不敢稍有差错。
    “以后的家书……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一发吧,就说自己这边学业艰辛?”
    李恪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取出二代黄冠子李淳风牌的剑符,将家书塞在里面,真炁激发,就看见这剑符化作一道紫光,向着北方的长安飞去。
    “等长大了再说吧,这种笔触、这种用词、这种词汇量,简直就是折磨……”喜欢我在贞观毁修仙请大家收藏:(663d.com)我在贞观毁修仙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7/17110/101317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7/17110/1013177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