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在水一方D

推荐阅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御兽进化商万妖圣祖万神主宰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重生之都市仙尊九星霸体诀

    ———————浩浩佛法之说,无外尽心力拯困境日深世间、开悟烦恼日盛世人、解脱沉重日渐生命罢了
    九十三.我闻如是
    文字有载,千年何远;
    音讯详知,万里何遥。
    轻展阿含拳拳“如是我闻”,一下便将栖寂更慧能带入了与释迦摩尼同在时空仿佛一切还亲历亲闻……
    古印度纷争时期迦毗罗卫国太子悉达多出家经历、求法过程、悟道旨趣、传法志意……四阿含如录记叙,把一个文武双全、智慧过人、世事通达、心思慎密、目标远大、志意坚轫更襟怀恢弘大慈大悲世间圣哲形象,展现得栩栩如生……
    四谛、五蕴、六识、七觉支、八正道等等佛法教义,无外归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着落。
    佛于之百转千回论证、例说等等,无外尽心力拯困境日深世间、开悟烦恼日盛世人、解脱沉重日渐生命罢了。
    而佛那天上地下物类遍周万劫万修,不仅随人随缘随机方便说法,更人之视野、人之心欲、人之襟怀所望、所存和所寄……
    ~~“云何为佛,历劫求选择,究竟生死际!”
    人,总渴望自己生活的天地一切尽善尽美。
    因此,面对浑浊世间、复杂人心,念即是劫、劫即是念。之中善恶、真假、美丑等等人不仅里外都要有所抉择,生死更一切问题根本。
    所以,人修佛成佛,是不是就是一种完满世界、成就生命终极探求更实实取舍。而那所谓万千轮回、人天遍周历程更当下生命,是不是唯有彻悟生死,才会有全新之始及究竟得显之机……
    ~~“我以不放逸故,自至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
    人之为人,天生就有求真、向善、唯美本性。
    那微妙之别,或只在人能否管住一己无始贪欲和一时一事怯懦及由此假丑恶心行百变而已,因此世间之善,是不是便多在人面贪欲和怯懦而不自我放任更内里自胜?
    当然,佛之为佛,世尊之为世尊,就在为了这个真假、善恶、美丑始终纠缠且有时还真不敌假、善不胜恶、美不及丑的混浊世间竭尽心力“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轮”了。
    所以,在这个人迷世迷时代,我们芸芸众生有时还真需要世间解的天人师来引导并鼓舞人善良之为、教诫人丑陋之生、阻断人罪恶之行吧?
    或也正因为如此,世尊一生不仅谆谆说法,且在有遇、有知、有闻恶行猖獗时候,还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力践力行......
    《增壹阿含经》记载——
    某年某月某日,“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尓时,众多比丘白世尊言:
    ‘……有贼名鸯掘魔,为人凶暴,无有慈心,杀于一切众生……人亡国虚,皆由此人,又取人指为华鬘……’
    尔时,世尊闻彼比丘语已,即从座起,默然而行。
    是时,世尊寻到彼所,诸有取薪、负草、犁作之人,及牧牛羊者,见世尊诣彼道,各白佛言:
    ‘沙门!沙门!勿从彼道,所以然者……集十人……五十人者,犹不得过,尽为鸯掘魔所擒获……’
    世尊虽闻此语,故进不住。
    尔时,鸯掘魔母持食诣鸯掘魔所……
    是时,鸯掘魔便作是念:
    吾指鬘为充数乎?
