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都市生活 > 国芯 > 第62章 意外助攻

第62章 意外助攻

推荐阅读:乱世书我有一座随身农场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太古神尊神州战神至尊战王极道武学修改器人道大圣鉴宝狂少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刘老师,孩子说要钱买宝石是怎么一回事?”
    刘小芸刚打发走一位家长,又有其他人找上门来。
    “不是宝石,而是矿石,是班里准备组织手工实践课,由小朋友自己组装一台矿石收音机。”
    应广大同学要求,周逸打算开设矿石收音机的手工课,当然需要大家自己准备好原材料。
    因此,刘小芸不得不替小周老师来擦屁股做解释工作。
    “这还差不多!我说好好的,怎么要买宝石,问小孩他也说不清楚,还说不给钱就不吃饭。”
    只要是用在学习之上,那就没问题了。
    高考恢复,加上国家大力提倡科技就是生产力,让知识的重要性回到人民群众之中。
    还有一部分心理就是希望下一代能有出息,走出大山,不用像父辈一样留守山区。
    子弟学校就是这样,一有风吹草动,职工就会从车间杀到学校讨要说法。
    此刻,在教室里,周逸正站在讲台上,点名同学上台讲故事。题材不限,一定要是自己在暑假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说不出来,不准下台,还要同学们鼓掌通过才能过关。
    一开始当然是周逸以身作则,他就讲了自己接床头挂灯的事情,由于是亲身体会讲得非常细致。甚至,他还会有意识跟同学们互动,将自己遇到的难题抛给大家讨论如何来解决。
    得知烟盒铝箔纸还能用在灯罩上,大家是一片赞叹之声。
    有了周逸带头,其他同学就算不情愿也不得不上台讲述自己的经历。
    一开始还有些怯场,磕磕绊绊,但老师不在场,又都是同学,很快大家就放开来随意讲,毕竟全班一共才19人。
    有讲自己去抓鱼的、游泳的,还有返回沪江市去动物园、去逛商场的,总之将自己认为最好玩的事情都分享了一遍。
    在小学生们在课堂上自娱自乐时,教室外突然走过来一大群人,看样子是有领导前来视察。
    很快窗户外,以及教室大门都站满了大人,弄得刚才还兴致勃勃的小学生们感觉压力很大,没人愿意上台讲话了。
    无奈之下,只好周逸上去充当主持人,将刚才上台同学讲过的案例简单复述了一遍,以此提醒大家待会写一篇100字的读后感。
    好出风头,当然也有人来疯的加成,围观的人越多周逸越感觉兴奋。
    年少老成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模样,让许多围观的大人都记住了这个小学生。
    过了一会,领导们终于散去,由于太过专注周逸没有留意到其中有几个自己熟悉的面孔。
    周建国是临时得到通知,首都派人来视察,要自己参与八零一一厂的接待工作。
    几辆小车组成的车队开进了厂里大操场,他看到了后方管理局的局长等基地领导,当然他们只是陪客,站正中赫然是自己家的老头子。
    应老领导的多次邀请,周东宝从地方调到首都国防科委工作,协助管理全国的军工线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本来按照他的意愿是想调回沪江工作,毕竟多年离家到快退休年纪了就回家团聚。但实在拧不过老领导的热情,以及确实心里也舍不得这帮隐姓埋名的科研军工人,为了他们的福利待遇不得不奔赴首都。
    国防科委最大的成绩就是弄出了“两弹一星”,但国家战略从备战备荒向经济建设转型,军转民就成为接下来的主要方针。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周东宝此次就是利用3个月时间,将全国军工企业进行一次摸底调研,看看实际情况如何。
    另外,他还有一个秘而不宣的任务,就是督促重点军工企业加快订单生产。
    下半年,一些被取消的订单又加急下发到皖南小三线,像军用电台、炮瞄雷达、光学测距机、40毫米火箭筒、82毫米无后坐力炮、黑索金烈性炸药等源源不断运往南疆。
    前来远志小学视察,可没有提前安排,而是周东宝一时兴起,想看看自家孙子怎么样了。
    “嚯——”
    好家伙,周逸的表现可比自己小时候强多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心满意足之余周东宝又不免看了看跟着一旁的周建国,默默想孙子还是比儿子要强呐。
    八零一一厂的厂长郑云德可算逮着机会了,他可是一直期望黑白电视生产线能尽快批下来,这可是小三线的活命稻草。
    因此,在谈及军工厂现状及问题之时,有意识将话题往这方面引导。
    对沪江市政府来说,后方管理局是下属,只能打报告申请。但以周东宝为代表的国防科委,就是平行上级机关,说的话不能不加以考虑。
    “来到这个位置,才知道自己成为老叫花子,手底下都是一群饿得哇哇叫的小叫花子。
    行了,这事过两天我回沪江打个招呼,让他们尽快放行,不方便就挂在国防科委名下。
