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狂婿 > 第678章 风评变化,施行新政

第678章 风评变化,施行新政

推荐阅读:大博学者的二次元空之壁垒2最强雄狮封神之清平游记西门仙族名侦探世界的武者不灭武尊剑道第一仙反派就很无敌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武昌府,郭臻对这事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隆武皇帝这种做法,正在不断贬低朝廷的威信,他乐见其成。
南京城凌乱了,圣旨是皇帝发出去的,内阁的威望跌落到谷底。
黄羲纠集了一批士子弹劾内阁首辅马英,同时呼吁必须要惩戒郑珑擅杀同僚,这是一场对郑珑声势浩大的声讨,有浙东的士子,也有江南复兴社的士子,他们中有些人同样瞧不起郭臻。
黄羲出生浙东,对以浙东起家的郭臻很有好感,但他这样的人不可能被郭臻收买,完全出于心中的‘义愤’。
郭臻对这事没有太上心,稍稍了解情况后便放到一旁,他写信给何腾和堵锡,劝他们加紧攻打荆州城和岳州城。
商盟的掌柜和护卫押送装满银子的战船到达荆州城外,又带来了十万两银子,银子先交到王逝手里,这次押送银子的是个年轻人,二十出头,英气勃勃。
“王鸿,你怎么来了?”
王鸿是王殷的长子,二十岁之前从未接手过商盟的生意,迁徙至杭州后,在江南中了举人。
王鸿长相还是西北人那般粗犷,但因为定局江南,行为举止多了一份江南士子的儒雅。
王鸿恭敬行礼道:“叔父,是父亲让我来的,我一是为了押送银子,另外的话,我有一件大事要请教叔父。”
王逝眉头微皱道:“有什么事?”
王鸿抿嘴,满脸烦恼地说道:“父亲一直让我放弃学业,来经营商盟的生意,可我对生意一直毫无兴趣,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逝先是诧异,随后笑道:“那你想干什么?”
“当官!”王鸿一点也不避讳。
“当官?”王逝摇头道:“你知道你家现在有多少钱吗?那数目让镇国大将军也会羡慕。”
紧接着,王逝又摇摇头道:“你家有钱太多,你若想当官,可不容易。”
“我要走仕途!”王鸿很坚定。
“只要你想好了,你父亲不会再阻拦你!”
王逝看着年轻的王鸿,他年轻时也曾有过同样的梦想。
王家人风头太盛,他回去时要劝劝王殷,不可把生意上的钱都赚完了,如盐、火器和稻米,商盟倚仗镇国大将军府的威势,都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如果王鸿不继承父业,走入官场,对王家日后更有好处。
交接完十万两银子后,王鸿没有急于回去。
王逝没有功夫答理他,他交了一半的银子给堵锡,其余的银子当做自己的活动本钱,忠贞营打清军很热情,对军饷要求不高。
五月中旬,隆武皇帝下诏书召见郭臻,明军围困汉阳府不久,圣旨传到武昌府命郭臻回南京,隆武皇帝正想办法把郭臻拉进漩涡。
对此,郭臻充耳不闻,只是回信给陈珑和王殷,尽快押送粮草和饷银至武昌府。
江南各府都有慷慨陈思,议论朝政的士子,有功名在身,无官职的士子,总想弄出点动静,让世人别忘记了他们,如果能入上位者的耳目,得到任用的机会,也不枉叫喊一通。
陈珑被郭臻逼的焦头烂额,实在是没有功夫加入那些注定没有结果的活动,复兴社分裂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好在,陈珑没把复兴社看的那么重要。
“又要十万两银子?上个月不是才发过去十五万两?”
陈珑拿着盖着镇国大将军印信的文书,觉得满嘴巴的口水,都是苦涩的。
奉命催饷的姚启认认真真地解释道:“镇国大将军在武昌有将士九万三千人,金桓反正后,增饷两万五千人,至五月初,还欠军饷十三万两银子。”
“我知道,可是,我手中确实没有银子了!”陈珑恨不得把自家的宅子卖了,以证明自己没有说假话。
“我知道,但军中一旦断饷,其后果不敢想象。”姚启很严肃地说道:“镇国大将军让我告知大人,江南各地都有豪强私瞒土地,侵占官田,若不下狠手,只怕无法满足征虏大军所需。”
“要动手了吗?”陈珑心头一震。
其实早就该动手了,镇国大将军府借助‘降清案’之机,在江南初立威严,延迟半年后才对朝政动手已算是滞后。
“江南各地蓄奴之风盛行,镇国大将军以为,有恶奴借助主人的名气和权势在各地欺凌百姓,镇国大将军的意思是,请总督大人借丈量土地之机,整治蓄奴之风。”
姚启把一个个点燃的火药球放入陈珑的口袋,只怕其中有一个爆炸,虽然不至于伤害他,难免会沾染上一身的烟灰。
“陈总督实行新政时,镇国大将军命郑总兵听陈总督之命行事!”姚启的话中藏着一股血腥味。
姚启走后,陈珑陷入沉思中。
郭臻远在两湖遥控江南的政事,此时借助郑珑引发的争议时实行新政,其用意正是不想引起太大的反响。
大明从中期开始,每隔几年,都会有大量的土地被有权势的缙绅地主侵占,不少被瞒报以避税。
陈珑生在江南富庶的松江府,对此事早已见怪不怪,反倒是有些缙绅老老实实的上税被人看不起。
陈珑很清楚,他上任至今,在各地安排官吏,但真正还是在借助杨巍设立的系统为镇国大将军郭臻效力。
如果没有特别的功劳,陈珑未必能在江南总督的位子上长久的做下去。
五月二十五日,天气已经有些炎热了,这两年,江南的夏天都很热,荆州和汉阳两地加紧攻城,以求在酷夏到来之前取得阶段性的战果。
江南总督府突然在各地张贴布告,将推行新政,一切如夏日的暴雨般突如其来,陈珑最亲近的人也没能提前得到消息。
新政开展给江南各地带来的影响,甚至超过郭臻在皇城脚下的兵变和郑珑擅自入广东的火并,因为这件事与江南百姓和缙绅的生活息息相关。
各县府的府兵奉江南总督府之命在各府城集结,由郑秋派来的正兵千总、都司指导操练,从队列到火器,时不时在大众面前露面,其用意是醉卧之意不在酒。
江南总督府同时在各地颁发命令,清查违规瞒报的土地,陈珑亲自坐镇,他有一帮门生故吏,如胡睿和杨鑫等人在各处当过县令,这些人都是尽快推行新政的得力干将。喜欢大明狂婿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明狂婿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8/18244/181681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8/18244/1816818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