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牙将 > 第11章 没有棉花?可以用木棉啊

第11章 没有棉花?可以用木棉啊

推荐阅读:进击的后浪武逆九千界太古神尊如果朋友的姊姊和边缘人谈恋爱的话?道界天下神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这个锦衣卫明明超强却过分划水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剑道丹尊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赵翼从铜锅中夹起一片羊肉,在面前的胡椒粉中展了一下放进嘴里。
    左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人间美味啊!
    高淮和魏老四有样学样的将羊肉涮了涮,也学着赵翼的样子吃了起来。
    “你别说,赵大哥你这诗虽然做的不咋地,但是这暖锅着实不错。”
    啥?不咋滴?白居易的诗到了这群大头兵嘴里,还不如这火锅够劲。
    不错,正是火锅。
    早上起床,赵翼看见下起了大雪,便兴冲冲的喊来高淮两人,吃起了火锅。
    高淮两人起初还不知道什么是火锅,等赵翼描述完,便一拍大腿,从厨房借来了铜锅和食材。
    只不过等他们煮起来,赵翼才明白他们所谓的暖锅,就是白水煮菜。
    他赶紧阻止了两人暴殄天物的行为,重新换了水,放入了葱姜蒜,取了青菜,又让厨子切了羊肉,去街边买了猪肉,找了些胡椒粉。
    一个简陋的现代版火锅,就这么隆重登场了。
    “辅之这诗平白直叙,浅显平易,倒也不失为一首小品佳作。”
    “还是太初兄深知我意。”赵翼举起杯,敬了刘辟一杯。
    说起来也巧,赵翼去厨房折腾,碰见刘辟从书房离开,便邀了他一同来品尝这火锅。
    “之前和辅之接触太少,没想到兄弟不但精通兵法谋略,还懂诗词文章,着实让为兄佩服。”
    赵翼看着眼前平易近人的刘辟,很难想象此人会成为元和削藩的第一个祭品。
    人生之变化,果然是反复无常。
    “太初兄过奖了,兄弟只不过恰逢其会而已。至于诗词,也不过随便写写,登不的大雅之堂。”
    “随便写写?呵呵,兄弟过谦了。”刘辟笑道,“兄弟在凤来楼上教训华阳县令之子一事,早就在城中传开。那首律诗,可并非随便写写就可搪塞过去的。”
    原来那日在凤来楼教训的富家公子不是别人,正是卢文若之子。
    当日卢文若知道儿子受辱,便要去找韦皋告状。
    若非赵翼跟着韦皋去了维州,刘辟从中调停,卢文若断然不会消了火气。
    不过从那以后,卢文若见了赵翼,可就再没有好脸色了。
    两人又寒暄一阵,赵翼便将自己想在左厢军中建立医护兵的事情,告诉了刘辟,希望他这位度支副使,到时候能够大力支持。
    “辅之这个建议,所需费用不过是延请军官,招募士兵及一些器材上,所用不多,倒也可以考虑。”刘辟思虑一阵,皱着眉头说道。
    “若是真的如此,辅之在这里先谢过太初兄了。”
    刘辟摆摆手:“不过辅之是否真的以为,建立一支这样专门的队伍有用?”
    “这是当然,”赵翼拍了拍正胡吃海塞的魏老四,“这就是最好的证明,花些钱财,让减员降低,可谓善政。”
    刘辟没有多言,心里却冷笑起来:有这些花费,我多招募些兵勇,岂不更好?救活了又如何?战斗力可是差了好多。
    这就是赵翼和他的不同了,在刘辟眼中,士兵就是消耗品,没了再招募就是。
    只不过赵翼是韦皋眼前的红人,轻易不会去得罪罢了。
    “既然如此,为兄到时候帮助兄弟说项说项,也无不可。”说着,他叹了一口气:“说起来,今年的赋税也并不富裕,又接连打了几次大仗,盈余不多了。”
    “哦?这可是第一次听说。”
    “呵呵,兄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刘辟苦笑道:“往日里靠着盐酒锦缎之税,倒也富足。”
    “但是使相仁厚,麾下将领、士卒们结婚,他要赏赐男女双方一万钱;战死士卒,厚葬并赐钱一万;训练优异者,赏钱一万。”
    “这边的寺庙还没有修缮完,那边的大佛还要继续建。”
    “这林林总总的花费,可是愁死为兄了。”
    刘辟这边诉着苦,赵翼也只能陪着笑。
    西川不是穷地方,盐、酒锦缎等税收,缴获的战利品,都是重要的进项。
    奈何韦皋一向厚赐下属,又乐于佛事,今年又了胜仗,花销自然庞大。
    “这不,十一月初就交办要采购冬衣,可是至今尚无定论。”
    说到这里,吃的兴起的高淮插话道:“我说为何今年还不发冬衣,原来症结在这里啊。兄弟们可都还冻着呢。”
    “钱财不够,我也是无能为力啊。”
    高淮又想争辩两句,赵翼赶紧向他使了一个眼色,让他闭嘴。
    “冬衣乃是朝廷惯例,虽然眼前捉襟见肘,来年税钱收上来,还了便是。商人们当不会为难才是。”
    “今时不同往日了。”刘辟说道,“冬衣所用之丝绵,多产自淮西。虽然我们西川也不缺乏织户,但是规模不如淮西,还需要从那里采购一些。”
    “淮西节度使吴少诚也不是善茬,控制很严,想要进货自然要加价。”
    “所以像我们这种大规模采购的,所费也就巨大了。更不用提,这是朝廷的生意了。”
    “原来如此。”赵翼点了点头,也就明白了刘辟的难处。
    “若非丝绵价格高企,今年的冬衣早就下发了。”
    “既然丝绵价格高,为何不用棉花呢?”赵翼随口说道。
    三人闻言,面面相觑,一时竟愣住了。
    赵翼见三人面露异色,不明所以,便问道:“怎么?我说错了吗?”
    “赵大哥,你刚才说用什么做冬衣?”魏老四嘴角还挂着碎肉,脸上写满疑问。
    “棉花啊。”
    三人又是互相看了看,这下是高淮说话了:“这棉花是何物?”
    “这棉花当然是.....”
    等等,赵翼突然想到,现在是唐朝啊。
    棉花还没有大规模种植呢?
    也就难怪刘辟他们没见过棉袄了。
    可是不对,他的记忆好像哪里出了问题,他明明记得唐朝应该是有棉衣存在的,只不过是富贵人家才用得起才对。
    “虽然不知道兄弟所说棉花是何物,但是为兄却听说岭南一带,有人能将木棉纺织成布,只不过太过昂贵,无法推广罢了。”
    赵翼猛地一拍桌子,吓得高淮一个哆嗦,差点将脸埋进胡椒碟里。
    “对了,木棉啊,我们可以用木棉做棉衣啊。”喜欢大唐第一牙将请大家收藏:(663d.com)大唐第一牙将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7/17847/106563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7/17847/1065636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