    人在山里都饿死了,还抱着本本主义不放。不就是一条黑白电视生产线嘛,当成宝一样藏在洞里也不怕憋坏了。”
    周东宝决定顺手将皖南小三线的难题解决,以便他们闯出一条新路。
    军转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他也走访了不少三线地方,像皖南这里情况算是很不错的,其他地方军工厂情况更是糟糕。
    当然从周东宝个人所见所闻角度出发,不论是大三线还是小三线,都需要进行一次大调整。
    不过这事不是某一个人说的算,得从国家全局来考虑。
    国家盘子大,事情多,兜里就这么一点钱,三线建设军转民虽然迫在眉睫,但跟其他大事相比,还是只能暂时维持现状,小规模缝缝补补。
    周建国已经习惯父亲神出鬼没的处事风格,不过得知对方又换了工作地点,而且还成为八零一一厂的顶层上司,他也大吃一惊。
    在父子往来的信件之中,彼此都不谈工作,只讲家里琐事。
    周东宝行程很赶,不过还是应邀在八零一一厂的吃了便饭,周逸也被叫去陪同。
    隔代亲,尤其周逸刚才在课堂上的表现让爷爷周东宝很满意,一见面就被对方高高抱起,让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有些不好意思。
    “小逸,好几年没见,想爷爷没有?”
    “不怎么想——”
    童言无忌,周逸的回答让旁人都哈哈大笑。
    周东宝离开前,留下200元钱说是给孙子周逸买玩具和新衣服,他因工作老是漂泊在外,对家人实在有所亏欠。
    跟上次到来几乎同样的补偿方式,周建国对此也无可奈何。不过他也能理解,毕竟责任越大的人,有时候越是身不由己。
    “接下来可能要过苦日子,军转民形势很严峻,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些年的路,都是你一个人走,我也帮不了什么,相信你也不希望我插手。
    总之一句话,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
    离别之前,父子之间免不了私下简单对话。
    “爸,你放心吧,我都明白!
    现在我也算三十而立,可以自己独立走下去了。”
    ……
    有了周建国这根天线,能直接跟首都通话,后方管理局的领导很快就做出积极反应。
    郑云德一直来想推技术科科长周建国进入工厂领导班子,以此作为重点后备干部培养,但认命一直被卡住没有通过。
    主要原因在于小三线基地处于沪江市管理飞地,干部基本只进不出,缺乏流动性,所有位置都占满了人。加上周建国刚满三十,在后方管理局一堆干部之中,依旧属于年轻人,资历算起来尚浅。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历经十年的扎根建设,小三线新老交替不畅,陷入了中年危机。
    后方管理局很快有所动作,将八零一一厂班子的一位老资格干部调走,然后周建国增补进了班子,并兼任工厂团总支书记,行政级别仍为正科级。
    原来按照局里领导意思,是想直接将周建国调往机关任职,按小三线“工厂——公司——管理局”的层级来说,属于越级提拔使用。
    调到局机关工作,可是小三线职工梦寐以求的好工作。
    抛开福利待遇不谈,光是局机关工作人员经常可以因公往返沪江两地,就是一项极其吸引人的待遇。
    普通职工回沪江市是按年来计算,而在局机关则是按礼拜为单位。
    不过这个提议被周建国拒绝了,他现在更想在一线从事技术工作,而不喜欢到机关坐办公室。何况,他还在等待黑白电视生产线落地的事情,搞技术可以直接看到相关成果更有成就感。再加上,他舍不得八零一一厂的一切,这里有他的家,也有他的朋友。
    “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八零一一厂需要你这样的骨干来坐镇。”
    原本准备提拔周建国还有一些风言风语,但在他放弃到局机关工作后就消失了。
    谁都知道舍弃机关好待遇,而选择留在八零一一厂,算是屈尊了。
    郑云德原本还担心自己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才要飞走,得知周建国的选择后才松了一口气。
    “去哪工作工资都一样,但在八零一一厂干得舒心。”
    之前还想考研究生,但自从儿子周逸大病一场后,周建国也就安心在此工作,想着要给八零一一厂找到活路。
    另外他还有一点小心思,就是履行跟周逸的约定陪伴在其身边,而且他也觉察到儿子具有过人的学习能力,自己能为其保驾护航成长。
    也许自己这一代人无法完成的事情,得交班到下一代人手中实现,周建国同样在周逸身上寄予了厚望。喜欢国芯请大家收藏:(663d.com)国芯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8/18281/109193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8/18281/1091932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