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狂婿 > 第890章 罗靖汇报,马英提点

第890章 罗靖汇报,马英提点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郭臻欣喜,王逝果然没让他失望:“大西贼不动,郑珑何足为惧?”
罗靖又道:“云南几块富庶之地都被孙望把在手中,三府势力已在衰退,王侍郎出使昆明,把他们的矛盾彻底引发出来了,但末将担心孙望变本加厉打压三府,大西贼迟早还要落在他手里。”
郭臻大笑道:“无妨,李定要是缺粮,我们就给他送粮,要是缺军饷,我们就给他送银子,刘文要是愿意率军出云南投靠朝廷,粮饷都不在话下。”
罗靖又道:“大西军中最强者,还是李定。”
郭臻笑声慢慢停歇:“有王逝在那里,李定迟早会投入朝廷。”
说到这里,郭臻上下打量罗靖道:“你把家眷都搬到南京来吧!”
这不再是商议。
郭臻依稀还能记起当年罗靖断臂时的青涩模样,柳儿这些年深居简出,生活简朴,他没给他挑错媳妇。
“是!”罗靖这几个亲兵与郭臻也就相差四五岁,但他们的关系近似于父子。
“你先去接家人,回来时还有事等着你。”郭臻看向挂在墙上的地图:“大西军既然老实了,朝廷也不必再对郑珑客气!”
那张地图极大,不但包含了大明原来的疆域,南边还有琉球、南洋各地,北方一直到漠北蒙古、辽东森林。
罗靖顺着郭臻的目光看过去,他首次见到疆域如此辽阔的地图,现在的大明在上面是如此渺小。
郭臻走过去,伸手按住了一个地方,罗靖看清楚那在长江之南,应该是江西。
江西总督万吉夹在郑珑和郭臻之间当了三年土皇帝,郑珑上蹿下跳,没想到他要最先倒霉。
在朝廷摆脱了满清的直接威胁,郭臻登上摄政王之位后,郭臻的眼界发生了变化,从前为了对抗满清他做了许多的妥协,而现在,他要全力加强朝廷的权威。
摄政王登位办得第一件大事是恢复科考。
大明收复南京次年曾经办过一次科考,朱典因那次科考舞弊案下台,之后因战事不断,朝中人员不停变动,内阁首辅马英不作为,科考就停下来了。
陈珑借用复兴社的人脉选拔官员,楚王府幕僚也凭旧情升迁,摄政王亲自草拟文书,命各县秋季组织院试,年前组织乡试,明年开春组织会试。
大明的官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效率,郭臻甚至提前半年宣布,此次科考由礼部右侍郎朱之瑜主持。
朱之瑜是浙东余姚人,他与复兴社的关系很不错,与黄羲结识多年,这也是给惊惶中的复兴社士子一颗定心丸。
士子们的话又多了起来,对大多数读过书的来说,一条进身之阶比什么都重要。
内阁首辅马英的府邸。
在南京,马府是仅次于皇宫和摄政王府的宅院,不是豪华,而是精致。
江南豪族喜欢奢华,但不是金砖铺地面的那种土豪做派,而是向往一种在烟雨中撑伞独行寂寞的快乐,但是,他们的精神享受需要无尽的物质和崇高的地位来支撑。
没有钱的时候,便什么也没有了,雨后踏白堤只能偶尔为之,他们最喜欢的还是修建一座座只能为他们自己所有的园林、庭院。
兴致好的时候,可以请三五好友共赏,那是一种超脱了下里巴人的快乐。
杨鼎侍立在马英面前,他在马英面前没有座位。
马英翘着二郎腿道:“眼下你父亲已经是浙江巡抚,本来你没有为官的机会,我为你争取了这次出使,朝廷缺官甚多,摄政王不是陛下,我想用你也要找个由头。”
杨鼎点点头:“外甥明白。”
马英沾了一口茶水,感慨道:“摄政王登位,是我们家前所未有的好机会,别人以为我马英只是坐在内阁首辅位置上一直和稀泥,但王爷很清楚我的功劳,不是我把科考压制了三年,陛下的威望不会像现在这么暗淡,只开科考一途,便可以让摄政王多了无数支持。”
杨鼎神色有些暗然,曾经他是隆武皇帝的伴读,但在家族和大义之间,他选择了前者,如果是隆武皇帝执掌大权,他与马英现下的情形就要颠倒过来。
能从刺杀案中脱身,并挤走吏部尚书陈珑是马英平生最值得得意的事情之一,从弘光朝起,复兴社史法、陈珑一一败在他手下。
在外甥面前显摆了一会,马英接着嘱咐道:“敕书你已经拿到手了,到了福建后有两个原则。”
“其一,不可与郑珑叙私情,不要以为王爷不知道。”
“其二,对郑氏不要客气,郑珑不像他那个被囚禁的儿子,你一定要强硬,才能稳住他。”
“你此次出使,能让郑珑上书请罪,那便是第一等功劳,能让郑珑放弃起兵,也算过的去,要是让郑氏猖獗谋反,只能说我看错了人。”
杨鼎沉思,暗中揣测马英话中的意思。
马英继续点醒道:“龙将军在陕西与满清激战,王爷不想两线开打。”
坐在天下第一人的位置上,不让人揣测出心思太难了,更何况是马英这样的老狐狸:“江淮战事已经持续了大半年,兵部正准备让过江府兵回家休养,此事你可用作障眼法。”
马英随口说出来都是朝廷相争的关键消息,杨鼎只能频频点头。
中秋之后。
朝使出南京,分别往闽粤、广西、贵州、四川乃至陕西等地传旨,最关键的当然是闽粤一行,于此同时,驻守镇江沿岸的郑氏水师奉命调防崇明岛。
夏粮刚刚入库,离秋粮还有两三个月的时候,杨鼎离开南京前往福建。
杨鼎不是老道的使者,郭臻同意让他出使闽粤,完全出于对马英的信任。
马英的能力要远强于他的名声,在江南,要想让吏部尚书不受乡党影响,除了马英,他也没什么更好的选择。
杨巍做事无可挑剔,但吏部尚书不但要会做事,还要会做人,要在谈笑中遏制复兴社一系。
楚王府的书房中,郭臻把手中的呈文放下,使劲挠挠头,某种程度上,治国要比打仗难得多。
这封呈文是杨巍才交上来的,他已经看了七八遍,不是杨巍的论点和论据不明确,而是此论与当前求稳定大局的不合。
    喜欢大明狂婿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明狂婿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8/18244/244490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8/18244/244490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