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我在贞观毁修仙 > 第36章 再加一把火

第36章 再加一把火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最开始听宇文节这个名字的时候,李恪就觉得耳熟,等到了自己丹房里,他才想起来这个宇文节是何许人也。
    如果自己没穿越的话,这个三十来岁就混上正四品官职,年轻有为的中年男人,就得和原主李恪一样,被房遗爱那个逗比牵连,然后被流放到桂州。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正版历史还是这个玄幻版的贞观朝来说,这都是李恪现阶段的“自己人”啊。
    “来来来,宇文右丞先来尝尝这个。”
    山上小院儿空间有限,李恪待客的话也没在客房,而是在自己的丹房里面。李恪从外面端了两盘炒羊腿进来,放在了桌子上,又从箱子里倒腾出来一壶三勒汤俩杯子,菜就算齐全了。
    嗯,最初步的铁锅李恪还是没整出来,红烧肉甚么的还是做不了,但是能炒菜的铁板已经弄出来了。
    这当然不是他自己的功劳,而是师父孙药王和师兄青玄的功劳。
    李恪在参观青玄烘焙药材的时候,发现丹火的温度不错,已经经历过用真炁修理石头的他,当即开了个脑洞,为什么不用丹火炼铁呢?反正他也不最求工业化的高炉造福百姓,搞点儿铁料弄一块铁板,做个铁板烧啥的,不过分吧?
    然后他拉着青玄就钻进了炼丹房,里面刻了法阵,别说炼钢炼铁了,弄点黑火药来点儿爆破,外面都听不到什么动静的。
    当时孙药王看这俩人带着一堆铁料,进去了大半天功夫,觉得没啥好事儿,就跟进去看了看,然后看着因为青玄丹火温度差了点儿所以发红的铁料,又听了李恪的一通儿忽悠,就在教训青玄的时候,顺手给添了一把火,然后用法术搞了一套特技。
    反正他就是要做熟铁嘛,渗碳的环节都省了,仙人级别丹火的高温搞一块熟铁板,简直不要太简单。
    于是乎,大唐第一块能做铁板烧和炒菜的炊具就闪亮登场啦,在李恪折腾着做了两次孜然羊肉和铁板烤鸡之后,这玩意就成了整个太白山的宝贝。
    “唔,此物甚是合口,却不知是甚么办法做出来的?”
    吃了一口炒菜,宇文节的眼珠子当即就亮了起来,能在这个年纪混到这个身份,他也是钟鸣鼎食之家,可他没吃过这玩意啊。
    “就是一块铁板,熟铁的。”
    李恪跟着夹了一口菜,“新式炉灶配着铁板,很容易的。”
    “唔,这个倒是可以回去试试。”
    宇文节眼睛很亮,他一个正四品的官儿倒腾大批铁料那就是送人头,但是搞点铁料自己弄一块铁板,还是没问题的。
    不提那些私人的铁匠作坊了,工部将作监,不也得卖他这个尚书右丞一点儿面子?
    宇文节虽然三十多了,可也没拿李恪当小孩子,蜀王、益州大都督、左武卫大将军……随便儿一个头衔拿出来,都是九成九的人一辈子难以企及的。
    “本王这次受封左武卫大将军的事体,京中可有甚么说法?”
    李恪喝了一口三勒汤,有点儿纠结地问道,说白了还是怕啊,长孙无忌那个老货退下来之前可不光是尚书右仆射,还做过吏部天官,那是真·门生遍天下,万一看他不顺眼给他挖个坑,他不得哭死?
    “具体的过程,下官这里倒是不甚清楚,不过殿下献上炉灶之时,陛下去见了太皇。”
    这一点很好理解嘛,李渊虽然退位了,但毕竟没死,武德老臣在朝中还是颇有势力的,给自己一个左武卫大将军,怎么也得打个招呼吧?当然了,太皇不能联络朝臣,但是通过柴绍这类女婿带个话,还是没问题的。
    “而后陛下去了翼国公府,感慨弘化郡公纯孝有类殿下,弘化郡公对答得体,因此得封。”
    嗯,也对,因功封爵这种的,看起来光宗耀祖,但对顶级的权贵来说就是下脚料,随随便便搞个蒙荫入仕不要太美好。
    “其后翼国公上书,以病辞去左武卫大将军之职,陛下不允,翼国公再三推辞,陛下感其功业,加封越国公,食邑千户,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这就对了,秦琼要是刚上书自己老子就答应了,那就是凉薄,但是秦琼再三推辞,然后加封转迁一气呵成,这才是标准流程。至于为什么封了个越国公……大概也是和吴国公那个朔州匪类打对台?
    李恪自觉明白了什么,就和宇文节边吃边喝边聊天,旁敲侧击之下,倒也没有听出这里有长孙无忌什么事儿,不由得松了口气。
    “这里是铁板烧制的方法,还有使用前的注意事项,宇文右丞可自行抄录一份,这东西做不得兵刃,但是用来代替鼎镬,却也是不错的。”
    眼瞅着吃的差不多了,李恪从旁边的书桌上拿起来一摞纸,上面写的注意事项,“此物若非仙家丹火,制作起来颇为不易,便是将作监大匠,也要多耗费些时日,恪唯恐劳民伤财,故此虽是写了家书,却不敢上呈阿耶过目。”
    “殿下何其仁孝。”
    听了这话,宇文节感动坏了,这种大义,这种仁孝,对于文人来说简直就是毒药。
    “不过今日听宇文右丞所言,并州都督在通漠道靠着新式行军灶颇有斩获,本王这里突发奇想……”
    李恪的眼睛也跟着亮起来了,“若是大军开进,还需埋锅造饭,可若是小股精锐突袭草原,不能带着火头,恪这物事便能有大用。”
    精锐作战要的是速度,埋锅垒灶这种事儿干不了,但身上带着个小炉子行不行?就那种卖馄饨的挑子,小股精锐带着,没有问题的嘛。
    那玩意只要材料跟上了,制作工艺对唐朝来说也没什么难点,将作监的那票工匠搞大创新没什么动力,但只要给提供了方向让他们干,肯定没问题的。
    所以一听李恪形容,宇文节眼睛都瞪圆了,连饭都顾不上吃,站起身来,拿起李恪桌上的笔,就开始在贡纸上写写画画,一手飞白虽然因为急躁略显潦草,但甩开李恪十八条街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毕竟是李世民的大秘,字儿是门面。
    等李恪说完了,宇文节吹干了墨迹,递给李恪:“殿下切看看,可有甚么疏漏之处?”
    “不过是些许建议,还需将作监大匠改良,宇文右丞代吾呈上便是。”
    李恪摆了摆手,作为一个做实验能把自己送上天的近代史博士,他有自知之明,他在水边鼓捣水车模型都折腾多久了,还没折腾明白呢,有个方向就不错了。
    “敢不效命!”
    宇文节眼神很是坚定,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白捡的功劳。喜欢我在贞观毁修仙请大家收藏:(663d.com)我在贞观毁修仙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7/17110/110128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7/17110/1101284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