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长生遗恨 > 第37章 出师失利

第37章 出师失利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历朝历代,人们口中的的泱泱华夏天朝,最大的外部威胁几乎都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
    强大也好,弱小也好,每一次北方的骑兵扣关而入,身后都是亿万百姓的斑斑血泪。
    可是,居庙堂之高的君子们永远不会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被传说了上千年的真理所包含的真意。
    不是说北方的民族天生善战,而是严酷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的弱小,没有给他们留下更多的去犯错的机会——一旦犯错,面临的就是灭顶之灾。
    他们的每一次拼搏都必须把命赌上,这再正常不过:你不让我活命,我只能和你拼命。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一个生于安乐、有更多机会去犯错的人,面对一个出手就要拼命的敌人,谁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夺路而逃,这就是差别所在。
    作为突厥的头脑,暾欲谷比谁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没有交战之前,他已经将能做好的所有准备悉数做好,狮子搏兔尚需全力。
    在谈判破裂的最后一霎,在侍卫的裹挟下,暾欲谷退入本阵中,随后,满天如雨的拔悉密部的投枪呼啸而来。
    聪明如暾欲谷,并没有选择在第一时间去硬碰硬,因为,身处下风头,他们已经在事实上落与下风——拔悉密部的投枪和弓箭的射程会比他们的高出一倍有余。
    而骑兵的使命,就是进攻,在制式武器的配备上,并没有考虑用于防护的盾牌,所以,面对漫天的投枪和威力相对较小的弓箭,只能选择躲避。
    第一轮,突厥便被拔悉密部的投枪钉死马下上千的勇士。
    暾欲谷在退后的同时,传出了命令。
    于是,在退兵的过程,大批的拒马和铁蒺藜被洒在身后。
    在退出拔悉密部投枪射程之后,暾欲谷手中红旗一挥,后军传令兵得到命令之后,带着后军马头一转,向北方疾驰而去。
    这才是此战的关键所在——占据上风口便多了三成的胜算。
    执米啜当然也不傻,看到突厥军队的阵型立即明白了对方的用意。他立即弃车上马,坐在马背上,指挥部下同样向北猛进。
    在隔开足够的安全距离之后,拔悉密部边向北攒,边将手中所能携带的投枪全部投向了对面的突厥骑兵身上。
    投枪扔完之后,接着便是弓箭,早已得到命令的拔悉密骑兵就是不给突厥人一个短兵相接的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边的阵型越拉越长,在毫无遮挡的草原上,如同两条巨龙向北蜿蜒而上,前锋离后军已经足有十里有余。
    在拔悉密部的弓箭和投枪下,倒下的突厥骑兵越来越多。
    暾欲谷在精锐的中军保护下,面无表情的看着那些倒下的突厥勇士,心在滴血,那是他们在草原上赖以生存的资本。
    终于,暾欲谷再也坐不住了,他手一挥,传令兵急忙将手中的号角吹响,然后,整个草原便想起了参差不齐的号角声。
    得到退兵命令的突厥骑兵,将随身携带的铁蒺藜全部洒在身后之后,勉强挡住了拔悉密部的掩杀,向着暾欲谷的中军呈扇形快速的靠拢过来。
    在强悍的中军掩护和暾欲谷早已布好的拒马阻挡之下,这些伤亡惨重的骑兵徐徐的向东向突厥的国土中心退了回去,在他们的身后,留下的尸体和伤员足有三四千之多。
    谁都知道,接下来他们的命运只有一条,被拔悉密部的骑兵枭首请功——无论死人活人!
    看着按兵不动的执米啜,手下的大将有人不解的问道:
    “大汗?我们为什么不去追?”
    执米啜没有回答,只是缓缓的摇摇头。
    在他的心里,比谁都清楚,他能在此战中,一战杀敌将近四千,无非是占据了天时的原因,没有大威力的投枪,与突厥骑兵短兵相接,谁胜谁负很不好说,不对,是拔悉密部赢面实在是太小了。
    那么,在刚才的一轮战斗中,自己一方的投枪已经使用大半,对于这种消耗型的武器的补充,不是一时就能解决,没有了投枪的优势,他还拿什么战胜突厥?
    而且,面对突厥如此轻易的败退,他还想到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暾欲谷是不是想诱自己深入,然后聚而歼灭?
    所以,他才没有命令部下趁胜追击,兵者诡道也,小心谨慎虽然不会有大的收获,但胜在也不会有大错。
    收拢部下的暾欲谷还是面无表情的看着手下的医官们治疗伤员、看着千夫长清点战损,看着闹哄哄的部下,转头回到了自己的帅帐之中。
    他当然可以从部下的一言一行中看出他们的窝火:还没有将战刀抽出,已经死去了几千战友,仅仅一个窝火,怎么能形容此时部下的心情。
    他坐在军帐之中,对谁的求见同样是不理,只是沉默。
    他当然知道知道,拼着伤亡一部分士兵,不是不能突破拔悉密部的军阵。
    但是,一来代价太大,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结果;二来,一旦此战不能全歼拔悉密部,那么,西线的战期就会被无限期的拉长,自己便会和拔悉密部陷入僵持状态,直到东线的战事结束。
    这更不是他想要的,为今之计,最好的办法便是全歼。
    这样就可以腾出手增援东线的战事。
    但是,这些事情有些是不能和部下交代的。
    这是他闭门不见客的原因之一,谋事不密,事泄则败,这是多少人血的教训,他自然知道轻重。
    于是,寒风凛冽中,他的军帐前站满了被鲜血染红征袍的将士,岿然不动,如同冰雕。
    轧荦山三人回到突厥的第二天,便被闻讯而来的秃噜带到了毗伽的面前。
    在他之前,思顺文贞和安孝节早已经得到了可汗的召见。
    只是,相对于轧荦山的见面,他们被毗伽可汗的召见更多的像是走个形式,毗伽只是简单的抚慰几句便打发二人离开。
    国士无双,有点言过其实,但是面对能在众军环伺中,杀死李重德的轧荦山,似乎接见仪式再怎么隆重也不为过。
    草原,是一个崇尚勇士的地方。
    唯有在这里,勇士从来不会被埋没!喜欢长生遗恨请大家收藏:(663d.com)长生遗恨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7/17112/101324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7/17112/1013248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