    复为重数,唯少一指,是时便作是念:
    ‘我师有教,若能害母者,必当生天……’
    是时,鸯掘魔闻佛音响,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便作是语:
    ‘我师亦有教而敕我曰:‘设汝能害母,并杀沙门瞿昙者,必生天上……’
    是时,鸯掘魔语母曰:
    ‘母,暂且住!我先取沙门瞿昙杀……’即拔腰剑,往逆世尊……”
    面对如此丧心病狂世间恶魔,世尊在与周旋之中,力说巧说善恶果报终将其良知唤醒~~
    “是时,鸯掘魔即前白佛言:
    ‘世尊,唯愿作沙门!’......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汝今已剃头,
    除结亦当尔,
    结灭成大果,
    无复愁与苦。’
    是时,鸯掘魔闻此语已,即时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尔时,鸯掘魔作阿练若,著五衲衣,到时持钵家家乞食,周而复始,著补衲弊坏之衣,极为粗丑,亦复露坐,不覆形体。
    是时,鸯掘魔在闲静处,自修其行,所以族姓子,出家学道者,欲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时,鸯掘魔便成罗汉,六通清彻,无有尘垢,已成阿罗汉。”
    ~~世间恶魔鸯掘魔放下屠刀,一念胜己天人之贪念念之时之中,不仅本性复明,更诸罪消融立得生命正果,况向善芸芸众生,向道有心之人……
    所以,太子得道初传*轮,曾经的五位侍从,面对放弃苦行主人虽有不屑且更多怀疑,但在世尊“汝等当知,此有四谛”开示之中,人当下便了然了生命本相及人生究竟,故此“是时,五比丘成阿罗汉。”
    所以,外道“优毗迦叶……及五百弟子,江迦叶及三百弟子,伽夷迦叶……二百弟子……世尊以三事教化……千比丘尽成阿罗汉。”
    所以,“尸婆罗年向二十,……白世尊言:‘唯愿所许得在道次。’
    是时,世尊便听许使作沙门,未经几日,便成阿罗汉,六通清彻,具八解脱……
    是时,五百童子前白佛言:‘唯愿世尊听作沙门。’
    世尊默然可之,出家未经几日,便成阿罗汉。”……
    佛之时代,人闻佛言,或闻其弟子忆佛片言片语而有悟生命得成正果者无计其数,其间其中,何有三大阿僧祗劫,更何来漫漫次第阶梯?
    诸行无常意到则“梵行已立”。
    诸法无我心到则“所作已作”。
    内里由此截断因缘“自证”万法空寂一念念念之时之中,便是世间清净之域,即得凡人涅槃之地......
    此阿含我闻如是夏去春来时光飞逝里,栖寂因此读得兴味盎然,慧能因此听得时而茅塞顿开,时而也迷惑不解~~
    得佛何谓“不生则不死”?
    成就何谓“此灭最为乐”?
    此岸彼岸,我身何身,我灭何灭,更何为最后得我我得生死身灭之究竟?那无常无我所求“最后生,最后形”以尽苦际有“得最后我”的最终成就,难道就惟落一切寂灭……
    是的,我存在,我寂灭。
    那“此岸者身也,彼岸者身灭也”里的“自知不受后有”正如己锼兄所言,乃原始佛法所趣寂灭涅槃之要义。但佛之成佛里的佛法之立、佛法之行,又何关寂灭、何来寂灭?那所谓彻悟生命截断因缘而有“得最后我”的人之最终不苦不空,又何谓寂灭……
    ———1.《增壹阿含经上,卷第一,序品第一》;2.《杂阿含经上,五阴诵第一卷第四,100~101》;3.《长阿含经,第一分卷第四,游行经第二后》;4.《长阿含经,第二分卷第十,一四》;5.《增壹阿含经下,卷第三十一》;6.7.《增壹阿含经上,卷第十四》;8.《增壹阿含经上,卷第十五》;9.《增壹阿含经上,卷第二十五》;10~12.17.《杂阿含经,五阴诵第一,卷第一》;13.14.《中阿含经上,第二一日诵,卷第十四,六八、大善见王经第四》;15.16.《增壹阿含经下,卷第三十八,马血天子问八政品第四十三之一,三八二》;18.19.《增壹阿含经下,卷第三十七,八难品第四十二之二》;喜欢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请大家收藏:(663d.com)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8/18881/113189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8/18881/1131898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