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庐山师遇H

推荐阅读: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生命时时刻刻,人生方方面面,哪儿又不是百年觉悟之缘,什么时候又不可以般若之智引之深达
    一三八.是学在思不在坐
    暮色四合,
    山野更寂。
    慧能晚饭之时,独自屋外的圆梦和尚望着渐明星光,想着将要与人展开的话题,一时不由纷纷思绪……
    菩提树下,佛祖禅坐四十九日目睹明星大彻大悟,但若没之前太子对生命的大疑问,没遍访仙人的大迷茫,没六年苦行仍于生死解脱杳无音信的大失望,又何来一坐幡然之醒……
    禅定当然是佛祖成道因缘了,但仅也一缘而已吧。自己近三十年坐禅习定,于生死解脱开启、百年自在受用,其决定的究竟又在哪里呢......
    屋里这位年轻的善知识,人对禅定几近无知,更没一点儿实际接触,却因广学深思不仅会心大师“慧解为本”入道之要,且更洞然佛法觉人济世玄妙之旨。其中之禅,何关一坐?可这位悟性非常的求法者,为何又如此在乎这一问题呢……
    时佛祖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中对坐禅众比丘开示有曰:
    “其有修十想者,便尽有漏,获通作证,渐至涅槃。
    云何为十?
    所谓白骨想、青瘀想、膨胀想、食不消想、血想、啖想、有常无常想、贪食想、死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是谓,比丘!修此十想者,得尽有漏,得至涅槃界。
    又是,比丘!十想之中,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最为第一。
    所以然者,其有修行不可乐想,持信奉法,此二人必越次取证。
    是故,比丘!若于树下静处露坐,当思维十想。
    是故,比丘!当作是学。”
    此中是学之坐那一个想字,不仅唯在思维,且其渐至越次取证之由,不也分明了然吗?
    但此中十想,不是人生苦痛,便是生命本相。这对究问终极之僧侣或多有启,更亦因缘,但于人人成佛之人人,是不是还真隔了一层,甚至还有些太过勉强了呢……
    人人皆具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人人又岂能于中一坐且思苦思痛更思悲,如此又何来人的世界、佛的世界更实实佛国极乐净土?更况人性情不一,志趣天远,身心经历千差万别,既便同样一坐,那所思所想因缘不也歧出各别吗......
    “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是不是由此也是可知,是学之禅关键在学在思而不在仅仅一坐?
    是学在思不在坐,因此当今坐禅,谓之止观。
    人“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生命时时刻刻,人生方方面面,哪儿又不是缘,什么时候又不可以般若之智引之深达呢?因此,人之观心、观佛、观实相等等等等,还真不是那静静一坐便能完全范畴的了的吧……
    但话又说回来,佛法毕竟西来,佛祖毕竟缘禅定而彻悟。那禅定之习之修,的确又是最能叫人情寂心宁而达诸法实相殊胜法门。其中不但使人于佛法真谛有专虑静思深入方便,有坚固学佛修佛信念信心定中境界,且那坐中的禅悦,或许还是僧侣生活难免枯燥乏味有效调剂、日子清淡清苦有慰乐享乐受。这对无明根深之人入道来说,或许还真就难得周全正途了吧......
    因此,僧人坐禅习定,有条件者习定坐禅,都是无可非议。可说坐禅入定是人生死解脱及百年自在唯一路径,不仅看窄了佛法觉人济世广大法门,更使人人学佛得佛宗旨或落虚幻了吧......
    但作为一真正求法之人更可能的法门龙象,如果对坐禅入道没一定程度了解和切身体验,不仅对慧解入佛有缺坚牢支撑,且对佛法宏扬方便,也是有些底气不足更实际有碍的吧……
    想到这里,圆梦和尚一下明白更理解慧能于中关切的真义了……
    可是,如何叫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于修禅习定~~对了,更于禅定所谓神通之类有一定切实了解、切实感悟呢?
    圆梦和尚为之又陷入了苦苦思索……
    ———1.《增壹阿含经.下.卷第四十二.四一六经》;2.《文殊说摩诃般若经》;喜欢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请大家收藏:(663d.com)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8/18881/113190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8/18881/1131902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