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狂婿 > 第443章 绕道支援,讨虏檄文

第443章 绕道支援,讨虏檄文

推荐阅读:大博学者的二次元空之壁垒2最强雄狮封神之清平游记西门仙族名侦探世界的武者不灭武尊剑道第一仙反派就很无敌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骁骑营没有从宣府长城入塞,而是径直穿过漠南草原到达阳和卫的关口外,徐弘基命守军打开城门。
一夜休整,补充粮草,郭臻与徐弘基密议了半个夜晚。
次日清晨,杨凯率总督府亲兵快马加鞭离开阳和卫。
日上三竿时,郭臻率骁骑营往大同方向进军,虽然在大明境内,郭臻并不确定能守住骑兵行动的秘密,因为那些商人实在不值得信任。
五千骑兵在大同城下驻扎了半天,郭臻甚至没有时间入城见云雪公主一面,在接收了大同城送出来的物资后,骁骑营在深夜中一分为二,秦锋、龙云和孟骏部往得胜堡附近进军,郭臻与苏摩率两千多骑兵向西疾驰。
骁骑营是宣大镇唯一的机动骑兵,摸不着的敌人最可怕,漠南草原从朵颜到归化城,清军斥候不难找到大队骑兵穿过的踪迹。
谁也猜不透骁骑营会在哪一道关口出塞,黄台基调集镶黄旗五千骑兵在草原巡梭,护卫运粮队的安全。
夜晚行军,耳中传来铁蹄撞击地面的声音,木制的车轴发生吱呀吱呀的声响,从此可以预见马车负担的重量,遇见有坡度的道路时需要士卒在后推才能顺利前进。
不远处的村落很安静,连声狗叫也没有,满清大军就在一墙之外,大同镇内不会那么自在。
“大人,为什么不偷袭漠东蒙古!”苏摩对郭臻把自己带在身边很开心,他一点也没记住郭臻上次让他管好自己嘴的警告。
“因为漠东蒙古是额哲的!”
想要击溃满清,先要剪断它的羽翼,但未必要自己动手。
从夜晚走到天明,再到血色黄昏,脚下的山道从崎岖到平缓,正前方一条河流拦住去路。
山西与陕西相隔一条黄河,两地民风有相近之处,但又截然不同。
“对面就是陕西地界了!”郭臻指向黄河对岸。
“这是要去明寨吗?”苏摩恍然大悟。
“郑秋,你还能守得住吗?”郭臻闭口不语,心中暗念,恨不得插翅飞行。
一直没有郑秋的消息,但现在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在焦急中等待了一个夜晚,次日辰时,郭臻终于见到了在浪涛中起伏的船只,宣大总督府的招牌还是好用,他暗自松了口气。
河道中有近百艘小渔船,大船有二三十艘,这些是杨凯几个昼夜没合眼的的成果。
杨凯拿了宣大总督的令牌先往黄河沿线的县城传达命令,再过河快马加鞭把徐弘基的亲兵信送给陕西三边总督洪畴才征集到这些船只。
“过河,过河!”郭臻忙不迭下令。
骁骑营将士先卸下全身装备,再把马车上封的严严实实的木箱抬下来,最后又搬运到船上。
“姑爷,幸不辱命!”杨凯从船上跳下来,双眼中布满了血丝,他指向对岸静候的官兵:“那是陕西总督府的王参将,奉洪总督之命前来接应。”
这是军中接待身份对等的规矩。
“杨千总辛苦了!”郭臻真诚道了一声谢。
“八年前洪总督在中原欠过总督大人一个人情,所以此次借力才这么顺利!”杨凯不由感慨。
高祥败在徐弘基手里,功劳却落在洪畴的头上,骁骑营和物资过河后,由陕西镇兵马护送进入河套草原。
不知不觉间,明寨已坚守十二天了,每撑过一天,郑秋就会用刀子在身前的岩石上刻下一道印记。
十二道刀痕并成一行,每一刀划下的长度、深度,甚至每两道刀痕之间的距离都完全一致。
山下兵营连绵,汉八旗、蒙古人和满人的旗帜随风摇摆。
在杜度的监督下,大量蒙古人和汉八旗士卒化身肩挑背扛的民夫,从不远处的山边搬运土石前来堆积土方。
按照眼下的堆积速度,再过上四五天,这些土方就能达到明寨六成的高度了。
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考验吧!
郑秋扶住身前的青石,烈日暴晒过后的青石有些烫手,除了郑秋自己,谁也没到他们能守住明寨十二天。
山下,杜度仰着脑袋,他身边站着杜尔滚。
八天前,杜度就被解除了攻寨统帅的位置,还被黄台基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如今见到以善战闻名的杜尔滚也一筹莫展,心中不禁暗生快意。
也不知过了多久,三四个身穿黄马褂的骑兵由远而近疾驰而来。
“陛下派人来询问战况了!”杜度压低声音提醒。
不管心里怎么想,杜度不敢表现出一点触及杜尔滚的晦气。
杜尔滚眉头抖动了一下,回头往大营走去,现在他不愿再往那条山道中填充尸体,唯寄希望于一天高过一天的土方,再过上几天,铁炮便能搬上去轰击那道关口了。
黄台基的亲兵每天都会来询问战况,像一颗钉子按时钉在杜尔滚的脊背上,现在满草原的人都在盯着他,蒙古人和大明人,大营中的那些人不知是真心希望满人战胜,还是在暗中诅咒他们战败。
“五天后,待铁炮能轰上山寨时,破寨就在眼前!”杜尔滚言语含糊,他也没有十成的把握。
“陛下命令尽早破寨!”身穿黄马褂的骑兵离开时像来时一般准时。
“且慢!”杜尔滚叫住来使,从怀中掏出一张两个巴掌大的纸片折叠好,放入一个竹筒递过去:“请将这个带给陛下!”
“这是?”
“山顶上洒下来的檄文!”杜尔滚脸色阴沉,他从未被这般侮辱过,就凭这张檄文,他也要发誓攻下此寨。
明寨似乎完全吸引住了满清大军的注意力,河套草原内外常见斥候骑兵巡梭,双方有些大着胆子的斥候甚至想尝试游泳过河查看对岸的军情。
黄台基好像放弃了渡河的打算,让雷鹏所部准备好的一大堆火器成了摆设。
清军大营,中军大帐内,黄台基稳如泰山,丝毫没有表现出急躁或者不安。
前往明寨大营督战的亲兵返回,禀告军情后,呈上杜尔滚的信件,立马有着明寨散发的檄文。
“辽东野人努尔哈,曾受大明之恩,不思回报,反行谋反之事,其子黄台吉厚颜无耻,不识祖宗,妄称蒙古猛哥帖木儿之后。”
“大明与蒙古皆不能忍,大明参将郭臻与蒙古大汗额哲携手,斩岳拓于归化以示警告。”
“今东虏酋首黄台吉不思悔改,起兵犯境,和林格尔即是他的丧命之地。”
“尔等蒙古部落被黄台基蒙蔽,从贼者众,如果再不思悔改,等刀兵入漠东之日,则悔之晚矣。”喜欢大明狂婿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明狂婿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8/18244/178336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8/18244/1783362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