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人自英雄E

推荐阅读: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御兽进化商万妖圣祖万神主宰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重生之都市仙尊九星霸体诀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于人于世真正拯救,是不是终究只能着眼人心
    一二七.人可真英雄
    ~~“这位善知识,老尼亦想有所请教?”
    清高傲物,从不信佛的侄子在返家途中服膺了一要去黄梅求法的年轻樵夫?
    闻此情形,虽叫无尽藏十分讶异,但却更多似信非信满心怀疑。
    他信悟性极高的侄子与佛迟早有缘,却不太相信这个樵夫真如小侄女传话所言那么不可思议……
    可眼前众乡绅于之敬重钦佩之状,又叫她不得不对慧能另眼相看了。
    于是,专为一探虚实而来的无尽藏便直接主动了。
    “师太言重了。听志略兄说,师太佛学涵养深厚,弟子这里更想多有请益。”
    慧能起身恭敬施礼。
    “那能不能请善知识说说,什么是佛,又什么是佛法?”
    坐下之后,无尽藏也不客气,一上来便单刀直入。因为真实而论,入佛愈久愈深,反觉这类基本问题愈发有些迷茫了。何不趁此机会既有勘验,更亦有所辨析……
    而慧能于佛及对佛法的理解和认识,虽还诸多疑惑,但面内中之人且又志略兄的亲姑姑,更是有生实实讨教用心了,于是便大胆直言到:
    “师太,
    弟子以为,佛陀只世间一先知先觉彻悟者,因此“佛者觉也”;
    而于佛法,弟子以为乃世间一觉人非常津渡而已。
    请教师太,弟子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善知识,《大乘义章》有言:
    ‘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
    因此说凡夫无觉,声闻、缘觉不能觉他,菩萨还欠觉行圆满,如何佛者仅仅一觉呢?
    人之一觉便人之得佛,人人有觉便人人得佛,如此佛又何谓,人又何佛?”
    “师太说得对。可《华严经》有谓‘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
    师太,弟子以为,人虽万劫轮回,但这一念只能是现世一念,这一解亦当下成就吧?
    释迦太子夜睹明星顿悟而成佛,身心与太子无异且有求有修之人,是不是也可一念生死解脱?
    生死解脱之中谓人即佛、佛即人,师太,人之得佛,不知可不可以有这么一说?”
    “善知识,佛祖万劫万修,具三明六通,无限法力,仅生死解脱一觉,人又如何成就?”
    此时无尽藏更是借机抛出了内里长久疑惑。
    议论至此,慧能知是问题关键了,于是果决换了一个角度:
    “师太,释迦摩尼成佛后,其国被灭,其族惨遭屠戮,经上是有记载的吧?”
    “时佛祖得知阿阇世王欲灭迦毗罗卫,曾去劝阻未果。”
    “师太,此中佛祖如何忍心祖国从此不存,族人几近灭种呢?”
    “是啊,老尼也有些想不明白。以佛祖无上法力更三界至高无上地位,要想阻止阿阇世王,应是易如反掌,可为什么只劝劝就撒手不管了呢?”
    无尽藏之所以不知不觉把自己给说了进去,就因为她心里其实早存太多此类难解矛盾、难言困惑。
    “这就是了,师太。
    如果佛祖以其法力或三界地位去强阻阿阇世王,那他当初决然出家苦苦求法又所为何来,做英明神武国王或传说中的转轮圣王不更现实些吗?
    师太您想,如果此中佛祖成了一族一国力挽狂澜的大英雄,那他还是己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佛陀吗?”
    听到这里,无尽藏一下似有醒悟:
    “对呀!佛之为佛,不但慈悲为怀,更在大慈大悲。”
    “师太说得太好了!
    慈悲为怀,人人皆可,就是十恶不赦之徒,亦有爱亲并与乐拔苦真情真义。
    所以,一般而言,
    能为他人他事奋不顾身拔苦与乐者,人谓之英雄;
    能于存亡关头拯救一族一国者,世谓之大英雄。
    可佛之为佛,却在一个非常人所能范畴的大字吧!
    因此,
    佛祖不但不是什么世间所谓英雄之属或救世主之类而恰恰相反,
    佛祖只是一个要从根本改变世间需要所谓英雄更此类英雄产生土壤及条件的先知先觉者。
    当然,释迦摩尼此中己觉觉他觉行圆满,便唯在一个大字……”
    ~~“等等!慧能师父,你是说佛之为佛,唯在一个大字?”
    已深感此后生绝非常人的曹叔良一直专注跟随慧能思维在走,但此刻还是有些跟不上了,因为这与他常闻的佛法反差实在太大了。
    “是的,老先生,佛之为佛,关键在一个大字。”
    “那,慧能师父,能不能说得更详细点儿?”
    自觉不自觉的,慧能在曹叔良心里已是奠定了师父的地位。
    ……
    “师太。
    各位前辈。
    小辈以为,
    万法只一过程,即是大;
    我执执我终将为空,即是大;
    于这一过程、这一空中坚定活出人本有的真性、本有的情怀、本有的追求,即是大。”
    曹叔良的会意,众乡绅的诚恳,无尽藏的鼓励,还真叫慧能更有信心了,于是略为思忖更是展开了话题:
    “师太。
    各位前辈。
    小辈更是以为,
    释迦太子之所以觉悟,之所以成佛,不仅在其以无量眼界看到了万法本来面目,看透了世间一切最后真象,看清了人于这个世界生命真正意义,更在临人临事之时那于心中信念始终如一的坚持、坚守和坚定。
    因此,人间一时一事是非善恶里那所谓英雄之属之类与佛祖此中的大视野、大境界、大情怀之大慈大悲,便不能相提并论了。
    因为,他从来没把自己当作什么救世主,他只是一个寻求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困境办法和途径的心行者而已。
    所以,在国家面临灭顶之灾时,释迦摩尼当然苦痛。但从大视野、大境界、大情怀这个角度来看,祖国没了,世界还在,同心同体终同命运的人还在,而于人于世的根本拯救,最终还只能着眼人心吧?
    因为佛祖相信,人皆佛性,人皆能佛,人终能成为自己拯救自己及这个世界的真正英雄。
    一个人可真英雄、人能真英雄即人自真英雄的世界,是不是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使竖子成名’的土壤及条件?
    而一个不再指望且从此再也没了所谓英雄之类之属的人间,是不是就是一个大安大宁永恒乐土了呢?
    因为,
    世上太多实实劫难,不但大都可归结那不一而足英雄闹剧,更在我们将世间美好如意都寄希望于那些所谓英雄及救世主了吧?
    所以,
    佛祖总是坚信,
    己之能觉,人必能觉。故在面对世间一切苦难时,佛祖不但将其视为人或一念有觉的机缘和道场,自己更是于万难万苦中唯以大慈大悲情怀和志意去一心觉他。而此中觉行圆满,是不是也只能着落在一个大字之上呢……”
    “善哉!善哉!”
    听到这里,无尽藏不仅多有幡然,更是想进一步有所请教了:
    “慧能师父……”
    ~~“姑,时已近午了!”
    刘志略这时好不容易瞅准了开口时机......
    ~~“是啊,师太可是过午不食的呀!”
    一乡绅回过神来赶紧帮腔了。
    ......
    ———1.《坛经,忏悔第六》;2.房玄龄等《晋书,阮籍传》;喜欢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请大家收藏:(663d.com)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8/18881/113190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8/18881/113190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